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線性規劃問題》教學反思

《簡單線性規劃問題》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簡單線性規劃問題》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本節課我的教學設計是透過上節課的二元一次不等式在平面直角座標系表示成平面區域來引入,由學生板演檢測學生掌握程度。在學生完成板演後,提出本節的問題:求z=2x+y的'最大值,使式中的x,y滿足不等式組(I),求z=2x+y的最大值,式中的x,y只能取平面區域內值,所以,只需要由z=2x+y變形為y=-2x+z就可以把不熟悉的求解轉化為一個高一曾學習過的內容:y=-2x+z就是直線方程的斜截式,讓學生畫出y=-2x,y=-2x+1,y=-2x+2,三條學生,觀察可以知道這是一系平行線,問題轉化為求z=2x+y的最大值其實就是求直線y=-2x+z過平面區域某一點時在y軸上截距最大值。我先畫出直線y=-2x,透過平移可以發現直線y=-2x+z過平面區域過某一點時在y軸上截距最大。求出最大值,問題得到解決。解答完成後,接著讓學生閱讀教材87-88頁,從中找出一些相關的概念。再回到解答過程,從中提煉出解答這類問題的解答步驟。最後進行一道變式訓練,改變不等式組,還是求z=2x+y的最大值。

  本節課完成後,個人反思如下:

  亮點:

  1.教學設計比較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

  2.放手讓學生多動手。

  改進部分:

  1.沒有完成備課時確定的教學任務:教學設計中還有變式2:z改為z=6x+10y,變式3:z改為z=2x-y。小結中有解題方法:圖解法(數形結合)

  2.教學基本功不紮實:教態不夠從容,不夠自信;語言不精煉,很多重複的語句,個別字普通話不標準;板書不工整,字型不漂亮,字型偏大,板書規劃不合理。

  3.在講相關的概念時,這裡應該節省時間,在學生閱讀教材時,先板演在黑板上,讓學生找出相應的內容,高效省時。

  4.在新課引入時,可以點明:在現實生產、生活中,經常會遇到資源利用、人力調配、生產安排等問題,解決這類問題就需要我們學習更多的知識,比如本節要學習的這內容就有關這方面的。再列舉一個例子,這樣可以立刻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