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教學反思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透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教學反思1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其感情真摯自然見長。“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哪些角度易於學生領悟文中滲透的父慈子孝的真情呢?我從以下三個方面嘗試讓學生走進深深的父愛,學會感恩身邊給予我們關愛的每一個人:

  (一)抓住背影、朗讀圈劃

  文章的標題是“背影”,父親給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現,可以視作貫穿文章的主線。“背影的表現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寫物件的內在精神”,分析課文時,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關鍵。所以,我透過反覆朗讀、圈劃,欣賞歌曲,引導學生體會了父親無微不至的愛,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二)課外拓展、體會寫法

  “細微之處見真情,抓住人物的某一細節,多次展開描寫”,這是這篇散文最大的特色。我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為什麼選擇"背影"這樣的角度來命題立意,並用它來組織材料呢?然後小結:抓住細節描寫能達到藝術視角的創新,可以給讀者以自由想象的廣闊天地,並且最能體現父親對兒子的愛。隨後,我發了一片課外閱讀《父親的巴掌》,此文與《背影》有異曲同工之妙。它是抓住“父親巴掌”這一細節來體現父親對我的愛。在課堂中,我緊緊抓住細節描寫這一主線,貫串整個教學,教學思路非常清晰。課內學習、課外拓展,學習的容量增加了,所學的知識也及時得到了鞏固。

  (三)連線生活、暢談心聲

  不同的父親,愛的方式各有不同。最後一環節,我讓學生暢談心聲,說說在自己的經歷中,父親的哪些細節令人難忘。透過小組討論,推選1-2人上臺演講,全班交流,預期使全課達到高潮。但可惜,下課的鈴聲已響起,只能把這一精彩的環節放在第二節課,繼續討論。最後,我告訴大家:

  至愛親情是我們擁有的無上的財富。一桌準備好的飯菜,一件放在床頭的衣服,一個鼓勵的微笑,一句體貼的話語,都凝聚著親人對我們的期望和關懷。正像父親的背影一樣,永遠感動著我們。請大家回到家裡,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向父母、親人表示你對他們理解,對他們給予你的無微不至的關懷的感激。給父母夾一次菜,給他們寫一張紙條,為他們倒一杯水,向他們道一聲辛苦……

  學會理解,學會感恩,是現在的學生所缺乏的。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同時也要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我認為這堂課的成功之處就在於此。

  原文資料:

  《背影》是現代作家朱自清於1925年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這篇散文敘述的是作者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父親送他到浦口車站,照料他上車,並替他買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腦海裡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親替他買橘子時在月臺爬上攀下時的背影。作者用樸素的文字,把父親對兒女的愛,表達得深刻細膩,真摯感動,從平凡的事件中,呈現出父親的關懷和愛護。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教學反思2

  《背影》是一篇傳統寫父子親情的文章,那濃重的背影凝聚著撼人的力量,也曾感動過一代又一代的人。但現在的孩子,因時代、家庭等等原因,很難融入這篇文章,為此我設計了以情導學的幾個環節。同時,一反傳統教學中以“背影”為切入點的規律,而是從品味語言入手,從字裡行間去感受那力透紙背的父子親情。讓學生學會品味語言,從而體悟情感,並學會運用語言之法。

  新課程理念要求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按初中語文課標的要求:學生在閱讀中要有自己獨特發現,有自己個性見解,品析感悟語言特點。因此,整個教學程式的展開都是圍繞這一目標進行的,透過學習、體悟文章語言所飽含的父子親情,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這樣,讓語文課堂真正變成學生樂學、會學、學會的快樂天堂。

  調動學生的思維與興趣,成了本節課重中之重。引入情境後,只以“文章表達什麼思想感情”為牽動點,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讓我驚喜的是,這些孩子,思維竟如此敏捷、開闊,他們能從點滴語言中感悟到子對父的思念、牽掛等情感,這是我預設中所沒想到的。這也激發了我與他們一起去探究質疑的興致,讓我真切地感受到,“教學相長”的深刻寓意。這一預設的探究過程,使我與孩子們一起回讀文字,更加深刻地體味出文字間所蘊含的綿綿不盡之意。

  本文語言質樸無華,而情感卻力透紙背。因此,在重點環節中,我設計了品味語言,體悟情感這一環節。從品詞入手,可從中悟到“知微見著”的效果。此環節設計為糾正教師的錯誤,讓生感受到“困後之妙”。人物是情感的凝聚點,而品味人物描寫也是初中階段應掌握的一種方法。讓學生品析人物描寫,挖掘其內在的感情色彩。在這兩個環節中他們極盡能力,品出詞語含義,具體再現情感,也融入了文章的情感中。拓展練習中學生受文章濃情的感染,動情地描述生活中無痕的真愛,沐浴在無疆的親情中,將文字化成真正的情感體驗。

  但課堂是遺憾的藝術。對於某些詞語的理解,因我缺乏靈活的引導而趨於膚淺。以此為基點,我會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更上層樓。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教學反思3

  今天有幸邀請到學校的前輩們以及同事們來聽課,我和同年級的老師進行了《背影》的同課異構,課後聽了眾人的評價和意見,對比自己之前的教學設計,我覺得受益匪淺。

  首先,關於文章主題的把握。《背影》一文向來是讚頌親情的名篇,為什麼經歷了時間的洗禮,這篇文章依然還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除了精巧構思和細節刻畫之外,還在於,作者在平實的敘事中融入抒情和議論。現在的“我”隔著時間和滄桑回看當時的“我”,情感有著微妙的變化。這種情感是人類共通的情感。作者寫的是過去的事和當時的情緒,但不能忽略的是,在這些“時過境遷”的事件和心情背後,還有“今我”的思考和情感。因此,文章的不僅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關愛,還飽含著作者對青年時的行為的反思和懺悔。文章最後一段更摘錄了一段父親的信,使人感到一種“子欲養而親不待”的自責和歉疚。隔著歲月的沉澱,當時父親的那個背影變得苦澀沉重又溫情脈脈。就如魯迅寫兒時的長媽媽,不管是她強迫自己吃福橘還是限制自己的行動,以孩提時代的魯迅看來,都是麻煩又討厭的,但對於近乎“知天命”之年的魯迅,那時候的麻煩事卻都變成了美好溫情的回憶。用“今我”的目光回看過去,以父對子的情感和子對父的情感進行雙向分析,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進行感悟思考,使他們在現實生活中能與長輩“共情”,培養其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其次,關於教學過程的設計。文章的主旨不僅僅來源於文章本身,在教學中,還要引導學生學習“知人論世”的方法,從作者的人生經歷和寫作背景進行分析。常規形式的語文課,通常把作者簡介和背景介紹放在最前的一個環節,然後進行文字解讀。我也不例外,但是,經過前輩的指導,我明白了作者介紹和文字分析不是割裂的兩個環節,而可以互融互通,成為一體。文中,令朱自清最感動的是父親買橘時的背影,由此可以進一步思考,為什麼一個普通的背影能這樣深深感動作者?這時,可以適時引入家庭環境的介紹,一是課文開頭的“禍不單行”,二則是結尾部分的“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然後再補充關於朱自清父子關係的資料,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情境內,渲染氣氛,這樣可以幫助他們理解作者的感動,將背影作為明線,父子深情作為暗線,在教學中使明暗線交替,分析、體味文章。比起背景介紹板塊和文字分析板塊的割裂,這樣的方式也許更圓融、靈活一些,學生理解起來,也更順暢一些。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教學反思4

  透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有幾點體會:

  (1) 讓語文課堂充滿人文關懷。

  我們的語文教學應結合學生的生活與昇華體驗,讓在學生自主研讀閱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表達,學生的發言有亮點。例如:讀到“爸爸為我買橘子”這一部分的時候,有的學生就說:“這真是一個偉大的爸爸,為了兒子,再苦再累也不怕!”但也有的學生認為:爸爸的作法不可取,因為兒子也已經是大人了,就應該讓他自己去.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學的生命就在於讀書的過程中,以文字為出發點,引導學生融入自我的體驗和感覺,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世界,引發新的共鳴和思維,創造出新的境界,感悟出新內容,從而讓我們的語文教學體現出深刻的人文關懷。

  (2)教學的過程是一個師生互動的學習與交流的過程。

  新課程的理念認為課堂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的學習過程,它是有著生命意義的師生的共融共進的歷程,是生機勃勃和五彩繽紛的。在讓學生自主選擇內容時,有的學生認為”車站送別”一節感人,有的'則覺得”爸爸為我買橘子”一部分更讓人感動.同樣,讓學生暢想表達為什麼感動時,學生同樣有著不同的感覺和見解。如本課要感悟課文父愛時,學生從幾個描寫父親的簡單語言和動作中體會了父愛的偉大,從而讓我們的學生體會到了語言的魅力。

  (3)激情和富有感情的語言能激發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當然這種語言是發自於教師的內心的,是心中的真情實感的體現,而非教師為激懷而抒情,也不是矯揉造作,更不是譁眾取寵式的無聊言語。教師的語言要有啟發性,富有創造性,並適當的幽默,讓學生能主動的接近你。新課程的理念認為教師要樹立強烈的親和力,其實教師的親和力主要是得益於教師的語言的運用。如本課教學中,當學生自主選擇時,大多數學生的選擇是“父親為我買橘子”一部分,於是深情地說:同學們,你們的選擇使我想起一句話:“可憐天下父母”,接下來請學生飽含感情朗讀課文中描寫父親的語句。如此一講不知不覺的受感染,從而引發學生投入地讀文。

  (4)立足文字與超越文字。

  新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應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應用的領域……提高學習效率。因此,超文字閱讀與應用是新時期語文教學的亮點。比如在完成書本知識的介紹後,在安排作業時播放《春江花月夜》的音樂,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構思,進行寫景片段描寫。

  最後教師小結:大家筆下的春天都一樣的美好,另人嚮往,春天帶給人萬千遐想,充溢著蓬勃的生機,但是“春歸如過翼,一去無蹤”,春天是難以持久的,生命的春天也是短暫的,因此,我們應該珍惜青春,立志奮進。語言教學中要回歸人的“生活世界”,就必須將生活的情趣帶入我們的語文課堂,將充滿無限的生機、平等和諧的意趣流入的心田,才能營造主體學習的氛圍,讓學生在個性發揮的基礎上自由地提問、自由地發表意見、自由地選擇學習方法和學習內容,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在語文教學中要回歸人的“生活世界”,就必須將生活的情趣帶入我們的語文課堂,將充滿無限的生機、平等和諧的意趣流入師生的心田,才能營造主體學習的氛圍,讓學生在個性發揮的基礎上自由地提問、自由地發表意見、自由地選擇學習方法、學習內容。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