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下冊資訊科技教學計劃範文

小學五年級下冊資訊科技教學計劃範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老師們的教學工作又將有新的目標,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教學計劃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教學計劃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五年級下冊資訊科技教學計劃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五年級下冊資訊科技教學計劃1

  一、教材分析。

  五年級本期教材學校選用的是四川省教育科學出版社編寫的《小學資訊科技》五年級下冊,本冊教材具有結構編排合理,內容豐富,趣味性強等特點,符合新課程標準對“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素養,把從網路獲取知識作為支援學生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將來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本期五年級共4個教學班,對網際網路的瞭解和使用的程度也不會相同,在教學中要注意分層教學。機房具備對網際網路授課的條件,全部課時可安排在機房授課。本期所授的網路基礎知識部分教學內容豐富,趣味性較強,但是對於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熟的小學生而言,要注意選取讓學生瀏覽的網站內容的健康程度。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網路的基礎知識及網路安全知識。

  技能目標:

  1、IE瀏覽器的使用。

  2、能使用網路聊天工具QQ。

  3、利用BBS在網上釋出資訊。

  4、鞏固掌握windows系統的基本操作,進一步鞏固掌握powerpoint軟體的文字輸入、編輯、存取、文字和段落格式的設定、特殊符號的插入、圖片的插入和修改,繪製簡單的圖形等。能力與習慣:正確使用計算機的習慣;不隨意更改計算機系統檔案的道德規範;進一步提高學習計算機的興趣;結合powerpoint辦公軟體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創新能力,提高應用計算機的應用能力。

  四、教學措施。

  本學期教材安排內容不多(後面還有兩節活動課),但內容較為豐富,但我們要不失時機地進行青少年網路道德規範、網路安全教育。現在網上的圖片及文字內容混亂,不良資訊防不勝防,粗俗汙穢的內容和圖片隨處可見,課堂上選用的網站要精心選擇,確保內容健康。

  小學五年級下冊資訊科技教學計劃2

  計算機教學是一項面向未來的教育,在小學階段進行計算機教育,不僅是為了適應教育面現代化、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需要,也是為了提高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養和科學意識,適應二十一世紀建設的需要。為使小學生更好地學習計算機知識,而且學有所用,特制定本學期資訊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小學資訊科技》教材共三冊,本學期學習第三冊(下),共三個單元:第一單元:神奇的LoGo王國。第二單元:演算法思想初步。第三單元:資訊科技的初步。教材結構和諧緊湊,內容深入淺出,形式活潑美觀,生動有趣,適合小學生的知識特點和認知水平,便於小學生更容易地掌握教材內容。

  二、學生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掌握了計算機的部分基礎知識,有了初步的計算機操作基本技能。70%的學生鍵盤操作速度比較快。30%的學生速度還不行,者有待於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強化技能訓練,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水平。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LoGo的語言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特點。

  2、透過LoGo語言,使學生了解計算機是如何工作的。

  3、使學生掌握LoGo語言的基本繪畫命令,並能熟練應用。

  4、在教學中滲透程式設計的思想,使學生初步建立程式語言的概念。

  5、使學生能夠理解演算法的概念,掌握使用演算法描述工具對生活中或其他學科學習中的有關問題進行演算法描述。

  6、使學生了解資訊的概念、特點及其重要性;瞭解資訊科技及其應用;瞭解資訊保安及智慧財產權的知識。透過討論、交流、體驗、上網等各種方式,培養學生獲取、處理和表達資訊的能力,增強他們的資訊意識。

  四、教學措施。

  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使用輔助教學軟體創設情境,以電腦為意義建構的工具,採用“任務驅動”“學科整合”及探索式教學法,透過動手實踐,合作探究等環節,激發興趣、增長知識、培養技能。教學過程中教師靈活運用任務驅動、講練結合等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五、教學進度。

  第1周:鍵盤練習。

  第2——3周:走進LoGo王國。

  第4——5周:Logo命令訓練營(一)。

  第6——7周:Logo命令訓練營(二)。

  第8——9周:省時、省力來畫圖。

  第10——11周:畫樓梯。

  第12——13周:畫虛線。

  第14——15周:畫正多邊形。

  第16——17周:畫星星。

  第18——19周:畫風車。

  第20——21周:彩色世界。

  小學五年級下冊資訊科技教學計劃3

  一、指導思想

  人類社會已進入資訊時代,日新月異的資訊科技在不斷地改變著周圍的世界。為了推廣計算機資訊科技,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發展小學資訊科技教育。根據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學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確定本課程的教學任務。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我在本學期繼續擔任五年級資訊科技課,該班共有學生25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13人。所任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不一。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點

  教材以淺顯易學的例項帶動基本知識的學習和應用軟體的操作。各課大都從完成某一任務著手,提出問題或目標,透過示範操作或閱讀課本完成任務,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材以資訊處理為主線,注重培養學生的資訊意識以及獲取、分析、處理、傳遞、運用資訊的技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主要教學學生製作簡單網頁的操作技巧。

  (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資訊科技基本知識和技能,瞭解資訊科技的發展及期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透過資訊科技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資訊、傳輸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資訊科技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資訊科技;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素養,把資訊科技作為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手手段,為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對計算機的演示操作,激發學生對資訊科技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科學以及關心社會的情感,從而使學生認識到自己肩負的重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學習。

  四、改進教學的措施

  1、以課改理念設計、教學,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參與作用。

  2、發揮資訊科技的工具職能,整合學科教學。

  3、發揮“小能手”的幫學作用,提高課教學效率。

  4、組織學生合作學習,培養團隊精神,增強合作意識。

  5、組織多形式、多層次的比賽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適應時代新潮的競爭意識。

  6、加強學法指導,積極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

  五、教學進度

  時間內容

  第1周——第一課:與世界交朋友—internet

  第2周——第二課:神奇的“網路上的芳鄰”

  第3周——第三課:認識網路瀏覽器(一)

  第4周——第四課:認識網路瀏覽器(二)

  第5周——第五課訪問BBS—公告板

  第6周——第六課:查詢網上資源

  第7周——第七課:獲取網頁上的文字

  第8周——第八課:收集精美的圖片

  第9周——第九課:在網上了解一位人物

  第10周——第十課:做一名出色的導遊

  第11周——第十一課:挖掘網路上的寶藏

  第12周——第十二課:穿越時空的信件

  第13周——第十三課:電子郵件的管家

  第14周——第十四課:神秘的附件

  第15周——第十五課:用MSN即時通訊

  第16周——第十六課:用MSN傳送檔案和語音聊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