八年級語文下冊《雷電頌》教學反思(精選8篇)

八年級語文下冊《雷電頌》教學反思(精選8篇)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怎樣寫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語文下冊《雷電頌》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八年級語文下冊《雷電頌》教學反思 篇1

  本文是郭沫若歷史劇《屈原》中的一個片斷,它既是主人公屈原的心靈獨白,也是一首激情澎湃的抒情詩,文章透過對風雷電的呼喚表達了主人公對光明和渴望和對黑暗的憎恨。文中出現的一系列事物都有著象徵意義,這是學習本文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

  背景介紹很關鍵。第一課時我先讓學生介紹和課文有關的文學常識,如戲劇的知識、作者情況和主人公屈原的相關資訊(提前佈置學生回去蒐集),

  朗讀是學習的重要方式。“語調、語氣處理的好。”,“太有感情了。”經大家這麼一說,我問道“那你從我的朗讀中聽出了什麼感情?”學生舉手人數眾多,發言踴躍,有的說“一種強烈的憤怒”,有的說“對好的事物的追求”,並透過互相補充,歸結為是對“光明的熱烈追求和嚮往。”

  象徵手法的運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如風、雷、電、土偶木梗等形象象徵了什麼;比喻、擬人、反覆、排比、呼告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使感情表達更突出。“因為文中反覆在大聲地呼喚風雷電,而風雷電代表的就是光明。”品味語言是本文的亮點和重點,學生可以抓住一點來品味。

  其實在我們的課堂上有時不經意間的一個火花,就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當然前提必須是教師要充分地備好課,將教材的內容裝到腦子裡,只有這樣才會在思維的火花閃現時及時抓住並有機地融會貫通。

  八年級語文下冊《雷電頌》教學反思 篇2

  一、成功之處

  (1)緊扣語言展開教學

  本文之美莫過於節奏分明,鏗鏘有力的語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教師範讀與學生齊讀,讓學生鮮明感受到語言的神奇魅力,內容的豐富多彩,內蘊的意味綿長。而象徵手法和句子修辭手法的探究,則進一步引導學生體悟作品主人公急風驟雨般的愛憎情感,在氣勢磅礴、酣暢淋漓的情境中,與主人公產生共鳴,從而激發起學生忠於祖國、熱愛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也讓學生潛移默化中掌握抒情的技能。

  (2)教師感情充沛

  為了便於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我有意識地將自己與屈原同化。我以讀為旋律,融聲音、表情、姿態、手勢為一體,造成一種熱烈的氛圍,作用於學生行為,飛揚學生的情緒,產生課堂情感效應,取得最佳示範效果。

  (3)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我運用分層教學法,選擇合適的物件進行提問,讓好、中、差三類學生都得到學習的機會,都能獲得自己滿意的成就感。特別是對學困生,當他們回答不下去時,我及時給予適當點撥與有效引導,讓他們有繼續下去的可能與信心。

  二、不足之處

  (1)教學設計不夠最佳化

  指導學生分析完幾個句子的深層含義後,我接著讓學生找出一些句子具體說說課文使用了那些修辭手法,有什麼表達效果,結果前後句子多有重合,因為表達效果大同小異,所以這兩個教學環節有重複之感,這是我教學之前所沒有想到的,這可能是本節課最大的敗筆了。

  (2)沒有注重生成

  當我提問一位學生“本文既是雷電頌,那麼‘光明呀,我敬仰你’一節是否多餘?”時,學生說:“多餘。”再問原因,答曰:“與主題無關。”我說了一句:“言之有理。”就讓學生坐下了。現在想想,我浪費了多麼寶貴的生成資源啊,如果我能啟發學生光明是風雷電的最高形式,讚美風雷電就是歌頌光明,那麼他對課文的理解一定會更進一步。

  (3)教學帶有功利性

  本文體裁為戲劇,上課前我一直糾結於要不要給學生介紹點戲劇知識,介紹吧至少需要五六分鐘,不介紹吧又擔心有礙學生理解課文,到後來一想反正考試又不考什麼戲劇,乾脆不講。等到分析課文,我就後悔了,但如果學生能明瞭文章開頭的舞臺說明,知道屈原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下仍堅持戰鬥,該是多麼受鼓舞呀!

  三、今後教學策略

  (1)備課要更加仔細,考慮問題要周全。

  (2)一切從學生出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能鼠目寸光。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認真學習教育理論,努力提高教學技能。

  八年級語文下冊《雷電頌》教學反思 篇3

  我從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進行了反思。

  一、教師的“教”

  (一)可取之處

  1、匯入方面。教師的精煉的語言直接使學生了解了屈原和郭沫若在兩個時代所處環境的共同點,即:因“黑暗”到“吶喊”。從而使學生把握了文章的感情基調,很自然的匯入到文字中。

  2、整體感知方面

  首先,這一環節由淺入深,以朗讀帶動分析,值得一提的是,駕駛沒有機械、煩瑣地逐一分析問題,而是在學生朗讀、雕飾指導朗讀的過程中,恰到好處的把問題解決掉,並透過板書,給學生一個明晰的提示。其次,朗讀訓練方面。教師讓學生四人一小組朗讀,相互發現問題,在這一基礎上,教師恰當及時的加以指導,透過這一方法,既使學生提高了朗讀興趣,又使學生掌握了朗讀方法。

  (二)不足之處

  1、在要求學生自讀前,教師應該先範讀部分段落,只有示範朗讀,才能使學生有方向,有目的而讀。這樣,經教師在下面一指導,才能使學生的朗讀效果會更加明顯的提高。

  2、教師在朗讀指導分析上沒有更高的層次,如:吶喊什麼?為什麼吶喊?怎樣吶喊?這一環節應該著重體現在教學環節中。

  3、應該明晰象徵定義。

  二、學生的“學”

  1、學生在預習上,比較充分;

  2、學生長期的學習習慣不太好,不善於自己挖掘問題,只知看表面,不知究其底;

  3、在配合老師上較好,求知慾較強。

  範例四在本節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採用誦讀的方式,引導學生在不斷的朗讀中感受、領悟人物的內心情感,結合學生的實際選擇喜歡的段落去朗讀、感受。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既培養、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又教會了學生邊讀邊思、讀後再思、思後再讀、讀後再談的學習方法。朗讀中,教師參與其中,用自己的理解去朗讀課文,有一定的示範性和感染力。在評價力面,還注重了學生互評為主,輔以老師點撥的評價方法,體現了教學的民主性,營造出了一種輕鬆活潑的教學氛同。

  八年級語文下冊《雷電頌》教學反思 篇4

  上課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課外查詢資料瞭解作者、課文創作背景、主要人物等,並在學習正文前交流介紹出來。這樣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培養了學生自主查詢、分析、整理資料的能力,讓學生於課前即對課文產生了較濃厚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我又主要採用誦讀的方式,引導學生在不斷的朗讀中感受、領悟人物的內心情感,品味、欣賞文章語言的機巧與犀利。既做到了學習的循序漸進,又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既培養、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又教會了學生邊讀邊思、讀後再思、思後再讀的學習方法。同時,在評價方面還注重了學生互評為主,輔以老師點撥的評價方法,體現了教學的民主性,營造出了一種輕鬆活潑的教學氛圍。

  最後的“語文實踐”更是將課內與課外、文字與表演結合了起來,在擴充套件文字運用、啟用想象空間的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

  八年級語文下冊《雷電頌》教學反思 篇5

  以前在教《雷電頌》時,只是把《雷電頌》當作一篇普普通通課文,按照教參照本宣科似的講析一通。課文上過後,發現學生並沒有留下什麼印象。這次在上《雷電頌》前,我對這一情況作了仔細地分析,從中發現造成這一情形的原因主要是在課堂教學設計上。備課時,教師只是備了教材,但對學生這一頭考慮甚少:學生對戲劇這一文學樣式的有關知識、作者的寫作背景以及劇中人物的獨白所體現的時代精神等方面,其知識結構和理解能力都有較大的欠缺。

  對這些方面,在備課時,如果考慮不到,學生在理解課文方面,肯定會受到較大的影響,也會影響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針對這一情況,我在備課時,作了這樣的調整和改進:先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要求各小組在課餘時間到圖書館或上網查閱有關資料,有的查閱作者及本文的寫作背景,有的查閱戲劇這一文學樣式的有關知識,有的查閱有關《屈原》劇本的評介文章……然後在課堂上進行交流、討論。教師適時地加以點撥、引導。有時教師還可以故意設定一些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透過這樣的改進,效果較為明顯:學生的知識面大大地豐富了,理解能力也有了顯著提高;更主要的是有效地激發了他們學習的熱情。

  這告訴我們,備課務必備兩頭:既要備教材(熟悉教材,掌握教材),更要備學生(瞭解學生,掌握學生)。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使教學出現新境界。

  八年級語文下冊《雷電頌》教學反思 篇6

  《雷電頌》是郭沫若歷史劇《屈原》中的一個片斷,它既是主人公屈原的心靈獨白,也是一首激情澎湃的抒情詩,文章透過對風雷電的呼喚表達了主人公對光明和渴望和對黑暗的憎恨。文中出現的一系列事物都有著象徵意義,這是學習本文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

  在教學這篇文章之前,我雖然仔細地備過課,但總覺得知識點繁多,也沒有掌握能夠講好,似乎不論怎麼備,心裡也沒底。到了課堂上,我抱著臨場發揮的念頭,期望著能在課堂上上出一點驚喜。

  第一課時我先讓同學介紹和課文有關的文學常識,如戲劇的知識、作者情況和主人公屈原的相關資訊(提前安排同學回去蒐集),介紹完這些資訊已經過去了半節課的時間。接下來,我給同學範讀了課文,並儘量做到聲情並茂,其實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我的腦海裡反覆在想下一步怎樣做才幹收到最好的效果。課文讀完後,我發現同學好象沒有馬上從課文的意境中回過神來,於是我停了片刻,沒想到片刻之後同學竟然鼓起掌來,“老師,你讀得太好了。”一個平時課堂上很活躍的男生喊道。這是我事先沒有料到的,於是我抓住這一契機,說道“謝謝大家的誇獎,但是我讀的好在哪裡呢?”“語調、語氣處置的好。”“太有感情了。”經大家這麼一說,我問道“那你從我的朗讀中聽出了什麼感情?”同學舉手人數眾多,發言踴躍,有的說“一種強烈的憤怒”,有的說“對好的事物的追求”,並透過互相補充,歸結為是對“光明的熱烈追求和嚮往。”其實這就是這篇文章內容方面的重點,緊接著我們根據這兩種感情將課文的內容分為兩個區域性,並概括出了兩區域性的主要內容。

  結束這節課之前,照例有一個質疑問難的環節,我說“這節課同學們都表示得相當好,那麼誰還有什麼疑問嗎?”這時一個平時並不愛發言的同學,起來問道“老師,文中對光明的渴望表示在哪裡?”雖然象徵這個知識點沒有涉和,但從外表上來回答這個問題還是比較簡單的,所以有的同學就回答說“因為文中反覆在大聲地呼喚風雷電,而風雷電代表的就是光明。”最後我總結說“這個同學提的問題很有價值,也是我們下節課要解決的重點。”就這樣一節原本沒有多大掌握的課,順理成章地完成了重點,並自然過渡到了下一節課的內容。

  其實在我們的課堂上有時不經意間的一個火花,就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當然前提必需是教師要充沛地備好課,將教材的內容裝到腦子裡,只有這樣才會在思維的火花閃現時和時抓住並有機地融會貫通。

  八年級語文下冊《雷電頌》教學反思 篇7

  理念: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人心,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已成了我們課堂教學的趨勢,誰也無法逃避,只能嘗試以之發展我們的教學能力。但目前因有的教師只重形式不重實質,難免出現新的.形式化。所謂形式化,即不講實效,不講實質,做表面文章,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和小組討論的泛化等,是為做而做,為討論而討論,而不講究為什麼。我認為,形式要為內容服務,要在課堂實效方面下點功夫。盲人走路最需要一根柺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往往需要及時給學生一根“柺杖”,引領他們走得實,走得好。某教師在教學初二《雷電頌》一課時,嘗試用“小組討論”組織教學,由於只重形式而不重實效,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案例:教師先出示幻燈片:“象徵是用具體事物表現某種特殊意義”。隨即:“同學們,下面我們分小組討論象徵手法在本文中的運用,即找出文中哪些具體事物分別象徵了什麼,好嗎?”學生齊聲回答:“好!”接下來,整個課堂熱鬧非凡,人聲鼎沸,大家一邊看書一邊交流。

  五分鐘後,集體交流,課堂氣氛極沉悶,發言者寥寥無幾,教師一再點撥,課堂成了教師與幾位語文學習佼佼者的對話,最後明確答案,這部分新知識就算學完了。這是“小組討論”嗎?整個過程實際上還是教師用提問的方式“灌”,師生互動流於形式,效果甚微。

  診斷:儘管教師在主觀上已有了“以學生活動促進學生髮展”的教育教學觀念,能採用“小組討論”的形式來調動學生積極性,但顯然缺少提高教學實效性的策略。在這一環節上,沒有建立一種有效的雙向或多向的師生教學互動,加上這部分知識較抽象,留給學生思考、討論的時間又不足,學生一時理解不了,從而導致教學有效性的缺失,其智力價值也得不到應有的體現。怎樣才能改變這種局面呢?我認為,教師引領,適時給學生一根“柺杖”,實現多元化互動是解決上述問題的好方法。

  第一步──認一認:

  什麼是象徵手法?教師出示幻燈片:“象徵是文章或文段中的一種表現手法,就是根據事物之間的某種聯絡,藉助某一具體事物的形象(象徵體),以表現某種抽象的、思想和情感(被象徵的本體)。象徵能夠使不容易或不便於直接說出的思想感情委婉、曲折、含蓄的表達出來,而且化‘抽象’為‘具體’,使思想形象、可感,極大的增強作品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概念及其作用的展示讓學生對初次正式接觸的這種表現手法有一點理性認識,激起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真正使課堂教學吸引學生的目光,緊緊抓住他們的心。由此可見,教師應在組織小組討論前努力提供切合學生實際的知識點,為學生合作探究提供方便。案例中教師雖也已提供概念,但較籠統,學生對它的認識模糊,也就缺失了教師引領的作用。

  第二步──學一學:

  屈原所處的時代象徵了什麼?教師提問並建議學生看課後參考資料投影:屈原所處的時代象徵作者所處的時代。這個過程及時讓學生增加了對文字的背景理解,增添了對概念的具體的感性認識,拉近了與教材的距離,恰到好處地把握住了學生思考的大方向。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適時給學生一個可供模仿或借鑑的例子很重要。這種不失時機的引領,可以激起學生內心嘗試成功走出第一步的強烈渴望。

  第三步──猜一猜:

  課文中下列被象徵的本體分別對應的象徵體是什麼?大螢幕投影連線題,具體事物“風雷電;洞庭湖、長江、東海;有形的長劍;無形的長劍;沒有陰謀、沒有汙穢、沒有自私自利的沒有人的小島;土偶木梗”和象徵物“變革現實,追求正義、光明的偉大力量;人民群眾;屈原被囚禁前的配劍;堅定的信念;對現實極端憎惡而企求寄託靈魂的一方淨土;無德無能、欺民惑眾的官僚統治集團”,把它們分列兩端,讓學生結合文字思考、探究,從而較好的理解象徵手法在文中的運用。這個過程既有趣味性,又有探討性,學生很快投入到思考中去。因此,教師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時適時點撥、引領,學生自然躍躍欲試,主動參與到討論中去。

  第四步──議一議:

  小組討論怎麼連線配對。小組成員各抒己見,各小組長集思廣益,作好書面記載並代表小組發言,這種有組織、有目標、有方向的探究合作很快就有了結果,集體達成共識。小組討論真正實現了從形式走向實質。這一步充分體現了生生、師生交流並積極互動的特點。教師不再是案例中的旁觀者,其引領服務於全體學生多元、多維的發展。

  簡單的“四步走”,為什麼能很快地化解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呢?因為,“四步走”中教師在知識上的引領,及時給了學生一根“柺杖”,大大降低了討論的難度,減少了探究的盲點,避免學生走彎路,同時也就杜絕了不少學生討論中充當“南郭先生”的現象,充分發揮教師平等中首席的作用,真正實現小組討論的多元化價值,提高了課堂實效!因此,實施新課程中,教師應有的引領絕不能丟!

  八年級語文下冊《雷電頌》教學反思 篇8

  一、靈活的課堂預設促成了有效的生成

  課堂教學離不開預設,預設可以實現教學目標,使教學活動有講劃的進行,教師便於駕馭課堂教學,這節課為了實現讓學生了解修辭方法並品析出修辭方法表達效果的教學目標。我作了以下的預設:

  1、讓學生說說常見的修辭方法有哪些?

  以這個問題帶出《課程標準》要求明確的十種修辭方法,讓學生對修辭方法有個“面”的認識。

  2、在這十種修辭中,我選了五種修辭作為複習的重點,讓學生了解這五種修辭的定義和要點。

  3、在瞭解這五種修辭的定義和要點的基礎上,舉了五個句例,讓學生結合定義和要點去辨析屬於何種修辭,並指出其表達的作用,這一環節由於預設得細化,所以給了學生良好的發揮餘地,整個教學五一節進展得十分有效。

  4、以課文《雷電頌》為例,加深對學五種修辭的認識和運用,雖然在本文中講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比較困難,但因為前一環節的鋪墊使這一環節的開展顯得比較順利,考慮到可能出現的難點,我將這一環節分成了三步走:

  ⑴讓學生找出文中運用了修辭方法的句子。

  ⑵讓學生回顧課文的表現的內容與情感。

  ⑶結合修辭手法物思想內容,談表達效果。

  這三步化難為易,促成了課堂的有效生成,師生歸納出了修辭表達的共性特點以及該如何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用語言表達出修辭的表達效果。實現了本節複習課的教學目標。

  二、這節課在教師的引導下較好地落實了方法的指導

  學生畢竟是學生,有時他們會侷限於自己的認知水平,對於修辭方法的表達效果的理解可能是模糊的,也可能是膚淺的,所以當學生的表達效果的理解可能是模糊與膚淺的認識時,我及時給予了有效的引導:

  比如:風,你咆哮吧!咆哮吧!盡力地咆哮吧!學生只知道運用了反覆的修辭,不知道有擬人的修辭,主要在於學生對“咆哮”一詞不理解,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對“咆哮”含有暴怒喊叫的意思的理解,生成了擬人修辭,那麼在這一句中運用擬人反覆有什麼作用,學生認識較為模糊,我給予有效的引導,風象徵什麼?──象徵變革理實的偉大力量,所以這裡表達了屈原對風的急切渴望,就是對變革現實力量的渴望,這裡又運用的反覆,就更加強調對風的急切渴望,同樣對其他兩個句子也作了有效的引導,以及透過有效的朗讀,尊重學生個性體驗,較好地生成了學生對修辭句子的賞析和理解。

  三、這堂課遺憾的地方

  生成教學的內容具有隨和性和靈活性,對於教師的潛能是個巨大的挑戰。由於準備得匆促,有些預設沒有很大的生成,比如對文中及課外延伸材料的修辭例句的引導賞析時不夠深刻,原來預設用刪除法、潛換法把文中運用修辭的句子改為沒有修辭的句子進行比較,使學生能更加深入理解、運用修辭方法的作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