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優秀教學反思範文

《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優秀教學反思範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優秀教學反思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教學反思1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是在學生認識面積單位和會用面積單位量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在教學中,重視直觀教學,重視學生的動手實踐、合作探究和合作交流,加上生動有趣的課件,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完成了學習任務,是一節好課。本課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重視新課的引入,設定疑問。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運用於生活。讓數學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貼近,是《新課標》的準則。新課設定疑問引入,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問題的提出,使學生產生了解決問題的迫切心情,教師板書課題,進入新知的探究,自然順暢的過程中顯出了教者的匠心獨具。

  2、重視教與學的方法的改變。

  本節課從教學方法上進行了改革,採用自主探究型教學模式。我能充分發揚民主,塑造富有主體性的人。在課堂上給學生創設自由、自主的學習活動空間,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透過創設教學情境提出問題,然後由學生利用教師提供的學習材料,運用透明的格子紙、擺方塊和直尺畫等方法,觀察發現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和寬有關係。找出這幾種方法的相同地方都是透過數方格得出長方形的面積。又透過觀察表格中的資料,發現長與寬的乘積正好等於長方形的面積,從而得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在課堂中,我組織學生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學生動腦、動手和動口,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真正體現的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注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學習方法的積累,思維方法、科學探究方法的獲取,不僅讓學生體驗到了自主學習的快樂和成功,同時注重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3、重視輕鬆良好的探究氛圍的營造。

  課堂中,我創設了民主和諧的探究氛圍,使每個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探究過程,透過猜測把學生與所學知識緊密聯絡在一起,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探索,在探索中去思考,在思索中去發展。雖說有一些學生不知從何入手,但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經過組內同學的幫助,很快理解別的同學的想法,學會了知識,增加了學習的積極性。

  4、重視知識的探索和方法的指導

  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中,我精心設計探究活動習題和表格,學生先動手操作,再觀察發現,最後得出結論。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藉助學具的操作和表格統計,發現每排小正方形的個數正好是長邊所含釐米數,小正方形的排數正好是寬邊所含釐米數,長方形的面積正好是所有小正方形的面積之和,從而總結出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品質,充分體現了“知識固然重要,但方法比知識更重要。”這一新的教學價值觀。

  5、重視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無論是在新知的探索和形成過程,還是在練習的設計中,我都注意讓學生做到勇於實踐,細心觀察,仔細思考,認真分析。特別是在計算運動場主席臺背景圖的面積時,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認真思考,發揮想象,重新排列正方形塊,得出長方形的長和寬,求出長方形的面積。並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6、重視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節課在設計教案時,能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就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很有用,並重視讓學生進行體驗,感覺數學就在身邊、就在他們的生活中。怎樣計算運動場主席臺背景圖的面積,是對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在此過程中,學生運用知識解決了實際問題,體驗到了數學的價值和成功的喜悅。

  7、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在課堂教學中,重視了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在學習小組彙報交流時,要求其他學生注意傾聽,尊重他人;探究知識的過程中,提醒學生認真觀察,認真思考;學生作業時,教師提醒學生的寫字姿勢,時刻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教學反思2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是三年級第一學期幾何教學的一個重要的教學內容,下面就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談幾點課後感悟。

  一、在數學學習中學猜想。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數學學習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師職責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教師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創造性的活動。就如本節課上,公式是刻板的,而公式的再創造過程應該是鮮活、生動而有趣的。探究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這個結論並不很難,學生進行直觀操作比較容易發現。怎樣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使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波利亞的一段精彩論述啟示了我,他是這樣說的:我想談一個小小的建議,可否讓學生在做題之前猜想該題的結果或部分結果,一個孩子一旦表示出某種猜想,他就把自己與該題連在一起,他會急切地想知道他的猜想是否正確。於是,他便主動地關心這道題,關心課堂的進展,他就不會打盹或搞小動作。

  確實,從學生的學習過程來看,猜想是學生有效學習的良好準備,它包含了學生從事新的學習或實踐的知識準備、積極動機和良好情感;從心理學角度看,猜想又是一項思維活動,是學生有方向的猜測與判斷,包含了理性的思考和直覺的推斷。如今,它已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重要方式。

  二、引導參與探究過程

  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是一個以學生的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過程,只有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才是有效的教學。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所謂學習的過程不是一個由教師向學生單向輸出、傳遞知識的過程,更不是一個學生機械、被動地接受資訊的過程,而是一個學生積極主動地構建知識的意義與自我發展的過程。很顯然,這個知識構建的過程是不可能由別人來完成,它必須藉助於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與新的知識經驗之間發生互動作用來完成。長方形面積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計算公式,會用公式進行計算,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經歷探索研究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透過實踐操作、討論交流等活動,自己發現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並能感悟到長寬的算理,促進對數學的理解。

  長方形面積的大小與它的長和寬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呢?接著,我進一步對此進行研究。學生透過擺一擺、量一量、畫一畫等方法知道了學生卡長的面積。又透過填表、計算等方法發現了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在這探究發現的過程中,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觀察、思考、操作、探究的活動中,使學生親歷做數學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三、加強小組合作學習

  我在這堂課中,四次運用小組合作。第一次讓學生猜一猜:長方形面積的大小可能與它的什麼有關係?小組交流討論。第二次是在擺各種長方形來驗證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時,學生進行了小組合作。第三次是在對實驗形成的表格進行的小組討論,討論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是不是正確時開展的。第四次是在想一想怎樣計算正方形的面積?四次討論各有各的作用,有的進行合作操作,有的進行方法的討論。學生在這些小組合作中提高了合作能力,增強了合作意識。並在小組合作中實現了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反思自己的教學流程,我發現本課教學中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在組織學生實驗探究長方形的面積=長寬中,當要求用身邊的學具出各個長方形的面積時,學生因為受到一定的.暗示(課前讓學生準備1平方分米、1平方釐米的學具若干個),在操作活動中方法顯得比較單一(基本上採用面積單位去測量)。如果教師在佈置操作時換個問法:你能用哪些不同辦法知道下列圖形的面積嗎?給學生提供更廣闊的思考空間,同時教師深入小組,進行點撥指導,思維之光定在課堂綻放異彩。

  《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教學反思3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認識了面積的含義,認識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頃”,建立了“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釐米”的表象,並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空間形式認識發展上的一次飛躍,因而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就成了本次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突破重點,分散難點,我做了如下的嘗試:

  一、復舊迎新,搭建橋樑。

  學生對面積的概念能否準確建立是解決面積計算的基礎,因此新課伊始,我對涉及本課的基礎知識進行復習,喚醒學生記憶:感知面積的大小取決於包含面積單位的大小與多少,為新課的探索做準備鋪墊。

  二、讓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

  無任務的學習是枯燥和乏味的,也是最容易遺忘的,三年級的學生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並行,好勝心強,意義記憶得到發展,識記的內容永續性增強,有意注意水平提高,鑑此,在本課我開始刻意為學生營造一個比賽的情景,繼而引發矛盾,順勢丟擲問題,以疑激趣,使學生在任務驅動下,親歷比較完整的探究過程,變被動輸入為主動探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解決問題的慾望。

  在完成初步發現後,學生自然而然產生了猜想:是不是所有長方形的面積都等於長乘寬的積呢?這樣再次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積極性,圍繞猜想,驗證猜想。

  接著學生透過操作、觀察、填寫等合作的活動,為學生提供了直觀感性的認識,也是猜想長方形公式的最基本的前提。學生從直觀到抽象,在理解的基礎上水到渠成地概括出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從而驗證了這個猜想是正確的。

  三、把握知識的生成機遇。

  學生理解了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後,我設計了一道看似平平無奇的練習:長是9釐米、寬是4釐米的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然後課件演示:長是9釐米、寬是4釐米的長方形的長不斷縮短,我不斷加速地丟擲一個個同樣的問題:此時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當長方形變成長:4釐米,寬4釐米時,學生們發現這時長方形4邊相等,它已恍然是一個正方形。從長方形巧妙地變成正方形,我利用了長、正方形的關係,把抓住了知識中的生成機遇,使學生既容易水到渠成地歸納出正方形的面積公式,又體會到了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的共性和差異,又一次把探索知識的機會給了學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

  四、估測和實際運用並行。

  估測儘管是一種粗略的測量方法,但在實際生活中有著比較廣泛的應用,人們平時對面積進行估測的機會常常比精確計算還多,估測還能檢測自己的計算結果是否在準確範圍內。因此在練習中除了注重將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知識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進一步明確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和周長計算的區別外,我還有意識地先讓學生估一估,這樣也有助於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應用意識和能力。

  綜上述,本節課的設計理念是讓學生大膽猜想公式——驗證公式——運用公式。首先思起源於疑,讓學生敢於提出猜想,圍繞猜想,教師引導學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圍繞著一個個問題自主合作學習,探索出真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體驗成功的快樂。

  但在教學中我也發現了不足,有些學生在學習本課之前已經知道了計算公式,因而在探究的過程中,有些過程有牽著學生走的嫌疑,我是否忽略了學生的學情,以致於有點一廂情願的刻意了?這恐怕是我以後授課中要不斷反省的事。

  《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教學反思4

  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從這節課中,我深刻體會到擁有快樂、寬鬆的積極情緒和良好的師生關係,對認知和創造具有激勵作用,在這種情緒狀態下,學生的思維能最大限度地活躍起來,容易誘發創新思維,產生新異的獨到見解,充分發揮出創造才能。長、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是學生在學習了面積概念和麵積單位之後進行的有關實踐問題方面的應用,要求學生掌握長、正方形的面積公式,並運用公式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過程中,感覺到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的掌握程度還可以,但從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

  一、讓學生體驗知識的“再創造”過程。

  荷蘭著名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說過:“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方法是實行‘再創造’,也就是學生本人把要學的東西自己去發現或創造出來,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這種再創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不是讓學生被動地接受教材或教師給出的現成結論,而是要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再創造”過程,使數學學習成為學生積極參與的、生動活潑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本節課圍繞引導學生探究發現“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學生經歷了“實驗(操作)——猜想——驗證”的科學研究過程。即先引導學生嘗試求出各個長方形的面積,逐步產生形成猜想;然後引導學生討論各種長方形長和寬與面積之間的關係,逐步歸納出了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最後再推廣到身邊的長方形面積的測量。這樣,滲透“實驗——猜想——驗證——概括”的數學學習方法,為今後學習其它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同時,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促進學生獲得對數學的理解。在這研究與學習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誘發其內在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創造性的思維。

  二、運用小組合作,提高小組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識。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使學生“學會與人合作,並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我在這堂課中,兩次運用小組合作。第一次是在學生測量各種長方形資料時,學生進行了小組合作。第二次是在對實驗形成的表格進行的小組討論,討論長方形的面積和長與寬之間關係。學生在這些小組合作中提高合作能力,增強合作意識。並在小組合作中實現了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三、正確利用遷移,促進學生理解新知。

  在這節課中,我運用了遷移。利用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猜想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並將長方形漸變為正方形,從而得出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利用學生已有的舊知,進行合理的猜想,從而為新知的形成創立了條件。

  四、練習設計體現應用性與開放性。

  透過學生自主探究,獲得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後,我在練習中設計了一些應用性練習,引導學生將知識運用實際生活,透過實際問題的解決,學生將知識化為能力。先透過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再結合匯入部分的實際問題,進行練習,再進行把一張長方形紙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這樣開放的練習。

  另外,在我的這節課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如教態太過嚴肅,在一些環節的處理還不夠妥當,這些在以後的教學中還需要努力。新課標的基本理念要讓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強調“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因此在探究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時候,採用同桌合作的形式來開展,並滲透“實驗—猜想—驗證—概括”的數學學習方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