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和松果》教學反思(精選8篇)

《松鼠和松果》教學反思(精選8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松鼠和松果》教學反思(精選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松鼠和松果》教學反思1

  《松鼠和松果》是一篇寫松鼠的童話。課文敘述了兩隻具有環保意識的小松鼠植樹造林、維護生態平衡的故事。透過這個故事我們體會到,人類在向自然索取時,一定不要忘記回報自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永遠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園。教學後,我有幾點感想:

  1、讀要充分,要有質量。

  2、詞句感悟,加深理解,增強語感。

  3、課文迴歸,情感昇華。

  本課在教學中有很多不盡人意之處,這與本人自身能力有關,特別是低年級朗讀指導方面還需要更深一步研究。我想如果我課前能引導學生在蒐集有關環保重要性的資料,在課堂上加以展示,在感受小松鼠的擔憂時,提出自己對人類將來的擔憂,那麼這樣一來,學生能更真切、更實在地感受到松鼠擔憂的必要性,從內心深處更認同作者的看法。這也就是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親。

  《松鼠和松果》教學反思2

  一、教學環節反思

  本課教學,我分為以下四個環節:1匯入;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3細讀文字,情感深入;4兒歌復現,書寫指導。總體來說,大的環節在課堂教學中還是很實用的,也沒有出現大的失誤,但在對於內部小環節的把握還有待加強。

  例如,在初讀課文時,我先是讓孩子自由朗讀課文,然後檢查字詞,但操作師,卻變成了先檢查孩子的課文朗讀,這也就給了孩子這節課很難的錯覺。另外,採用了孩子讀一個自然段,講解一個自然段的方法,卻沒有考慮到低段的孩子年紀小,注意力本來就不夠集中,這種方法就會使課堂紀律渙散,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二、識字教學

  本篇課文,我採用的是分散識字的方法。在初讀課文時,檢查孩子字詞的讀音,以及詞語在句子中的正確讀法;在細讀課文時,講解詞義。也發現把“聰明活潑”一詞放在第一段課文講解時並不好,可以在匯入部分插入一個問題“那你覺得這是怎樣的松鼠”,然後順勢講解這個詞語的讀音、詞義,並用“小耳朵專心聽,小眼睛仔細看,用口說,用心記”來拆分“聰”便於孩子記憶,再用“今天我們就比比哪些小朋友這四件法寶用得好,有信心嗎?用你專注的目光告訴我。”開始今天的教學,有利於在課前給孩子鼓勵,讓他們學會做一個聰明的孩子,並覺得這節課是帶著“認真聽課”的任務來學習的。

  在生字的複習,我設計了用兒歌復現,以及結合課文設計了“埋松果”的識字訓練來加深記憶,達到鞏固的目的。

  此外,透過這節課的準備、試教等過程,我也進一步認識了“分散識字”這一教學方法。分散識字教學法注重生字字義的情景創設,提倡在詞中、句子中、課文情景中進行生字教學,使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章,使生字字義在生動形象的語言環境中凸現出來。分散識字教學的這種做法符合兒童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的規律,注重兒童思維的形象特點,便於兒童在新舊知識經驗意義之間建立聯絡。而這篇課文的詞語如“眨”,就可以透過讓孩子做動作來理解詞義;“總是、以後”均是抽象詞語,結合語境便於孩子的學習和運用。

  三、朗讀教學

  這篇課文學生透過朗讀對於課文內容的理解問題不是很大,因此我結合實際設計了這樣的'訓練點,第一段的教學抓住聰明活潑,指導朗讀。尤其是“那麼……那麼……”的朗讀,與此同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訓練點,松樹每天吃著松果,它是那麼快樂,那麼自在,他覺得松果就是他的好朋友,他誇獎松果那麼香,那麼可口。指導讀好文中句子,隨後我又說,那麼我們也來用上“那麼……那麼……”誇獎一下每一個蘋果、西瓜、大樹、小草、小花……讓學生透過說話,一方面理解“那麼……那麼……”一方面提高語言感受能力。

  第三段抓住一個省略號和光禿禿讓學生想象光禿禿的世界是怎樣的?小松鼠們又是過著怎樣的生活?在想象體會之後學生知道了沒有松樹,沒有森林的日子是多麼可怕,再讓學生讀這段話感情自然就出來了。我運用了ppt——原本長滿松樹的山坡,松樹一棵棵消失後剩下光禿禿的大山,這種視覺衝擊加以語言渲染,當場使孩子沉默了,有的甚至一臉非常難過的樣子,使課堂氛圍更好了。

  在第四段我採用了迴環朗讀的方式,這是平時課堂上並沒有採用過的方式,孩子充滿好奇,配合得也比預期要好很多,也在無形中使孩子理解了松鼠的堅持。

  四、寫字指導

  我們都知道寫字指導的步驟是出示要寫的字,學生自由觀察,指名交流注意點,教師範寫,學生練習,交流反饋。可是如果僅僅只是按部就班的走完這些程式,那麼任何一個人都會教。關鍵是教的有效,這就需要教師有一定的教學技巧,比如學生的觀察是否有效,教師的示範是否學生都在認真地聽,學生寫字是否都按照要求進行,這些細節才是我們在實施原生態課堂中最需要教師自己關注的。

  我在開始時就問孩子“總、意”用哪個相同的部分”,然後告訴孩子“只有用心,才能寫好字”。再指導孩子觀察字的上、中、下各是怎樣的,並指導每個部分的哪一筆最需要注意。而在教師範寫這一環節中,我更是採用讓孩子提醒我,需要注意的地方。這在給了孩子“原來我還能提醒老師呀,我真厲害”的感覺,無形中讓孩子記憶並鞏固了漢字的書寫。在孩子練習時,我隨時指導,並強調寫字姿勢。交流反饋是,以表揚為主,加強孩子記憶。

  《松鼠和松果》教學反思3

  《松鼠和松果》是一篇寫松鼠的童話。課文敘述了兩隻具有環保意識的小松鼠植樹造林、維護生態平衡的故事。透過這個故事我們體會到,人類在向自然索取時,一定不要忘記回報自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永遠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園。教學後,我有幾點感想:

  1、讀要充分,要有質量:

  “讀”是學習語文的法寶,讓學生充分自主地讀書,有目的地讀書,以讀代講,讀中領悟課文的真諦,教師在這當中起到的是穿針引線的作用,或者說是引路人。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朗讀的指導,設計了多種朗讀形式,如:範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賽讀、引讀、表演讀……但讀書不光要充分,更要有質量。開始學生的朗讀乏感情,是機械的、沒有活力的。但我真正的走進了課文,我會隨著課文中小松鼠的情感起伏而變化,我覺得我就是課文中的小松鼠,然後我就透過入情入境的範讀引領學生去體會松鼠的情感變化,這樣,學生受到了感染,達到了情感的共鳴,一雙雙小手高高舉起,爭先朗讀。在學生朗讀不是很到位時,我透過評讀、賽讀,或一句巧妙的點撥,不但激發了學生朗讀興趣,更提高了學生交際、朗讀水平,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2、詞句感悟,加深理解,增強語感:

  我在教學中注意循序漸進地將學生帶入文章所創設的情景中,讓學生在情景中感悟交流。教學中,適機引導學生品味、體會文中的重點詞句。如:(摘了一個又一個),理解摘松果之多、(每個松果都那麼香、那麼可口)體會松鼠很愛吃松果,進而感受到了小松鼠的高興心情,這樣學生的朗讀有了情感的寄託,自然豐富了語感。再如:讓學生解疑“為什麼說是個好主意”?用“因為……所以……”說一說,再用“如果……就……”說一說。這一環節不但是對課文的理解,更是學生髮展語言的一個訓練。

  3、課文迴歸,情感昇華:

  一年級的學生喜歡誇張,愛幻想,好表現。當學生當小松樹表演完今後將是一片茂密的松樹林時。我創設一個小情境:孩子們,你們看,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們祖孫三代都來了,來到了這片茂密的松樹林裡,吃起了美味的松果,可真高興啊!來,讓我們再齊讀第一自然段!引領學生回到課文中體會小松鼠的擔憂在他們的努力下並沒有成為現實,子子孫孫的松鼠們依然那樣高興。學生感受到人類在向自然索取時,一定不要忘記回報自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永遠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園。情感上得到了昇華。

  俗話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本課在教學中有很多不盡人意之處,這與本人自身能力有關,特別是低年級朗讀指導方面還需要更深一步研究。我想如果我課前能引導學生在蒐集有關環保重要性的資料,在課堂上加以展示,在感受小松鼠的擔憂時,提出自己對人類將來的擔憂,那麼這樣一來,學生能更真切、更實在地感受到松鼠擔憂的必要性,從內心深處更認同作者的看法。這也就是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親”。

  《松鼠和松果》教學反思4

  昨天講了《松鼠和松果》總結了一下經驗過失。

  在沒聽課之前,覺得自己背的講的還不錯。在聽課之後收穫更多了。現就聽課記錄做一下對比:

  一、匯入簡單卻充滿童趣。“小朋友們,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誰能叫出它的名字?”透過預習孩子們都清楚,齊聲喊出“松鼠”,教師板書“松鼠”。師又問“松鼠愛吃什麼?”生答“松果”,師板書“松果”。有階段、有問答,比我直接寫板書有趣多了。

  二、鼓勵語自然不造作,“課文讀得多好聽啊!”而我對孩子讀文卻是生硬的評價“讀的真正確。坐”。少了那麼一分靈動和激趣。教態不夠和藹親切。

  三、教識字方法前,先讓孩子領讀一遍。透過大聲的齊讀,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四、用忽然、活潑、主意造句。先讓學生反覆讀詞,熟練後進行造句。孩子造句形式多樣,很有創意,很紀實,語言流利。教師及時評價,有違邏輯和思想內容不好的句子立刻否定。

  五、聲音抑揚頓挫、高低起伏,有節奏感。

  六、課間休息用孩子們音樂課上學過的歌曲,能讓孩子充分動起來。

  七、讀課文是要指導孩子們朗讀,指導是不是用語言單方面的形容,而是問孩子“小松鼠在幹什麼?”“那松鼠赤吃松果時它的心情是怎樣的?”“你能帶著這種心情讀一讀嗎?”

  難認的字就得多記多讀。透過反覆識記達到加深記憶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松鼠和松果》教學反思5

  地球只有一個!若人類只知索取不知愛護和回報,那麼最終將失去家園——地球。注重環保,是每個地球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松鼠和松果》這篇童話正是以一隻可愛的小松鼠的行為告訴孩子們植樹造林、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透過小松鼠的心理活動:困惑——擔憂——想出好主意,滲透了植樹造林回報自然的觀念。行文細膩真切,語氣天真可愛,貼近童心,我在教學本課時注重引領學生朗讀感悟,情中悟理。尤其在學習第二三自然段時抓住松鼠擔心什麼呢?你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引領學生反覆讀文,深入體會。結尾部分的兩句話描述了美好的願望:小松林長成了茂密的松林。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之翼,感受松樹林的美麗,以及小動物們的快樂。

  課始以複習引入,做摘松果的遊戲,每個孩子的識字基礎、識字能力是不同的。因此摒棄常用的反覆齊讀等方法,讓他們自由識記、自由交流各自的方法,提供相互學習的機會。歡快的氣氛,鮮明的畫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時喚醒對松果的認知積累,自然地進入學習情境中。學習課文時以讀促悟,以悟激情,在一遍遍的朗讀中體會小松鼠高興的心情。評議的過程既是學生交流自己對語言的體驗,又是在培養他們傾聽、讚美、交流的好習慣。同時,語言的感悟到積累、運用,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但又不拘泥於課文中的句式,努力體現“實”而“活”。鼓勵學生做松鼠的朋友,以角色活動為紐帶,以思維為核心,以朗讀為主旋律,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引導他們逐步加深感悟,使他們在愉悅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小松鼠的聰明可愛。想象創造美。又透過貼圖,在此想象讓孩子們看到了懂得回報自然帶來的美好未來,直接感悟文字的主旨。

  同時,想象的帶領學生進入口語實踐的情境。改變一味依賴教科書的傾向,積極利用、拓展一切課程資源,構建開放的語文課程。廣闊的生活天地是語文的源泉,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

  《松鼠和松果》教學反思6

  《松鼠和松果》的教學設計努力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能力,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

  一、尊重孩子的個性,尊重孩子和情感體驗。這節課在識字教學環節中,讓孩子自願當小老師,教識字方法。朗讀時,從自己的感悟出發去朗讀。

  二、巧設遊戲。在識字這個很枯燥的環節中,設計與本課內容有關的摘松果的鞏固生字遊戲,既給學生帶來了活力,又使學生掌握了生字。

  三、巧妙設疑,啟用思維。在提問“他們吃什麼呢?到哪兒去住呢?”時,讓學生去思考,又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認識到松鼠沒地方住了,沒東西吃了,體會到著急,擔心,害怕的情感,再帶著這種情感讀文。

  但我的設計內容過多,無法完成教學;重點過多,無法兼顧。

  《松鼠和松果》教學反思7

  本課的教學我是抓住以下幾點開展教學的:

  一、激趣匯入,利用插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本課時,我是這樣匯入的:先板書課題,讓學生讀課題,引導學生大意地理解松鼠愛吃的食物是什麼,然後出示課文的插圖問學生:“圖上畫了誰?它們在幹什麼?”讓學生帶著這個疑問看圖,對課文先進行大致的瞭解,再學習課文。

  二、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注意到要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感悟。在教學中,我以圖文結合為主要的教學手段,首先提出“圖上畫了誰?它們在幹什麼?”讓學生看圖,再學習課文,理解課文的重點詞句。這樣圖文對照,激發了學生學習慾望。

  三、教學中,讓學生讀中悟,悟中讀。以讀代講,設計多種形式的朗讀方式。先教師範讀,然後,採用自由讀、小組讀、開火車讀等形式指導學生練讀,讓他們把課文的句子讀通順、流利,還要指導他們讀出應該有的感情。我覺得閱讀教學就要以讀為主,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採取不同方法引領學生入情入境地、逐漸深入下去地讀書。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進行這樣的閱讀訓練,我們的學生就能做到理解地讀,有體驗地讀,傳情達意地讀。

  四、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最後我設計了一個問題:“以後會是什麼樣子呢?”讓學生想象著練習說話,大部分學生都能說得很精彩。

  《松鼠和松果》教學反思8

  上完《松鼠和松果》這一節課後,我個人認為較成功的地方有如下幾點:

  一、我的教學設計努力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能力,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中獲取知識。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教會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識字、記字,在生活中積累知識。

  二、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如:這節課在識字教學環節中,讓學生來當小老師,教識字方法。

  三、巧設遊戲。在識字這個很枯燥的環節中,設計與本課內容有關的摘松果的方式來鞏固生字,既給學生帶來了活力,又使學生掌握了生字。

  四、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和課前收集資料的能力。

  五、設計問題方面,啟用學生的思維。如:在提問“他們吃什麼呢?到哪兒去住呢?”時,讓學生去思考,又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認識到松鼠沒地方住了,沒東西吃了,體會到著急,擔心,害怕的情感,再帶著這種情感讀課文。

  除了以上優點外,本堂課也有一些不足之處,那就是:生字寫得少,指導得不夠細緻;教學過程設計的還不很精,有待進一步研究;課堂紀律不是很好;沒有充分體現學生的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以上的不足,我會在以後的教學中慢慢地改正,爭取更大的進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