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化學教學反思範文(通用3篇)

有機化學教學反思範文(通用3篇)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機化學教學反思範文(通用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機化學教學反思1

  一.教學思考安排策略

  本課題包含兩部分內容:有機化合物和有機合成材料,本課題與前二課題的內容聯絡不大,都屬於常識瞭解性的學習,難點不多,但要求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和嘗試進行有效的探究和學習,學生在學習本課題時應以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為主要學習方法。

  第一部分有機化合物中的“活動與探究”,讓學生填寫一些物質的化學式、組成元素和相對分子質量,然後透過比較、分析、討論的方法自己歸納出有機化合物與無機化合物組成元素有什麼不同,從 相對分子質量的數字比較引出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同時教材從有機化合物中原子之間的結合方式的不同說明了有機物的數目異常龐大。

  第二部分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主要介紹了常見的塑膠、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的效能和用途,以及一些新型有機合成材料。目的是使學生認識化學與生活、生產的密切聯絡,以及材料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教材還從結構與性質的密切關係的角度介紹了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特點和主要性質,並且透過實驗驗證了熱塑性塑膠和熱固性塑膠的性質差異,以及用圖片列舉了它們的不同用途。此外,教材還透過比較說明了合成纖維與天然纖維的不同效能。合成材料方便了人類的生活,但也帶來了環境問題,教材用圖表和文字介紹了治理“白色汙染”的途徑和方法,以及合成材料的發展前景,使學生認識學習化學的重要性,培養學生關注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

  二。學生活動反思

  在安排教學時,考慮到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環境儘量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生活,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公德意識和保護環境的意識,考慮到在中考中的地位和目標,教師不應一味的填鴨講解,否則容易造成內容的枯燥與單調,難以把一堂本應該上的生動有趣的課變成一堂催眠課,在這裡就需要學生的主動參與比如課前佈置任務:學生分組收集塑膠、纖維和橡膠的樣品以及衣服標籤,一組同學收集無機物三份樣品,一組同學上網查資料或進行社會調查有關塑膠的利與弊,以及一組同學調查“白色汙染”形成的原因,提出消除這類汙染的建議,課堂上交流各組主要任務完成情況以及收穫。實踐證明,整個學習過程比較輕鬆愉快,甚至有些少數沒收集衣服標籤的同學課堂上就會把衣服脫下來觀察,這樣即達到了教學的目的,又能做到知識還原於生活的終極目標。

  實際上近年來的課程教學也更多關注生活,學生的學習也不再是冷冰冰的理論知識,

  而是更加註重實際應用,比如在講授熱固性和熱塑性知識時,一個簡單的探究實驗就能讓學生區別兩種塑膠的區別,而且應鼓勵學生在課堂下自己探究這兩種塑膠的本質,包括一些家庭就能完成的簡單實驗。

  三.實驗安排

  本課程安排的幾個實驗除了讓教師動手演示外,應該考慮讓學生動手實驗,本課所需實驗材料都可讓學生課前收集完成,可以考慮學生在實驗室分組實驗,這樣更能讓學生融入學習知識的氛圍中。

  第一個實驗是高分子網狀和鏈狀區分實驗,實驗很簡單,完全可以找學生主動進行操作;

  第二個實驗是熱塑性和熱固性實驗,操作較簡單,學生只要掌握基本實驗操作規範就能獨立完成,第二個實驗教材未作要求,主要是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的鑑別,本人建議可以補做,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興趣,更能普及一些生活常識。

  四.學生自學總結

  在本課教學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積極參與學習的樂趣,做到樂於知學,這就要求學生在佈置學習任務時,應做到知識和學習量都適中,而且佈置任務時應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總結知識能力以及分析材料能力,真個過程要做到讓目標清晰,有的放矢,不要讓學生無意義的收集一堆材料和資訊。本課重點就是:有機物,塑膠,衣服標籤,白色汙染相關資訊的收集。而且本課文字內容較多,如果自學閱讀全安排在課堂上無疑會佔用很多時間,影響教學的進度。所以可以在課前佈置學生先自學閱讀,找出一些與本課相關的重要詞彙。

  五.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

  本課先介紹材料的知識,然後講述人類社會材料的發展歷史,最後讓學生討論材料發展給人帶來的利弊,本課可結合一些相關國家政策,比如全國性禁塑來說明塑膠給人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給人生存環境帶來了很大危害,在學生的辯論中,使學生認識到保護環境合理利用材料是每個人應該盡到的義務和責任,然後主動拒絕白色汙染,本課到這裡就不再僅僅是一堂化學課了,更是一堂振奮人心的道德宣傳課。

  有機化學教學反思2

  本學期高二理科化學學的是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經過二個多月的學習,和同學們討論了一下學習的感受,以及自己在教學中的體會,現將前一段時間做一反思,便於提高後面教學。

  從學生反映的情況來看,他們主要存在下列問題:

  1、有機化學學起來很吃力。雖然課堂上聽懂了,可課後做練習時覺得很難,尤其在測驗時,時間不夠用,每道題似乎都要想很久才慢慢解出來。

  2、有機化學方程式難記。有機化學方程式與無機化學方程式有較大區別,學生初接觸,感覺生疏,尤其是反應條件多樣複雜,很難記清楚。

  3、有些實驗書中沒有詳細介紹實驗步驟但又需掌握,比如苯的溴代、硝化反應,印象比較混亂。

  4、有機物質名稱多,難記,解題時有些不能順利記起,要回憶很久才能聯絡。

  從我教學中的體會是:有機化學體現系統性,對於基礎好的學生來說,知識的熟練和靈活應用是基本要求。特別是有機合成要求對知識有很全面系統的掌握、要有熟練的聯想應用能力。各類烴的衍生物之間的轉化、各類有機反應條件的應用、各類反應中有機物化學鍵的斷鍵成鍵規律是要重點把握的。

  綜合這些情況,在今後的教學中應採取以下幾個措施:

  最有效的近期措施是:將已學的'重要有機方程式列出來,把有機反應型別、條件做好歸納歸類,印發給學生記憶。將苯的溴代、硝化反應,鹵代烴取代反應和消去反應等重要性質實驗原理、裝置、步驟、檢驗方法等編寫出來,印發給學生,幫助其梳理知識,加強理解和應用。及時針對性地講評練習。備課和編寫學案時,將重要知識、核心知識列出來,讓學生記住。及時檢查、測試,反饋學生掌握情況,採取彌補和改進措施。

  從長遠打算,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問題和教師的憂患我採取的措施是:

  1、有機化學與生產、生活以及科技的發展有著密切聯絡,對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學生會接觸到很多與有機化學有關的生活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聯絡實際,幫助學生拓寬視野,開闊思路,綜合運用化學及其他學科的知識分析解決有關問題。

  2、有機化學強調“從典型到一般”,“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的思想,在學習有機化學的過程中應教會學生體會到這種思想,以便為後續的各類有機物的學習搭建一個理論方法的平臺。教學中教師應幫助學生搭建好這個平臺。有機化學課程是由很多個分散的知識點組合構成的,應注意領會每個章節的地位、作用和價值,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具體的教學條件,採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最佳化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有機化學課程是在學習無機化學基礎後開設的課程,旨在幫助學生形成基本的科學素養。引導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核心概念、重要物質以及基本實驗操作的技能和方法,加強有機化學與生活、社會的聯絡,創設能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興趣。在講解時應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淺出,要緊密聯絡學生己有的有關物質及其變化的經驗與知識,儘可能透過化學實驗或引用實驗事實幫助學生理解。同時還要利用各種模型、圖表和現代資訊科技,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3、有機化學的零碎知識較多,如果只是無條理地堆積,那麼堆積的知識越多,頭緒就越亂,也越不利於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對零碎的知識進行歸納,使之條理化、綱領化,不僅能幫助學生記憶,也有利於學生建立牢固的知識結構。所謂讀書要“從厚到薄”,就是強調歸納總結的重要性。

  4、高中有機化學知識由兩部分組成,必修2教材是以典型有機物為切入點,側重介紹了生活中常見的有機物,選修模組是在必修模組的基礎上的拓展與深化,能讓學生比較系統、深入地學習有機化學基礎知識。因此兩者在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要求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教學中要注意將必修2與選修5相關知識進行銜接,既要避免重複,又讓學生能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提升。這點我特別注意,在講選修的時候必要遷涉到必修2。講授新課時,對於必修2出現過的知識,要複習、甚至需重新介紹。

  5、針對性強的練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課堂例題講解、課堂或課後練習以及習題評講等教學活動,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及時鞏固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而且對於教師來說也是檢查學生學習知識和應用知識等具體情況的有效方法。練習是溝通教與學的橋樑,透過課堂練習能夠及時提供教學的反饋資訊,幫助教師對教學目標的達成程度加以準確定位,以便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促進教學引導學生盡力做好複習,自己主動做好知識的梳理、小結;解題時多進行聯絡、對比;用自己的理解和思維方式構建知識網路,畫出不同知識主題的思維導圖。

  有機化學教學反思3

  普通高中新課程中的有機化學課程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必修模組《化學2》中的有機化學與選修模組《有機化學基礎》,而在選修模組中對有機化學知識的系統性則要求很高。

  必修模組中的有機化學知識,是以比較典型而簡單的有機物為切入點,使學生對有機化學有一個初步的概念。根據課程標準,必修模組中對有機化學知識的設定沒有考慮有機化學本身的邏輯體系,主要以日常生產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幾種有機化合物為例講解其基本結構、主要性質等,並沒有要求學生建立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的理念。而選修模組是建立在必修2中幾種“重要的有機化合物”的基礎上,在第一節就引入了官能團的概念,目的是引導學生比較系統的學習有機化學基礎知識,使學生建立學習有機化學的方法。

  在有機化學教學中,遇到了這樣的問題:相當一部分學生在進入高二選修模組《有機化學基礎》學習時,出現了不適應,不能建立與必修模組所學習的有機化學知識的聯絡。如何才能銜接好必修模組和選修模組間的教學,是高二化學教師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本人根據學生學習的反饋情況進行了反思。

  一、適當複習,建立有機化學的學習方法

  在必修2中,學生已經學習了甲烷、乙烯的結構和性質,也學習了乙醇、乙酸等的性質。實際上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有機化學知識的基礎,但在實際授課中,學生對有機化合物分類和官能團的理解還存在問題。經分析,這種情況是由於學生遺忘了必修中學習的有機化學知識,只要經過適當的複習,學生很快就能理解。此時,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思維方式還沒有建立,可以幫助學生分析比較甲烷、乙烯、乙炔、乙醇、乙酸的結構和性質,灌輸結構決定性質的思想,以便於學生建立起學習有機化學的方法。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學習有機化學之初,學生會認為有機化學難學,無機化學簡單的想法,很可能導致學習興趣減弱甚至喪失的現象。

  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許都學生對無機化學的興趣是因為無機化學實驗現象有很明顯的顏色變化。在學習有機化學時也可以利用有顏色變化的實驗現象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而把學生引向正確學習有機化學知識的道路上。如在學習甲烷的性質時,可以給學生演示將甲烷通入到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的實驗,讓學生觀察顏色變化,進而總結甲烷出甲烷的性質穩定。同樣,在學習乙烯的性質時,可以將乙烯通入到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觀察顏色變化,並與甲烷的性質對比記憶。

  有機化學和人們日常生產和生活的關係非常密切,除了利用實驗引起興趣外,還可以透過一些學生熟悉的生活常識入手。如家了在炒菜中為了提香,可以適當加入一點白酒和白醋,來引出酯的概念。

  三、充分利用教具——球棒模型

  學習有機化學知識,經常用到的教具就是球棒模型,而且是非常好用的教具。在講解有機化合物結構時,如果能夠讓學生觀察球棒模型或是讓學生親自動手組裝模型,可以使有機物的結構特點以及烷烴、烯烴等的結構深深印在學生的腦海中,利於理解其性質。球棒模型不僅可以在新授課堂上使用,也可以在習題課中使用。如,在講解二氟二氯甲烷同分異構體的種類時,如果單純的在黑板上畫結構簡式和立體結構圖,學生很難理解其結構只有一種。而用球棒模型講解時,方便旋轉氟和氯的位置,直觀明瞭的呈現給學生。

  總之,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選擇合理的教學方式,並不斷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情況。教師只有不斷研究新情況、新環境、新問題,並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才能不斷適應、改進教育工作,使教育教學工作有效的開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