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習作指導教學反思(精選4篇)

小學生習作指導教學反思(精選4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生習作指導教學反思(精選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生習作指導教學反思1

  小學習作教學既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訓練,又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打好基礎。切實提高小學習作教學的質量,對培養和造就一代新人,提高中華民族素質,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由此可見,習作教學在教學工作中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而如何進行習作指導就顯得尤為關鍵。

  習作指導,不能侷限在一次習作,兩次習作。要想提高習作水平,也不能急於一朝一夕。因為它需要一個“養蠶——吐絲”的過程,即:豐富感知,積累詞彙——有的寫;積極表達,踴躍參與——寫得出。

  一、感知,積累詞彙——有的寫

  三國時期,機智過人的諸葛亮發明了“先進”的馬車,但他怎麼也沒有發明出火車、飛機等,只因為他腦海裡甚至連類似“火車、飛機”這號交通工具的感性認識都沒有,又何來創新發明。相同,學生面對一次習作,如果習作中涉及的事物學生從未見過,他便無處下手。想象力豐富的同學用詞、用句也難免捉襟見肘,結果只能以抄襲、東拼西湊草草收場,無法達到習作的目的。因此,對學生進行習作指導,日常生活中就應注重要求學生:豐富感知,積累詞彙。這也是進行習作的前提——有的寫。

  1、鼓勵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觀察實踐,多渠道、多方面接觸新鮮事物,拓寬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感性認識,解決習作“源頭”的問題。

  教學工作中曾見到過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四年級下學期有個要求學生描寫一植物的習作,許多學生選中了花。受條件限制,學生沒有欣賞、見識各種花卉的機會,紛紛叫苦不迭:“老師,梅花長得什麼樣?”之後,發現了兩個都是寫菊花的同學,但二人的習作質量卻相差甚遠。一個同學是“菊冠梅戴”,而另一位同學的菊花寫得“朵朵是道”。一追問,他倆均不曾觀察過菊花,不同的是第二位有心的同學習作時買了一罐菊花茶放在桌前細細“品嚐”,才較好的完成了本次習作。事實證明,豐富的感性認識對習作將產生很大的影響。

  2、依據新大綱,要求學生每學年背誦20篇以上的優秀作文、詩詞,寫讀書筆記,養成積累優美詞彙的習慣。可想而知,如果學生手中無範文,腦中無詞源,對一事物雖明瞭意思卻無法形容,無法生動表達,只能記個流水帳。如此,將阻礙習作水平的提高。

  二、積極表達,踴躍參加——寫得出

  不會寫——學生對習作望而卻步最直接的理由。而一次順利的`習作,無非就是“我手寫我口,我口說我心”。可見,如何引導學生把心裡的各種想法與認識表達出來是習作成功與否的轉折點。

  1、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

  良好的語言環境可以比較有效地發展學生連貫的口頭表達能力,這對學生口頭表達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在課外活動中,可以採取講故事的方式,讓學生完全自由地交談自己的所見所聞,話題不限,然後逐步要求他們實話實說,說一句通順、有條理、表達完整意思的話,培養學生參與發言的自豪感。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說的能力,還可以激發學生積極表達、踴躍參與的熱忱,為進入習作做充分的準備。

  2、習作指導課讓學生有充分語言實踐活動的機會

  任何一種技巧、能力的形成,都必須經過大量的練習,學生要熟練掌握語言文字這個工具,形成讀寫能力,也必須經過訓練。而作為以培養學生習作能力為目的的習作指導課,理所當然要讓學生有充分的語言活動的機會。

  教學實踐證明,習作課上,學生語言活動機會越多,寫出的文章內容也越豐富。正如五年級上學期第一單元的看圖習作,需要學生展開想象的是:母親教育孩子說了什麼話?課堂上,先讓學生暢所欲言,拿自己當“媽媽”看待,而此時唯一強調的是說出的話符合“媽媽”這一身份就行,不套中心。結果,學生不再無話可說,不再無話可寫。可見,多說後寫是提高習作水平的有效途徑。

  所以,如何指導學生,使他們心中有話可說,筆下寫得出話,是每位教師習作教學中應該把握的重點。只有在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放棄教師單純的講與授的情況下,才能達到習作目的,提高習作質量。

  小學生習作指導教學反思2

  在作文教學中碰到最大的難題是大部分學生無從下筆,不喜歡作文課。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作文失去了興趣,將是作文教學面臨的最大難題。每次作文課上課前,學生都流露出厭煩情緒,嘆聲一片。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作文寫不好,無事可寫。試想,每次作文,學生都能瀟灑行文,輕輕鬆鬆寫出一篇好文章的,作文教學自是一件易事。

  解決這一難題,須從根源上找原因。教學中發現學生作文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內容空洞無物,缺乏創新;

  二、沒有真情實感,空喊口號;

  三、語言乏力,品之無味。

  四、字數達不到要求。

  找到了問題的結症所在,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

  1、培養興趣,蒐集材料

  學生作文言之無物,緣於學生知識面窄,可寫之物太少。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想讓學生寫出有新意的作文是較難的。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我總是有意無意地把發生在身邊的事,網上的新聞告訴他們,讓他們說出來,交流後在寫,並及時表揚學生的閃光點。

  2、善於發現,勤于思考

  其實,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還是很多的,只是學生都熟視無睹,習以為常。老師的一個眼神,父母的一句叮囑,同學的一個燦爛的微笑以及校園裡的一草一木、一枝一葉,都是學生寫作的題材。學生缺少發現的眼睛,不善於思考。教學中我會就某一件事啟發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

  3、欣賞美文,品味語言

  常於教材和課外讀物中找一些精美的文章,從寫作手法,修辭,感情色彩等方面引導學生賞析,讓學生學會如何表達,怎樣遣詞造句才使語言富有表現力。鼓勵學生多讀有益的課外書,在豐富知識的同時也提高自己的品味能力。

  透過努力,學生的寫作能力有了提高,對作文有了很大的興趣。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透過思考,尋找解決的途徑,問題還是可以解決的。

  小學生習作指導教學反思3

  1、把教材中的寫作訓練當作“課”來教。

  作文是衡量一個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尺度,語文教師要重視作文教學。可現在語文中的作文教學卻不容樂觀,或敷衍了事,或臨陣磨槍。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還是升學壓力,現在的中考、高考作為一種選拔性質的考試,分數仍是主要的,而語文試卷中的作文分數,佔的比重很大,一般在50-60分之間。可實際情況又是作文分數相差不大,拉不開檔次。客觀現狀導致的結果直接影響到語文教師的作文教學。語文教師都認為把主要精力放到作文教學上得不償失,所以就把主要精力放到閱讀教學上了。我過去教學也是這麼做的。但是透過這次教學嘗試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不要把教材中的寫作訓練當作作業或任務去佈置,要切切實實地把它當作“課”來上。

  2、要把課文和寫作結合起來。

  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的一條重要原則。中學作文一般都是以課文為範例,學生依此為樣,聯絡實際寫出文章來,如此反覆訓練,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課文教學中,一定要著眼於學生的寫作,結合具體的篇,在遣詞、造句、立意、佈局、謀篇等方面,有目的,有計劃地傳授相關的語文知識,進行語文能力訓練,為學生作文提供依據和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吸取有關的語文知識和藝術營養,學會借鑑和模仿,從而寫出好的文章來。我上的這節作文課,圍繞著寫遊記進行訓練,聯絡例文《龜山漢墓》,從分析學過的文章中的線索、重點、抒情、表現手法等方面來進行教學,這就比那種棄課文而不顧的死板方法的作文課效果好得多。實踐證明,讀寫結合相得益彰,讀寫脫節兩敗俱傷。

  3、教給學生方法。

  長期以來,我們在作文課上,教師更多的是提出一些要求,而很少向學生提供符合要求又能夠操作的方法和要領。就拿寫遊記來說,我們經常提到,學生也不陌生,但怎麼寫,有沒有規律,要解決哪些問題?這些光靠提供概念是不夠的,還必須提供一些能夠實際操作的方法和要領。在這方面,我這節課做了有益的嘗試。告訴學生寫遊記時要注意的問題,透過一系列的例項來進行分析,並教給學生寫遊記的方法。

  4、張揚個性,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透過這次教學還給我一個啟示就是不能再像過去那樣把學生當成考試機器,當成接收器來進行教學,其實學生也有自己的思想,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更能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創新能力。中學生在心理上已逐漸走向成熟,自我意識和創造慾望正在增強,而且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和文字表達能力,為學生創造一個發揮才能的舞臺,無論是背誦、回答問題、還是口頭作文,都讓他們在張揚個性的同時增強自信心。本案例中的教學過程就是學生的合作精神展現的過程,是學生與教師對話的過程,是學生應用語言的過程,是一次人與自然對話的過程。

  小學生習作指導教學反思4

  講座主要從習作教學的典型問題分析,蘊含於《語文課程標準》中的教學策略,對應年段教學目標的典型課例分析,提高學生習作能力的基本策略等四個方面進行闡述。四、提高學生習作能力的基本策略。在“提高學生習作能力的基本策略”中,王老師引用美國學者克萊默的觀點非常有用:

  1、運用學生的經驗。

  2、激勵兒童寫感興趣的東西。

  3、應該使兒童的作文具有實用的目的。

  (1)作文不是為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

  (2)作品不成為作文字上的擺設

  (3)作品成為本人生活中重要事件

  (4)作品交流是學生習作具有實用功能的好策略

  4、大量閱讀經典,模仿、對照、比較。

  (1)閱讀為習作提供豐富的語言積累

  (2)閱讀材料為習作提供模仿的範例

  (3)習作促進閱讀的深入

  5、教師必須親自指導兒童的作文過程。

  (1)盡力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幫助

  (2)盡力幫助解決學生面臨的困難

  6、教師應該同兒童一起寫作文。

  (1)教師下水作文,是最重要的備課內容。

  (2)教師下水作文,才能體會學生習作的甘苦。

  (3)教師下水作文,是教師有效指導學生習作的前提。這些策略和方法將能較好的解決習作教學中的困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