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的運動》教學反思

《行星的運動》教學反思

  《行星的運動》是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一節的內容。本節課講授天體運動的規律,而天體雖然對我們的生活影響巨大,但總覺得是距離遙遠,認識較少。因此首先要讓學生感興趣,並學會將天體運動轉化成為現實生活中的模型,與上一章曲線運動的知識相結合。

  第六章《萬有引力定律》這一章是第五章《曲線運動》的實際應用,因此,首先要先幫助學生建立行星運動的模型,即勻速圓周運動的模型。

  在進行《行星的運動》的課程設計時,我希望透過穿插著的物理學發展史,滲透物理文化的教育,與先哲對話,與歷史溝通,領略了人類宇宙觀的演變歷程,解釋學生學習中的種種疑點,點燃學生對宇宙探索的熱情,充分展示科學規律的發展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使得學生能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快樂。

  我在一個專業的天文網站上下載了許多美國航天局公開的照片,這些珍貴的照片讓星星不再神秘,拉近了人與天空的距離,讓學生真切得感受到天文學的魅力。透過對太陽系大行星的介紹,同學們興趣盎然,對即將學習的天體運動一章充滿好奇和渴望。

  透過對托勒密-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第谷-開普勒這些科學家們對天文學的貢獻,讓學生體會到科學之路的艱辛和曲折,培養學生的科學信仰。我在天文學發展史上用力較多的時間,這是以個難得的機會,讓學生認識到物理學並不是冰冷無情的,而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

  在介紹完開普勒第一定律後,由於考慮到學生在數學上的知識還未能對橢圓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我排讓學生自己動手畫橢圓,體驗行星繞著太陽的運動的這麼一個環節,在橢圓畫出後,透過觀察可以發現,當兩定點的距離較近時畫出的橢圓近似位一個圓,為今後在處理行星的運動問題時把軌道視為一個圓作鋪墊。這部分的教學內容主要以體驗為主,使學生領略宇宙中行星運動的特點。改進:在本環節的教學中,可以提前生自制畫橢圓的工具,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加強。

  本堂課教學設計的一個環節,就是在學生學習了開普勒第三定律後,提供相關天體資料給學生計算開普勒第三定律。開普勒第三定律是經過開普勒近十八年的研究得出的重要結論,為了讓同學們理解並掌握這一定律,讓學生透過觀察第谷的觀測資料,計算行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與週期之間的關係,最後得出結論,體驗前人發現科學規律的艱難歷程,培養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求知慾。但對學生計算天體運動資料的速度和準確性的預想不準,導致在這一環節佔用的時間較多,而影響了這節課的時間安排,這是這節課遺憾之一,改進方法:讓學生分組計算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效率。

  本節課共設計了兩道練習題,第一道考察學生對科學史的記憶,讓學生牢記科學前輩的貢獻;第二題是利用開普勒第三定律的比例計算行星的`週期之比,讓學生趁熱打鐵,學以致用。

  物理學科的教學,一定要注重科學性、嚴謹性、條理性。在教授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時,我對學生的基礎掌握不夠到位,學生在理解時卻總是表露出似是而非,模稜兩可,看是懂了,做卻錯了。究其原因,是我在開普勒第三定律的解釋上沒有重點強調,學生在接受起來需要一定的時間。在以後課堂上我多多與學生的交流,瞭解學生的理解誤區,加以糾正,使學生正確地掌握解決思路,形成規範的解題過程。

  本節課的課堂氣氛十分活躍,雖然沒有實驗,但同學們被美麗的天體圖片深深吸引,對學習內容充滿求知慾,課堂效率也提高了,對於學生來說,這節課就像是學習生活中的驚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對所學習的內容感興趣,會讓課堂事半功倍,比課堂管理更行之有效。

  本節課的授課內容特殊,並不是物理常規的課程,而是重在物理學史,所以教學模式的可複製性不強,但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課堂拉近了學生與老師的距離,激發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望,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這是所有老師都很享受的一種教學狀態,它並不只作用於這一節課上,還會延續到下一節,甚至整章的學習中,讓學生的學習變成一種良好的自主學習模式。在今後的課堂中可以採用這種模式,在每一章的第一節,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後明確本章中要學習的內容,解決的問題,在以後每節課的開始,明確本節課所要解決的問題,給學生設立一個又一個目標,讓學生在學習的路上,不迷茫,不氣餒,時時都有希望,並且獲得成就感。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開普勒三定律的理解並不能一下子到位,凡事都需要一個過程,學習尤其如此,就像植物生長一樣,老師能做的就是保證足夠的知識供養,但不可躁進,否則違反了自然規律,只能是揠苗助長,我在這個方面,做的一直不是很好,太急躁,沒耐心這些都不是一個合格的教師身上應該有的東西,今後,我要更加註意這一方面,面對學生的知識空白,我應該更加合理地,更加耐心地去供給營養,並耐心地等待這些營養被消化掉,後者與前者同樣重要。同時,學生不僅在跟自己學知識,作為老師,生活的態度,工作的態度同樣會影響到學生,所以,要讓學生看到一個有條不紊,自信從容的老師是我現階段的目標。

  在教學設計和教學中我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我會不斷的改進,力求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取得更大的進步,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