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娃娃》語文教學反思範文

《可愛的娃娃》語文教學反思範文

  這學期組內開課,我上了一堂《可愛的娃娃》。《可愛的娃娃》一課是北師大實驗教材語文第三冊第十三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該單元的主題為"誠實",透過學習本單元的課文,可以使學生懂得,誠實是一種美德,願意做一個誠實的孩子;透過語文活動的開展,如聽故事、講故事、識字、寫字、朗讀等,可進一步明確怎樣的行為是誠實的行為。我執教的是《可愛的娃娃》第二課時。

  上課伊始,我信心十足,因為課前的教材鑽研、課件製作、教學設計我都認為是較為有把握的一次。不料,上課一開始,我就因為緊張而忘記了"教師範寫生字"這一環節,結果導致時間延長。在上到"比較段落不同,指導朗讀"時,學生面面相覷,我是"啟而不發,憤而不悱",在老師期待的目光中,竟然沒有幾個學生舉手發言,平時那些能言善辯的孩子今天怎麼了?尷尬的場面,令我萬分火急,下課鈴聲即將敲響,可我原來自以為漂亮的設計卻還有好幾塊未完成,這可怎麼是好?無奈,在剩下的幾乎不到十分鐘的時間裡,我只好捨棄部分"精華",包打包唱,草草收場。

  細細回味這堂課,心中的滋味當然不用說,可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為什麼精心的設計卻收到如此的效果呢?在區教研室陳老師的評課和自我的反思中,我找到了這節課的"癥結"之所在。

  一、教師備課不僅要吃透教材,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更應"以學生為本",遵循語文教學規律和學生認知規律。

  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在備課中,儘管我抓住了教材中的重難點,也明確了閱讀教學應抓住關鍵句子中的關鍵詞語,讓學生透過個性化的閱讀、理解,去體會文中主人公的心情。但我卻忽略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忽略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備了教材,備了自己,卻忽視去"備"我們的學生了。二年級的學生在語文知識水平的積累方面,他們能夠比較出兩個句子的不同,體會出句子中某一、兩個詞語的含義就已經是很不錯的了,段與段之間的比較是在三、四年級的知識範疇。而我在備課中卻沒有考慮到這一點,沒有遵循二年級學生語文認知的規律和目前他們的認知水平,直接將文中的段落和去掉一些關鍵性詞語的段落進行比較。當這兩段話同時出現,老師問:"這兩段有什麼不同?" 時,學生們就傻眼了,十幾個不同的地方在短時間內是無法馬上找出來的,因為思維的過程需要時間,而我卻無法等待,最後的結果只能是:老師說,學生聽,又回到了以往的課堂。實踐證明:教師的備課不僅要備教材,備自己,更應該去"備"我們學習的主人和發展的主體--我們的學生,只有作到真正的"以人為本",才能煥發出語文課堂的生命力。

  二、教師應注意傾聽學生的發言,並對其給予及時的肯定和糾正。

  在讓孩子運用第一課時學過的"多麼、、、、、、多麼、、、、、、"這組詞形容課件中出現的一群娃娃時,有個孩子說:"這群娃娃多麼美麗、多麼漂亮。""美麗" 和"漂亮"是一組近義詞,在同一個句子中出現是錯誤的,而我當時可能是緊張,也可能是一心想著自己教案的下一個環節,眼睛好象在看著他講,耳朵似乎也在豎著聽,但卻沒有及時指出、糾正他的這一錯誤。另一個孩子說:"他們的樣子多麼可愛,他們的精神多麼飽滿!"其實這句話說得非常精闢,但同樣為了趕進度,怕影響整個教學,我也沒有肯定他的優美、精彩。在後面的朗讀比較、想象主人公珍妮和她**的對話等環節,為了讓聽課的老師感到整節課的完整性,我更是唱獨角戲,沒有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沒有讓他們發表自己的見解,更沒有用心去傾聽他們的發言,導致一節課下來:老師上得累,學生學得累,聽課的老師也覺得乏味無窮。

  新課程理念要求我們教師要學會傾聽。當初聽到這種提法,心裡很是不以為然,這不是很容易嗎?上課時學生的哪一次回答,我不都是豎著耳朵仔細傾聽嗎?其實這是對"傾聽"太過膚淺的理解,傾聽的內涵意味著要尊重學生、相信學生、關注學生,讓他們發出自己的聲音,表達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只有心裡有學生,才能作到真正的傾聽。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為完成教課任務的需要,或是維護教師面子的需要,打斷學生的發言。從這節課中,我也悟出:只有在平等合作的課堂中,學生才是真正的主人,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一個學習夥伴,在學生夥伴有疑難,需幫助時,我們才需伸出援助之手,稍作點撥、引導,決不能越俎代庖,剝奪學生學習的權利,而只有作到這樣,學生的靈氣,學生的創造性才能真正釋放。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