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一項小實驗》教學設計(通用6篇)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教學設計(通用6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最佳化。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做了一項小實驗》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教學設計 篇1

  一、激趣匯入

  師:你們知道嗎?當科學家是無數中國孩子的夢想。

  師:科學讓生活更美好。科學家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我們要尊重科學,尊重科學家,別讓歷史淡忘他們。同學們瞭解哪些科學家?請簡單介紹一下他!

  學生分享,教師也分享。

  師:沒有科學家艱辛的努力,就沒有今天強大的中國。向偉大的科學家致敬!同學們,偉大的科學家都是從一個小實驗開始的!

  師:今天程老師要變身成為科學老師,帶領你們來一趟科學之旅!

  板書:我做了一項小實驗

  二、新課講授

  1、教師引導學生走入創設的情境。

  師:科學之旅往往是隱藏在小實驗裡面,在每個小組的桌面上都放著一些實驗工具,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些什麼?

  師:你們現在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做實驗了吧!彆著急,我先問你們一個問題:做實驗時需要怎樣做才能發現事物的變化?

  生:觀察

  師:對啦!我今天要在三4班辦一場“金牌觀察員評選”活動,找出觀察最仔細的人,把他們評為金牌觀察員,並且頒佈獎狀。你們誰想成為“金牌觀察員”啊?

  2、佈置“金牌觀察員”挑戰任務一。

  師:同學們,老師讓你們在課前做了預習並且填寫了調查問卷,我發現只有個別同學做過實驗,因此,老師給每個小組選了一位做過實驗的組長,請各小組成員與組長一起完成第一個挑戰。

  3、教師點評並講評實驗記錄單,收集學生做實驗的心情。

  師:請同學們把實驗記錄單拍照上傳,老師將隨機點評幾位同學,看看誰能夠挑戰成功這個最難的任務!(學生傳屏,教師先讓學生點評,再做補充。點評完畢教師講評實驗記錄單,學生做出修改。)

  師:同學們,完成實驗以後,你一定會這樣那樣的感受,不管是興奮也好驚喜也罷,請用一個詞形容完成實驗的心情!(教師讓學生寫下觀點,教師透過希沃易課堂收集觀點,並且公佈出來。)

  4、教師引導學生認識連線詞。

  師:那麼,你知道如何把實驗過程寫成一段話嗎?學生答題出示13出示14確實,可以用上“先…接著…然後…最後…”這樣的連線詞,把實驗過程說清楚。你們還記得哪篇課文用過這個方法嗎?對啦!《蜜蜂》一課,請看——出示15那麼你們做好準備,迎接第二個挑戰了嗎?

  5、佈置“金牌觀察員”挑戰任務二。

  師:同學們,請看平板並且完成題目,注意要藉助實驗記錄單哦!

  (學生完成,老師點選後臺檢視完成情況,並且做好講評,講評時可以藉助放大鏡。)

  6、教師引導學生探索實驗中的科學知識。

  師:同學們,透過實踐以及總結我們懂得了這個實驗要如何完成,可每一個實驗,它都隱藏了一些小秘密,科學家正是做到了一步一步的探索每一個小實驗,才能獲得屬於自己的成功。你們回憶《蜜蜂》一課,作者是不是有自己的發現自己的想法呢?出示17是呀!關於今天的實驗,你發現的科學知識是?你的想法是?(學生暢所欲言,教師做補充。)

  實驗大揭秘

  7、佈置“金牌觀察員”挑戰任務三。

  師:同學們,老師帶來的白色顆粒確實是鹽,鹽水的密度大於雞蛋,因此雞蛋會浮起來。是不是很有趣呀?那麼,最後一個挑戰要來啦!你們有信心挑戰成功嗎?請詳寫出實驗過程中自己有趣的發現和心情。在寫的時候可以加入修辭手法,讓段落更加生動形象哦!(學生寫,教師看,發現寫得出彩的內容就投屏分享,完成以後教師分享自己的段落,讓學生品讀。)

  8、學生課後自評,以便教師收集資料準備習作的第二課時。

  三、課後思考以及作業佈置。

  同學們,透過這一次變身科學老師,我發現你們對科學有著很濃厚的興趣,也基本掌握了把實驗過程寫成一句話的方法。不過,習作時寫實驗過程還可以寫得更加精彩哦!請你們回去思考這個問題,下節課我們將回到習作的課堂,一起來學習如何開頭如何把過程寫的精彩如何結尾。課後,對浮力有興趣的同學,請另做一個有關浮力的實驗,發現更多浮力的秘密。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目標:

  1、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2、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數、採集資料,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3、學習使用酒精燈加熱水,以及做彈力、摩擦力、熱傳導、熱對流、根吸水、莖運輸水分等實驗,鞏固對比實驗方法,學習設計說明根有吸水作用的實驗、雨的模擬實驗。

  4、學習運用分析綜合的方法認識熱的三中傳遞方式。

  5、動手能力:學習製作太陽能熱水器等。

  在德育方面,主要向學生進行以下幾方面的教育:

  1、透過講述火箭的發明及我國現代火箭的發展,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透過指導學生認識熱的三種形態及應用,向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喜歡科學,愛動腦、愛動手,整體學習比較認真,對實驗感興趣,經過一年的科學學習,已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強呼叫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但是他們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強,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於語、數、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有五個單元,我們的食物、水、植物、空氣、熱,覆蓋了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地球與宇宙科學三大領域,調整後的新教材,內容體系更加科學、合理。一般每個教學內容為一個課時。根據教學建議,對典型的過程和方法展開充分的探究,不以1課時為限制。應該加強單元后的總結性教學,幫助學生梳理概念、澄清觀點。本冊教材將繼續引領學生經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從知識內容分為五部分

  1、我們吃什麼:從學生對食物的已有認識經驗入手,帶領學生遵循“整體感知---個體研究——綜合整理”的認知程式,認識食物的營養成分以及飲食與人的健康。(包括1、2、3、課)

  2、水裡有什麼:“溶解”單元是從觀察溶解現象入手,建立溶解的一般概念。這個概念可以看作是前概念水平,並沒有涉及分子的運動與分佈等問題。“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問題實際上已經向著溶解度這一概念發展了,但是在這裡主要還是想滲透溶解是物質的基本屬性。物質溶解的多與少和很多因素有關,如壓力、攪拌、溫度等,溶解與析出往往是可逆的。在“溶解的快與慢”問題中,溫度對溶解的影響是最重要的。而方糖的溶解從本質上與攪拌加快溶解是一致的,只不過它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明增加物質與水的接觸面(所謂咬碎)可以加快溶解。包括4、5、6、7課)

  3、植物身體:從學生對植物的已有認識經驗入手,帶領學生遵循“整體感知---個體研究——綜合整理”的認知程式,認識植物的器官及作用,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包括8、9、10、11、12課)

  4、空氣和水:指導學生認識熱空氣上升以及氣體的熱脹冷縮現象。(包括13、14、15、16、17課)

  5、熱傳遞:指導學生認識熱傳遞的三種方式及應用。(包括18、19、20、21、22課)

  6、探究與實踐:引導學生嘗試運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初步培養學生認真細緻地觀察和積極動手實踐的科學態度。

  四、本冊教材教學的重點、難點:

  重點是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難點是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8、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六、實驗安排

  1、食物營養成分的檢驗

  2、溶解

  3、加快溶解的方法

  4、除去水裡的雜質

  5、根的吸水實驗

  6、分離葉綠素

  7、莖疏導水分

  8、熱氣球上升的秘密

  9、氣球的反衝實驗

  10、瓶吞雞蛋

  11、水流有力量

  12、熱傳導

  13、木屑在熱運動水中的

  14、探究不同物品是否會生熱

  15、不同物體的吸熱本領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教學設計 篇3

  繪本是指以手繪圖畫來講故事的兒童讀物。繪本以畫為主,字少而畫面豐富,以畫傳達故事情節,很符合兒童早期閱讀的特點和內涵,圖與畫之間呈現獨特的敘事關係,表達繪本的整體意境,能帶給孩子美好的薰陶和教育。

  一、指導思想:

  兒童時代是感受性的形成期,非常容易受影響,而兒童時代的印象是難忘的,這些印象累積起來,就形成長大後表現出來的人格。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要給孩子多讀經典繪本,使他們多識字,多讀書,這樣長期積累,不但他們的語文讀解能力強,提高讀書能力,豐富知識,還能獲得情操教育。本學期將在認真解讀“兒童生活方式——讀、寫、繪”的基礎上,繼續紮紮實實地、有研究、有創造性地開展讀寫繪工作。

  二、總體目標:

  為了基於學生豐富生命體驗的創造與表達,用閱讀圖畫書、講故事、用圖畫表達與創造相整合的辦法,來喚醒一個個經典繪本故事,讓它們無聲無息地進入孩子們的靈魂深處。在孩子們成長的一個個階段,用繪本點燃生命的光,用故事串寫成長的足跡。本學期我們將開展豐富多彩的讀、寫、繪系列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注重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養成。讓孩子們在穿越了一個個繪本旅程中,不斷成長,不斷潤澤起來。

  1、根據會本適合兒童早期閱讀的特點和低年級兒童的認知心理特點,重在培養兒童的閱讀興趣和習慣,讓兒童愛讀書,快樂地讀書。

  2、培養兒童讀圖和閱讀簡單文字的能力,讓兒童積極向純文字閱讀過渡。

  3、研究快樂繪本閱讀對兒童知識的積累、思維的啟用、情感的豐富和人格的健全等方面的作用,學會閱讀,而且要讓他們從閱讀中感受到學習、創造和成長的快樂,讓他們在快樂繪本閱讀中健康發展。

  三、課程內容

  怎麼挑選優秀的繪本呢?我們應該明白,兒童早期閱讀的意義應該是感受作品的人文性。法國著名文學家史家亞哲爾定的兒童閱讀的好書標準可以借鑑:

  1、忠實於藝術的書。就是訴之於“直觀”,培養兒童觀察力的書是具有質樸之美的書。

  2、可以解放兒童的心,使他們喜悅讀的書。

  3、能把人類高貴的感情吹進兒童心靈的書,使兒童尊重一切生命??包括動物的生命、植物的生命、包羅永珍的生命。

  4、承認遊戲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活動的書。

  5、啟發兒童知識的書,幫助孩子認識人性的書。

  6、含有高尚道德的書。這種道德是永遠不變的真理,能讓人變得活潑、激奮起來。

  總之教師引導,最終讓兒童自己做主。

  四、工作安排

  本學期將每週一次的讀寫繪進行到底。課前精心蒐集符合兒童特點的讀寫繪作品,可以激發孩子的興趣,要做到課後孩子有畫想畫有話想說。

  1、每月班級舉辦一次的讀、寫、繪作品展覽,評出優勝獎。

  2、班內舉行講故事比賽。

  3、收集典型學生的作品,學期結束舉行學生個人作品系列展覽。

  4、指導家長參與孩子的讀、寫、繪活動,在共讀、共寫的過程中,創造、編寫共同的語言和密碼

  五、教學進度安排

  二年級繪本教學進度安排表

  備註:教學內容可能會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進行修改。

  備選繪本:《是誰嗯嗯在我頭上》《子兒,吐吐》《我是霸王龍》《西雅圖酋長的宣言》《小恩的秘密花園》《我的友情要出租》《大腳丫跳芭蕾》《雪花人》《彩色的烏鴉》《媽媽的紅沙發》《荷花鎮的早市》《小石獅》《雲朵麵包》《我的身上長了樹》《老鼠牙醫地嗖頭》《米麗的大秘密》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教學設計 篇4

  一、指導思想

  加強實驗教學工作是貫徹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為進一步提高小學實驗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實驗室材料實現科學化、分類、分檔、檔案管理,加強實驗水平和實驗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實施素質教育,推進教育發展。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如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特制定本校實驗教學工作計劃。

  二、主要任務、目標

  按國家課程標準開齊開足實驗教學課程,實驗開出率達到90%以上,我們力爭演示實驗達到95%以上,分組實驗達到100%。引導每個學生親歷各個實驗探究過程,形成一定實驗技能,培養科學的實踐,實驗,觀察能力。

  三、常規實驗教學工作:

  1、實驗教師應與其他學科密切合配,按照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求,學期初要制定《實驗教學工作計劃》,並認真填寫《實驗進度表》,張貼在實驗室。

  2、分組實驗時,任課教師要認真填寫實驗通知單,學生要認真完成實驗報告,每次實驗報告任科教師都要仔細批改。

  3、實驗教師要按照《實驗進度表》認真準備實驗。若需要藥品和儀器,要提前向學校

  校報告,及時購買。同時,開展實驗教學研究,積極改進儀器及自制教具 。

  4、凡有危險性的實驗,任課教師必須事先講清操作規程,注意事項,其後必須兩人以上進行實驗,不得隨便讓非實驗人員操作。堅決杜絕學生將實驗藥品帶出實驗室。

  5、做好實驗前後的`儀器、藥品檢查和記錄工作。

  6、做好實驗室的衛生管理工作。

  7、整理好實驗檔案。

  四、 做好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實驗室必須將實驗室管理條例掛放在顯著位置。第一次實驗課時,教師必須向學生交待清楚實驗室的各項規章制度。

  1、防火、防電

  (1)防短路、漏電。實驗教師要加強防火及防電害意識,不能麻痺大意,應不時督促檢查學生的防火及防電害工作。在學生實驗前必須保證電路及各種電器的完好,認真檢查插頭插座是否合適或鬆動脫落,電路絕緣是否良好,有無破損、漏電、短路等情況,各種電器是否能正常工作。如有問題必須及時排除解決。防止亂拉亂扯電線。

  (2)學生做實驗時,對易引起火災的實驗一定要向學生講清操作要領,避免事故發生。

  (3)嚴禁在實驗室吸菸。

  實驗室都配備滅火器,實驗教師要會使用,並經常檢查,保持完好,到期申請更換。發現火險隱患及時報告處置,一旦發生火災要主動撲救,及時報警(電話119)。

  2、防盜、防破壞

  (1)實驗教師每天離崗時要關閉應關閉的電源、水源,鎖好門窗。門鎖及門窗插銷要保持完好,發現損壞,必須及時報修。待修好後再離開。

  (2)學生實驗完畢,必須對所使用的儀器、試劑、標本和模型作及時清點和整理,歸櫃儲存。

  (3)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如不按實驗規程和要求做,損壞儀器和標本,須按損壞程度,要記錄清楚,作價賠償。

  (4)在實驗過程中,實驗教師不得離開,以保證實驗順利進行。

  (5)實驗結束時,做好儀器藥品檢查記錄和安全存放工作。

  (6)學期結束,要做好實驗工作總結和安全工作總結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教學設計 篇5

  加強實驗教學工作是貫徹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為進一步提高小學實驗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實驗室材料實現科學化、分類、分檔、檔案管理,加強實驗水平和實驗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實施素質教育,推進教育發展。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如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特制定本校實驗教學工作計劃。

  一、 理化生實驗技能方面要求

  1、實驗操作技能:如認識、選擇和正確使用基本儀器;在理解實驗方案的基礎上編制實驗步驟,按規範要求進行實驗操作;排除實驗中的常見故障等技能。

  2、處理資料、完成實驗報告的技能:如設計記錄表格、正確觀察讀數、進行資料處理、分析實驗誤差和設計實驗報告的技能。

  3、研究、改進實驗和自制教具、學具的初步技能:如能以理化生的原理、思想和方法為指導,結合實際進行初步的實驗設計。

  二、 著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目前還沒有反觀察作為獲取知識的一種手段,沒有把觀察跟注意力、思維力結合起來,作為發展學生可持續學習的一種途徑。因而,目前中學生的觀察普遍存在以下的缺陷:

  1、觀察目的性不明確;

  2、不善於完整,全面地進行觀察;

  3、經常忽視隱蔽在現象後面的本質;

  4、抓不住稍縱即逝的現象;

  5、往往把現象和結論混為一談;

  教育應該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我們認為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是理化生教學的一個突破口;因此,如何進行正確時培養和引導學生觀察能力的訓練和提高的是件刻不容緩的事情。針對我校學生實際,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動手技能是我們實驗室的主要工作,我想透過努力達到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與科學態度。

  三、 科學精神與科學態度

  1、對自然界的好奇和探索興趣

  2、求實與求真

  3、獨立思考與創新

  4、質疑、反思與理性精神

  5、關注、責任、勇於實踐

  6、尊重與合作精神

  四、 改革評價模式

  提倡用記錄卡片的形式記錄學生情況。

  在學習檔案中要收錄理化生學習的重要資料,如遇到的疑難問題及其解答,在探究活動中最出色的表現,被否定過的觀點,透過努力最後解決的難題,設計巧妙的小製作,優秀的小論文、作業情況、教學中的觀察記錄等。

  提倡記“課堂日誌”和“現場筆記”。

  由教師和學生把每堂課中發生的事情如實記錄下來。現場筆記應對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進行詳細地客觀地描述。還可以能過訪談多種途徑收集學生的客觀表現。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教學設計 篇6

  一、建立機構,明確職責,完善管理制度

  1、建立學校教育技術裝備管理和實驗教學工作領導小組。

  2、強化實驗教學日常管理

  (1)學校按要求制訂實驗室主管領導職責,實驗員職責,科任教師職責,學生實驗守則,職責分明,責任到人。

  (2)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儀器裝置借用,領用,損失賠償制度。

  (3)實驗室在借用、領用、儀器、演示實驗,分組實驗時必須進行填寫登記,手續要完備。

  (4)建立完整的管理帳冊,資料檔案,定冊清查帳、物、卡,每學期末進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盤點。

  (5)各種儀器、裝置的存放要根據其效能和學科特點,科學分類擺放,並加強防護工作。

  (6)加強對計算機教學的管理,配備專職教師,加強學生上機操作,實踐並每期考核一次,檢查學生情況。

  二、加大投入,進一步完善實驗室基礎建設。

  1、加大對學校教育技術裝備及實驗基礎建設,保障有可靠的安全設施和良好的通風條件。

  2、實驗經費要專款專用,建立實驗經費專帳,保證教學的政黨開展。

  三、規範實驗教學行為,開展實驗教學研究。

  1、實驗教學要實行實驗計劃、實驗申報、實驗備課、實驗報告“四對口”。

  (1)實驗計劃:每期次,各實驗科目任課教師要制訂詳細的演示,分組實驗計劃。

  (2)科任教師的每次演示,分組實驗都要實行申報制度,認真填寫實驗中報單,並與計劃、備課一一對應。

  (3)科任教師的每次演示,分組實驗都要備課,備課的內容要有課型、實驗課題、實驗目的、器材清單、裝配示意圖和實驗步驟,課後有實驗情況記載和實驗效果分析。

  (4)每次分組實驗學生都要完成實驗報告,每次實驗報告都要批改,有時間記載。

  2、實驗教學過程要規範。

  每一次演示,分組實驗教學目的要明確,實驗之前要與實驗員一道預做實驗,實驗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開展雙邊活動,弄懂實驗原理,分析實驗資料,掌握實驗操作要領,鼓勵學生勇於實踐、積極探索。

  3、大力開展實驗教學研究。

  (1)分管實驗的領導每期原課不少於5節,並有聽課記錄,課後及時與教師和實驗員交換意見,提出改進措施。

  (2)學校每期舉行一次演示,分組實驗教學優質課評比活動。

  (3)學校每期組織一次學生實驗操作考查。

  (4)每學期舉行一次實驗教學專題研究活動。

  4、各類實驗開出率要達標。

  演示實驗,分組實驗開出率要到100%,演示實驗成功率達到95%以上,分組實驗成功率達到100%。每次分組實驗開出的組數要達到開組數的98%以上。

  四、建立教育技術裝備管理和實驗教學工作獎懲機制。

  1、學校對實驗教學、裝備管理工作按工作職責實驗實行評估,計入個人工作量和工作業績,實驗員和管理人員在評優、晉級等方面享受教師同等待遇。

  2、在學生中開展一次小發明、小製作、小論文評選活動,對優秀者給予通報表彰和獎勵,並報送上級參評,對指導教師進行獎勵。

  3、開展自制教具、實驗論文和實驗優質課評比,擇估選送市、地參評,獲獎者按標準進行獎勵。

  4、教導處對教師開展實驗教學情況納入教師檢查範圍,並根據檢查結果進行獎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