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教學反思

《蘭亭集序》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蘭亭集序》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蘭亭集序》教學反思1

  今天下午我們高一年級語文組全體語文教師在我的班級高一(19)班聽了我的一節公開課。從課後老師們的評價看,我的這節課是成功的,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

  我的這節課是《蘭亭集序》的第二課時。第一課時所解決的問題是,明確了第二單元的學習目標,瞭解了王羲之這位作者及作品創作背景,教大家讀了三遍文章,又幫助大家梳理了生字詞、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可以說第一課時大家學習很充實。這樣的課很實在但也沒有什麼新意,當然也是最保險的課,一般來說不會有什麼閃失。那麼,第二課時我仍然這麼上嗎?我也知道第二課時主要是分析文章的主題,我帶著大家分析一下文章就可以輕鬆完成任務。但我總覺得這樣上太乏味,缺少創新。第二課時應該體現一下新課改的精神。怎麼上呢?我在思考之時突然大腦的螢幕上彷彿有一個閃電閃過──對聯。對呀,這篇文章能不能用對聯帶動起來呢?我還記得我在上一屆教學生學習這篇文章時,曾撰寫一副對聯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學生對這副對聯也很感興趣,都紛紛抄在書上。如果我也用這副對聯帶動文章的講解可以嗎?我在心裡默默地設計起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式來。很快我的第二課時就設計出來了。

  現在想一想,我的這節課確實有可圈可點之處。

  在課堂上,我首先給同學們賣了個關子:“今天這節課,我們每位同學都要作一副對聯!”同學們一聽就慌了。因為他們從來沒擬過對聯。“這副對聯很好擬,我先給大家做個示範!”於是我邊帶著學生讀文章邊分析文章的精邃,邊擬出如下對聯:

  群賢畢至,一觴一詠成就蘭亭華章,信可樂也;

  少長鹹集,幾俯幾仰參悟人生哲理,豈不悲哉?

  這副對聯上聯很好地概括了一二兩段的內容,下聯又揭示了三四兩段的思想精華,確實應該說很精當。

  同學們紛紛為我鼓掌。我很高興,說:“那麼我的學生能不能也學老師的樣擬副對聯呢?”有的同學開始摩拳擦掌,有的同學卻說不知怎麼擬。我於是在黑板上為大家講解“對聯創作四原則”:

  1、字數相等,斷句一致;

  2、平仄相合,音調和諧;

  3、詞性相對,位置相同;

  4、內容相關,上下銜接。

  透過這一分析,很多同學都知道怎麼擬對聯了。剩下的時間就看同學們的了。就見我的學生一個個潛心地讀文,潛心地思考,在作業本上勾勾劃劃。大約五分鐘的時間,我見每個同學的作業本上都留下了兩行清晰的字跡。我知道這節課應該是成功的。下面是展示成果的時候了。同學們一個接一個站起來將自己的大作展示出來,有的還寫了兩副,不簡單!我適時地進行點評。同學們展示完,我的點評也展示完。還剩下三分鐘,全班同學齊背文章,這節課完成了。全班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我知道這節課應該有個好的評價,我欣慰地對同學們說:“謝謝,同學們!”這是我發自內心的話語。

《蘭亭集序》教學反思2

  一、課程簡析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是語文教材選修三的一篇課文。這篇序言不僅是書法藝術的瑰寶,而且其文在思想、語言上也具有獨特的價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確立了它在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為一篇書序,文章由敘事而寫景,感物抒懷,從一次普通的遊宴活動談到了作者的生死觀,並以此批判了當時士大夫階層中崇尚虛無的思想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顯得不同凡響。

  二、內容安排:

本課教學是第二課時,在第一課時已經串講完了該課的文學常識及文言知識點,根據上節課的掌握情況和文字自身的特點,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掌握重點詞的含義、特殊文言句式,力爭背誦全文。

  過程與方法: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脈絡;透過體會文章精練優美、自然清新的語言賞析山水風物的自然之美與抒情議論的情理之美。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變化,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蘊含的積極人生態度。

  三、教法:

  本著“5+30+5”的課堂模式,學生能自主完成的,老師退後,充分調動學生能動性的課改理念,本課時分為兩部分,首先是學科助教講解助學稿的課前複習和課本內容梳理的部分;

  文中重點分析、難於理解的內容由我來講解。這樣教學層次更鮮明,效率更高,教學效果更顯著。

  四、教學效果總結:

  學生的文言基礎知識能力參差不齊,因此在“課前複習”環節側重在中差學生的掌握效果,問題與複習相結合,識記效果更突出些。文字理解上,學生對源於課本的知識掌握得相對好一些,少部分不確定的知識在課堂討論中得到了有效解決。本課主題及作者思想的理解是本課的難點,由我介紹和講解,這樣有利於學生從更全面廣泛的層面對文章有深刻的理解。整體上學生表現不錯,教學內容完成效果較好。不足之處是:學生的心理素質較差,聽課老師較多,他們沒有放開,所以回答問題不是很積極踴躍,助教的基礎較差,雖然課堂上他已經盡力發揮,仍舊在時間和效率上略顯拖沓。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