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乘法分配律的教學反思範文(精選12篇)

小學四年級乘法分配律的教學反思範文(精選12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四年級乘法分配律的教學反思範文(精選12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四年級乘法分配律的教學反思1

  《乘法分配律》是本章的難點,它不是單一的乘法運算,還涉及到加法運算。教材對於這部分內容的處理方法與前面講乘法結合律的方法類似。透過觀察幾組數目不同的算式,引導學生髮現規律,然後歸納、總結,用語言表述出來。在教學時,我也是按照教學參考書的建議安排教學過程的。先複習乘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接著匯入新課。透過(18+7)×6○18×6+7×6、20×(15+90)○20×15+20×3,讓學生觀察、分析、思考、歸納,最後在教師的引導下總結出乘法分配律並加以運用。

  教學過程中,導課比較快,在歸納乘法分配律的內容時,主觀上是時間緊張,可課後想想,實際上是引導不到位。課堂上學生氣氛不活躍,思維不積極,難以完整地總結出乘法分配律。結果,學生對乘法分配律不太理解,運用時問題較多。如當天在作業時出現的問題就比較多:45×103有三分之一的學生直接乘,不會簡便;尤其是計算59×21+21時,學生髮現不了它的特點,不會運用乘法分配律,可以說,本節課上得不是很成功。

  今後的工作中,要多向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多聽課,多學習。尤其是青年教師的課,學習他們的新思想、新方法,改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藝術和課堂效率。

  2、加強同同課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3、認真鑽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點、難點、關鍵點、易混點,上課時才能做到心中有數,遊刃有餘。

  小學四年級乘法分配律的教學反思2

  一、讓學生從實質上理解乘法分配律

  在乘法分配律的教學中,如果只求形式把握不求實質理解,一方面從認識的角度看是不嚴謹的(形式上的不完全歸納不一定得出真理),另一方面很容易造成學生不求甚解、囫圇吞棗的不良認知習慣。如果滿足於從形式上掌握乘法分配律,對於學生的後續發展也極為不利。因此,在教學時先出示了這樣一道例題:一件茄克衫65元,一條褲子35元。王老師買5件茄克衫和5條褲子,一共要花多少元?學生用了兩種解答方法即:(65+35)×5=65×5+35×5。藉助對同一實際問題的不同解決方法讓學生體會乘法分配律的合理性。

  二、突破乘法分配律的教學難點

  相對於乘法運算中的其他規律而言,乘法分配律的結構是最複雜的,等式變形的能力是教學的難點。為了突破教學難點,我設計了一系列的練習。

  1、在□裡填數,○裡填運算子號:如(25+45)×4=□○□○□○□……

  2、在相等的一組算式後面打“√”:如16×7+24×7(16+24)×7□……

  在這一組題目中教者重點評析了最後一道題:40×50+50×9040×(50+90)□。先讓學生說說著一題為什麼不能打√,再根據乘法分配律的特徵,分別寫出與左右算式相等的式子。透過練習學生對乘法分配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又讓學生照上面的樣子寫出的幾個這樣的等式,最後歸納出了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示:(a+b)×c=a×c+b×c。

  實際上課堂時學生對於能否找到反例的活動很感興趣,可以嘗試讓學生也提幾個反例,經過討論逐個否決,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的等式變形能力能夠得到很大提高,有益於加深對乘法分配律的認識。

  小學四年級乘法分配律的教學反思3

  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幾乎每一冊的教材中都有計算的教學,而其中的“簡便計算”教學更是計算教學的一部“重頭戲”。學好簡便運算,不僅能降低計算的難度,而且能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更重要的是,能使學生將學到的定理、定律、法則、性質等運算規律融會貫通,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從而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乘法分配律的教學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及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的基礎上教學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學習這幾個定律中的難點。所以,對於乘法分配律的教學,我沒有把重點放在規律的數學語言表達上,而是注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感悟、體驗、發現數學規律的過程,並且學會用辯證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1、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

  興趣是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催化劑。以學生身邊熟悉的情境為教學的切入點,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需要,為學生創設了與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感興趣的學習情境,也就是根據例題圖,提出問題:買5件夾克衫和5條褲子,一共要付多少元?透過兩種算式的比較,喚醒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並有意識的蘊含新知識的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探究。

  配養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是數學老師在數學課上的重要任務。先讓學生根據提供的問題,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從而發現(65+45)×5=65×5+45×5這個等式,讓學生觀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再展開類比:假如我們要選擇另外兩種服裝,買的數量都相同,一共要付多少元?你還能用兩種方法來求一共要付的錢嗎?讓學生在再次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乘法分配律的存在。然後我引導學生觀察,初步發現規律,再引導學生舉例驗證自己的發現,得到更多的等式,繼續引導學生觀察,直到發現規律,同時質疑是否有反例,再一致確定規律的存在,並得出字母公式。

  對於乘法分配律的教學,我把重點放在讓學生透過多種方法的計算去完整地感知,對所列算式進行觀察、比較和歸納,大膽提出自己的猜想並舉例進行驗證。讓學生在課堂上經歷了數學研究的基本過程:即感知——猜想——驗證——總結——應用的過程,學生不僅自主發現了乘法分配律,掌握了乘法分配律的相關知識,而且掌握了科學探究的方法,數學思維的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3、注重合作與交流,多向互動。

  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能學會與人合作交流,這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倡導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在數學學習中,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智力、活動水平都是不一樣的。因此,為了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都得到發展,我在本課教學中立足透過生生、師生之間多向互動,特別是透過學生之間的互相啟發與補充來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實現對“乘法分配律”的主動建構。學生在這樣一個開放的環境中博採眾長,共同經歷猜想、驗證、歸納知識的形成過程,共同體驗成功的快樂。既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又拓寬了學生思維,增強思維的條理性,學生也學得積極主動。

  4、練習設計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在練習題型的設計上,我基本尊重課本上知識的體系,在第4個練習中,三組題目的對比練習主要是鞏固學生對乘法分配律的理解,讓學生透過對比體會計算的簡便。而在計算的過程中會選擇更合理的方法進行計算,這有助於幫助學生提高計算的正確性,有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我在設計教學時,先出示一組題,在學生髮現它們之間的聯絡後,有意讓女生做簡便的一題,讓學生初步感知女生做的題比較簡便,然後再出示第二組,還是有意讓女生做簡便的一題,所以還是女生優先,至此我引導學生髮現:有時先加再乘比較簡便,有時先乘再加比較簡便,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作出合理的選擇,甚至可以根據乘法分配律先做適當改寫,使計算更簡便。

  這樣設計,使學生經歷了兩輪比賽,對運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計算簡便有了初步的體驗,並且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對下一課時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最後增加了一個變式題:“5件夾克衫比5條褲子貴多少元?”這是乘法分配律的變式,這在第三課時將會碰到這種題型,所以這裡先埋下一個伏筆。由基本題到變式題,有機地聯絡在一起。使學生逐步加深認識,在弄清算理的基礎上,學生能根據題目的特點,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練習。從課堂反饋來看,學生熱情較高,能夠學以致用。學生透過自己的努力以及和同學的交流合作,思維能力得到了發展。

  教學過程是一個不斷探討的過程,不斷追尋的過程。作為一名數學老師,希望能在與學生有限的接觸時間內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使我們的學生終身受益。這是一個值得我永遠追求併為之努力的目標。

  小學四年級乘法分配律的教學反思4

  乘法分配律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法交換律、結合律和乘法交換律、結合律的基礎上教學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學生較難理解與敘述的定律,是一節比較抽象的概念課。我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為學生提供多種探究方法,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

  具體設計:先創設兔子吃蘿蔔的情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透過買“老伯伯養了10只猴子,每隻兔子早上吃4個蘿蔔,晚上要吃3只蘿蔔這些猴子一天共要吃掉多少個蘿蔔?”列出兩種不同的式子,讓學生透過觀察兩種不同的計算方法也得到了相同的結果,這兩個算式也可用“=”連線。

  然後讓學生觀察這兩個等式的特點,仿造上面的等式填空。

  (4+5)×25=(14+25)×5=(37+125)×8=。

  再讓學生觀察這幾組算式,等號左邊的算式有什麼相同點?等號右邊的算式有什麼相同點?等號左邊算式中的兩個加數與右邊算式中的什麼數有關係?左邊算式中的一個因數與右邊算式中的哪個數有關係?使之讓學生從中感受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

  從而引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兩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可以把兩個加數分別同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不變。”用字母形式表示:(a+b)×c=a×c+b×c,他們確實能夠體會到兩個不同的算式具有相等的關係。

  第一步:透過資料獲取繼續研究的資訊。

  雖然所得的資訊很簡單,只是幾組具有相等關係的算式,但這是學生透過活動自己獲取的,學生對於它們感到熟悉和親切,用他們作為繼續研究的物件,能夠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

  第二步:觀察算式,尋找規律。讓學生透過討論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並作出一種猜測:是不是所有符合這種形式的兩個算式都是相等的?此時,我不急於告訴學生答案,而是讓學生自己透過舉例加以驗證。這裡既培養了學生的猜測能力,又培養了學生驗證猜測的能力。

  第三步:應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透過對於實際問題的解決,進一步拓寬乘法分配律。這一階段,既是學生鞏固和擴大知識,又是吸收內化知識的階段,同時還是開發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階段。

  本節課的可取之處:

  1、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數學活動機會,把學生的活動定位在感悟和體驗上,引導學生用數學思維方式去發現、去探索。

  2、使學生在辨析與爭論中,自然而然地完成猜測與驗證,形成清晰的認識,在學生舉例中使學生感到乘法分配律的一個重要因素,最後由特殊到一般總結字母公式。

  3、將模仿式的學習變為探究式的學習。

  4、在本課的練習設計上,能力求有針對性,有坡度,同時也注意知識的延伸。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

  1、習題在安排上在充分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基礎上,可以再安排一些具有思考性的題目,如78×99+78=78×(99+1),為後面的簡便運算作伏筆,這樣教學效果會更好。

  2、在數學術語上還得反覆推敲,以達到準確無誤。

  3、本堂課中新的教學理念有所體現,但在具體的操作中還缺乏成熟的思考,對學生的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起來。

  我會堅持不斷學習理論知識,多聽課多向前輩們請教,切實提高業務能力。

  小學四年級乘法分配律的教學反思5

  本節課主要讓學生充分感知並歸納乘法分配律,理解其意義。教學中,我從解決實際問題(買衣服)引入,透過交流兩種解法,把兩個算式寫成一個等式,並找出它們的聯絡。讓學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基礎上再讓學生舉出幾組類似的算式,透過計算得出等式。

  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比較這幾組等式,發現有什麼規律?

  這裡我化了一些時間,我發現學生在用語言文字敘述方面有些困難,新教材上也沒有要求,因此,只要學生意思說到即可,後來,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示你發現的規律嗎?學生立即活躍起來,紛紛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闡明自己發現的規律:有用字母的,有用符號的,大部分學生會說,沒問題。對於應用這一乘法分配律進行後面的練習還可以。

  如:書上第55頁的第5題,學生都想到用簡便方法去列式計算。整節課,學生還是學的比較輕鬆的。

  小學四年級乘法分配律的教學反思6

  關於乘法分配律早在上學期和本冊教材的前幾個單元的練習題中就有所滲透,雖然在當時沒有揭示,但學生已經從乘法的意義角度初步進行了感知,以及初步體會了它可以使計算簡便。今天的教學就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之上,上午第一節課我在自己班上,後來第二節課去聽了一根木頭老師的課,現在進行對比,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首先,值得向一根木頭老師學習的是,學生的預習工作很到位。課前,學生就已經解決了“想想做做”第3、4題,學生透過解決第三題用兩種方法求長方形的周長,既鞏固了舊知,而且將原來的認識提升了,從解決實際問題的角度進一步感受了乘法分配律。而第4題透過計算比較,突現了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計算簡便,體現了應用價值。我在課前沒有安排這樣的預習,因此課上的時間比較倉促。

  其次,我在學生解決完例題的問題後,還讓學生提了減法的問題,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初步感受對於(a—b)×c=a×b—a×c這種型別的題也同樣適合,既擴充套件了學生的知識面,同時又為明天學習簡便運算鋪墊。

  最後,我覺得在指導學生在觀察比較65×5+45×5和(65+45)×5的聯絡和區別時,可以指導學生從數和運算子號兩個角度觀察,學生得出結論後,其實已經感知到了算式的特點,然後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創造相同型別的等式,可以是數、字母、圖形的等,值得欣慰的是學生能用各種方式正確表示出來,然後再揭示數學語言,學生的認知產生飛躍。

  不足的是,學生很難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乘法分配律的含義,小組交流時,有些同寫還是充當旁觀者的角色,有待於教師科學地引導。

  小學四年級乘法分配律的教學反思7

  《乘法分配律》是一節比較抽象的概念課,是學生們學習了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以及乘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乘法分配律的.特點和應用。開始匯入我是利用小學教學熱身賽展開的教學。9×37+9×63和9×(37+63)。左右兩排學生做不同的題,讓學生認識到這兩道題難易程度的不同,用的時間也是不同的,體現了用括號的必要性和簡便性,透過學生總結說特點引導他們猜想,然後對猜想進行驗證,得出結論,並應用到實際中,培養學生們學以致用的好習慣。

  上週去濱州聽課,學到了“猜測—舉例驗證—總結—應用”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的探究性學習,並在本課教學中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不完全歸納法,也在本課中用所應用。但是在引入時應該讓學生們把這兩個算式的特點和聯絡理解透徹了,學生們會很快的猜想出這條規律,整節課講速度有些慢,導致了幾個經典的練習題沒有處理,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來匯入新課,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80+4)×25=80×25+4×25此題的處理,我感到比較欣慰。當發現學生們(80+4)×25=80×25+4時,我靈機一動在黑板上寫下了這個錯誤的算式,讓和我做的一樣的同學舉手,大約有5、6個同學高興地舉起手,還有一個同學得意地說“剛才我還以為做錯了呢?”看到這種情景我接著說:“不舉手的同學你們想說點什麼嗎?”此句話給了這些沒有舉手的同學的信心,他們迫不及待地說出了正確的解法。這道題學生們非常容易做錯,這樣的處理會使學生加深印象,提高做題的準確率。

  小學四年級乘法分配律的教學反思8

  一、抓住重點。讓學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義。

  教材按照得出兩道算式,把兩道算式寫成等式,分析兩道算式之間的聯絡,寫出類似的幾組算式。發現規律,用語言或其他方式交流規律,給出用字母式子表示的運算律。這樣的安排,便於學生經歷觀察、分析、比較和根據的過程。能使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對簡潔分配律的認識由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教學用書上寫道:教學的重點和關鍵應是引導學生自主發現規律,用語言或其他方式與同伴交流規律。

  在教學時,我是按照如上的步驟進行教學的。可是在我引導學生把算式寫成等式的時候讓學生觀察左右兩邊算式之間的聯絡與區別之後,學生就根本不知道從何下手。在他們的印象中,聯絡就是根據乘法的意義來進行聯絡。根本沒有從數字上面去進行分析。可以說,侷限在原先的思維中,而沒有跳出來看。而讓學生寫出幾組算式後,觀察分析幾組等式左右兩邊的區別之後,學生也還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這一規律。場面一時之間很冷,後來我只好直接讓學生用字母來表示,變化為這樣的形式之後,有很多的學生都能夠寫出來。

  我不明白這是為什麼,時間我給了,小組也交流了,在小組交流時我已經發現我們班上的學生根本無法發現其中的規律,所以也根本無法用語言來進行表達。難道是坡度給得不夠嗎?還是平時的教學中出現了問題。這些都要一一地去分析。

  總之,這個關鍵今天並沒有完成好。

  二、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尊重他們的主觀感受。

  在引導學生把兩道算式拼成一道等式之後,我讓學生交流,結果學生給出了兩種(65+45)×5=65×5+45×5。和65×5+45×5=(65+45)×5。我把這兩種方式都板書上黑板上。教材上要求的是第一種,即把(65+45)×5寫在等式的左邊,是為了方便學生對乘法分配律的意義的理解。我認為,從乘法的意義這個角度上來說,意義的理解我們班級可以做到。

  既然是從意義出發,那麼兩種方式其實都是可以的。所以在用字母來表達時,我們班的同學也有了兩種的表達方式:即(A+B)×C=A×C+B×C和A×C+B=(A+B)×C。我都板書在黑板上,只是在規範的那一道上面畫了個星,告訴學生,乘法分配律的表示一般性採用的是這一條。

  三、練習中注意乘法分配律的變式。

  乘法分配律的意義是為了計算的簡便。所以,在練習中我注意讓學生說清楚怎麼使用的。尤其是想想做做第2題中的74×(20+1)和74×20+74。一定要學生說清楚括號中的1是從哪兒來的。但是簡便的思想滲透得還很不夠。學生在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的時候,一大半的學生都沒有采用簡算的方法。哪怕他們在經過了第四題的練習時也是一樣。

  今天教學了運算律——乘法分配律,對於例題的解決,學生能列出不同的算式,45*5+65*5和(45+65)*5,透過各自的計算得出計算結果相同,然後把這兩條算式寫成等式45*5+65*5=(45+65)*5,學生還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自己對等式的理解:45個5加65個5也就是(45+65)個5,然後又讓學生再仿寫了幾個算式後讓學生觀察等式總結自己的發現,學生會用字母表示出這一規律,但用語言表述有困難了。想想做做第1題只有幾個學生把第3小題填錯,其實包括後面的練習中,把A*C+B*C改寫成(A+B)*C的正確率要比把(A+B)*C改寫成A*C+B*C的正確率高,可能還是學生受以前:45個5加65個5也就是(45+65)個5的理解方法的限制而沒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述乘法分配律,從而也沒能真正掌握乘法分配律含義的緣故吧。

  想想做做第2題的第3小題74*(21+1)和74*21+74部分學生沒有發現它們是相等的,我讓認為相等的學生表述理由,學生能把算式改寫成74*21+74*1再運用乘法分配律變形成74*(21+1),學生理解後我補充77*99+77=□(□○□)讓學生填空,完成情況好多了,在拓展練習時補充了A*B+B=□(□○□)和A*B+B=□(□○□)讓學生進一步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義。但學生在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時,學生多習慣列式48*3+48*2來計算,卻不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列成(3+2)*48來計算,雖然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是下一課的學習內容,但我也由此反思出我教學的不足之處,在例題教學時只關注了得出等式,卻忽略了讓學生比較等式兩邊的算式哪邊比較簡便。因此在第4題的算算比比中才得以補上了這一缺點。

  相信經過這一深刻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老師們對於以後的教學會做的更好,也希望其他老師可以借鑑其中的要點,學生也能夠在其中掌握學習的著眼點。

  小學四年級乘法分配律的教學反思9

  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數學第三單元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已經學習掌握了乘法交換律、結合律,並能初步應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也是本節課內容的難點,教材是按照分析題意、列式解答、講述思路、觀察比較、總結規律等層次進行的。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單一的乘法運算,還涉及到加法的運算,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因此本節課不僅使學生學會什麼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讓學生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進而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維能力。

  同時,學好乘法分配律是學生以後進行簡便計算的重要基礎,對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要做到讓學生進行“探究、推理、自己總結規律”很難,因為上的是直播棵,為了突破難點,在備課時,我做足了功課,首先我從例題入手,把乘法分配律放在具體的情境中,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生髮現解決問題策略很多,此題可以用兩種方法解答:(1)(4+2)×25;(2)4×25+2×25,透過比較,學生知道了為什麼:(4+2)×25=4×25+2×25,經歷了知識探究的過程,講完例題後,又讓學生透過發語音、課堂連麥的形式讓舉了許多這樣的例子,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每個例子不僅可放在具體情境中,也可藉助乘法的意義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從而得出什麼是“乘法的分配律及它的應用”,課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小學四年級乘法分配律的教學反思10

  乘法分配律是第三章的教學難點也是重點。這節課的設計。我是從學生的生活問題入手,利用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情境圖植樹問題展開。這節課我力圖將教學生學會知識,變為指導學生會學知識。透過讓學生經歷了“觀察、初步發現、舉例驗證、再觀察、發現規律、概括歸納”這樣一個知識形成的過程。回顧整個教學過程,這節課的亮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引入生活問題,激趣探究

  在教學中,我為學生做好新知鋪墊,然後創設大量生動、具體、鮮活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到數學就是從身邊的生活中來的,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首先我創設情景,提出問題:“一共有多少名學生參加這次植樹活動?”。讓學生根據提供的條件,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從而發現(4+2)×25=4×25+2×25這個等式。然後請學生觀察,這個等式兩邊的運算順序,使學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再讓學生“觀察這個等式左右兩邊的不同之處”,再次感知“乘法分配律”。同時利用情景,讓學生充分的感知“乘法分配律”,為後來“乘法分配律”的探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提供學生獨立探究的機會

  我要求學生觀察得到的兩個等式,提出“你有什麼發現?”。此時學生對“乘法分配律”已有了自己的一點點感知,我馬上要求學生模仿等式,自己再寫幾個類似的等式。使學生自己的模仿中,自然而然地完成猜測與驗證,形成比較“模糊”的認識。

  三、為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變創設了條件

  為了讓“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進行探索性的學習”不是一句空話。在這節課上,我抓住學生的已有感知,立刻提出“觀察這一組等式,你能發現其中的奧秘嗎?”。這樣,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感知材料和具有挑戰性的研究材料,提供猜測與驗證,辨析與交流的空間,把學習的主動權力還給學生。學生的學習熱情高了,自然激起了探究的火花。學生的學習方式不再是單一的、枯燥的,整個教學過程都採用了讓學生觀察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我想:只有改變學習方式,才能提高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四年級乘法分配律的教學反思11

  乘法分配律是繼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之後的新的運算定律,在算術理論中又叫乘法對加法的分配性質,由於它不同於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是單一的運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抽象程度要高一些,因此,對學生而言,難度偏大,如何使學生掌握得更好,記得更牢?我想學生自己獲得的知識要比灌輸得來的記得更牢。因此我在一開始設計了一個購物的情境,讓學生在一個寬鬆愉悅的環境中,走進生活,開始學習新知。在教學過程中有坡度的讓學生在不斷的感悟、體驗中理乘法分配律,從而自己概括出乘法分配律。我是這樣設計:

  一、讓學生從生活例項去理解乘法分配律

  一共25個小組參加植樹活動,每組裡8人負責挖坑和種樹,4人負責抬水和澆樹。重組教材,改變每組的人數,由(4+2)個25,變為(8+6)個25更能凸顯出應用乘法分配律後帶來的方便,也為乘法分配律的應用打下伏筆和基礎。並且把“挖坑、種樹”“抬水、澆樹”更改為“挖坑和種樹”“抬水和澆樹”減少了文字對學生理解帶來的困難。

  透過引入解決問題讓學生得到兩個算式。先捉其意義,再突顯其表現的形式。

  如(4+2)×25其意義就是6個25與4×25+2×25所表示的也是4個25再加2個25也就是6個25,它們的表示意義一樣。因此得數也一樣故成等量關係。然後觀察它們之們的形式變化特點,兩個數的和乘以一個數可以寫成兩個積相加的形式,再捉住因數的特點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我並沒有急於讓學生說出規律,而是繼續為學生提供具有挑戰性的研究機會

  藉助對同一實際問題的不同解決方法讓學生體會乘法分配律的合理性。這是生活中遇到過的,學生能夠理解兩個算式表達的意思,也能順利地解決兩個算式相等的問題。

  二、突破乘法分配律的教學難點

  讓學生親歷規律探索形成過程。對於探索簡潔分配律的過程價值,絲毫不低於知識的掌握價值。既然是“規律定律”,就是讓學生親歷規律形成的科學過程設計中,不著痕跡的讓學生不斷觀察、比較、猜想、驗證,從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在探索、歸納過程中,滲透著從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相對於乘法運算中的其他規律而言,乘法分配律的結構是最複雜的,等式變形的能力是教學的難點。為了突破這個教學難點,從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出發,開放引入的情境,一共25個小組參加植樹活動,每組裡人負責,人負責。一共有多少同學參加這次植樹活動?

  學生主動去設計、解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案,開放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透過去發現、猜想、質疑、感悟、調整、驗證、完善,驗證其內在的規律,從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讓學生能自由地利用自己的知識經驗、思維方式去嘗試解決問題,在探究這一系列的等式有什麼共同點的活動中。

  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一起來研究抽象的算式,尋找它們各自的特點,從而概括它們的規律。在尋找規律的過程中,有同學是橫向觀察,也有同學是縱向觀察,目的是讓學生從自己的數學現實出發,去嘗試解決問題,又能使不同思維水平的學生得到相應的滿足,獲得相應的成功體驗。

  當然,對乘法分配律的意義還需做到更式形結合解釋,那就更有利於模型的建立。

  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是必要的,所以老師們一定也要好好地去對待。不斷的反思,才可以促進不斷的進步。以上面的文章,希望與各位同行們共同進步。

  小學四年級乘法分配律的教學反思12

  我對教材內容、學情進行了認真的分析之後,確定了教學目標:透過小組合作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動,進一步體驗探索規律的過程,並能用字母表示;經歷共同探索的過程,培養解決實際問題和數學交流的能力;會用乘法分配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透過學生自主研究、小組討論、全班交流以及講學練相結合,設計相應的練習題,逐步理解抽象的乘法分配律。

  透過教研組全體老師的努力,我們設計了比較合理的前置性小研究。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透過對“前置性小研究”的探索研究,能會用兩種方法去解決同一問題,並且能講出自己的思路;能夠觀察出並說出兩道算式的特點,能夠觀察出兩道算式的結果是相同的;能夠按照算式的特點進行舉例;能夠自己說出規律,總結規律;能夠用求結果和乘法的意義去驗證這條規律的正確性、普遍性;能夠運用乘法分配律解決實際的問題,在做題的同時感受乘法分配律給計算帶來的方便。

  當然,本節課的教育教學過程,也是有不足的地方。我認為:

  1、教師在施教的過程中,經常性的打斷學生的發言。其實這是很不好的習慣。課下陳靖嫣對我說:“老師,你一打斷我,我就不知道怎麼說了。”我自己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我覺得在“生本課堂”中教師,應該有這樣一種意識,那就是“等”的意識。等學生表達完他的所有想法之後,他們在遇到“瓶頸”的時候,老師可以經過有智慧的引導,幫助他們度過“難過”。可是我們很多時候,經常犯的錯誤是,學生只要一有點小問題,老師馬上就出馬,這樣是極不好的做法。像本次課中,我有好幾次打斷了陳靖嫣同學的彙報,也打斷了王孟陽同學的彙報,還有好幾次打斷了同學們的交流活動。

  對於這種打斷可能在心裡帶著很僥倖的心理,認為我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完成某些教學任務,不能讓本節課“節外生枝”。可是,這種心理違背了“生本課堂”的基本教學理念。

  2、教師在引導的過程中,不能照顧到學生的想法。像:徐昊同學和李厚傑同學在課堂上,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可是我在施教的過程中,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可能對於本節課的教學,他們的想法,是在浪費時間。可是,我的這種做法,卻不能照顧到他們的後續發展。我覺得在處理這個事件的時候,我應該既不能讓本節課“跑偏”,也不能澆滅他們的“興趣之火”。這是需要有一定的教育智慧的。

  3、我覺得學生們的交流是不夠熱烈的。根本的原因是:學生們的研究不夠到位,不會提出自己的疑問,不能對自己的疑問進行探索研究。我覺得這都是老師在平時教學中,沒有給予足夠的指導的原因。

  還有很多的問題,也許是我沒有意識到的。

  結合本節課,關於生本課堂我有了很多的想法。

  我認為真正的“生本課堂”是這樣的:

  教師在教學設計、教學過程等各個環節,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從細節去體現。也是一種和諧的教育氛圍。教師和學生可以圍繞一個問題據理力爭,也可以在一節課中,實現多個知識點的“串聯”,也可能好幾節課我們突破不了一個知識點的講解。教師千萬要改變原先“計件工作”的模式,我們還原教育本來的色彩。它應該是自然的,富有詩情畫意的。我們身在其中,師生應該一起去營造一種氛圍,體會教育給我們帶來的幸和充實感。

  我立志讓我的課堂,成為我們幸福的源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