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取氧氣教學設計(精選5篇)

製取氧氣教學設計(精選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製取氧氣教學設計(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製取氧氣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學會實驗室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方法和原理,

  2.練習連線儀器的基本操作。

  過程與方法

  能夠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選擇製備氣體的發生裝置,根據生成物的性質選擇收集氣體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明確反應原理、確定反應裝置、實驗步驟,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探究的慾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教學重點

  實驗室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方法和原理

  三、教學難點

  實驗室製取氣體的裝置選擇和實驗操作。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鐵架臺、大試管、帶導管的膠塞、酒精燈、水槽、集氣瓶、火柴高錳酸鉀藥匙棉花

  五、教學過程

  新課匯入

  9月20日天舟三號載物飛船發射升空,你知道發船發射用的助燃劑一般用的是什麼嗎?空氣行不行?而純淨的氧氣又是如何製得的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製取氧氣。

  合作探究

  (一)自主學習

  請同學們閱讀黑板上的資料卡片,總結歸納出工業上製取氧氣的方法。

  (二)實驗探究

  1.實驗室製取氣體的裝置探究

  (1)發生裝置

  A固固加熱型B固液常溫型

  (2)收集裝置

  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密度大於空氣的氣體

  a排空氣法:

  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密度小於空氣的氣體

  b排水集氣法:收集不易溶於水且不與水反應的氣體

  2.高錳酸鉀製取氧氣

  (1)原理:高錳酸鉀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2)實驗裝置:

  發生裝置:固固加熱型收集裝置:排水法

  (3)實驗步驟:

  查裝定點收離熄

  (4)實驗現象:

  a導管口有氣泡產生,集氣瓶中的水逐漸減少,產生無色氣體。

  b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5)實驗注意事項:

  A檢查裝置氣密性

  b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

  c導管伸入試管內要稍微露出橡皮塞

  d試管口塞一團棉花

  e收集氣體要等到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開始收集

  f實驗結束時,先移出導管,再熄滅酒精燈

  六、小結

  經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獲得了哪些知識?

  七、課堂小測

  板書設計:

  製取氧氣

  一、工業製氧氣:分離液態空氣法

  (物理變化)富氧膜法

  二、實驗室製取氧氣

  原理:高錳酸鉀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步驟:查裝定點收離熄

  製取氧氣教學設計2

  一、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課是對常見氣體的實驗室製取方法的複習,是初中階段的重點知識,也是升學考的重點知識,氣體發生裝置、收集裝置的設計和改進是氣體制取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本節課欲透過回顧總結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比較、分析氣體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並引進洗氣瓶,介紹洗氣瓶的多種用途。在設計和改進氣體發生裝置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逐漸理解:由於反應物的不同和反應條件的不同,產生同一種氣體不一定選擇同一種裝置;考慮到要節約藥品、使反應更加合理、易於操作等實際需要,同一種實驗裝置還可以進一步進行改進。

  本節專題複習課,意在透過對氧氣、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取的複習,進一步掌握有關氣體實驗室製取的一般思路、方法、規律。其中以氧氣、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取知識為基礎,層層遞進到總結規律、解決實際問題,在此基礎上師生透過分析、對比,共同總結出這類實驗的規律,以期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目的,為高中化學中氯氣的實驗室製取進行有效銜接。

  二、教學過程設計

  本節課的主線1:比較實驗室製取氧氣、二氧化碳的`反應物、反應原理→發生裝置→裝置要求→練習:制氫氣、氨氣的裝置選擇→小結:歸納氣體發生裝置與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有關。主線2:比較氣體的收集方法、裝置、裝置要求→氣體的有關性質→練習:選擇三種氣體的收集方法→小結:歸納氣體的收集方法與氣體的性質有關→連結中考,綜合練習,鞏固

  在氣體的收集方法複習中,透過氣體收集裝置的比較,給學生以思考性的指導,擴大學生自主探究的機會;同時透過閱讀題中給予的資訊,不僅考查學生對資訊蒐集和處理的能力,同時考查學生分析、比較、歸納、整理和應用資訊的能力。在給學生自由探究的時間和空間中,老師再鼓勵學生大膽猜想、質疑問難、發表不同意見,這時不要急於得到圓滿的答案,特別是當學生的見解出現錯誤或偏頗時,老師適當地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我矯正,將機會留給學生。

  三、課後的思考

  這次課讓我感覺,一定要對課改的理念有很好的理解,並且在平時的教學中也要注意落實,老師的心中有學生,才能適當地引導學生,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當然,如果教學中老師能給學生很大的自主探究的空間,學生才能積極地參與到教師的教學當中,那麼我們的課堂才能呈現出這樣一種很好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和諧氛圍。

  製取氧氣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生能說出實驗室製取氣體的方法和設計思路;能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反應原理,明確實驗裝置。

  2、透過探究,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初步學習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體驗化學實驗方法的科學性;能進行初步的科學探究活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透過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培養學生求實、創新、合作的科學品質。

  2、透過師生、生生之間的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體驗探究成功樂趣。

  教學重點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原理、實驗裝置和製取方法。

  教學難點

  從實驗室製取氣體的思路出發,確定CO2的實驗室製取方法。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

  (一)知識回顧,匯入新課。

  師:我們已經學習過氧氣的實驗室製法,請同學們共同來回顧一下。

  實驗室製取氧氣

  方法

  反應原理

  發生裝置

  收集裝置

  檢驗方法

  驗滿方法

  放置方法

  1、加熱高錳酸鉀

  2、加熱氯酸鉀

  3、分解過氧化氫

  師:除氧氣外,二氧化碳也是一種與人類生產、生活有密切關係的氣體。那麼,在實驗室裡如何製取二氧化碳呢?(板書課題課題2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

  (二)鼓勵學生設疑。

  結合實驗室製取氧氣的探究,你認為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我們應該重點探究哪些問題呢?結合學生設疑教師板書:

  1、反應原理

  2、發生裝置

  3、收集裝置

  4、檢驗方法

  5、驗滿方法

  (三)出示探究指導。

  請同學們根據大螢幕上的探究指導,透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以上問題。

  探究指導:閱讀教材113—116頁的內容,弄清楚一下問題:

  1、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是什麼?你能寫出總的化學方程式嗎?

  2、實驗室製取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應考慮哪些因素?

  3、填寫教材114頁的比較表,透過比較、分析,你認為製取二氧化碳應採取什麼裝置?

  4、將教材114頁的儀器依次編號,設計一套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想一想這套裝置的優缺點是什麼?

  5、回顧二氧化碳的性質,思考如何檢驗和驗滿?

  6、你能總結實驗室製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嗎?

  (四)學生自探,教師巡視瞭解學情。

  二、解疑合探

  (一)小組合探。

  同學們自學的很專注,收穫肯定不小,在自學中你還遇到那些沒有解決的問題,請趕快在小組內討論交流一下,時間為3分鐘。大螢幕出示要求:

  1、組長負責,安排好發言順序,力求各抒己見、愉快高效。

  2、組長組織對有爭議的答案進行討論,鼓勵成員積極闡述自己的觀點,爭取達成共識。

  3、重點討論教材提供的器材你能設計出哪些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它們的優缺點是什麼?你們組最終確定的裝置是什麼?

  4、交流結束,達成共識後,組長確定本組參與展示和評價的代表。

  (三、質疑再探

  快速瀏覽教材,想想你還有哪些不太明白的地方,或者又產生了哪些新的疑惑?請勇敢的提出來,我們共同探討。

  預設:

  1、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為什麼用大理石和石灰石而不用碳酸鈣?為什麼用稀鹽酸而不用濃鹽酸?稀硫酸呢?

  2、如何檢查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裝置的氣密性?

  四、運用拓展

  第一關:

  實驗室裡製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檢驗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證明是否集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關:

  已知氨氣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小於空氣,極易溶於水。實驗室常用加熱鹼石灰和硫酸銨兩種固體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氣。根據所學的知識判斷,實驗室製取氨氣時發生裝置應選擇________裝置,收集裝置應選擇________裝置。

  第三關:右圖是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圖,指出圖中的錯誤或改正,並說明原因。

  (三)分享收穫: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在知識和方法上有什麼收穫?

  (四)學科班長評價學生課堂表現。

  (五)作業佈置:

  1、課堂作業:教材116頁第3題、第5題。

  2、課外探討:教材116頁第4題。

  板書設計

  課題2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1)

  一、藥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

  反應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發生裝置固液不加熱型。

  二、實驗裝置

  收集方法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

  三、檢驗: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

  驗滿: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

  製取氧氣教學設計4

  一、智慧點撥

  右圖是實驗室製備二氧化碳的裝置圖,該裝置圖的特點是:

  (1)開啟彈簧夾,大理石和鹽酸接觸,發生反應;關閉彈簧夾後,鹽酸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壓回長頸漏斗,與大理石分離,停止反應。用該裝置製取二氧化碳,可起到節約藥品和取用方便的效果。下圖裝置中哪些可以起到與右圖裝置相同的效果?(填寫編號)

  (2)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有關二氧化碳的探究實驗,以下是實驗報告的一部分,請填寫實驗目的和有關實驗儀器名稱。

  實驗目的:

  儀器和試劑:玻璃管、二氧化碳氣體、肥皂水等。

  實驗步驟現象和結論

  1、將標有“A”或“B”的兩個空兩桶(2000mL)放在實驗臺上,往B量筒中充滿二氧化碳氣體。2、用玻璃管蘸取少量肥皂水,在兩個量筒上方分別吹出一個肥皂泡(兩個肥皂泡大小相仿,內含空氣),使其緩緩落入兩個量筒中,並觀察現象。A量筒中的肥皂泡不久即沉入量筒的底部,而B量筒中的肥皂泡基本上不下沉,懸浮在中間,說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

  分析:這是一道實驗綜合題,涉及實驗的注意事項、裝置的選擇和改進、生成氣體的探究等多個問題。結合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藥品的選擇原則,裝置的特點以及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等,再加上認真閱讀題中說給條件作答。題中還考察了試驗目的,儀器和試劑,實際上反映了中考改革的方向,就是讓更多的學生要親自動手做實驗,不要背試驗。

  答案:

  (1)BD。

  (2)驗證二氧化碳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或者比較二氧化碳氣體和空氣的密度大小);2000mL量筒2只。

  點評:塊狀的石灰石或者大理石很難跟稀硫酸反應,因為生成硫酸鈣微溶於水,微溶的硫酸鈣覆蓋在大理石或石灰石的表面,阻止了反應的進一步發生,如果將石灰石或者大理石磨成粉末狀再跟稀硫酸反應,則反應速率大大加快。

  二、隨堂反饋

  1、小強在化學課上知道了蛋殼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鈣,決定製作一個無殼雞蛋送給媽媽。他應該從廚房中選擇雞蛋和下列物質中的()

  A、味精B、白酒C、醬油D、食醋

  2、有人想在一塊大理石板上用化學腐蝕的方法刻上“熱愛祖國”四個大字。請你提出一種腐蝕的化學方法(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請你完成以下操作步驟:

  (1)將熔化的蠟液塗在大理石板上,並刻出“熱愛祖國”四個字,使大理石漏出;

  (2)

  (3)清理掉字周圍的石蠟。

  三、火眼金睛

  1、實驗室製取CO2和O2的共同點是()

  A、氣體發生裝置相同B、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C、反應時都需要加熱D、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2、實驗室製取二氧化需要用的一組藥品是()

  A、大理石和稀鹽硫酸B、石灰石和稀硫酸C、木炭和氧氣D、碳酸鈉和稀硫酸

  3、證明集氣瓶中收滿二氧化碳的正確方法是()

  A、加入澄清石灰水B、加入紫色石蕊試液

  C、把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D、把燃著的木條伸到集氣瓶內

  4、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五個步驟:①檢驗裝置氣密性②按要求裝配好儀器③向長頸漏斗中注入稀鹽酸④收集氣體⑤向廣口瓶中放入幾小塊大理石,其中正確的順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⑤③④C、②①③④⑤D、③④⑤②①

  5、將珍珠加入稀鹽酸中,有氣泡產生,生成的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珍珠中含有下列離子中的()

  A、氯離子B、硫酸根離子C、碳酸根離子D、氫氧根離子

  製取氧氣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製取氧氣》課題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九年級)第二單元課題3的內容。本課題是學生練習了實驗基本操作後接觸到的第一個氣體制取實驗,有利於進一步熟悉常見儀器的使用,透過對實驗室製取氧氣的原理和思路的分析,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更為今後學習其他氣體的製取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實驗室製取氧氣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瞭解實驗室製取物質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

  (2)認識分解反應、催化劑及催化作用

  2、過程與方法

  透過學生動手實驗進行科學探究,在活動過程中對獲取的資訊進行加工處理。從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實驗操作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探究的慾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氧氣製法的探究

  2、難點:催化劑的概念的理解

  教學策略

  本課題的編寫意圖是讓學生能夠自己動手探究,綜合練習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因而變演示實驗為隨堂探究實驗是很有必要的。我們在教學中擬引導學生從生活體驗出發,透過具體的實驗探究得出製取氧氣的原理,理解催化劑和分解反應的概念,瞭解催化劑在化工生產中的應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實驗動手能力,讓學生在相互合作、交流的環境中去學習新知識,掌握運用新知識。

  教具準備

  分組提供:試管5支、酒精燈、鐵架臺、5%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小木條、火柴

  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匯入新課

  空氣中約有1/5體積的氧氣,但在許多情況下需要較純淨的O2,如何獲得的呢?

  (二)新課

  1、【投影出示圖片】

  1:人和動物的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

  【投影出示圖片】

  2:工業上用的氧氣鋼瓶。

  師引入:自然界獲取氧氣主要來源於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實驗室中怎樣獲得少量的O2?

  學生猜想,暢所欲言;學生觀看、思考。讓學生明確本課的學習內容,激發學習興趣。

  2、實驗探究合作交流。

  (提問)實驗室是如何製取氧氣的呢?

  (引導)利用實驗臺上的儀器探究這一問題。

  參照教材P37圖2—14,說出儀器名稱和用途,觀察藥品顏色思考回答。

  3、組內交流明確學習導向。與已學知識相銜接,為探究新知識作準備。

  4、實驗探究合作交流(課件展示)

  【實驗2-5】

  內容實驗編號現象原因快慢

  ①過氧化氫溶液②單獨加熱二氧化錳③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錳

  學生按表格內容做好實驗並觀察、記錄、分析。

  培養學生實驗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小組的團結協作精神。

  展示提高。(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實驗結果。

  (設問)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製取氧氣時為什麼總要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錳?

  小組討論交流。培養合作意識,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評價)對學生的討論情況適當讚許和鼓勵,並得出初步結論:二氧化錳能加快過氧化氫溶液分解制取氧氣的速度。

  學生相互評價。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和愉悅感。

  (設問)二氧化錳是一種不溶於水的固體物質,二氧化錳在反應前後的性質是否改變了呢?用過的MnO2能否再次使用?

  讓我們一起完成【實驗2—6】。先預測,後實驗並認真觀察,做好實驗記錄,發現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

  (歸納)從實驗結果分析得出:催化劑的概念以及在反應中表示方法。

  (課件展示)催化劑在化工生產中的作用。例舉生活中使化學反應減慢的催化劑。表述實驗現象,找出催化劑概念的關鍵詞加以領悟。觀看,思考,分析歸納出科學的結論。引導學生探究,學會辯證地思考問題。

  5展示提高(設問)實驗室還有其它方法制取氧氣嗎?此處增加【實驗2-7】的實驗如: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思考討論使學生體驗到實驗室可透過多種方法來製取氧氣,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觀察並思考:

  (1)、上述實驗中,使用了哪些儀器?

  (2)、為什麼可以用排水法收集O2?

  (3)、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製取O2能用此裝置嗎?

  學生分析、比較、交流,A:固熱型製取氣體B:固液常溫型製取氣體C:難或不易溶於水D:密度比空氣大E:密度比空氣小。

  (設問)製氧氣的原理是我們前面學過的化合反應嗎?

  (課件展示)化合反應例項。師生共同歸納規律,分析發現新問題,指導學生尋找規律,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由化合反應特點引出分解反應的學習,由實踐體驗上升到理論思考。

  6(分析)得出分解反應的概念。(課件展示)反應物種類,生成物種類,反應特點,化合反應,分解反應,分析、比較,得出結論。培養學生分析、比較、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三、小結。

  梳理、整合、自我小結本堂課的主要內容和學習體驗,並相互交流。培養學生的知識歸納能力。

  四、診斷評價

  一組習題(略)

  學生獨立完成,核對答案,互相糾錯,強化學習情感,及時反饋矯正。

  (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補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