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體字---懸針豎畫結構》

《獨體字---懸針豎畫結構》

  小學階段的寫字教學屬於書法啟蒙教育,本節課立足於美育,把寫字延伸到書法意義上的寫字,側重字形的技法訓練,同時又結合識字教學,教學中不選用繁體字(或古代碑帖中的異體字),不出現生字。“千、中、申”三個字都是獨體字,而且結構型別相同。因此,教材把這三個字安排在一起教學。

  根據《大綱》要求,四年級的學生要用臨帖的方法寫毛筆字,但臨摹在學書過程中仍具有獨特的作用。所以這節課主要讓學生臨摹結合,以臨為主,臨帖時要求學生用米字格對臨帖上的範字,但要讓學生馬上掌握點畫字形的特點,仍有一定的難度,所以臨帖前先讓學生摹帖,可能加深學生更深入地體會掌握整個字的書寫方法。書寫是一項比較枯燥無味的學習過程,生易疲勞,不易持久,為了更好地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學習書法的.樂趣,激發學生的興趣,適當穿插遊戲和採用多種教學方法。例如,利用幻燈示範和講解“中、千、申”的臨寫過程,直接明瞭,形象直觀,使學生對複雜的技法和結構規律一目瞭然。化解了學生心中的疑惑和消除了學生學書法的恐懼心理。同時得利用幻燈投影透過對比欣賞法,對比懸針豎以及中與申裡的“口”與“曰”的形狀的寫法的異同點,讓學生在比較中進一步瞭解和體會到書法的奧妙。從而減少學生在臨書實踐過程中的盲目性,提高學習效率。

  除了確定適當的教學與學法外,教學中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一、理好講和練的關係

  寫字是實踐性較強的學習活動,教師宜以啟發,指點為主,精講多練,不能以講代,力求做到講練完美結合。

  二、處理好質和量的關係

  一節課中學生接受能力有限,所以字數不宜多,一般3—5個,這就要求選擇的範字必須具有代表性。

  三、作業講評要及時,適時

  寫字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作業的評講,讓學生及時獲得反饋的資訊,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