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春望》教學反思

杜甫《春望》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杜甫《春望》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杜甫《春望》教學反思1

  於永正先生曾經說過:教學的藝術就是鑽研教材。對於一篇課文,只有透過仔細地閱讀,從容地咀嚼,才能探其精微,對文章的一詞、一句、一字甚至一個標點都要細加揣摩,這樣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餘。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在聽了很多的課,以及自己上了很多節課後,我深深地意識到鑽研教材的重要性。特別是最近,鑽研教材似乎是深入到了每一位教師的心中,我想每位教師都在考慮著如何去鑽研教材,我也不例外。可對於應該怎樣才能更好地去鑽研教材,心中的疑惑也還有很多。

  我在準備教學古詩《春望》時,為了備好這節課,我查閱了很多教學書籍,閱讀了大量詩人的生平事蹟的材料,還在《唐詩鑑賞辭典》中查找了《春望》這首詩的時代背景,深入研究了這首詩的相關分析文章,更深刻地理解了詩人因“國破”而見花落淚,聞鳥心驚的心情,被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所感動。我想,這是我能夠上好這節課的首要因素,我想要讓學生們被杜甫的這首詩,被杜甫的偉大情懷所感動,那麼我首先被他所征服,所感動是很重要的,讀到《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時,我都落淚了,我要將這種情感帶入我的課堂只中去,用我的情感去感染學生,師生共同感悟。

  課前,我們都有一種渴求感。希望儘快進入課堂,希望學生好好和你配合,渴求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可你如果不鑽研教材,不鑽研你的學生,學生想到的,你沒有想到,你又怎麼能和你的共同研讀文字呢?所以我們要認真鑽研教材,掌握教材,並根據教學的特定目的和要求,以及學生知識水平的高低,將教材的內容進行再組織、再創造。才能有效準確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也才能選擇好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歡樂的氣氛中學到知識,增強能力。

  有幾個學生的發言讓我難忘。“淚”字激起的共鳴最多。學生們說此字頗奇,說人心中悲痛,至多說到“淚流滿面”已是極度誇張了,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淚水呢?這樣的淚水究竟飽含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呢?不僅是淚多如傾盆之雨,更是心中有萬千激憤,淚來的突然而猛烈,學生紛紛說出自己的意見,有的說感悟到了詩人的悲憤,有的說感悟到了詩人的思親,還有的說是詩人面對此情此景無限傷感的淚水,不同的孩子,他們對文字的理解是不同的,但是這每一次的感悟都會讓我不由自主的想到詩人艾青的“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這句話,所以,我把這句話出示出來之後,在完全沒有想到的情況下,孩子們竟然和我一同深情的朗讀了出來,這使得整個課堂情感得到了一個提升,也使得我和學生的情感達到了共鳴。

  “望”杜甫的一生,一個飽經風霜的杜甫,一個憂國憂民的杜甫,一個有心殺敵無力迴天的杜甫,一個溫柔慈愛的杜甫。他們還望到了歷史的煙雲,戰爭的殘酷,望道了人生的`無常,望到了世世代代人們對戰爭的詛咒……瞭解杜甫是我這堂課的一個願望吧!似乎我這麼多年來,都是在杜甫沉鬱頓挫的詩歌裡成長起來的,我希望孩子們也能真正的去了解我們的這位偉大的民族詩人,所以,我選擇了幾首易懂的,流傳較為廣泛的詩歌來進行課外拓展,首先是比較《春望》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然後是《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登高》這些詩句走過歷史,無時無刻不在告訴我們,為什麼杜甫的眼裡會常含淚水,因為他對我們中華民族愛得深沉。

  杜甫《春望》教學反思2

  透過這首詩歌的教學,收穫良多。

  一、課堂教學的時間很寶貴,教師要爭取把力用在刀刃上

  我的設想是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儘量多讀,並達到當堂背誦的目的。在學生在讀中學,讀中思,以讀帶學,課堂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思路是正確的。

  二、讓學生多思考,主動學習

  在教學中,老師多提問,少講解,讓學生在思考中學會分析問題,總結問題。所以我設計了很多思考題目,目的就是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學習。

  三、課後作業既緊扣課文,又讓學生的思維得以拓展

  佈置的擴寫題目,老師可以示範性的先寫開頭,以達到開拓學生思維的效果。

  杜甫《春望》教學反思3

  靜下心來仔細想想上這節課的前前後後,感慨萬端,梳理如下:

  一、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句話我常常掛在嘴上,卻不能常常落實到行動中

  平時也讀書,但往往沒有目的,隨意性很大,而且依著興趣,不喜歡的書不讀。我不喜歡歷史題材、戰爭題材的作品,總覺得用那麼多人的生命和鮮血換來榮耀,很血腥,也很殘忍。所以選擇了《春望》後,就捉襟見肘了,只好臨時抱抱如來的大腿。我用了一個周的時間,先複習了整個唐代的歷史,閱讀了各個時期詩歌代表作品;又把《唐詩鑑賞辭典》和《唐詩三百首》中杜甫的'作品讀了一遍,感受了作者思想的變化和作品風格的變化;還上網蒐集了教學影片和朗誦影片,學習朗誦詩歌。最後,才依照學校的“導學互助”教學模式開始備課。藉著這個反思的機會,我要告誡自己,讀書要有計劃,讀書筆記要真寫,不能只在電腦裡收藏。多練練寫作,把讀到的東西認真消化,這樣備課時才不會慌亂。對教學內容更要細細涵詠,正如於永正先生說過的:“教學的藝術就是鑽研教材。對於一篇課文,只有透過仔細地閱讀,從容地咀嚼,才能探其精微,對文章的一詞、一句、一字甚至一個標點都要細加揣摩,這樣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餘。”對作品還要有自己正確而獨到感悟和見解,以期和學生的見解相互交流、碰撞。

  二、絕知此事要躬行

  常常蒐集觀看名師課堂教學的影片,私下以為,有些人天生為教學而生,一如有天賦的演員,生來就是會講課的。而走進名師的部落格,卻發現,名師之所以為名師,是因為積澱豐厚,閱歷豐富,經驗豐盈。我驚悟:自身素質的提高,勢在必行。

  1、要充分藉助最美麗的集體智慧每一次參加這樣大型的課堂展示活動,我都感受到教研組集體有無窮的威力,可能這也是我們採用“互助”的原因吧。一節展示課,基本上凝聚了全校語文教師的智慧。從設計思路,到重點難點突破,到課堂上的言行神態,老師們各有自己的“絕招兒”,採眾家之長,豐富自己的教學技藝,快哉!

  2、要主動磨鍊授課的技藝平時工作中,要特意地請老師們評價教學設計,邀請老師們進課堂來聽課、評課。主動去聽老師們的課,無論是哪個學科的,只要是課堂,都有值得學習借鑑的地方。還要關注自己的課堂掌控能力,用心設計課堂儀態、匯入語、過渡語、評價語,總結語等,我想只要用心,都有所提高。

  3、要看到孩子們無窮的潛力每節課前,我們都有一種渴求感,希望學生好好和你配合,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這就需要好好鑽研學生。學生想到的,你要提前想到;學生沒想到的,你要怎樣引導他想到。所以我們要認真研究學生,看到孩子們無窮的潛力,根據學生知識水平的高低,將學習的內容進行選擇、設計、創意、改造,以有效激發孩子們的潛能,使孩子們在他們所渴望的氣氛中學到知識,增強能力。時光總是匆匆的,匆匆的時光只是帶走了白天和黑夜,常常回首,我們會發現,那些美好的記憶猶然心田。只要有積極進取的決心和行動,總會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在語文教學中學會“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讓語文植根於學生的心靈世界,給學生的生命鋪上一層溫暖、純淨的底色。

  杜甫《春望》教學反思4

  1、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可以讓課堂鮮活起來,有利於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

  古詩學習往往比較抽象、含蓄,學生的學習若脫離了想象、畫面,就比較枯燥,使用多媒體教學,透過鮮活的畫面、直觀的感受,反覆的聽讀、吟誦,會加深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對詩人情感的體會,還會增進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使用多媒體上課,讓學生在圖片中找詩句,在短片中感受泰山的雄偉高大、神奇秀麗,不僅更直觀,而且更易於學生體會詩人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和遠大的抱負,同時也激起了同學們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在轉入《春望》的學習過程中,也用多媒體創設就情景,介紹背景,在情景創設中,同學們彷彿也走進了那個動亂的年代,拉近了學生與詩人的距離,讓學生更易理解詩歌,更易於理解詩人思想感情。

  2、用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策略

  以教師提問引導、學生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既引導了學生學習的方向,又保證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他們的參與意識,調動他們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成為學習的主人。

  3、用比較閱讀的方法

  讓學生從寫作背景、主題思想和詩作風格三方面比較兩首詩的不同,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杜詩“詩史”的特點,印象也更加深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