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機》音樂教學反思

《打字機》音樂教學反思

  《打字機》是美國作曲家安德森創作的管絃樂,它有著獨特的魅力,樂曲在快速的旋律中用打字機作為打擊樂器,詼諧有趣,表現出辦公室裡人們緊張而愉快的工作情景。它深受人們的喜愛。在這節課裡,我表現出三大亮點:

  亮點一:尊重教材,深挖教材,根椐新課標中“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參與音樂體驗,培養聆聽音樂的興趣和習慣”等要求,針對學生節奏感強的特點,設計了在樂曲中加入四種打擊樂器的伴奏,讓學生參與式地聆聽音樂。同時,我針對學生唱譜較弱的'特點,設計出圖形譜,讓學生邊看邊在體態律動中哼唱旋律。

  亮點二:緊緊圍繞音樂審美核心來設計教學環節,運用達爾克羅茲教學理論,使音樂要素的訓練變成環環相扣的遊戲。比如:當學生初聽音樂時,先讓他們自由律動感受音樂,雖然表現粗糙,但可自然輕鬆地由音樂感轉入運動感;然後我請學生說出感受,再給學生提示,並與學生互動,讓由運動感返回到音樂感,更為生動地感受音樂;學生活躍起來了,我引導學生將感知的東西上升為符號,順帶學習音樂知識與技巧;最後我啟發學生把掌握的知識技巧還原到音樂表現中,將學生引領到音樂審美的更高層次。

  亮點三: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我設計的每個環節都能為膽小害羞的學生提供表現機會,讓全體學生都能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我十分尊重學生的創造精神,鼓勵他們大膽探索、創新表現。特別是演奏樂器時,我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自由探索打擊樂器的演奏方式,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當學生在多層次合作演奏中陶醉時,當學生在“超大打字機”中愉快“工作”時,當學生在有趣地表演“悠閒”時,都掛掩飾不住內心的雀躍,流露出自然的滿足感、成功感。

  本課設計曾經多次參加異地教學,雖然學生能力不同,但都成功地做到了師生共同分享音樂美感與興趣的效果,廣州教研室朱則平老師和中央教科所許洪帥博士都給予很高評價。

  透過這節課,讓我進一步明白到今後可以透過豎笛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音準能力,將高年級的音樂課上得更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