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教學反思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教學反思1

  這節課因為有了前面學習的基礎,所以學生學習起來並不難,本節課的重點是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法則,難點是靈活運用法則進行計算和化簡。

  開始可以從二次根式的性質引入,將二次根式的性質反過來就是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法則:,利用這個法則,可以進行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運算。

  本節課中的易錯點是運算的最後結果不是最簡結果,因為學生只顧著運用法則進行計算了,忽略了二次根式的化簡,舉例說明:,這個運算過程只是運用了法則,但沒有進行化簡,應該是。

  本節課中的難點是對於分母中含有根號的式子不會化簡,這應該牽涉到分母有理化,分母有理化這個概念本章課本中沒有提及,但是課後練習和習題中也有涉及,如何處理呢?舉例說明:

  隨堂練習中一個題目對於這個題目,很多學生表示都不知道從何下手,只有一些程度好的學生有自己的看法,我讓學生進行了講解:學生能將分母中不含有根號,想到用來代替,然後再利用法則進行解答,真是聰明。學生的這種做法,我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表揚了這位同學。並且我也用分母有理化的思想進行了另一種方法的講解,因為後面我想補一節分母有理化,所以在這裡只是展示了一下過程,這樣同樣能達到化簡的.目的,然後讓學生對比了一下剛才那位同學的做法,沒有展開講。

  剩下的時間我主要針對法則讓學生進行了練習,做正確的小組加分,不正確的進行點評,到下課時,學生基本掌握了二次根式的乘除法的計算。

  學生比較容易理解這兩個法則,下面可以學習例2,主要是讓學生透過看課本來理解法則的應用,在學生理解例題的基礎上,讓學生思考還有沒有其他方法來解決這些題目,以此來增加學生解題的思路與方法。在這裡可以拿出1—2個題目來示範。

  如,可以有兩種解法:

  法一:這一種也是課本上的方法,是直接利用了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則。

  法二:這是利用了二次根式的性質。

  透過這個題目的講解,可讓學生靈活掌握二次根式的計算方法。

  再一個就是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混合運算,課本上有一個例子,透過這個例子引出一個公式:,算是對法則的一個延伸。學生透過這個公式,也可以進行一些二次根式的運算。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教學反思2

  這是八年級第十六章第三節,學生是在已掌握最簡二次根式、合併同類二次根式以及二次根式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同時為以後學習二次根式的混合運算作鋪墊。首先,情景引入:透過將大正方形中已知兩小正方形的面積,求剩下的長方形面積的問題引入二次根式的乘法及乘法法則;其次,透過例題1利用總結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則進行計算同時注意結果要化簡;再次,利用乘除法關係引入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則並用之計算;最後,透過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來解決實際問題。

  總而言之:在二次根式的乘除法運演算法則的學習和應用的過程中,滲透分析、概括、類比等數學思想方法,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學習興趣。

  此節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對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法則理解上問題不大,但常常忘記運算結果需要化簡,此外被開方數是多項式的乘除法運算上容易出錯。象練習冊第3題的(3)小題儘管課堂上練過一題,但還是有人錯。

  2003年初的一天,吳亞萍教授來學校指導,學校要求我準備一節新基礎的研討課。於是,我按我的理解與想法上了一堂形似的新基礎教學研討課,憑我的功底,課當然獲得了同事的好評,但吳教授的當頭一棒讓我震驚了。吳教授對“學生討論”的講述,評點讓我感覺到耳目一新。是的,教學這麼多年,讓學生討論、活動卻沒有認真思考過它的價值。總是認為討論是一個教學的環節,也是研討課的需要,卻不知道還有“假討論”、“白討論”一說。更不要說什麼叫開放,如何開放,開放到什麼程度的問題。那一天我被吳教授的評課折服了。課後,我再次回憶反思這堂課的問題,我深深感覺到差距。我再一次仔細閱讀了葉瀾教授和吳亞萍教授的相關著作。才真正體會到新基礎教育的理念要求是相當高的。

  可以說是理想化的教育狀態。至今,我都不敢說我領悟了新基礎教育。我只是明白了新基礎教育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教師有紮實的功底,還要求教師對整個初中教學的內容要理解,甚至小學、高中的教學內容也要了解,這樣才可以為學生建立網狀的知識結構。更要求教師有靈活的應變能力,以靈活處理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不可預測的資源。對備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備書本知識,更要備學生,對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都提出不同的要求。要預測不同學生可能出現的不同的問題。此時,我感覺自己是多麼的貧乏。俗話說,知恥而後勇,我要努力去改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