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一種動物》教學設計與反思

《觀察一種動物》教學設計與反思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觀察一種動物》教學設計與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察一種動物》教學設計與反思1

  一、教材分析

  在之前的課上,學生已經觀察了校園裡面的植物,本課將進一步縮小觀察物件,對一種小動物進行細緻、深入的觀察。同時經過本節課的的學習,便於本單元第四課的教學,學生在飼養蝸牛的過程中可以進一步觀察它們的生活習性以及與環境的關係。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於小動物充滿了好奇心和愛心,但是部分同學依舊對蝸牛有牴觸情緒。

  學生在之前的一冊科學書裡面的教學已經掌握觀察物體,但是對於特定動物的觀察,還需要進行訓練。學生對於蝸牛的還不能準確的觀察,對於蝸牛觸角的大小長短不能觀察的仔細。

  部分學生還對於其他生命沒有太大的概念,對於小動物的認知還停留在,可愛、有趣毛茸茸的感官上,還不能尊重生命。

  學生還不能分清楚寫實科畫和帶有人物表情的漫畫有什麼區別。

  三、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知道蝸牛有殼、腹足、觸角、眼睛、口等器官。

  科學探究目標

  觀察蝸牛的外部特徵。

  科學態度目標

  認識到蝸牛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組成部分,產生愛護動物的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蝸牛身上有殼、腹足、觸角、眼睛、口等。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細緻觀察蝸牛的身體構造。

  五、教學準備

  每兩名學生一隻觀察的蝸牛,放大鏡。

  六、教學過程

  教學反思

  《觀察一種動物》屬於教科版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三節課。在本節課授課之前,學生已經觀察了校園裡的動物。本節課,學生將進一步縮小觀察物件,對一種小動物進行細緻深入的觀察。同時,透過本節課的學習,方便激發學生對於動物的生長環境進一步觀察的興趣。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知道蝸牛有殼、腹足、觸角、口等器官。同時,讓學生透過觀察瞭解蝸牛的外部特徵,瞭解到蝸牛的應急反應和運動方式。

  我一開始進行備課的時候,準備採取故事繪本的形式進行授課,用一個故事將整節課串聯起來。讓學生透過找朋友,認識新朋友,這樣的學習方式認識蝸牛。同時,因為交朋友讓學生了解到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需要尊重朋友,和朋友友好相處的科學態度滲入到課程當中。

  但是透過試教和教學研討發現本節課的內容較多,不易於也不利於放在同一節課內進行,如果將本節課內容在一節課當中進行會造成學生對於本節課的知識點掌握不深,同時一節課的課堂容量太大很有可能造成本節課學生的注意力渙散,達不到課程要求和效果。因此將本節課內容進行拆分:第一課先來觀察蝸牛的外部特徵第二節課觀察蝸牛的應急反應和運動方式。

  因為本身為一節課的`內容,現在分為兩節課。因此,除了課堂上的內容外,還需要對課堂內容的深度進行拓寬。需要思考怎樣將內容進行補充和拓寬,怎樣把本節課的重點進行反覆強調,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結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課程標準,得出教學重點當中對蝸牛外部形態特徵觀察中的教學難點即蝸牛的兩對觸角的形態和蝸牛眼睛位置,是否有嘴巴這幾個難點進行反覆琢磨,嘗試針對此教學難點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對學生進行授課。

  在形容蝸牛的觸角的時候,因為有不同的形容詞:兩對、四條、四隻,均可以較為精準的描述蝸牛的觸角數量。但是因為在一節課上使用不同的表述方式會對學生的理解和認知造成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學生可能還沒有建立起“一對”的概念,不能夠理解兩對的名稱。因此課堂上老師要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是否是超出學生的理解和知識範圍。

  對於繪本課程的故事構建要切合實際。開始針對於課堂內容設計的是:小螞蟻丟了自己的好朋友“蝸牛”,但是在現實生活當中螞蟻和蝸牛是天敵,螞蟻會對蝸牛產生攻擊性行為,因此在科學課當中需要對現實生活當中情境和實際相結合,這樣對於除了對於情境構建之外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對於學生生活當中的認知進行夠潛移默化的影響。

  針對課堂上學生第一次見到蝸牛會產生興奮的情緒,出於天性會對盒子拍打等動作。這個應該在下達觀察的時候先對學生提出任務和目的,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觀察,同時要明確觀察的注意事項,對學生的一些錯誤做法提前做出約束,這樣以保證課堂有秩序的進行。

  同時反思的時候,思考了一個問題,對於科學畫來講,是否採用繪本的形式會影響漫畫和科學寫實畫的相互理解?是否需要對小螞蟻的漫畫形象進行更改,仍需要進一步的思考和討論。

《觀察一種動物》教學設計與反思2

  一、教材分析

  《觀察一種動物》是教科版小學科學一年級下冊《動物》單元第3課,是在觀察了校園裡的動物後,進一步縮小觀察物件,對一種小動物(蝸牛)進行細緻、深入的觀察。本課也為下一課的教學做準備,學生在飼養蝸牛的過程中可以進一步觀察它們的生活習性以及與環境的關係。教材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觀察蝸牛的身體,透過觀察,學生知道蝸牛的身體結構;第二部分為觀察蝸牛的應激反應和運動,透過使用棉籤輕輕觸碰蝸牛的身體和觀察蝸牛在不同物體上的爬行,幫助學生知道蝸牛的應激反應、運動特點。

  本節課對教材的處理是完成第一部分:觀察蝸牛的身體,活動二放下一個課時。一年級學生的觀察活動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他們需要較多的時間進行觀察和記錄。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和突破重難點,故將有限的課堂時間放在觀察蝸牛的身體。

  經過一個學期的科學學習,一年級學生基本能運用多感官觀察。但由於他們好奇心強,在觀察中往往會先注意到蝸牛的運動。此外,一年級學生在生活中認識了較多的動物,數量雖多但缺乏深入細緻的觀察,對蝸牛一類的動物並沒有細緻的觀察。

  雖然一年級學生已經歷了一個學期的科學學習,但他們仍在科學記錄方面未能做到真實性,有部分學生會物體擬人化,未能做到如實記錄。

  二、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目標

  說出蝸牛身體上有殼、腹足、兩對觸角、眼睛、口等器官。

  2、科學探究目標

  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觀察蝸牛的外部特徵。

  能用簡單的圖示,如實畫出蝸牛的基本外形。

  3、科學態度目標

  願意傾聽、分享他人關於蝸牛的發現,樂於表達自己的觀察發現。

  4、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認識到蝸牛也是動物家族的一員,是有生命的,懂得在觀察活動中珍愛生命。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在教師的指導下,觀察蝸牛的外部特徵,說出蝸牛身體上有殼、腹足、口、兩對觸角、眼睛等器官。

  教學難點:能用簡單的圖示,如實畫出蝸牛的基本外形。

  四、教學準備

  每人1只蝸牛、記錄表。

  五、教學過程

  教學反思

  這節課從開始的不成熟,經歷3次試教和研討課後,逐漸成為一節成形的課。在平時的課堂中,我就一直很想讓學生自己能夠多說一些,不只是在分享猜測、實驗結果和結論的過程中進行分享,還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說出一些方法,更多地體現學生為主體。經過這次磨課,想在課堂上不留太多老師的痕跡又想讓學生說出老師心中的方法,老師在課前需要做許多準備工作:如瞭解學生對蝸牛身體結構的瞭解、巧妙設計每一句話去引導學生說出方法,從“那蝸牛究竟是什麼樣子呢?請把認真、細緻地觀察蝸牛,然後修正畫像”這種老師引導過多的語言,過渡到“真實的蝸牛是長這樣的嗎?看來大家頭腦中的蝸牛都不同,那我們怎樣才知道誰是對的呢?”同樣的意思,不同的表達,教學效果卻相差甚遠,後者更能體現以學生為主體。

  在第一次的教學設計中,我就有將探究過程慢慢的滲透在整節課中,但有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了調整。由於一年級孩子對萬物都充滿好奇心,對於動物他們更是有許多許多的問題去探索,假若課堂上讓孩子提出探究的問題,那麼我就會很難把握教學重點。所以就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經歷“猜想——說出實驗方法——觀察(實驗)——分享交流——知道蝸牛身體特點(得出結論)”這一過程。但我經歷了幾次教學,仍然存在沒有突破“蝸牛頭部有兩對觸角”的教學難點,在授課後仍有約18位學生的圖畫中僅畫了一對觸角。學生探究了、觀察了,理論上說應該是大部分同學都畫對才是,但這個資料出乎我的意料。原因在於蝸牛在觀察過程中,由於學生移動、蝸牛對外界刺激的靈敏反應等種種原因導致部分蝸牛隻伸出一對觸角或不伸出觸角,此時學生就會有概念上的偏差,我在課堂上卻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後面細想下來,不管有多少位學生沒有觀察到蝸牛的兩對觸角,我也應該採取除觀察外的方法(如微課、圖片、看書等)幫助學生進一步構建“蝸牛頭部有兩對觸角”的概念,而不是僅僅依靠一種方法。

  一年級學生可以說是小學生中對科學學科興趣最大、好奇心最強的孩子了,而且他們很喜歡聽故事。如果老師可以把故事融入到教學中,用故事串起教學環節,教學效果肯定是事半功倍的。本課就是以小螞蟻給小蚯蚓介紹好朋友的故事串起的,但我在課堂上沒有像講故事一樣給孩子們授課,而且很理性,這樣趣味性大打折扣了。趣味性除了需要有趣、有料的故事外,也需要我用生動的語言進行演繹,這方面確實是短板,還要從以後每節課做起,多使用些語氣詞、生動的形容詞等,也要多聽聽別人是如何給孩子講故事的或者和孩子一起聽故事,多學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