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上《酸的和甜的》教學反思

人教版二上《酸的和甜的》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二上《酸的和甜的》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酸的和甜的》是課標實驗教材二年級的一篇閱讀課。它既生動有趣又寓意深刻。現在,我將結合課堂教學環節,談談我的本課設計中想體現的教學思想,及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創設愉悅的教學氛圍

  於永正老師說過:語文教學應當充滿情趣。只有情趣盎然的課堂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圍才能引領學生進入語文的自由王國。所以,本課我力爭創設愉悅的氛圍,讓學生樂學,積極投入其中。上課伊始,我們玩“你演我們猜”的遊戲。識字中,學生認識葡萄園裡的生字朋友,並於遊戲中自主識字,合作交流。在指導朗讀時,學生進行表演,融入角色,在讀讀演演中積累語言,自悟道理。佈置開放型作業時,我激趣引入:“在這篇有趣的'童話故事裡,你最喜歡哪一隻小動物,從它身上你學到了什麼?你有什麼話要對它說呢?”這樣,課堂自始至終都充滿了情趣,學生興趣盎然,積極投入其中。

  二、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新課標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於是,我努力將這一理念體現在識字和閱讀教學中。

  1、自主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礎。識字環節,我先鼓勵學生自主識字,再引導他們合作識字,交流方法。我說:“你覺得哪個字比較難記啊?”“誰有好辦法記住這個字?”透過循序漸進的識字過程,學生在自主、合作、遊戲中,識字能力有所提高。

  2、在閱讀教學中,我把時間放給學生,讓其在讀中落實重點詞句,感悟課文內容,領悟文中蘊涵的深刻道理。在學生熟讀成誦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演一演故事內容,然後指名上臺表演,學生加的動作恰到好處,表演很成功。這樣,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則轉變角色,為學生的更好學習鋪路架橋。

  三、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小學階段是語文素質的初步形成時期,是奠定基礎的時期。所以,在小學階段,必須注重語文基本素質的訓練與養成。二年級屬於低年段,應該培養學生初步理解詞句的能力。這節課,對關鍵的詞句,啟發學生反覆揣摩,深刻理解,重點引導學生比較了兩組句子,透過感情朗讀、換詞語、聯絡生活實際談感受等多種生動活潑的形式幫助學生多角度地理解了詞語,積累感悟語言,使學生潛移默化地理解作者譴詞造句的精妙,理解了把句子寫具體、寫生動的妙處。

  再回過頭來細細反思課堂,不足之處也有很多:

  1、要學會等待,抓住生成。往往記著自己的教學設計而忽略了學生的學習狀況,使得很多精彩的生成一晃而過,或許這樣的一晃而過正是扼殺了一個孩子的靈動語言。

  2、激勵評價的語言應更豐富。好的評價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知識點,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在評價語言的藝術性上,語言有些貧乏,在以後教學中仍需加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