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眾所周知的。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透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本學期,我利用創設生活情境、遊戲情境、操作情境、講故事、製造矛盾衝突情境等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

  1、在生活情境中學習數學。

  數學問題情境化,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知識,開展豐富多彩、富有情趣和有意義的活動,如跳繩、踢毽子、做花,還有生活中買東西調查家中的水、電費等,學生樂於學,也能體會到數學在我們身邊。

  2、在操作情境中學會知識。

  操作是思維的體操。動手操作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在教學中凡能透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學會的都讓其動手操作。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認識一課時,透過學生擺一擺、拼一拼,讓學生感知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讓學生透過觀察、測量,給三角形進行分類。在三角形的內角和時,先讓學生猜想,然後動手摺一折、拼一拼、量一量驗證自己的猜想,使學生多種感官協調活動,發展空間觀念,更好的`理解知識。

  3、在遊戲情境中快樂學習。

  遊戲是學生最喜歡的活動,把一些教學活動設計成遊戲是我一直在追求的目標。本學期設計的以下兩個遊戲是自己比較滿意的。在應用題教學時,先讓學生比賽踢毽子,從中收集有用的資訊,編成應用題再解答;在教學三角形的分類之後,玩了一個猜三角形的遊戲:老師把一個三角形藏在一本書裡,只露出一個角,讓學生猜是什麼三角形。這樣同學們對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概念理解得非常深刻。

  4、在矛盾衝突情境中探討學習。

  適時製造矛盾衝突,引導學生透過思考、辯論等過程理解辨析。例如,在教學應用題時,老師提出:含有兩個已知條件的應用題都用兩步解答嗎?學生根據已有經驗認為:當然是。然後老師給出兩個條件,讓學生填問題。

  如:1、學校有12盆月季,菊花比月季少3盆。同學們有的問:有多少盆月季?有的提出:月季和菊花一共有多少盆?然後解答提出的問題,經過討論,發現含有兩個條件的應用題有的需要一步解答,有的需要兩步解答。

  總之,半年的實踐證明,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數學,不但能大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使學生密切了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絡,切實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培養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