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水稻之父教學設計(通用5篇)

雜交水稻之父教學設計(通用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雜交水稻之父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雜交水稻之父教學設計 篇1

  【學習目標】

  1、瞭解人物通訊的特點;(重點)

  2、.理解典型事例對於表現人物形象的作用;理解運用資料的作用;(難點)

  3、瞭解袁隆平的科學精神和卓越貢獻。

  新課匯入:我國有句古話,叫作“民以食為天”,離開了糧食,也就沒有了我們這個活生生的世界,那麼,為我們解決吃飯問題的人,得到大家的尊敬與關注,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袁隆平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為了雜交水稻的增產增收,他耗費了大半生心血,從他的身上,我們能真正理解一個大寫的“人”字的含義。

  【知識連結】

  (一)人物簡介: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於北京,1953年畢業於西南農學院農學系,畢業後,一直從事農業教育及水稻研究。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雜交水稻專家,是我國雜交水稻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為我國糧食生產和農業科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他的主要成就表現在雜交水稻的研究、應用與推廣方面。

  (二)文體知識:通訊是一種經常被使用的新聞文體,但比訊息長,內容更為豐富。可用描寫、抒情、議論等表達方式,具體、生動、形象地反映新聞人物和事件。通訊一般分為人物通訊、事件通訊、工作通訊和風貌通訊。

  所謂“人物通訊”,是用來報道特定人物的一種新聞體裁,它以寫人為主,專門介紹人物的典型事蹟、成長過程和精神面貌,可以寫人物的一生,也可以寫人物生活中的片段,可以寫一個人,也可以在統一的主題下寫一組人。

  【自主學習】

  一、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

  1、字詞正音。

  秈( )型祖籍( )黔( )陽大相徑( )庭

  鑑( )於兵不解( )甲矢( )志不移甲缽( )雌蕊( )夜不能寐( )劫( )後餘生豐碩( )

  2、詞語解惑。

  鑑於:

  大相徑庭:

  矢志不移:

  劫後餘生:

  功成名就:

  【合作與探究】

  二、用略讀的方法閱讀全文,回答下列問題。

  1、“聽了向福財的話,袁隆平心情很沉重。”

  袁隆平為什麼心情沉重?

  2、培育雜交水稻最主要的困難是什麼?袁隆平是怎樣解決的?

  3、(1)概括一下,課文中選取了哪些典型事例來展現人物形象的?

  (2)作者選取了這些典型事例來寫袁隆平,有什麼作用?

  4、(1)用課文中的數字說明雜交水稻對中國和世界的貢獻。

  (2)想一想:這些數字究竟對錶現人物有怎樣的作用呢?

  【拓展延伸】

  讀過課文後,你認為袁隆平的哪些精神值得你學習?他哪種精神對你啟發很大?

  【課堂小測】

  1、選詞填空

  (1)與會人員對袁隆平( )的學術報告和答辯報以雷鳴般的掌聲。

  A.精彩B.精湛C.優美D.嚴謹

  (2)袁隆平發明的雜交水稻,還以( )之勢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A.迅猛B.迅速C.兇猛

  2、根據詞義寫出相應的詞語。

  (1)立下志願決不改變。( )

  (2)遇上災難而僥倖活命。( )

  (3)比喻彼此相差太遠。( )

  (4)神異的光輝。( )

  3、本文是一則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用______________說話,報道了袁隆平在_________________

  雜交水稻之父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課文,瞭解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的經過,學習他敢於實踐,敢於創新的精神。

  教學準備:瞭解袁隆平的事蹟。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

  板書 16 雜交水稻之父

  質疑 “雜交水稻之父”指誰?為什麼稱他“雜交說稻之父”?

  讀課文第一小節回答第一個問題。

  交流自己瞭解的袁隆平。

  二:自學課文。

  1、讀通課文,標好小節,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2、交流。(1)讀書,糾音。(2)質疑解疑。

  3、默讀,文章主要寫上什麼?

  三:學習重點段。

  1、袁隆平為什麼決心攻克“人工雜交水稻”這一世界難題?

  讀課文二、三自然段。首先明確袁隆平是為了解決人民的吃飯問題;其次明確這是一個世界難題,國內外從無人試驗過,而且外國專家武斷地肯定“此路不通”。但袁隆平堅信有天然雜交水稻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雜交水稻。再次袁隆平作出這個決定要有極大的勇氣,要有創新精神,更要付出艱辛和心血。

  2、袁隆平為了研究付出了怎樣的艱辛和努力?

  讀三、四、五、六自然段,找出有關的語句,並透過想象去體驗和感悟。

  學生邊說邊指導朗讀。

  3、袁隆平的研究作出了怎樣的巨大貢獻?

  讀七、八小節,對文中的幾個數字算算賬,具體感受一下這是怎樣的巨大的貢獻。

  4、指導朗讀。

  四:總結。

  1、為什麼稱袁隆平為“雜交水稻之父”?

  2、為什麼本文以“雜交水稻之父”為題?

  4、 袁隆平為什麼能取得成功?

  雜交水稻之父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讀11個生字和新詞。

  2、瞭解課文內容,理解世人稱頌袁隆平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的原因。

  3、能給課文各部分擬定小標題。

  【教學重、難點】

  1、理解世人稱袁隆平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的原因。

  2、能給課文各部分擬定(角度基本一致的)小標題。

  【教學準備】

  1、查詢“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的相關資料。

  2、文字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情況

  1、今天我們學習第3課《世界雜交水稻之父》。透過預習,課文的幾個生字你們都認識了吧。出示生字詞課件:

  (指讀生字詞)

  2﹑解題,瞭解袁隆平。

  (1)同學們對字詞地掌握都比較好,在預習的基礎上,誰來談談你對課題的理解。

  學生自由發言,老師根據同學的發言板書:袁隆平

  老師總結:這是我們對課題的理解所知道的內容。

  (2)誰能用簡單的話介紹一下袁隆平的情況?同學發言後,老師進入資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你默讀課文,說說你都知道了什麼?從課文的結構上你還發現了什麼?(5分鐘)

  2、學生彙報。預設學生的彙報:

  知道:袁獲得的榮譽(如果學生說到了就出示課件第二自然段,不說就不出示)課文主要內容(可以就全文說,也可以一部分一部分的說。)等。

  發現:全文先寫袁研究雜交水稻的結果,後寫研究過程;雖是寫人文章,但不像以往學的寫人文那樣——詳寫人物言行、神態、心理;文章篇幅長,課文自己標出四個部分等。

  三、擬定小標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一)瞭解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的過程,概括課文各部分主要內容。

  1、學法提示:這麼長的課文,你打算用什麼辦法把握課文內容哪?(引導學生說出先了解每部分的內容)

  2、那我們先來看課文的第一段,請你認真默讀,劃出能概括這部分的主要內容的語句並概括段意。(找同學讀中心句,教師隨即出示課件,審視同學概括的段意。)這裡時間不宜過長,因為這是學生已具備的能力。

  3﹑請你按照以上的學法,自學第二﹑三﹑四部分。

  4﹑展示兩組同學的段意,然後學生審視、修改自己寫出的段意。

  (二)引導學生給課文各部分擬定小標題。

  修改後的段意簡單多了。但要把剛才我們寫的段意連線起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還是顯得長,你能不能用簡練的幾個字概括各段的主要內容?

  1﹑擬定小標題和寫段意即有一致性又是有區別的,你覺得應該怎樣列小標題?

  (抓住各部分的主要內容,用簡明的詞語或短句概括。)

  2﹑我們怎樣根據剛才的段意來概括小標題呢?(出示課件:指導第一段小標題的兩種列法)

  3、請大家按照我們剛才所說的方法根據段意列出各段小標題。

  4、展示一、二組較好的小標題。結合你們剛才的學習,你現在覺得應該怎樣列小標題?(學生歸納,教師相機點撥)

  出示課件:列小標題的要求:

  A、抓住各部分的主要內容概括。

  B、用簡明的詞語或短句概括。

  列小標題的方法:

  A、摘法

  B、擬法

  5、指導列小標題儘量做到角度一致。

  報告文學不同於一般寫人的文章——抓住人物的外貌、言行、神態、心理進行細緻刻畫來突出人物特點。而是圍繞一箇中心事件,選取事件中不同階段的典型事例來介紹人物。因此,給報告文學列小標題,要抓報告文學的主幹,標題角度要儘量一致。

  展示標題角度一致的師生寫的作文提綱。

  培育原因——培育關鍵——培育艱難——培育成功(因課題中有“雜交水稻”字樣,標題中可以簡練不寫)

  6、小結歸納學法:透過今天的學習,能說說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的方法是什麼?引導學生歸納出:列小標題、解題、抓各部分段意等。

  四、抒發情感,讚頌袁隆平

  1、同學們,我們透過學習這篇報告文學,認識並瞭解了這位出自中國的世界之父——袁隆平,我相信你們和老師一樣,深深地為他的愛國熱情,超人的智慧等所感動。在閱讀袁隆平培育雜交水稻的過程中,哪一點深深地觸動了你?如果你能結合課文內容來說一說就更好了。(也可以出示課件:我最敬佩袁隆平。)

  引導學生認識袁試驗的目的是偉大的;實驗設想的創新——智慧超人;實驗中的艱苦付出——拼搏鑽研勁兒超人;豐富的'知識等。

  2、剛才同學都是從培育雜交水稻的過程來說的,你還有不同的見解嗎?

  引導學生抓住巨大貢獻和所獲得的榮譽來說。

  3、為什麼稱袁隆平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你現在明白了吧。你能用這個句式回答嗎?

  出示課件:因為袁隆平,所以被稱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五、總結歸納,課外延伸

  1、今天,我們透過對這篇課文的學習,掌握了長文的學法——透過瀏覽快速準確提取需要的資訊解決問題。

  2﹑現在,你理解作者為什麼用《世界雜交水稻之父》命題嗎?

  (含有讚歎的意思。)

  六、作業

  本課成語比較多,課下希望大家歸類摘抄,積累成語。

  雜交水稻之父教學設計 篇4

  一、課程目標:

  1、引導學生了解人物通訊的特點。

  2、幫助學生熟悉略讀的方法。

  3、引導學生用科學的態度去認識生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二、教學策略:

  點撥法、問答法

  三、重點難點:

  1、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熟悉並掌握略讀的方法。

  2、難點培養學生嚴謹認真和追求真理的科學觀,用科學的態度親近自然、理解社會。

  教學活動

  一、匯入課文

  1.師:我國有句古話,叫作“民以食為天”,離開了糧食,也就沒有了我們這個活生生的世界,那麼,為我們解決吃飯問題的人,得到大家的尊敬與關注,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袁隆平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為了雜交水稻的增產增收,他耗費了大半生心血,從他的身上,我們能真正理解一個大寫的“人”字的含義。

  2.介紹袁隆平的生平及成就。

  二、閱讀課文,分析文章結構

  1.讓學生閱讀課文,劃分段落並歸納段意。

  2.師:人物通訊是用來報道特定人物的一種新聞體裁。本文就是一篇人物通訊,它向我們講述了什麼?

  思考回答:文章用事實說話,報道了袁隆平在雜交水稻方面對中國和世界的卓越貢獻,讚頌了他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矢志不移的科學精神。

  三、略讀訓練

  1.給學生講授略讀技巧(見參考資料)。

  2.讓學生在限定的時間裡集中注意力默讀完課文。要求:

  整體把握閱讀材料,捕捉關鍵資訊;

  找出文中的典型事例;

  理解細節描寫和運用資料的作用;

  理解課文所著力表現的袁隆平的科學

  精神和卓越貢獻。

  板書設計

  1分析結構,把握大意

  第一部分(1—3自然段),袁隆平簡介。

  第二部分(從’50年代末”到“袁隆平為此深深思索和不安了”),寫激發袁隆平科學研究的一件事。

  第三部分(從“袁隆平回到學校”到“仍然矢志不移地搞他的科學試驗”),寫袁隆幹確定研究課題和初步展開研究。

  第四部分(從“袁隆平邁出了雜交水稻研究的第一步”到“原來他發現那裡面有幾棵秧苗”),寫“xx”期間袁隆平的不尋常遭遇。

  第五部分(從“在黨的親切關懷和全國大力協作下”到“每畝增產八十四公斤”),寫袁隆平科學研究的成功。

  第六部分(從“袁隆平發明的雜交水稻”到結尾),寫袁隆平科學研究的世界影響。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雜交水稻之父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的

  1、瞭解袁隆平為科學事業的執著追求和奉獻的精神,感受他的可親可敬。

  2、閱讀課文,學會加小標題。

  教學重難點

  瞭解課文內容,學習以抓主要內容加小標題的方法。

  教學準備

  師生:蒐集袁隆平的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中國的萬里長城是世界聞名的奇蹟,可是,另外一個奇蹟卻少有人知。你們知道是什麼嗎?那就是我們僅用了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而且惠及了全世界。

  這偉大的奇蹟是怎樣實現的呢?這完全依靠袁隆平為科學事業的認真奉獻、執著追求。為此,國家重獎了他。他是怎麼獲得如此殊榮的呢?我們今天就來學一學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的故事。引出課題,板書、齊讀課題。

  二、交流資料,初步瞭解袁隆平

  你們課前蒐集了袁隆平爺爺的相關資料,現在分小組交流。說說透過這些資料,你對袁隆平有哪些初步的瞭解。(給時間讓學生充分交流)

  三、自由讀文,運用抓住中心句閱讀課文的讀書方法讀懂課文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什麼?文中哪一句最能概括課文的內容,體現文章的思想?請用筆勾畫出來,多讀幾遍,並寫出自己的體會。

  2、交流讀文後的收穫。

  教師出示主要問題:袁隆平為什麼學農?雜交水稻是如何培育成功的?為什麼說袁隆平還是一位可親可敬的長者?文章分為三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請找出來做上記號。(讓學生圍繞主要問題和中心句進行交流,感受圍繞中心句展開描述,使文章條理清晰的寫作特點)

  3、結合閱讀感受和蒐集的資料,說說你心目中的袁隆平爺爺是怎樣的一個人?

  只要學生言之有理,言之成理,教師就給以鼓勵。對於說得特別好的要及時給予表揚。

  4、你們能不能自己概括一下,試著給每個部分加上一個小標題。

  (1)教師提示學生,小標題要能反映這個部分的主要內容,並且儘量簡潔明瞭。

  (2)學生自己練習。

  在學生練習加小標題的時候,他們可能不那麼盡如人意,教師要多引導,讓學生一次一次比較,在反覆的練習和比較中逐漸懂得加小標題的方法和技巧。或者讓有困難的學生以縮句的方式進行,以達到減緩坡度、降低難度的目的。

  (3)全班交流,教師小結。

  5、創設情境,結合蒐集的資料和錄影,再次深入感受袁爺爺的偉大和可親可敬。

  播放袁爺爺領獎的現場錄影,展示當時新聞和媒體對袁爺爺的高度評價和讚譽,讓學生受到教育,受到鼓舞,激發他們為科學獻身的激情和自豪感。隨後話鋒一轉:“有人說袁隆平不過是種出了幾株水稻,不配受到這麼高的讚譽,對此你怎麼看?”在學生暢所欲言之後,教師有意讓學生聯絡我國60年代自然災害的資料,以及袁隆平培植雜交水稻的艱辛過程,引導學生感受袁隆平的偉大。

  6、回顧全文,指導朗讀。

  袁隆平爺爺多麼偉大,相信大家的心裡一定充盈著對他深深的敬仰與欽佩,請大家把這種感情融入朗讀中吧,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課文。(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文中描述的情景)

  四、拓展練習

  學了本文,聯絡生活學習實際,你認為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學習和生活?

  五、回顧全文,讓學生用一句話概括全文

  附:板書設計

  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大科學家

  追求農業高產

  改良水稻品種

  可親可敬的長者

  愛好廣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