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認識直角的教學反思3篇

數學認識直角的教學反思3篇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認識直角的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數學認識直角的教學反思篇1

  本節課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角的基礎上認識直角。直角和生活聯絡緊密,人們周圍許多物體的表面都有直角。我主要設計了以下幾個主要環節:複習角、認識直角、判斷直角和畫直角。教學時從尋找周圍物體表面中形如課桌表面的角入手,揭示直角。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認識直角,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教學過程分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初步認識直角。我並沒有直接告訴學生什麼樣的角是直角,而是從同學們所熟悉的練習本、手帕等物體抽象出圖形,並拿練習本上的角對比周圍的角,如:黑板面的角、門框、紅花臺、桌面的角等,看看有什麼發現,學生興趣高漲的走下座位找自己喜歡的角來比較,透過實踐,發現這些角都是一樣大的,這時我再告訴學生這類角就叫直角,是角的一種。由於學生感知充分,所以記憶也深刻,並且知識來源於熟悉的生活,所以直角在他們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後面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接著透過直角的不同擺放位置,發現這些角大小都沒有改變,加深對直角的認識,最後透過折直角的活動,進一步形成直角的表象。

  第二層次,用三角板中的直角來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在這個活動中,教師透過活動角一邊的旋轉,得出接近直角的角,讓學生猜測是不是直角,造成認知上的矛盾,使學生明白要確定一個角是不是直角,最科學的方法是找出一個標準來進行衡量。這時再讓學生交流判斷直角的方法,有種水到渠成的感覺。但在這個活動中,學生的表達不讓人滿意,沒有學生能概括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特別是學生不能說出“重合”這一關鍵的詞語。學生學會判斷直角後,引導學生在教室裡找直角,既能鞏固直角的判斷方法又能體會直角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和直角的美感,體會數學的運用價值。

  第三層次,學畫直角。學生在這個環節中出現了較大的困難,畫出的直角不標準。結合課中出現的問題,我練習了多個判斷是不是直角的練習,透過練習,大多數學生掌握的很好,全部學生可以正確的畫出直角,並保證正確使用三角板畫角和直角。

  主要不足:

  1、在佈置學生預習時,沒有透過問題的有效設定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理解例題中的重點詞句,導致學生交流時發言不夠踴躍。

  2、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的時候,卻遇到了問題,學生拿三角板卻知道怎樣擺放,我一味地加強指導和示範作用,但學生缺少實際操作,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3、在總結時沒有完全信任學生,總擔心學生講得不好不完整,少給你學生展現自己的機會。

  數學課的'課堂不一定非要按部就班的按常理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走好每一步,而應該學會放手讓學生做學習的自由人,學生充分展現他們的能力,讓學生自己決定怎麼學,怎麼做。把課堂還給學生,老師隨機應變,做好這個護航者的使命。我還需要努力從這方面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數學認識直角的教學反思篇2

  一、讓學生學身邊的數學

  布魯納曾經說過:“學生最好的學習動機莫過於學生對所學材料本身具有內在的興趣。”我們都知道,數學的產生和發展與現實生活密不可分,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實際,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例來設計練習題,為學生精心創設用數學的情境,使學生體會自己所學的知識能運用到生活中去,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積極性就會得到提高。在上面聯絡實物認識直角的片斷中,我們可以看到引導者並沒有直接告訴學生什麼樣的角是直角,而是讓學生拿數學本上的角與周圍的角比一比,看看發現了什麼。學生走下座位找自己喜歡的角來比較。有的學生與桌面上的角比,有的學生與黑板上的角比,有的跑去與牆紙花紋上的角比……結果發現這些角都是一樣大的(也就是兩個角的頂點、邊都分別重合了)。這時我們再告訴學生這類角就叫直角,學生感知充分,記憶深刻,讓知識來源於熟悉的生活,所以直角已在他們的腦海裡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為後面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轉變學習方式,讓學生創新發展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把學習過程中的發現、探究等認知活動凸現出來。

  (一)注重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

  波利亞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透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去發現,因為這樣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內在的規律、性質和聯絡。”現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學生動手去“做”數學,而不是用眼睛“看”數學。因此,教學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動手中學習,在動手中思維,在思維中動手,讓學生在動手、思維的過程中探索、創新。在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到實物上去感知,讓他們找自己喜歡的角比較,讓他們自己去實踐、去操作、去發現,留給了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因此後來的一切活動都是那麼“順其自然”。

  (二)發揮合作優勢,改變評價方式

  在課堂中學生以小組形式為學習群體,突出學生的合作與交流,充分利用集體的力量,共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有利於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評價能力和創新素質的提高。對於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而言,他們合作學習的知識、能力、意識等都是有限的,開展有成效的合作學習有一定難度,但並不能因此而放棄小組合作學習在低年級教學中的運用,這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逐步培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整節課完全運用合作學習的情況比較少,大部分教學要把班級授課制和小組合作學習結合起來,靈活運用。這需要根據課前的教學設計展開教學,在需要合作時才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每個小組的監督和指導,尤其關注困難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讓他們多一些發言的機會。小組內可以由不同性別、不同成績、不同能力的學生組成,使不同層次的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在“折直角”和“畫直角”的片斷中都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折直角”的過程中,學生透過合作找到了判斷直角的方法。在“畫直角”的片斷中,採用了學生互評的方式進行評價,同學之間互相糾正,互相改進畫法,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數學認識直角的教學反思篇3

  前面因為賽課,給孩子們提前上了《認識角》,所以上到這一單元時,再沒有進行新授,而是在上《認識直角》之前佈置完成《認識角》的練習冊,可是結果讓人很失望,感覺那節課是白上了,因為批閱過程中發現練習冊做的一塌糊塗,為了不影響後面知識的學習,不得不花一節課的時間,就練習冊上的習題來對《認識角》的知識進行復習鞏固。

  《認識直角》新授課上,對角的知識進行了簡單的回顧之後,呈現了學三個學生身邊的生活物品,教科書,黑板,三角板,引入了新課,由課件出示紅線描出物品上的直角,向學生介紹這些都是直角。

  過程,既然學生經歷從實際物體中抽象出直角的過程,是直觀認識直角的活動之一。趁熱打鐵,利用習題,讓他們辨認直角。之後丟擲問題,那麼比直角小的角叫做什麼角?引出銳角,那麼比直角大的角又叫做什麼?引出鈍角。

  在知道了三種角的定義之後,是課件習題請他們出示的圖形是直角還是銳角還是鈍角,引出問題,怎樣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要先達到,要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進行比對驗證。

  然而這節課上的並不順暢,在遊戲找直角:直角轉轉轉的過程中,我的待優生,尤其是陳文麗,確是找不到直角的,幾次三番的引導講解,最終還是找的很困難。在辨認直角、鈍角、銳角的時候,也辨認的不好,主要是她不會用直角三角板上的直角和所給角的一條邊重合,哪怕是我手把手的教,只能後期多練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