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好朋友的教學反思

一對好朋友的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對好朋友的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對好朋友的教學反思1

  教學目標

  在整個音樂活動中。活動重點是引導幼兒學習歌曲和表演歌曲;難點是讓幼兒在學會歌曲的同時練習指揮歌曲。我設定了以下兩個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第一段和第二段音樂中所表達的不同情感。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2、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能用表情、動作等來表現音樂。體驗與好朋友合作的樂趣。

  教學準備:

  1、課件;

  2、《一對好朋友》歌曲音樂;

  3、音樂:《找朋友》

  活動過程:

  一、激情匯入:

  1、小朋友,我們玩個找朋友的遊戲,好嗎?請你聽琴邊唱歌邊找朋友。(放音樂)

  2、請幼兒隨音樂做遊戲並和好朋友坐在一起。

  二、完整欣賞音樂

  1、看到你們都找到了好朋友,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今天我請你們聽一首歌,歌名就叫《一對好朋友》。

  (放音樂一邊)

  2、小朋友,請你們聽聽這一對好朋友他們在做什麼?

  他們心裡是怎麼樣的?

  3、在放音樂一邊幼兒傾聽

  三、播放課件熟悉歌詞

  1、引導幼兒看幻燈片,熟悉歌詞內容。

  2、老師帶領幼兒有節奏的說歌詞。

  四、寓教於樂:

  1、老師有表情的範唱歌曲一邊;

  2、老師彈琴引導幼兒跟唱歌曲;

  3、讓幼兒聽音樂拍節奏哼唱;

  4、請能力強的幼兒來練習指揮幼兒演唱歌曲;

  5、鼓勵幼兒大膽的來指揮歌曲;

  五、創造表現:

  1、讓幼兒自由找朋友隨音樂創編動作;

  2、請一對好朋友表演創編的動作;

  3、集體隨音樂表演歌曲

  4、分組表演

  六、完美結課:

  這節課我們和好朋友唱歌、跳舞真高興,小朋友下課後找找還有哪些唱好朋友的歌,下節課唱給大家聽,好嗎?

  教學反思:

  音樂的審美感知是透過聽覺進行的,因此,“聽”應作為學生音樂教育的一條主線。“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聽覺是學習音樂的基礎。發展學生的聽覺應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在《一對好朋友》學唱新歌環節中,我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匯入——初聽——音樂記憶——學唱歌詞——歌曲處理。

  歸納起來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用音響匯入法,初聽歌曲《一對好朋友》旋律,感受體驗歌曲情緒;

  第二層,學生對歌曲旋律多次聆聽、哼唱,在審美體驗中記憶音樂,為後面的學唱歌詞作鋪墊;

  第三層,用多種形式學唱歌詞,聽唱結合,鞏固記憶;

  第四層,感受音樂意境和歌詞的意境,加深對音樂的審美體驗,讓學生自主選擇合適的聲音表現自己對歌曲的理解。

  透過這四個層次,努力體現了以審美為核心,在審美體驗中走進音樂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聽音樂、感知音樂的過程中學習音樂,把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這首歌曲中附點節奏是個難點,透過多次的範唱,比較,學生能夠掌握。倚音的唱法在音樂學習中是第一次出現。透過有無倚音的比較,瞭解倚音在這首歌曲裡能表現民歌的韻味。

一對好朋友的教學反思2

  音樂的審美感知是透過聽覺進行的,因此,“聽”應該作為學生音樂教育的一條主線。“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聽覺是學習音樂的`基礎。發展學生的聽覺應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

  《一對好朋友》是一首採用民間音調寫成的創作歌曲。歌曲為2/4拍,徵調式,一段體結構。歌曲的旋律活潑,節奏緊湊,描述了小丫丫和小妞妞一塊去放鴨和牛,一塊唱著歌回家轉的情景。歌頌了小朋友之間真摯樸素的友誼。歌曲“哩嘍嘍”吆喝聲的加入,為歌曲增添了樂趣,使得歌曲更為生動。

  為了豐富課堂,活躍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都願意主動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中,並熟練掌握新授歌曲,我精心設計了很多活動。在《一對好朋友》學唱的環節中,我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激趣匯入——初步感受——音樂記憶——學唱歌詞——歌曲處理。歸納起來可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用動畫匯入法,首先聽歌曲《找朋友》,學生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後坐好,接下來欣賞《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動畫,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並感受2/4拍歌曲的節奏;第二層學生多次聆聽《一對好朋友》,在審美體驗中記憶音樂,為歌曲的學習做鋪墊;第三層用多種形式學唱歌詞,聽、唱結合鞏固記憶,第四層感受音樂意境和歌詞的內涵,加深對音樂的體驗,讓學生自主選擇合適的聲音或方式表現自己對歌曲的理解。透過這四個層次,努力體現了以審美為核心,在審美體驗中走進音樂的教學理念,把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使學生透過參與真正地聆聽音樂、領悟音樂、享受音樂,合作能力、創造力和音樂表現力也得到了提高。

  這一節課下來,基本達到了既定的教學目標,學生能夠完整地表演歌曲《一對好朋友》,歌曲的節奏難點也基本掌握。在課程環節的安排上也比較清楚,過度自然,重難點突出。本節課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上完課我自己對整節課進行了回顧與反思,有待改進之處:

  1、學生對前倚音的加入掌握不準,不能體現歌曲所要表現的效果,應該讓學生多接觸這樣的練習,培養學生的音準及節奏感;

  2、由於聽課的教師多,學生的表現不是很好,師生互動的效果也不理想,應該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鍛鍊學生的表演能力;

  3、雖然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但是學生不能夠集中精力學習歌曲,以至於創編活動臨時取消了,這也是我自身經驗不足導致的,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做到有放有收;

  4、要鍛鍊解決課堂突發事件的能力,只有這樣我才能夠更好的駕馭課堂,能夠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穫,那才是一節成功的課。

  最重要的是教師應該及時更新教學理念,與時俱進,改變傳統的“要我學”為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式的“我要學”;從而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真正的體現。音樂教學要體現“潤物細無聲”式的潛效應,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使學生終身受用。

一對好朋友的教學反思3

  《一對好朋友》是一首採用民間音調寫成的創作歌曲。歌曲的旋律活潑,節奏緊湊,描述了小伢伢和小妞妞一塊去放鴨和牛,一塊唱著歌謠回家轉的情景。歌頌了小朋友之間真摯樸素的友誼。透過一節課的學唱學生學會了演唱歌曲,也基本掌握了歌曲中的難點,但經過反思還是發現課堂的不足。

  1、創設情境,激發情感情境是音樂課中“情感滲透”的前提和基礎。教師依據音樂審美教育的目標和學生的心理特徵,精心創設一個音樂審美情境,使師生在特定的音樂審美情境中觸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完成情感滲透,從而讓學生獲得情感體驗,陶冶情操。本課設計中,引導學生感受自然環境的變化和春天美麗的景色,激發學生熱愛春天的情感。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強烈的興趣,自發調動全部感官,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而用心去感受和體驗音樂。

  2、以聽覺為主線,反覆聆聽音樂的審美感知是透過聽覺進行的,因此,“聽”應作為學生音樂教育的一條主線。正如課標中指出:“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聽覺是學習音樂的基礎。發展學生的聽覺應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在本課學唱新歌環節中,教師精心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匯入——初聽——音樂記憶——學唱歌詞——歌曲處理。歸納起來可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用音響匯入法,初聽歌曲《一對好朋友》旋律,感受體驗歌曲情緒;第二層,學生對歌曲旋律多次聆聽、哼唱,在審美體驗中記憶音樂,為後面的學唱歌詞作鋪墊;第三層,用多種形式學唱歌詞,聽唱結合,鞏固記憶;第四層,感受音樂意境和歌詞的意境,加深對音樂的審美體驗,讓學生自主選擇合適的聲音表現自己對歌曲的理解。透過這四個層次,努力體現了以審美為核心,在審美體驗中走進音樂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聽音樂、感知音樂的過程中學習音樂,把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

  3、設計音樂活動,積極參與音樂新課標指出,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參與音樂活動放在重要位置。只有當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去,成為音樂課堂的主體,自己主動地去探尋、領悟時,才能使他們全身心地進入音樂,從而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為此,課堂教學中可以設計一些音樂活動,如歌表演、打擊樂器伴奏、音樂遊戲等,讓學生透過音樂實踐體會音樂學習的樂趣。本課中,教師啟發學生創編歌表演、用打擊樂器伴奏,學生立刻活躍起來,他們分組合作設計了動作;選擇了串鈴、三角鐵、沙球等樂器為歌曲伴奏。在此後的合作表演中,學生有的唱,有的跳,有的伴奏,每個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走進音樂,並透過參與真正地聆聽音樂、領悟音樂、享受音樂,合作能力、創造力和音樂表現力也得到了提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