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課《畫》教學反思(通用5篇)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畫》教學反思(通用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課《畫》教學反思(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畫》教學反思1

  《畫》是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教學內容。它是一首古詩,古詩的教學不同於課文,有點難以把握的感覺。我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的。第一課時重點是認讀生字,第二課時重點是學習課文,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受到美的薰陶。下面是我在第二課時的教學反思:

  一、 課堂設計:

  新課開始,我從畫引入,讓學生觀察畫面內容,引出古詩。讓學生自讀古詩,要求字音讀準,讀對。然後和學生一起品詩。每一句詩句都有一副圖畫,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四句詩的意思,同時板書詩的內容,讀出詩。特別是最後一句“人來鳥不驚”的教學,我讓學生親自感受鳥在畫中和生活中人來後的反應,加深理解。接下來是在學生感知的基礎上,誦讀古詩,分男女生對讀,小組讀,集體表演讀,讓學生髮揮想象根據感悟做出動作。如“遠看”時學生把手放在額前,彷彿眺望遠處,“近聽”時則做出側耳聽的樣子,“花還在”做出花開的樣子,“鳥不驚”做出擺手的樣子。這樣透過多種形式的讀,多層次的讀,學生感受、理解了詩的意境,受到美的薰陶,也在短時間內背下了古詩。最後是鞏固練習,給詩排隊。拓展學習反義詞。

  二、 存在問題及努力方向:

  1、 古詩教學比較難,我在教學中沒有把握好詩的整體性,如朗讀時的整體範讀,詩句理解時的整體感受,而是一句一句的解析,這樣淡化了詩的意境,不能讓學生感受到詩的整體美。

  2、 受方言的影響,我的個別字音不準。特別是前後鼻音。低年級的教學任務主要是生字識讀,那麼作為老師,我必須做到字音準確,給學生很好的示範。

  3、 對於低年級的學生,我更應注重孩子評價性的語言,不能都是單調的“你很棒”、“很好”…….應該讓他們以更高的學習激情投入到古詩誦讀中去,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的興趣、嚮往和創造都在生機勃勃的課堂環境中煥發出來,飛揚起來。那樣我才會和學生一起快樂起來、發展起來。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畫》教學反思2

  《畫》一課有山有水,有花有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這是學生入學以來接觸的第一篇古詩,對於一個沒有一點基礎的一年級孩子來說,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孩子沒有學習知識的積累,如何是學生有滋有味地迴圈讀文,感悟詩中所描繪的生機勃勃的景象,受到美得薰陶呢?

  課堂上,我運用了組詞、觀察圖畫以及具體描述情境的方法讓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1、理解“遠”“色”“近”“無”的意思。

  出示“遠”,指名認讀。誰來組一個詞語?(遠去、遠歸、遠遠、大老遠)遠這個字和誰相反?(近)

  出示“近”,指名認讀。辨別“遠”“近”的字形,給“近”組詞,孩子們組了很多詞語:近處、遠近、近門

  這樣,透過組詞的辦法,學生不僅認識了遠和近兩個字,而且理解了它們的意思。為理解詩意打下了基礎。

  “色”,誰來給色組個詞?(顏色、色彩)那“遠看山有色”是什麼意思?由於有了前面的基礎,學生很快就說出了第一句詩的意思。

  我們理解了第一句,第二句詩誰會解釋?(走近了也聽不見水的聲音)同學們,為什麼走近了也聽不見水的聲音呢?

  2、觀察圖畫理解詩意

  大家看看這幅圖畫,畫上有山有水,有花有鳥,多麼漂亮呀!你能連起來說一說後兩句的意思嗎?學生興味盎然,大家都踴躍舉手,爭相發言。說的十分好。

  3、師描述意境,學生體會

  學生中間休息時,教師針對畫中的內容配樂進行有聲有色的描繪:遠遠地看畫中的山,青青的,綠綠的,真漂亮呀!走近細聽,可是聽不到一點流水的.聲音。春天過去了,炎熱的夏天過去了,秋天也過去了,冬天來了,可是這些花依然開著。到鳥跟前,驅趕鳥,無論怎麼驅趕,鳥依然不害怕。這是為什麼呢?

  用以上方法,學生感悟到了詩中所描繪的生機勃勃的景象,收到了美的薰陶。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畫》教學反思3

  《畫》這篇課文由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組成。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稱的美感。課文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徵展開描述,圖文對應。

  一、教學效果:重視朗讀。在教學中,我堅持以讀為本,讓學生真正成為語文課堂的“讀者”,透過自由讀、分組讀、男女生比賽讀、教師引讀等多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圖文對照,感悟詩句的內容和表達的感情。並且邊讀邊配上動作進行朗讀表演。如,讀到“近聽水無聲”時,做出側耳聽的動作;讀到“人來鳥不驚”時,做出擺手的樣子。學生的表演慾望一下子被點燃,躍躍欲試。我想,只要學生的朗讀興趣濃厚,在老師的有效指導下,學生的朗讀水平一定會在不同的程度上有很大的提高的。本課文中句子的節奏感很強,朗讀時我十分注意指導學生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味,在讀中感悟、體會詩的讀法,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二、成功之處:多種方法識字。詩中有幾對意思相反的詞,我指導學生透過比較瞭解它們的意思。識字教學是很枯燥的,我在教學識字時,巧妙地誘發孩子們識字的慾望,並善於總結學生在生活學習中的識字積累,給他們創造發展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機會,同時還適當地滲透一些識字的知識和方法,採取活潑有趣的方式反覆再現生字,讓學生從整體上識記字形,使識字得以鞏固。

  三、不足之處:在找反義詞時,學生有不理解的,我只用語言來進行了解釋說明,如果能夠讓同學們親自來體會一下,相信理解的會更為透徹。

  四、改進措施:在讀中感悟、體會詩的讀法,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在講解過程中應善於總結學生在生活學習中的識字方法,同時還應適當地滲透一些識字的知識和方法,採用活潑有趣的方式重複再現生字,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記字形,使識字得以鞏固。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畫》教學反思4

  我懷著忐忑的心情開始了這堂課,望著聽課的領導和老師,我除了緊張還是緊張。我緊張著孩子們的狀態,也緊張著自己的表現。我深知作為一年級的老師,一堂課除了有教學任務,往往還要有對學生常規的關注與滲透,正所謂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習慣才是一切好的開端。

  《畫》是一年級上冊的第一篇課文。但孩子們在幼兒園都背過,並且對這首詩很熟悉,朗讀和背誦應該沒有問題,而識字、寫字卻是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我根據教學模式中的六環節設計如下。

  讀兒歌《猜一猜》匯入新課,板書課題。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口述本節課要完成的學習目標,接著讓學生觀察圖,看圖上畫了些什麼?是根據生的述說板書:山水花鳥。在識字環節中。我力爭體現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模式,讓學生在課文中圈出本課的生字然後多讀幾遍,接著出示寫有生字的小黑板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讀,生認真聽,聽出了什麼,有什麼問題,題出來,學生教學生。在學生自讀自認的基礎上教師強調“還”的讀音。接著進行訓練,找整體認讀音節,前後鼻音,平翹舌音體現當堂訓練,並且進行了易錯讀音的檢測,做了我會選的練習。學習生字,交流識字方法,由學生髮現新的偏旁,自己找出反義詞。生讀課文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在教學過程中,感覺自己能圍繞學習目標進行教學,但是發現了不少問題:1.學生能讀正確流利就可以了不需要進行朗讀技巧的指導。2.識字沒有很落實,還應多抽讀,而不應過多停留在齊讀上。3.教師在課堂上缺乏兒童話的語言和激勵評價語言。

  在課堂常規方面,這節課孩子們絕大多數表現不錯,就連最調皮的劉宇濤也沒有違反紀律。但我還得加強孩子的常規訓練,讓他們有傾聽的習慣,有一切行動聽指揮的意識。張老師告訴我:對孩子們多鼓勵多表揚,及時抓住孩子們的表現進行肯定,這樣孩子們才會來神,於是聽指揮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在這一點上我還要再下功夫。

  總之,語文教學是一門永恆的藝術,需要不斷探索。對於低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我還有許多不足,還需要向身邊的老師學習教學經驗及班級管理經驗,今後需要不斷地錘鍊自己。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畫》教學反思5

  《畫》是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課文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點展開描寫,圖文對應。這一課是學生入學後接觸的第一篇詩文。

  成功之處:教學時,我抓住教學的重點及難點進行教學,引導學生自主讀詩,畫出生字藉助拼音讀準字音,用低年級小學生喜歡的方法進行檢查反饋:大螢幕出示生字請學生開火車認讀;用生字請學生搶讀。在教學中,我堅持以讀為本,讓學生真正成為語文課堂的學習主體,透過自由讀、分組讀、男女生比賽讀、教師範讀,引導學生圖文對比,感悟詩句的內容。

  不足之處:詩句的節奏感很強,朗讀時引導學生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味有所欠缺。在引導朗讀的同時,我沒有指導學生去評價他人,應該讓他們從一年級第一學期起就進行積極有效的評價活動,從而培養他們注意學會傾聽的能力和良好的評價能力。

  改進措施:在讀中感悟、體會詩的讀法,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在講解過程中應善於總結學生在生活學習中的識字方法,同時還適當的滲透一些識字的知識和方法,採用活潑有趣的方式重複再現生字,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記字形,使識字得以鞏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