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鷸蚌相爭》教學後記

《鷸蚌相爭》教學後記

  一、設想與設計

  新一輪的《中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能力是一種交際能力,語文學科是涉及聽、說、讀、寫的一門應用科學,講究的是方法的掌握。我們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重複前人的結論往往大大多於自己思考。而沒有自己的思考,就難有新的創造。從語文教學實踐看,教師任務在於憑藉教學內容,組合教學手段和方法,引導學生把凝聚於知識之中的人類智力活動的方式方法內化為學生的個體素質。教師只要指點得法,“人腦就能把它的創造才能發展到不可想象的程度”(布魯納)。

  而如今好多學生的學與用是完全脫離開的,他們學了卻不知如何去用,也就是說他們所學的知識很少會內化為自己的行為。過不了多久,一些學生就將這些知識淡忘。還有一些同學雖然將所學的內容熟記於心,至於如何去運用,可能要在他們成年之後。

  回想自己的學生時代,老師在教完《塞翁失馬》這篇課文後,我只記住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句話。至於這個看似簡單,實則深奧的哲學道理,我一直懵懵懂懂。直至踏上了工作崗位,有了一定的人生閱歷,才知“塞翁失馬”的故事常常在生活中發生。然後引起了我對這個道理更深的思考:每一件事物都有它的白天和黑夜,它們圍繞著它不停息地運轉。但是人類,由於他的目光短淺,記憶力弱,只能看到事件彼此分散的環節,分割的部分,暫時的結果,突發的因素部分。因此我們要從連續性而不是從靜止狀態上去看待各種事物。

  我們常將“哲學”看得既深奧又繁複,認為這不是一般人所能懂的,殊不知它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曾有一位國外的教育專家在回答“國外的學生從幾歲開始學哲學?”時說:“可能在媽媽的肚子裡!”我簡直匪夷所思,這怎麼可能?但細細想來可見哲學教育在國外是深入人心的。它有這麼大的魅力嗎?

  其實在我們的語文教材中也有一些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寓言是透過一個小故事,揭示一個深刻的道理。其實這些簡短的語言中藏著深深的哲理。《鷸蚌相爭》的故事家喻戶曉,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個道理在我還沒有結束這課時同學們就已經得出了。他們還歸納為:雙方相爭,獲得利益的往往是第三者。其實學完了一則寓言故事,學生能總結出道理,並將這個道理熟記於心就可以順利地結束教學了。這時我想:我的學生會不會也像我當初學《塞翁失馬》一樣,許多年後才會有所悟,甚至只記得有“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麼句話,而根本不知如何去體會這句話中深刻的道理。當他在實際生活中遇到了這樣的事,他會不會想到有“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句話呢?他又會怎樣去解決這些問題呢?

  二、方案實施及效果

  方案(1)

  當學生得出“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個道理後,我問學生:“如果你是鷸、蚌或者漁翁的話,你希望自己是誰?”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是“漁翁”。這個回答是我意料之中的。於是我又問:“如果你就是‘鷸’或者‘蚌’的話,你又會怎麼樣呢?”然後我讓學生進行討論。由於小班的'緣故,教室空間和學生人數有著很大的優勢,我將討論分兩部分進行:

  (一)分小組進行討論:每個同學都發表自己的見解。

  效果:各小組都能得出統一觀點:如果我是“鷸”或“蚌”的話,我肯定會放了對方。因為只有放了對方我才能逃命。

  為了讓每個同學知道其他同學的想法我安排了第二次的討論:

  (二)自由組合小組進行討論:“當雙方都放了對方後又會有什麼問題呢?結果怎樣呢?”學生還可以提出其它問題,然後共同解決。

  效果:由於自由組合,每個人又聽到了許多新的見解。學生們經過討論得出幾種不同的見解:

  1、當鷸和蚌都放了對方後,它們感到為時已晚了,雖然後悔莫及但還是成了漁翁的晚餐。

  2、漁翁把它們帶回家後,蚌沒有翅膀不會飛成了漁翁的晚餐,而鷸因為蚌放了它,展開翅膀飛走了。

  3、當它們放了對方後,乘漁翁不注意,齊心協力、互相幫助逃走了。

  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將這些語言組成文字寫下來,旨在讓他們對本文有更深的理解。第二天我就將學生的文章瀏覽了一番。他們未能擺脫原先思維定勢,基本圍繞這三種結果寫出了文章。以下就列舉三位同學的文章。

  漁翁興高采烈地提著鷸和蚌回到家,他看見它們都已鬆開了嘴,就對它們說:“你們現在才醒悟,為時已完了。哈哈哈……”它們聽到漁翁的“霍霍”磨刀聲,後悔極了,異口同聲地說:“都怪我,早鬆口的話,就不會便宜了那個老漁翁。”

  ——李韻龍

  鷸和蚌彼此相持不下,老漁翁將它們關在矮棚裡。它們知道再這樣下去的話誰也逃不了,蚌鬆開了嘴,對鷸說:“你走吧!告訴我的孩子,以後不要再幹這樣的傻事了。”鷸乘漁翁不注意張開翅膀飛走了。

  ——劉宇琪

  蚌哀求著:“你放了我吧,外面在磨刀呢!”鷸鬆開了嘴,喃喃地說:“我們怎麼辦呢?”蚌說:“如今我們只有互相幫助才能逃生!”門突然打開了,老漁翁持刀走了進來,在這千鈞一髮的緊張時刻,鷸昂起頭,長嘴巴對準漁翁啄去。漁翁大吃一驚,緊閉雙眼,手忙腳亂,刀也掉了。等他定一定神,睜大眼睛看時,鷸早已飛遠了,蚌也掛在鷸的腳上一塊兒飛走了。

  ——黃子茵

  效果

  學生們都懂得了,當鷸、蚌相爭的時候,它們並不是只有死路一條。只要雙方化干戈為玉帛,並且互相幫助,就能化險為夷。

  三、問題的思考

  學習不可能一次就深刻地理解知識和掌握知識,因而到了一個階段後需要根據各種反饋資訊,予以總結、提高。以後又經過一個階段的學習,在提高了的基礎上再總結,再提高。學習是一種不斷地思索,而且漸進的過程。可以由清晰——模糊——清晰。只有這樣反覆地思考,學生才能真正地從中受益,領會學習的真諦。本篇課文的學習就到此為止的話,學生可能對這則寓言有深一層次的理解,但如果在平時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事,他們又應該怎麼做呢?該怎樣將它內化,指導我們的行為呢?

  寓言故事中的寓意深刻,深藏智慧、富有哲理,我想:只要指導方法得當,透過學習一定能讓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一個層次。這種思考是可以無限制延伸的,主要是要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聯絡自己的實際生活。並能用這些方法去解決其它問題。

  四、進一步的設想和設計

  綜上所述,同時我也想到自己的學習經歷,有許多知識是得益於課外的。我決定將此次學習向課外延伸。我將他們分成幾小組,以小組為單位(每一組有好、中、差生各2名。選一名組長,由組長進行安排分工,篩選材料。),上網瀏覽或檢視書籍、報紙尋找與這則寓言有聯絡的內容。

  方案(二)

  學生的積極性挺高的,他們找來了許多非常好的小文章我讓學生們在課堂上朗讀出來並談談自己的感想。有一組的學生讀了一則新聞,談了感想,我的印象頗深,現摘錄如下:

  某地發生大地震,有個小煤礦的工人誰也不甘落後,爭先恐後往外擠。由於坑道口太小,把出口堵死了,結果誰也無法逃生。而附近也有一個小煤礦,隊長當時很鎮定,他大聲喊道:“大家不要擠!一個一個來。”他自己並不急於逃生,而是留在後面指揮。結果20多個礦工全部安全逃了出來,他自己也脫離了險境。

  接著他發表了自己的見解:“正因為後一位煤礦隊長先想到了別人,救了礦工們,其實也救了自己。而先前的礦工們誰也不肯讓誰,結果把洞口給堵死了,就像鷸和蚌一樣,自斷生路。”

  ——組長吉東明

  效果

  雖然孩子回答的語言還停留在表面、不夠精煉,但能找出這樣的材料,而且能針對材料的內容發表見解實屬不易。我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顯而易見,學習後再不斷地思考對每一個人都是何等的重要。

  五、問題的再思考

  教學要面向每一位學生,而非畫地為牢地限定幾個模式,然後硬往千差萬別的學生身上套。從小吉同學的發言來看,他已能將學到的知識經過更深一層次的思考來分析問題。但是不是大部分同學都能像他一樣呢?事實告訴我還有一些同學可能只是旁聽生。那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如何讓大部分同學都能積極地思考,並且發表自己的見解呢?

  方案(三)

  主旨:我要讓每一個同學都發表自己的見解,經過再思考能將所學到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行為。

  實施:

  1、小班化為師生提供了足夠的空間條件,為了使每個同學都能有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我將學生分成兩大組,(優勢群體編排在第一組,弱勢群體編排在第二組。)然後圍成一圈,團團圍坐起來。(這樣學生在發言的時候可以面對每一個人,使大家能聽清他的發言)

  2、我將同學們找來的又一篇短文發給大家,短文的內容是:

  死路與活路

  一天,我到河邊釣魚,遇到一捕蟹老人,身背一個大蟹簍,但沒有上蓋。我出於好心提醒老人說:“大伯,你的蟹簍忘了蓋上。”

  老人慈祥地看了我一眼,說:“小夥子,謝謝你的好意。但我想告訴你:蟹簍可以不蓋。要是有蟹爬出來,別的蟹就會把它鉗住,結果誰也跑不了。”

  3、我請學生們看完短文後圍繞這篇短文進行討論。由於我將學生分層排列,所以就避免了發言都由好學生唱主角。

  效果(一)第一組的同學很快地切入了主題提出:這些螃蟹只要放了對方自己也獲救了。有的同學還談到了螃蟹的想法:我沒有逃出去,誰也甭想出去,要死大家一起死。有的同學接下去談道:“它這樣的想法恰恰是害了自己,原先還能逃出去,現在只有死路一條。事情的結果與它的想法有很大的關係。”第一組的同學發言積極,還談到了如果我是螃蟹的話,我會怎麼做。

  效果(二)第二組的同學由於擺脫了好同學的先入為主的思維定勢,使他們不得不動腦筋主動思考。有的提出:這個故事與礦工的故事有許多相同的地方。有的說:“它們只有放了對方才能逃出去。”有的說:“如果我是螃蟹的話,我就像礦工隊長那樣,先讓它們有秩序地逃走,我也可以逃走了。”在組內同學們都發表了自己的見解,發言質量也越來越高。

  效果(三)經過了討論——思考——討論我將他們的發言進行了總結:生活往往就是這樣,你不給別人活路,最終將會自短生路;你給別人機會,其實也等於給自己機會。

  我覺得學生潛意識已經對這個道理有所領悟,特別是第一組的同學,幾乎已經說出這個道理,而他們欠缺的是人生經歷。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今後碰到類似的情況的話,我想他們一定不會束手無策,甚至會用今天學到的來決定自己的行為。

  六、反思與討論

  一位教育家曾說過:“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的確如此,學生們雖然在這次學習中獲益匪淺,但是這樣的教學需要大量的空間、時間。有時教學者會因組織不當而導致課堂紀律有所鬆散。學生家長會認為孩子的學習時間是寶貴的沒有必要將時間花在尋找資料上。而我們每個人都認為學生的學習成績是最重要的,這樣教學能使他們的學習成績有較大的提高嗎?

  什麼樣的教學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什麼樣的教學方式才能達到我們的目的?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里,教育、教學應該追求的是人格的健全和多樣。柏拉圖早就指出,社會需要分工,而教學的目的就在於使不同的人能夠做最適合他的工作。

  作為教師應想方設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外那無邊無際的知識的海洋,要讓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時間和空間都是他們學習的課堂;我們不應該讓孩子們去死記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應煞費苦心地告訴學生們怎樣去思考問題,教給他們面對陌生領域尋找答案的方法;不用考試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盡全力去肯定孩子們的一切努力,去讚揚孩子們去思考的一切結論,去保護和激勵孩子們所有的創造慾望和嘗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