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小艇》教學反思

《威尼斯小艇》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威尼斯小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威尼斯小艇》教學反思1

  《威尼斯的小艇》是統編教材五下第七單元第一課,這一單元的單元目標是體會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的表達效果。蒐集資料,介紹一個地方。本課中並沒有多方面描繪遊覽威尼斯的所見所感,而是藉著這個城市獨有的標誌——小艇,把水上名城的風光韻味十足地表現出來,課文中有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體現出“人動則艇動,人歇則艇歇”的特點,突出了小艇為威尼斯這座城市的生活帶來的無盡情趣。此外,課文還將人的活動與景物結合在一起來寫,充分表現了水城威尼斯的魅力與風情。

  教完《威尼斯的小艇》這課,高老師就這節課的教學給我提出了很多寶貴意見,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以下是我對自己的課堂教學的反思:

  一、課堂要始終圍繞主問題教學

  本課我是以大問題是“用——畫出描寫威尼斯動態的語句,用~~~畫出描寫威尼斯靜態的語句,體會作者筆下威尼斯的動、靜之美”為教學目標展開教學。但是在學生彙報時有的學生並沒有說出這是什麼描寫,只是簡單讀了出來,也沒有說體會。都是在我的追問下學生才回答的,學生回答問題不全面。要讓學生自己說出這是什麼描寫有什麼體會,順勢再讓彙報的同學讀一讀。

  每個彙報的環節也沒有圍繞大問題展開,在圍繞這個大問題教學中我的教學過程太零散沒有整體性。而且自己總結的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的表達效果太多。例如:我提出的問題“小艇有什麼特點,你們讀了有什麼體會”,學生回答這個問題時只說了一個體會,其餘都是我總結出來的。在體會表達效果上要讓學生多說,教師只是引導。

  二、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

  彙報的環節我始終都是讓學生根據的我框架走,並沒有讓學生自由彙報,課堂的彙報環節偏於模式化,應該讓學生自由彙報找到的靜態動態的描寫,然後說自己體會。在上這節課之前我就把教案給高老師看了,高老師第一時間就指出不要把課文片段話的學習,注重整體性,讓學生自由彙報。然後經過自己的修改在別的班磨課時發現學生彙報時太亂,我有點駕馭不了課堂,所以在聽課之前自己又臨時更改的教案,最後導致自己的課堂過於模式話,不注重學生的自由學習。理想的課堂應該是學生主宰的課堂,要實現從教師掌控課堂到學生主宰的課堂。教師要放開手讓學生學,不怕學生亂,在亂中學生才有自己的生成收穫!

  三、給足學生自由討論的時間

  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學生學習的時間少,有的同學還有沒深刻進入學習狀態就已經小組合作學習結束。要給足學生學習的時間,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表達自己的閱讀體驗,收穫自己的學習成果,感受和作的歡愉、發現的驚喜。

  四、傾聽學生,及時引導評價

  傾聽,是學習發生的開始,不僅學生要傾聽學生,老師更應該傾聽認真學生,並且及時正確引導孩子。這節課我就忽略了這一點,對孩子的傾聽不夠,導致對他們的回答不能及時給予有針對性的評價,缺乏對孩子的激勵或讚揚。

  本堂課我雖然教學目標正確,但是教學設計並沒有全效為目標服務,學生也沒有學好,這是我的缺憾,但我決不放棄。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緊抓教學目標,課堂始終為目標服務,注重學生自主學習的體驗,把課堂還給學生。在今後的課堂中不求最好,只求每一次講課都有進步。我很感謝這次的聽課,她讓我成長,知道了自己有很多的不足,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下自己的教學更上一層樓!

《威尼斯小艇》教學反思2

  11月8日,我們有幸參加了環翠區小學語文“同研一節課”精品課展示活動。欣賞了來自環翠區七位優秀教師的精彩講課,我們收穫頗多。

  講課的七位教師風格迥異。來自鯨園小學的陶老師執教的《威尼斯的小艇》一課,雖然她與學生不熟悉,但透過她那親切自然的教態,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嫻熟的教學環節使學生與之配合得非常和諧。為了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她在讓學生反覆閱讀了文章後,讓學生當船伕,向“遊人”吆喝,招攬遊人來坐自己的小艇。由於學生對文字的理解不同,介紹的側重點也不盡相同,有人側重介紹小艇的舒適,有人側重介紹自己行船之快,有人側重自己駕船的安全性……每一位學生的發言都不是機械照搬課文原話,而是經過自己感悟,再加工後,把文字變成了自己個性化的語言。陶老師真是個有心的教師,她新穎的教學方式很值得我學習、借鑑。

  周迎春老師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對文字挖掘得比較細緻,注重課堂評價,學生能夠主動學習,在教學中注意滲透朗讀技巧的指導,學生收益很大。

  總之,本次參加精品課展示的老師,他們自身素質都很好,課堂調控能力也都不錯,基本上都能做到“以生為本,以學定教”。

  且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多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輕鬆愉悅中獲取知識。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努力向她們學習,不僅紮紮實實的教授基礎知識,更要注重對孩子的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真正能運用語言,掌握語言。

《威尼斯小艇》教學反思3

  《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版語文第十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透過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伕駕駛小艇的高超技術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為我們展示了威尼斯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風光。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一是使學生領略水城的風情,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二是使學生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為了落實閱讀教學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維目標,並體現我校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銜接──小學生課前預習及心理調適研究的課題特點。我緊扣預習要求展開教學,努力落實閱讀目標,效果較好。

  一、緊扣預習要求

  在課題實施過程中,我們結合語文學科特點,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預習上,確定簡明易記的預習三要求,即:讀──查──思。每課再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細化預習要求。如本課,確定的預習要求為1、讀:把課文讀得正確、通順。2、查:或詞典並聯繫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詞;查詢有關威尼斯這座城市及小艇的文字或圖片資料並加以整理。3、思:思考課文主要內容,揣摩作者是怎樣寫出景物、風情的特點的,在旁邊批註;不理解的請記下來。本課教學時,我緊扣預習要求展開,並把檢查預習分散到教學的各個環節,避免了集中檢查預習的機械單調,又較好地落實了預習要求,加強了預習方法和習慣的指導。

  1、落實預習要求:

  預習中要求學生把課文讀得正確通順。我安排了讓學生彙報讀書情況的環節,誰想讀就讀,要讀哪段就讀哪段。在學生讀後,既注意正音,又重視鼓勵。了落實讀的要求,並培養了學生朗讀的興趣和勇氣。

  預習中,要求學生或詞典並聯繫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詞,還要求蒐集並整理關於威尼斯的材料。教學中,我讓學生在觀看了威尼斯的錄影後根據錄影和資料中瞭解到的來談談對威尼斯的印象,在威尼斯秀麗獨特的風光展現的同時,我配上了簡潔生動的畫外音,讓學生對這座水上名城有了形象感知,之後讓他們談談對威尼斯的印象,學生便把資料中瞭解到的及錄影中看到的加以綜合,簡要地談了對威尼斯的印象。我還結合重點詞操縱自如的教學,追問學生在預習時是否查閱理解,讓查閱理解的學生彙報。既落實了預習中查的要求,又讓學生的預習收穫在課堂上得以展示,激發了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學生讀文之後,我讓他們談談課文圍繞威尼斯的小艇主要寫了什麼。既瞭解了預習情況,又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了全文。在學習寫小艇特點的第二自然段時,讓學生賞讀這一段,說說作者介紹小艇這一段寫得好不好。並相機瞭解學生預習時揣摩作者怎樣寫出景物、風情的特點並批註的情況。如此,既落實了預習中思的要求,又尊重了學生的個性思考、個性解讀。

  2、滲透預習指導:

  長期以來,我們面對這樣的教學困惑,那就是──預習中要求學生蒐集資料,課堂上就要讓學生彙報交流,可是課堂交流資料非常耗時,收效又甚微。在一段時間的課題實踐中,我摸索出這樣的做法:要求學生在蒐集資料後加以歸納整理,在課堂上只簡要地談收穫。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就採用這一做法,在課前組織學生傳閱蒐集到的資料並整理到預習筆記中,課中根據蒐集到的材料談談對威尼斯的印象。在學生傳閱時老師巡視指導。這樣學生既能閱讀自己蒐集到的,還能與同學共享獲得更豐富的資料;而且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對材料進行歸納整理,培養了學生的分析運用能力。

  在瞭解學生查閱操縱自如等詞時,我這樣預設,除了請學生說說怎麼理解,還詢問是否聯絡上下文理解了,強化了學生對預習中查詞這一要求的認識,既要藉助工具書查,又要聯絡上下文理解。

  二、落實閱讀目標

  《課程標準》中閱讀的總目標是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一節課中無法集大成,落實所有的課標要求,但我在本課教學中也力求更多地滲透課標精神。以下三點我覺得做得較好。

  1、指導閱讀方法,培養閱讀能力:

  《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一書中關於以讀為本的解讀中提到從閱讀教學的目的和任務來說,閱讀教學有著多重任務,但基本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方法和閱讀習慣,讓學生學會讀。基於此,我在教學中特別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力求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如:在學習第二自然段時,學生默讀課文交流了小艇特點後,我讓學生帶著欣賞的眼光來看看作者描寫小艇的文字。又結合瞭解學生預習思考所得,引導學生欣賞比喻這一修辭手法的應用。再引導讀出小艇長、窄、深的特點,讀出新月般的美,讀出水蛇般的輕快靈活。學生透過老師的引導賞讀,不但掌握了賞讀這一讀書方法,還在自讀自悟中發現品味作者寫作的閃光點,達到較好的閱讀體驗。

  又如: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我設計讓學生聽著音樂帶著想象讀,讀後談談彷彿看到什麼或有什麼感受。在優美的音樂響起後,學生沉靜下來,各自用心地邊讀邊想象,老師則在巡視時適當地加以激勵引導,一時,課堂上呈現出了祥和的濃厚的讀書氛圍。相信這種體驗會讓學生喜愛上想象讀這樣的方式。在學習第四自然段時,我小結了第二自然段賞讀、第三自然段想像讀的方法,並強調讀書的方法很多,引導學生用想用的方法讀,讀後再交流收穫。我想,讓學生帶著一定的目的讀,邊讀邊欣賞或邊讀邊想像,學生一定能更好地披文入情。課堂上這樣點點滴滴地指導,也一定能讓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

  2、注重情感體驗,培養情操及個性:

  《課程標準》中明確的目標的、閱讀教學理念都強調了注重情感體驗,發展個性的重要性。《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中還這樣解讀:《標準》在基本的閱讀能力上,強調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綜合能力,對小學低中年級學生來說,主要是感受和理解,對小學高年級學生可以在感受和理解的基礎上,適當進行欣賞和評價。因此,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我讓學生帶著欣賞的眼光來看看作者描寫小艇的文字,說說寫得好不好。我讓學生在音樂中再讀第三自然段,談感受,也是為了加強學生閱讀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情操和個性。此外,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我讓學生畫一畫,說一說哪些語句最能看出船伕的駕駛技術好。在這過程中,學生也經歷先感受體驗,再交流的過程。

  3、加強語言積累,培養良好語感:

  《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對加強整合的解讀是閱讀教學除了培養閱讀能力外,還承擔著不可忽視的多方面的任務。閱讀課的設計要以讀為線索,把感悟、理解、積累、運用、表達有機結合起來。我想積累是為了運用,加強積累有助於形成良好的語感,更好地運用語言,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我比較重視語言積累和語感培養。例如: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我抓住重點詞操縱自如引導理解。讓學生結合預習談了對這個詞的理解後,我採用引讀的方法讓學生在語言環境里加強理解,培養語感。做法如下──

  師:因為船伕操縱自如,行船的速度──,來往的船隻很多,他卻──

  師:因為操縱自如,不管怎麼擁擠,他總能──

  師:因為操縱自如,遇到極窄的地方,他總能──

  師:因為操縱自如,行船的速度極快,兩邊的建築──

  引讀後,我還讓學生入情入境地對船伕說話,建議用上操縱自如一詞。這個片段的教學,我認為體現了詞語教學的梯度,由理解到鞏固到應用,有利於語言積累和語感培養,是紮實有效的。

  總之,整堂課的預設中我力求紮實、真實、樸實,在緊扣預習要求中真正落實閱讀目標,引導學生在自主輕鬆的學習中深切感受異國風情的獨特魅力。當然,在教學過後,我發現個別片段的教學還流於形式,有待於改進。比如:引導學生賞讀、想象讀這些讀書方法的指導和應用上。讓學生賞讀時,我未對學生加以細緻地指導,泛泛地讓他們賞讀,學生所談的讀書收穫與想象讀後的收穫沒有多大的區別,說明學生沒有弄明白這兩種讀書方法的側重點。如果我能夠引導學生明確想象讀是為了理解文字,再現文字,有利於理解分析能力的培養;賞讀則是更高層次的讀,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品味、挖掘作者寫法上的高明之處,從而受到寫法上的啟發,並遷移到習作中。在教學中又能夠先安排想象讀,再安排賞讀,讓學生明白這兩種讀不同的層次、不同的目標,學生一定能夠更好地讀,並且有不同的收穫。

《威尼斯小艇》教學反思4

  今天的語文課講的是《威尼斯的小艇》這篇課文,學習小艇的樣子那一部分內容時我是透過讓學生看錄影來加深他們對小艇的瞭解,在看完錄影後我發現有一隻小手高高地舉了起來。這時我說:“王瑞,有什麼問題嗎?”“老師,威尼斯的水有多深?”當我聽到這個問題時,頓時一驚,因為這是我課前沒有預設的問題。幾秒鐘以後,平著我的生活經驗,我告訴他:“這的水有深的地方,也有淺的地方。”回答完他的問題,我又一想:其實,錄影已經告訴了我們那裡水的深淺。後來,我補充說:“其實,透過看錄影我們也可瞭解到水的深淺。”我剛說完,馬上有學生舉起了手。我叫了一名同學回答。他說透過看船伕划船用的竹竿就可以知道水的深淺。在此,我表揚了他觀看仔細,善於思考。透過這個課堂中生成的問題,我看到了一些東西:

  1、學生對課本中文章的相關知識充滿了好奇,學生的好奇隨時會凸顯出來,所以教師要在課前為學生提供滿足學生好奇心的時間。同時自己也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

  2、要培養學生邊觀察邊思考的學習習慣。

  3、課上我們要多給學生提供生生互動的機會。當學生提問時,不要教師總是搶著回答,因為有時學生的回答更有恰當。而且新課標中也提倡生生間的互動,這樣更能體現學生的主題地位。

《威尼斯小艇》教學反思5

  最近,聽了一位青年教師上《威尼斯的小艇》。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介紹小艇。應該說這個創意是不錯的。

  一位學生站起來說:“來到威尼斯,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乘一乘‘汽車’。”學生聽了,都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以為這位學生說錯了。教師也以為這位學生說錯了,信口糾正道:“不是乘汽車,而是乘小艇。”可是這位學生並不認帳,他鎮定地接著說:“我說的汽車不是真正的汽車,而是‘水上汽車’。這‘水上汽車’就是威尼斯小艇。”至此,青年教師有些臉紅了,暗暗自責起自己剛才的行為來,學生也都收斂了剛才的鬨堂大笑。

  為什麼會出現上述情況?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區別當然是個因素。“來到威尼斯,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乘一乘‘汽車’”這句話用書面語言表達,“汽車”一詞是用上引號的,大家當然是很清楚的,不會產生歧異。但是作為口頭語言說出來,如果聽者不聯絡課文第一自然段中“威尼斯的小艇……等於街上的汽車”這句話來理解,或者想當然的話,就會出現問題,上述教例中的學生和教師就是犯了這個錯誤。第二,教師的評價不能太快,也就是說“等待,才能出彩”。學生的表述往往是一個完整的“語段”,如果教師只聽了一句話就急於評價,其結果往往是管中窺豹,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教例中,教師如果能引導學生學會傾聽,自己不急於評價,而是先等一等,耐心地聽完學生的敘述,那麼,教師不但不會說出這麼低階的評價,而且肯定會表揚學生流暢的表達。這對全班學生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導向。

《威尼斯小艇》教學反思6

  這節課存在很多的不足,第一點:一課時學生對生字的掌握還不是很好,而我採用了讓學生在練習本上書寫兩遍,一筆帶過,並沒有把學生容易出現錯字的地方重點講一講,例如:禱告的禱是視補旁而學生容易寫成衣補旁,還有絲毫的“毫”和自豪的“豪”容易弄混,或者採用堅持預習的一個方式去講解生字,都會比這種效果更好,我覺得是這節課一個重要的失誤。第二點:在講比喻句的時候,我想如果讓學生自己聯絡說一說什麼是比喻句,再舉例你生活中的比喻句,嘗試說一說,效果比我自己一味的講解效果更好,更能讓學生知道什麼是比喻句,比喻句到底有什麼樣的好處,第三點:再講解“操縱自如和“手忙腳亂“時,讓學生聯絡上下文去解釋詞語的時候,學生理解的不到位,可能自己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缺少對學生這方面的培養,導致學生不會說,不知道怎樣去表達,無論自己怎麼樣去引導,學生也說不清楚它的含義。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這方面的培養。第三點:整節課由於自己的疏忽,忽略了學生的感受,並沒有真正的把課堂還原給學生,而是自己一味的去引導,去講解,使學生缺乏了主動性,也使整節課缺乏了興趣,師生互動不頻繁,導致課堂失去了該有的生氣,以上幾個部分是我在這節課的反思,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應該注意這些方面,改正過來,真正的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做學習的主人,而不是老師一味的去引導,那就失去了學生的學習的意義。

  像這樣的公開課真的應該多多練習,才能真正發現自己的不足以及缺失,平時的課堂,因為並沒有嚴格要求自己,只是一味的去完成教學任務,而急於求成,總想著跟上進度,卻讓學生失去了很多自由發揮的空間,我想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即使是常規教學,也應該嚴格要求自己,讓學生髮揮自己的作用,而老師去配合學生。

《威尼斯小艇》教學反思7

  一、一條主線。

也就是本節課由始至終我都以領悟作者把人的活動同事物、風情結合起來描寫這個表達方法作為主線,層層深入展開教學。

  二、兩種快樂。

  (一)師生和諧,體現“快樂”。大家可以感受到,這節課,我與孩子們的關係是非常和諧的,課堂上除了讀書聲,還有在互動中發出來的笑聲。就像在學生扮演遊客時,有些學生說到……有些學生說到……教師及時加以調侃。大家聽了都覺得很有趣,師生關係更融洽了,學生也在這樣愉悅的氣氛中體驗到了乘艇之愉快、體會到船伕駕駛技術之高超。

  (二)其次,情境創設,體驗“快樂”。威尼斯這一異國風情單從文字上去揣摩,可能會顯得枯燥無味。所以,我在課始和課末都播放了課件,尤其在體會威尼斯夜色之美的時候,我還配以教師動情的範讀把學生陶醉在威尼斯迷人的夜色當中,讓學生在舒適、優美的情境中暢談感受,深情地朗讀。此外,我還透過語言來創設了情境,如在品讀“船伕”這一部分時,我對學生的評價語言並不是你讀得怎麼樣,而是這船開得怎麼樣。讓讀的學生進了情境,聽的學生也跟著進了情境。

  三、三個紮實。

崔巒老師曾提倡我們“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教語文。”我這節課也教得相當紮實、有效,主要體現在:

  (一)紮實有效地品讀詞句。感悟威尼斯的風情除了藉助圖片等直觀手段以外,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透過詞句的品讀感悟、想象、進而昇華理解,同時達到語言積累的目的。如:在品讀“船伕”這一部分時,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抓住“操縱自如、左拐右拐地擠”還有一組關聯詞語,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體會到了船伕的高超技術,也體會到了小艇與船伕的關係。

  (二)紮實有效地領悟表達。這節課,我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領悟本文的表達方法,我在教學中多處埋下了伏筆,板書很清晰,我先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去體會小艇與船伕與人們生活及夜色的關係,最後透過與“閱讀連結”的對比閱讀引導學生圍繞板書迴歸整體,由於有了這樣的鋪墊,所以剛才一位學生很自然說到了本文把人的活動同事物、風情結合起來描寫的表達方法,從學生的回答當中,可以感受到,這一課的重點難點已經解決了。

  (三)紮實有效地進行語言訓練。我們常說“語文”是姓“語”的,一切的語文教學到最後還得要落實到語言文字的訓練當中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所以,在本課中我也適時地為學生創設了多個語言訓練的機會。如:讓學生扮演遊客說一說遇到的情況,誇一誇船伕,看了文章談一談感受等等手段為學生創設了說的機會;課末迴歸整體,引導學生用一句話把對威尼斯的讚美寫下來,為學生創設了寫的機會,有些學生也寫得相當好,如:……學生就是在這一次次的訓練當中,加深對文字的理解與感悟,提高了綜合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我這節課也一定會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如:……請評委老師們多多指教,謝謝!

《威尼斯小艇》教學反思8

  《威尼斯的小艇》一課是一篇精讀課文,透過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伕駕駛小艇的高超技術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為我們展示了威尼斯這座水上城市的特有風光。

  本次教學競賽,我選了課文的5、6自然段為主要教學內容。因教學時間為20分鐘,把握上有一定難度。教學設計幾易其稿,不斷簡化,終於做到思路的清晰、流暢,教學重點的突出。

  從課堂效果來看,我覺得此次教學讓我較為滿意的,有以下幾點:

  1.注意了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時間雖然有限,但教學上沒有讓學生有突兀的感覺。一開始讓學生抓住課題質疑,引導學生注意“威尼斯”與“小艇 ”的關係;然後,讓學生通讀課文,抓住最能概括兩者關係的句子,明白“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接著,以問題“課文哪兩段具體寫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引出5、6自然段的學習;最後,再回歸整體,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歸納出“小艇”與“威尼斯人生活”的關係。

  整個環節,由整體——部分,再由部分——整體,層次很清晰。

  2. 緊扣“作用”,進行了概括、想象、朗讀等的訓練,力求突出語文的味道。

  概括:用自己的話概括出“人們用小艇來做什麼?河道上呈現一幅怎樣的景象?”這一訓練其實檢測同學對課文內容的把握。這裡還引導學生用上了不同的句式、不同的詞語進行概括。

  想象:.想象這熱鬧的河道上,還會有什麼人在坐小艇;他們去幹什麼。仿課文說一說,能說幾句是幾句。從課內到課外,注意了遷移與內化;從一句到三句,注意了難易的梯度;從學生到老師,注意了師生的互動。這一環節,我認為是我這堂課的亮點。

  朗讀:舒曼的古典音樂《夢幻曲》極好地渲染了威尼斯的夜色如夢般寧靜,教師的投入範讀更是把學生帶入了這一情境,為學生的深情朗讀做了恰當的鋪墊。

  而此堂課,也有一些地方把握的度還不夠。如,上文提到的“想象說話練習”,還可多讓幾個學生參與,特別是說兩句的時候,以讓學生之間得到更多的啟發、更多的碰撞,語言得到更多的、具有一定難度的訓練。課後有老師提醒當時有4、5個學生舉手,而我竟沒什麼印象。我想,多半自己被時間所左右,老記掛著下面的環節了。這也提醒我,課堂上不可忽視了學習的主體,某些重點環節還是要使夠力,以達到教學目的。

  又如,“這裡小艇已經停止活動了,為什麼還要花那麼筆墨來寫威尼斯靜靜的夜?”這一問題,學生領會還不夠,但老師沒注意適度地導,幾乎直接給出了答案,沒讓學生體會到這一“動”一“靜”對比的作用。

  總之,這堂課給我帶來喜悅,也給我帶來很多思考。

《威尼斯小艇》教學反思9

  今天,進行了《威尼斯小艇》的第三次試講。本次在修改教案的時候,越來越明確要凸顯語言表達,凸顯“寫作指向”的閱讀教學。但是,試講下來,依然有幾處地方改進:

  1.每個板塊的習作勾連總結還不明晰。

  課文的第一個版塊是欣賞威尼斯風光,然後問學生:在眾多的景物中,為什麼大作家馬克.吐溫就選擇小艇來寫?請帶著問題邊讀課文邊思考。

  學生閱讀課文之後,認為“小艇是威尼斯這座水上城市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小艇的樣子很奇特,小艇的作用很大……所以要寫小艇。”在學生自己板書後,我讓他們連起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時候,就應該勾連寫作:小艇是威尼斯最富有特色的景物,是威尼斯的代表,因此馬克.吐溫選擇了小艇來寫。我們以後寫一個地方的景物時,也要抓住特色景物來寫。此時,應該立刻板書“特色景物”。今天這方面的板書忘記了,因此沖淡了“寫作指向”的教學這一特色。

  另外,當學生說出三個比喻句的時候,應該馬上勾連寫作:這三處比喻句都是作者仔細觀察小艇之後的聯想,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的。這樣寫讓小艇使特點更加鮮明,文章更加具體與生動,今後我們寫作的時候也可以發揮聯想,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表達。

  當學生拓展說話“如果我寫小艇,還可以寫小艇的哪一個方面?顏色、種類、質地等。”教師馬上應該勾連:“請選擇一個方面,發揮聯想,運用比喻,或者擬人、誇張、排比等修辭方法,寫具體,寫生動。”

  總而言之,教師時時刻刻要把寫作放在心中,引導學生有寫作意識,並且在不斷訓練中,提高寫作能力。

  2、時間安排不是非常恰當。

  在教學開始的時候,欣賞威尼斯風光三分鐘,應該放在課外比較好,這樣節約時間。這一點,今天還是沒有做到。另外,第一大板塊,到板書“選材要選特色景物”,必須在10分鐘內完成;學習課文的第2自然段應該在10分鐘內完成;拓展小艇的其他方面說話訓練,應該5分鐘完成;課文的第3自然段,應該3分鐘內完成。留下12分鐘寫話,交流,給予學生充分的動筆時間。至少要大多數寫完,並且有5、6位學生的交流。如有修改時間,那就更好了!

  老師們給我提出的意見是,兩處地方浪費了時間。當拓展小艇其他方面說話訓練的時候,關於“質地”學生說不出來,就不用說了。其實學生只要有意識:寫一樣景物可以從外形、顏色、行動、種類等方面描寫就可以了,不需要面面俱到。當學生開始寫話的時候,只需要交流一個“你寫什麼?抓什麼特點寫?”就可以了,不需要交流很多,浪費時間了。

  希望明天能夠在時間方面把握好,很好地實施自己的教學理念!

《威尼斯小艇》教學反思10

  《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版第十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透過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伕駕駛小艇的高超技術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展示了威尼斯這座水上城市特有的風光。本單元導語和“回顧拓展”提到:閱讀本組課文,要抓住主要內容,瞭解不同地城的民族風情特點,還要揣摩作者是怎樣寫出景物、風情的特點的。

  根據語文主題教學的理念:一課一得,習得方法並延伸運用。我確定了本課的兩個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瞭解威尼斯獨特的風情、小艇的特點及它同威尼斯的關係。

  2、體會透過描寫景物的動態美和靜態美突出景物特點的方法,並學運用。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為了避免“面面俱到卻面面不到”,我以引導學生“體會透過描寫景物的動態美和靜態美突出景物特點的方法,並學運用”作為本課的重點,緊緊圍繞這個語用點展開教學。

  一、以讀代講,尊重個性體驗

  書是讀懂的,不是講懂的,更不是問懂的。讀是感的基本前提,無感何以能悟呢?

  在本文的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在讀中想象,在想象中讀,讀出文中的韻味,讀出對文中“情趣”與異國風情的感受。透過多種方式讀引導學生了解小艇的特點及它同威尼斯的關係。例如:透過師生合作讀發現比喻的妙處,透過填空式的誦讀積累語言。透過男女賽讀感受船伕駕駛技術高超,透過利用男女生不同音色讀表現威尼斯夜晚的靜寂之美,透過配樂朗讀讓學生沉醉在月光下的威尼斯夜晚中……閱讀中,無論是情感體驗.個性感悟.還是語言文字的積累與作用,都以讀為憑藉物,以讀為中介環節。學生對課文的主觀色彩的理解和個性化的體驗,在讀中自然流露,學生也從中受到感染,得到薰陶。

  二、對比閱讀,讀寫結合習方法

  文章五六自然段緊扣小艇,介紹了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人們的生活都與小艇息息相關。艇動城鬧,艇停城靜。動靜結合、以動襯靜的手法突出了小艇的作用,描寫出威尼斯夜晚靜寂之美。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透過引導閱讀,讓學生體會文句,感受威尼斯夜晚的靜寂之美。針對這一語用點,我精心設計教學環節。

  “威尼斯的白天是熱鬧的,充滿生機活力的,威尼斯的夜晚又是怎樣的景象呢?自由讀文,說說你讀後的感受。”讓學生在讀中獲得獨特的個性化體驗。順著學生的回答,再進一步引導“哪些詞句給你這些感受?”“你能把你的感受透過朗讀表達出來嗎?”“誰能透過朗讀,把古老的威尼斯在柔柔的月光下沉沉入睡給讀出來?”這樣緊扣文字,讀中體驗,層層深入,引導學生明白的作者採用動靜結合的手法,寫威尼斯夜晚的靜寂更能說明小艇的作用。

  威尼斯夜晚靜寂,《牧場之國》中荷蘭的夜晚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對比閱讀,找到靜態描寫的句子和動態描寫的句子,說說自己的體會,並透過朗讀表達你的感受。學生在閱讀中進一步習得動靜結合的手法。

  接著讀寫結合,老師給出兩個具體的場景“傍晚的象湖、放學後的校園”,讓學生展開想像,也用上動靜結合的描寫方法寫幾句話。迴歸到寫,也是語文學習的終級目標,習得方法,促進表達。

  三、取捨得當,大膽整合

  抓住語言訓練點,一課一得,我對文章進行了處理。本文第二個自然段我主要抓描寫小艇特點的三個比喻句,讀中想像,體會比喻句的新穎、生動、形象。

  為了讓學生體會船伕的駕駛技術高超,我讓學生入情入境,想象自己就是駕駛小艇的船伕,抓住重點詞語,透過朗讀中輕、重、快、慢的處理,展現船伕的駕駛技術特別好。

  整堂課的重點則是感受課文第六段寫夜晚的威尼斯的寧靜,體會動靜結合的手法,再與《牧場之國》寫荷蘭夜晚的寂靜整合在一起,鞏固寫法,最後運用動靜結合的手法仿寫。

  上完這節課,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在引導學生方面,如何做到順學而導,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在學生學習遇到困難的時候,老師能充當一個引導者的角色,透過恰當的語言,給學生以啟發,而不是直接代替學生給出答案。

  總之,整課堂,我力求上得紮實、真實、樸實,緊扣教學目標,引導學生自主寫出景物、風情的特點。

《威尼斯小艇》教學反思11

  五年級語文威尼斯的小艇教學反思1教學《威尼斯的小艇》時,將它分為三大塊進行教學,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自學、自悟、自會。當然這自主的精神並不是讓他們在課上放任自流、毫無目的行動,而是在教師正確的引導啟動下形成的。

  一、還給學生足夠的讀書時間與思考時間

  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透過第一自然段的學習明白:小艇是威尼斯的重要交通工具。在這一段學習中特別指出“大街”“汽車”是什麼?接著直接進入本課中的重難點的學習小艇與威尼斯人的生活有著密切聯絡。讓學生在讀書中自己完成表格:誰坐著小艇幹什麼,我故意在表格中多設計了一格,讓學生想還會有誰坐著小艇幹什麼。在反覆的讀喧鬧中的威尼斯的描寫與靜寂中的威尼斯的描寫語句,讓學生思考:威尼斯的熱鬧與靜寂和小艇的關係,作者為什麼這樣寫。從而理解了小艇對威尼斯的重要,及作者用動靜結合的描寫形成對比,寫出小艇的作用。同時學生在讀書與思考中也體會威尼斯的美。

  二、朗讀教學中,側重情感的啟動

  在最後一段的教學中,教師注重情境的創設,課堂上立時呈現出威尼斯夜寂靜的美的氛圍。這裡面,教師側重對學生情感的啟動。

  先讓學生體會老師所範讀的語句,這是學生情感啟動前的醞釀。隨後讓學生去體會某生所朗讀的語句的情感,因為情感的啟動不是一激而就的,有個情感變化、逐漸深入形成的過程。在基本理解如何表現自己的情感的基礎上,放手讓他們有感情地小聲試讀。朗讀的啟動過程,也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一層一層並非機械地進行,穿插著老師的講解、範讀,學生的有情感地跟讀。老師把情感這根弦繃得緊緊的,不讓他走樣,無論是肯定表揚或批評指正,都是為了對情感的理解與啟動。

  三、自讀自悟中,重視思維的啟迪

  在教學中,我把駕馭文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同時能針對幾個難句,採取半扶半放、放手自學、對難點詞“操縱自如”進行點撥指導的教學方法。透過交流反饋,抓住小艇的外形與內部舒適等特點,讓學生充分挖掘教材的內涵,且注重穿插能力訓練——理解好關聯詞的運用等。教師也參與其中的演讀,做到師生互動。我自始至終尊重學生,用鼓勵的目光,會心的微笑令學生積極動腦勇敢地發言,從而迸發出妙語連珠的精彩回答,學生真正走進了文字,又走出文字,並超越文字,使課堂充滿多姿多彩的創新美和濃濃的人文氣息,做到“形散而神聚”。

  在本課教學中,我感覺教學過程還算比較順暢,但也有些方面不盡人意。如:對課文背景的理解還不深不透。又如:教學小艇的樣子時,對比喻句的分析不夠到位,使學生對小艇的結構領會得不夠準確清晰。這些方面在今後的教學中仍需改進。

  五年級語文威尼斯的小艇教學反思2《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的一篇介紹異國風情的優秀散文。課文透過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伕駕駛的高超技術以及小艇在威尼斯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幾個方面。介紹了水城威尼斯獨特的交通狀況和特有的'風土人情。

  我有意創設情境,讓學生去領悟、去感受這獨特的異國風情,並在讀中悟中受到美的薰陶,從而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異域風情,學生不太瞭解,我搜集了威尼斯的圖片,並製作課件,上課為學生播放威尼斯的風光片,把學生帶到風光旖旎的威尼斯古城,為理解文字打下基礎。

  我的教學思路以小艇和威尼斯人生活的關係貫穿始終,圍繞中心,層層推進。小艇的樣子、船伕的駕駛技術高超以及威尼斯的小艇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結構緊湊。學生理解文字,對文字產生濃厚的興趣,課堂氣氛活躍,有效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充分表達。放手讓學生運用讀、劃、思、議等學習方法。讓學生領略到小艇的獨特。

  教學的難點是對於寫作方法的領悟。課文采用了抓住事物特點並把人的活動同景物、風情結合起來進行描寫的方法。我把這種引導分散到幾個環節,在最後的環節中,我再引導,學生的體會就深一些。

  整個教學過程,有些方面不盡人意。學生收集的資料有限,對課文背景的理解還不夠深透。今後的教學中在引導、細節方面仍須改進。

《威尼斯小艇》教學反思12

  一、教材分析

  《威尼斯的小艇》是馬克·吐溫的一篇寫景散文,課文透過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伕駕駛小艇的高超技術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為我們展示了威尼斯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異國風情。文章層次清晰、重點突出,是對學生進行“抓住事物特點寫”訓練的好例子。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重點訓練專案,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基本技能目標:在理解課文內容基礎上領會“抓住事物的特點寫”的方法。

  2.基礎知識目標: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聯絡上下文來理解語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讓學生透過學習課文內容,瞭解威尼斯獨特地理風貌、小艇的特點以它同威尼斯水城的關係,受到熱愛大自然與熱愛生活的教育。

  二、教學設計說明

  教學設計以學習作者怎樣抓住事物特點寫具體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以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為主線,透過對重點段的讀、想、說,班級討論交流,並進行活動化教學,在自主和諧的氛圍中突破重、難點。程式如下。

  教學前的準備:讓學生讀通課文,初步瞭解小艇的三大特點。利用工具書、聯絡上下文弄懂生字詞的意思。

  教學中的安排:首先,透過課件圖片展示初步感知威尼斯及小艇,使學生對威尼斯有大致的感性認識,以便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特別是理解“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的含義。接著,以“這種小艇到底是什麼樣子呢?想不想見識一下?”問題引入, 並出示課件,讓學生仔細觀察小艇圖片及模型,說說自己眼中的小艇是什麼樣子的?作者是怎樣介紹小艇的?讓學生帶問題讀書,發現小艇奇特的外型和靈活的行動這一獨特風景,落實訓練點。

  1.學習課文第2、3自然段,引導學生透過自由讀、說體會、想象、有感情朗讀、背誦等具有層遞性的訓練,自讀領悟作者抓住了小艇的哪些特點寫;體會作者運用比喻表現特點的獨到之處;然後引導根據小艇模型有感情地背誦,從中欣賞作者描繪的精彩。

  2.教學課文第4自然段“船伕的駕駛技術特別好”部分,利用活動化教學,先讓學生讀懂課文,再利用小組活動形式,學生分別扮演船伕和遊客。船伕可以自由加工、應用課文中的語句,甚至可以用上課文以外的語句。讓學生內化課文語言、積累運用課文語言,同時把口語交際的方法引到閱讀教學中去,培養了學生處理資訊的能力。透過遊客現場問答,讓學生體會船伕駕駛技術的高超。

  3.教學課文第5、6自然段“小艇作用大”部分,讓學生自由讀,再從欣賞風景的角度,發表帶個人情感傾向的見解。提示學生:當你坐上這輕快靈活的小艇,美美地領略威尼斯的迷人風光時,都看到了些什麼?哪些在你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馬上讀到威尼斯的男女老少坐著小艇工作、生活的段落,引導體會小艇與威尼斯人密切的關係,並讓學生展開想象,猜一猜還會看到什麼人,照著書上的句式說說還看到誰也來了,啟用學生思維,訓練口語交際。

  在感悟威尼斯白天的喧鬧後,提示學生:威尼斯的夜晚又是一番怎樣的美景呢? 結合著對該問題的交流討論,觀看威尼斯夜景照片,讓學生體會到這一部分的每句話都在表現威尼斯月夜的“靜”,之後再追本求源,引導聯絡上下文思考這“靜”與小艇之間的內在聯絡。讓學生說說欣賞著這樣的風景最大的感受是什麼。然後讓學生帶上自己的情感朗讀,品味作者的精彩描述,最後總結課文,把訓練點向作文、向課外遷移。

  三:教學成功之處

  1、課件展示,激發情感。

  威尼斯異國他鄉的獨特地理風貌,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雖然課前查閱過資料,但學生缺乏直觀感受,完全有必要先對該水上城市的奇特風光,諸如河道、古建築、橋樑、小艇、船伕等有個大體的感性認識。教學之初,讓學生透過威尼斯風光展示“遊覽”威尼斯水城談感受,從而激發出求知全文的衝動。

  用課件輔助教學,為課文提供資訊,成為理解內容與激發情感的工具。當學生體會威尼斯城夜的寧靜時,再一次用了圖片展示,“讓月夜的威尼斯人歇、艇停、城靜的美麗夜色,呈現於學生眼前。兩處用上風景圖片展,給學生提供了 “動”與“靜”強烈對比的生活資訊,加深了小艇在威尼斯作用的體驗,感情上起到了“呼應”的作用。

  2、自讀自悟,啟迪思維。

  在引導學習“船伕技術特別好”的段落教學中,明確 “主體”地位和訓練“意識”,給出時間,進行活動化教學,讓學生扮演船伕和遊客,以活動形式內化課文語言和積累運用課文語言,同時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增強了挑戰性和趣味性。學生自編自演,課堂上學生的思維被“啟動”,積極開動腦筋,參與討論交流。船伕吆喝後,遊客與船伕之間開展現場問答,課堂氣氛達到小高潮,熱烈而和諧。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逐漸加深。在此基礎上因勢利導讓學生朗讀課文,學生讀出了驚歎的語氣。

  3、珍視體驗,啟動情感。

  在最後一段的教學中,注重情境的創設,課堂上呈現出威尼斯夜寂靜的美的氛圍。這裡面,教師側重對學生情感的啟動。

  首先,啟發學生:欣賞著這樣的風景,你們的最大感受是什麼?在理解精彩語句的過程中,不斷突出其“靜”的美。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如寧靜、古老、浪漫、溫馨、陶醉等等,然後讓學生懷著這種種美妙的感受一起朗讀。這是在朗讀教學中情感啟動前的理解,讓學生去體會所朗讀的語句的情感。但情感的啟動不是一激而就的,有個情感變化、逐漸深入形成的過程。在朗讀效果沒有凸現之時,教師引導把 “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碼頭上。”“靜寂籠罩著威尼斯。”這兩句話聯絡起來讓學生體會,讓學生領悟小艇與夜之寂靜的關係。並放威尼斯夜景圖片,配上悠揚、深沉的音樂,讓學生有感情地試讀。朗讀的啟動過程,一層一層並非機械地進行,穿插著老師的講解,學生的有情感地試讀,分男女讀。老師把情感這根弦繃得緊緊的,不讓他走樣,無論是肯定表揚或批評指正,都是為了對情感的理解與啟動,因此學生讀威尼斯夜景段落時入情入境,感悟較好。

  4、課外延伸,探究遷移。

  完成教學訓練重點後,話鋒一轉,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到威尼斯與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蘇州的比較。播放蘇州圖片展,並出示課後實踐題:“課下蒐集關於蘇州的資料,並進行整理,寫一份調查報告”、“根據這節課所學的寫作方法寫一種交通工具。”從課後學生的作業看,學生的仿寫作品比較成功,遷移訓練效果很好。

  四:幾點遺憾:

  1、在學生體會小艇跟威尼斯人的密切關係時,本來教學設計中預設了讓學生想象的一個環節,即讓學生展開想象,猜一猜還會看到什麼人,並讓學生照著書上的句式說說還看到誰也來了,以此啟用學生思維,訓練口語交際。但在實際教學時,因顧及時間,沒有落實,感覺學生體會小艇的作用不夠深刻。

  2、在利用活動學習船伕駕駛技術一段時,扮演船伕的學生利用課文語言不夠,其他扮演遊客的學生也不善於利用課文內容提問,除了普遍關心的安全問題,其他提問有點漫無邊際。因讓學生多讀以後,抓住船伕“操縱自如”來吆喝,介紹船伕技術,引導學生把這些語言運用出來。

  3、雖然落實了訓練點,即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基礎上領會“抓住事物的特點寫”的方法。但學生只有感受,一部分學生並不能自覺地把這種方法內化,從課後部分孩子的仿寫可以看出,依然有同學沒有完全掌握抓住事物特點寫的方法。

  學生仿寫作品例一:

  長煉的面的車 邵陽

  在油城長煉,交通比較發達,人們最離不開的要算面的車了。

  長煉的面的車總的看來,像個麵包,十分常見的要數紅色的了。不管白天晚上,要到廠裡稍遠一點的地方去,只要招一下手,或喊一聲“計程車”,面的車就會在你的面前停下來,送你去要去的地方。

  司機的駕駛技術特別好,開得很快,還能做個360度大轉彎;遇到堵車時,也能左拐右拐地擠出去;遇到超窄的地方,也能鑽過去,好象有縮骨功一樣。司機開得很靈活,車跑起來就像魚在水裡遊動。

  到了晚上,計程車就像一條美麗的風景線。晚上,在五山包的計程車會聚在一起,等著客人來。當客一滿,計程車就像吃飽了似的,一下子就把客人送到了目的地。

  長煉的面的車 陳宇遙

  ,《威尼斯的小艇》教學反思

  我們生活在長煉,這兒馬路縱橫,於是面的車便成為了又快捷又方便的交通工具。

  面的車有兩到三米長,又寬又大,有三排座位,兩邊分別有一扇門。面的車的速度快,而且非常靈活。

  我們坐在座位上,軟軟的像沙發一樣。面的穿過一條條馬路,我們透過窗戶看著商店、酒店等建築,彷彿正在閱讀煉城的一個個和諧音符。

  司機的駕駛技術很好,來往的車輛很多,可是他仍然靈活地轉動方向盤;速度極快,有時差點撞上,可又一個急轉彎躲了過去。你也許會出一身冷汗,但他們仍然操縱自如,一點也不慌張。

  坐在車裡,有的家庭主婦去購物,有的叔叔阿姨去上班,還有一些學生坐著面的踏入新的一天的學習。

  半夜,人們都睡覺了,只有月亮還掛在天邊。顏色各異的面的車整齊地停在停車場裡,這座煉城又沉沉地入睡了。

  長煉的面的車 黃霆軒

  在長煉的大街上,你會見到許多白、紅、藍的汽車在飛奔,這就是長煉的面的車。

  長煉的面的車大約有兩至三米長,又寬又矮,有點像一塊麵包。

  司機的駕駛技術特別好。行車的速度非常快,來往的車輛很多,他操縱自如,毫不手忙腳亂。兩邊的建築飛一般地往後倒退。

  商人夾了大包的貨物,匆匆走下車子,沿著大街做生意。許多孩子由父母伴著,坐著車到郊外去呼吸新鮮空氣。

  夜晚,電影院散場了,人們走上各自攔的面的車,不大會兒,車子消失在彎曲的大街上。街上漸漸沉寂,靜寂籠罩著整座長嶺,熱鬧的油城又沉沉地入睡了。

  長煉的小汽車 方婷

  在小小的長嶺煉油廠,住著千百戶人家,一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常常可以在大街小巷看到,它就是汽車。

  我們把汽車叫為面的。面的是個長方體,像個大面包。它行動輕快靈活,彷彿水池裡的小魚。

  面的最少能坐七人,最多能坐八至九人。它的安全效能很好,司機們的駕駛技術也一流。如果有急轉彎,司機們就會把方向盤向裡面轉,一個急轉彎就過去了,就好像弄雜技一樣,而且速度非常快。窗外的景物像在奔跑似的往後倒退。

  許多人坐著面的去岳陽小區、南胡、火車站……。有人在車裡唱歌,有人在車裡聽mp3,有人在車裡說說笑笑。小車裡的熱鬧氣氛是不會輕易歇息的。

  晚上,馬路上漸漸安靜,再也聽不到車子的動靜了。

《威尼斯小艇》教學反思13

  馬克.吐溫的《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經典課文,許多名師上過這一課。然而這次上《威尼斯的小艇》有些不同之處。一是:此次《威尼斯的小艇》編排在統編版(五四制)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單元語文要素為:體會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的表達效果,與之前單元訓練重點不同。其二:上課方式不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學習方式轉變為網上授課。因而經典課文卻要老課新教。

  經過仔細研讀教材,結合學生的學情,設定以下教學目標:

  1、體會作者動靜結合的表達方法,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能比較課文和“閱讀連結”,瞭解他們表達方法上的相似之處。為能更好的與學生交流互動,增強課堂的現場感,選用釘釘視訊會議這一授課方式。

  教學設計有以下四個環節:

  1、複習匯入。一方面從易錯字詞入手,進行聽寫,學生對照訂正。另一方面對第一課時主要內容進行回顧,提問:課文圍繞小艇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2、感受高超技術,品悟寫法。默讀第四自然段,批註從哪些詞句感受到船伕高超的駕駛技術。學生交流分享,教師相繼點撥寫法。在品悟理解的基礎上,入情入境的朗讀。

  3、感受密切關係,體會動靜結合。將五六自然段合為一個整體,透過默讀的方式,讓學生思考作者是怎樣寫出小艇與人們的密切關係的?讓學生在閱讀中發現,從白天到深夜,人們的活動由動到靜,小艇也由動到靜。作者正是運用這種動靜結合的表達方法,寫出了小艇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想象自己會給熱鬧的場景、靜寂的場景配上什麼樣的音樂,從而幫助其入情入境的進行朗讀。

  4、對比閱讀,再悟寫法。拓展閱讀朱自清的《威尼斯》與喬治桑的《威尼斯之夜》,再次發現運用動靜結合的表達方法,更能展現威尼斯的美。

  反觀這節課,教學目標定位準確,能緊扣單元訓練重點,教學環節較為清晰。學生在課堂上參與度比較高,老師注重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如:朗讀採用多種方式,齊讀、師生配合讀、男女生配合讀等。學生進行默讀、批註等學習活動時,老師多次透過影片視窗觀察學生學習情況,及時提醒、點撥、提問。再者巧用釘釘視訊會議的方式,能實現老師與學生的無延遲交流,對學生回答不夠完整的地方,及時進行追問。這正是使用視訊會議方式的優勢之一。

  沒有完美的課,只有不斷反思,追求更好的課。這節課同樣存在一些問題。其一,在對比閱讀環節,學生交流第一則短文《威尼斯》的動態描寫時,找到的一處並不是動態描寫,課堂上老師沒能及時進行糾正。反思出現此問題的原因,仍是最後的環節備課不夠精細,老師自身沒有意識到學生出現了錯誤。其二,由於網路授課,課堂上教師的話到學生接收到資訊,還是存在一定的延遲。因而網路課堂最不能快。回看錄製好的的課堂,個別環節老師語速過快,缺少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其三,網路課堂中教師自身的影響力減弱,以及受網路課堂互動性弱等原因,導致老師課堂上不敢輕易放手,個別環節學生討論不夠充分。雖然心中明確設計學習活動時,應儘可能的讓全班同學參與進來,而不是個別連線,但難免在課堂上忽略一些“隱形生”。這也是今後的網路課堂最該注意的地方。

  這是一篇不太一樣的教學反思,這是一節不太一樣的網路課,可千變萬變好課的一些標準是不會改變的。心中有目標,心中有學生,心中有學情,仍是今後關照課堂的三個重心。

《威尼斯小艇》教學反思14

  《威尼斯的小艇》是馬克·吐溫的一篇寫景物的散文。這篇精讀課文透過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伕駕駛小艇的高超技術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為我們展示了威尼斯這座水上城市特有的風光。文章層次清晰、重點突出,是對學生進行“抓住事物特點寫”訓練的好例子。

  1、課件展示,激發情感。

  威尼斯寫的是異國他鄉的獨特地理風貌,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雖然課前查閱過資料,但學生缺乏直觀感受,完全有必要先對該水上城市的奇特風光,諸如河道、古建築、橋樑、小艇、船伕等有個大體的感性認識。教學之初,讓學生透過威尼斯風光展示“遊覽”威尼斯水城談感受,從而激發出求知全文的衝動。

  用課件輔助教學,為課文提供資訊,成為理解內容與激發情感的工具。當學生體會威尼斯城夜的寧靜時,再一次用了圖片展示,"讓月夜的威尼斯人歇、艇停、城靜的美麗夜色,呈現於學生眼前。兩處用上風景圖片展,給學生提供了 “動”與“靜”強烈對比的生活資訊,加深了小艇在威尼斯作用的體驗,感情上起到了"呼應"的作用。

  2、自讀自悟,啟迪思維。

  在引導學習“船伕的駕駛技術特別好”的段落教學中,明確"主體"地位和訓練“意識”,給出時間,進行活動化教學,讓學生邊讀邊悟,船伕的駕駛技術到底好在哪裡?課文中哪些地方體現了“船伕的駕駛技術特別好”。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逐漸加深。在此基礎上因勢利導讓學生朗讀課文,學生讀出了驚歎的語氣。在學習小艇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時,我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說 一說,青年婦女乘小艇幹什麼,學生們發言踴躍,去看戲、走親戚、購物、接送孩子……眾說紛紜。並讓學生說說還有哪些人也要用小艇做交通工具去幹什麼?

  3、珍視體驗,啟動情感。

  在最後一段的教學中,注重情境的創設,課堂上呈現出威尼斯夜寂靜的美的氛圍。這裡面,教師側重對學生情感的啟動。

  首先,啟發學生:欣賞著這樣的風景,你們的最大感受是什麼?在理解精彩語句的過程中,不斷突出其“靜”的美。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如夜晚的威尼斯是寂靜的,那威尼斯還有哪些地方也是寂靜的等等,然後讓學生懷著這種種美妙的感受一起朗讀。這是在朗讀教學中情感啟動前的理解,讓學生去體會所朗讀的語句的情感。但情感的啟動不是一激而就的,有個情感變化、逐漸深入形成的過程。在朗讀效果沒有凸現之時,教師引導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碼頭上。”“靜寂籠罩著威尼斯。”這兩句話聯絡起來讓學生體會,讓學生領悟小艇與夜之寂靜的關係,並放威尼斯夜景圖片,配上悠揚、深沉的音樂,讓學生有感情地試讀。朗讀的過程中,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威尼斯小艇在人們生活中重要作用----艇停城靜,艇動城鬧,威尼斯古城的熱鬧與靜寂是與小艇的動與靜密切相關的,艇不動了,人們也就停止了活動。

  4、回顧總結,體會寫法。

  最後,我讓學生回顧全文,看文中學到了什麼表達方法,透過交流讓學生領悟到,作者抓住小艇特點把人們的活動同景物、風情結合起來,景、物、人相互聯絡,使文章充滿了詩情畫意,讀來頗有情趣。這與作者在生活中細緻觀察是分不開的,在文中並能融進作者自己的感受,使我們如同身臨其境。並讓學生學習作者在生活中細緻觀察、用心體會的方法。

《威尼斯小艇》教學反思15

  從景山學習回來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樸實的課堂上做到一課一得。個人認為他們的教學形式很樸實,沒有任何華麗的東西,因此,本次展示課,我竭力想把這種樸實的課堂向大家做個展示。

  《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課文透過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伕駕駛小艇的高超技術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為我們展示了威尼斯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風光。抓住事物特點並把人的活動同景物、風情結合起來進行描寫,是本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重點訓練專案,我把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四點:1、識記“小艇、船艄、船艙、保姆、禱告、停泊、威尼斯、縱橫交叉、操縱自如、手忙腳亂”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威尼斯獨特的風情,小艇的特點及船伕駕駛小艇的高超技術。3、感受抓住特點描寫事物的方法。4、透過學習課文,瞭解威尼斯獨特的風情,激發學生進一步瞭解威尼斯的興趣的願望。

  教學中,我設計了五個環節:

  一、直接匯入,初步瞭解威尼斯。

  二、落實字詞教學,理請文章思路。在總體瞭解威尼斯情況後,讓學生帶著 “課文圍繞小艇寫了什麼”這個問題去初讀文章,理請了文章思路,為下面環節的學習作好鋪墊。

  本人認為雖然到了高年級,但字詞教學還是必不可少的,這個環節也落實了字詞教學。

  三、品讀2、3自然段,理解小艇樣子

  本環節,我讓學生看圖口述小艇的樣子,透過品讀“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有點兒像獨木舟。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掛在天邊的新月,行動輕快靈活,彷彿田溝裡的水蛇。”這段話,知道作者是從不同角度用了不同的比喻把小艇的樣子寫生動寫具體。再透過去掉打比方部分比較兩段意思一樣的話,探究體會原句的精妙之處。我讓學生透過比較閱讀,體會運用了比喻修辭手法的好處,在用讀的方式表示對小艇的喜愛。發揮想象,體會情景——如果你也乘上了這樣的小艇,飽覽著威尼斯水城兩岸秀美的風光,你會有怎樣的感受?會產生哪些新奇的想法?有了這個前提,在請同學們帶著這美好的感覺一起朗讀他們就很容易的讀出了“坐在小艇裡的情趣”。在實際教學小艇的樣子時,由於擔心學生不能自己歸納,自己做了小結。我想如果讓學生自己歸納作者到底是怎樣把小艇的特點寫具體的(從三個不同角度的比喻來寫),這樣就既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整理,又能有利於培養學生髮現閱讀文章的寫作方法。

  四、自我探究,學習船伕的駕駛技術。

  本來在教學設計中預設了讓學生扮演船伕介紹自己的技術,讓學生扮演乘客誇誇船伕,以此訓練口語交際,但在實際教學時,因顧及時間,沒有落實,感覺學生體會船伕的駕技不夠深刻。

  五、小結,佈置作業。

  讓學生課後去閱讀法國作家喬治·桑的《威尼斯之夜》,與本文比較一下,兩篇文章在寫法上的異同,為下一節課學習抓住事物特點寫練筆做鋪墊。

  在這一節課裡,本人完成了教學目標,課件及影片的適時播放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我也明白培養學生的理解力和感悟能力,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就是“讀”,遺憾的是雖然在教案中也設計了朗讀教學,可是在課堂上學生讀書的機會還是不夠多,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儘可能讓放手學生去自讀自悟。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基礎上領會“抓住事物的特點寫”的方法。如何實現這個目標我想了很多。最終決定教師的引導要多一點。我就把這種提示分散到幾個環節,比如在“小艇樣子”這部分時,我讓學生找出小艇的特點,並想想在表達上有什麼不同之處,學生很快就說出“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在最後的總結環節中,我再引導,這樣可能學生的體會就深一些,對於抓住特點來寫的寫作方法就能容易掌握些。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只有感受,沒有讓同學完全掌握抓住事物特點寫的方法,導致難點不能深入突破。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