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

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穫,是時候開始寫計劃了。那麼計劃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1

  一、年級情況分析:

  四年級是小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

  二、目的與要求:

  1、引導學生建立自覺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識,做一個文明有教養的人;知道殘疾人的困難,感受殘疾人身殘志不殘的可貴品質,從而能尊重殘疾人,積極主動幫助他們;引導學生逐步養成主動關愛處境困難或者不幸人的行為;引導學生明白參加集體活動、熱心為集體服務是熱愛集體的表現,做到主動為集體做好好事,感受到只有集體中的每個成員發揮各自作用,集體才能得到不斷髮展和進步。

  2、瞭解一些生態環境問題的產生和發展;感知這些環境問題帶來的危害,學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瞭解家鄉的巨大變化;知道獨特的民風民俗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瞭解家鄉風俗來歷的基礎上,觀察生活中存在的迷信現象,樹立移風易俗的觀念,增強社會責任感。

  3、知道交通工具的作用,真切感受它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的方便;選擇中知道幾種常用的交通工具的特點,學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交通工具順利到達目的地;瞭解從古到今我國交通運輸設施和交通運輸方式的巨大變化,感受交通運輸業的迅速發展,激發學生對祖國及家鄉的熱愛。

  重點:

  1、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養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友愛寬容、公平公正、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指導學生參與社會生活,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能夠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夠與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2、嘗試合理地、有創意地探究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習對生活中的道德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初步瞭解個人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初步理解個體與群體的互動關係。瞭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和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3、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

  難點:,在瞭解家鄉風俗來歷的基礎上,觀察生活中存在的迷信現象,樹立移風易俗的觀念,增強社會責任感。

  時間安排:

  第一大周:入學教育

  1、在公共汽車上

  2、想想他們的難處

  3、伸出我的手

  4、我們贏了

  5、綠色小衛士

  6、我們的民風民俗

  7、家鄉的變化

  8、怎樣到達目的地

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2

  一、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原則本教材以四年級兒童不斷擴大的社會生活為主線,以關注每一個兒童的成長為前提,以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為標的,以體現育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為理念,引導學生透過以自己的生活密切聯絡的社會環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係的互動作用,獲得對現代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能力;在感悟和體驗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發展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逐步養成社會主義合格公民所必須具備的道德觀、價值觀及相應的良好行為習慣。

  二、教材的體系結構本教材以兒童社會生活為主線,在四年級下冊編制了“我能為你做什麼”、“我的家鄉在變化”、“我與外界的聯絡”三個單元,共11課。每課依內容和容量不同,建議安排的課時不等。一般每課建議安排3~4課時,一冊書安排37課時左右,留出一定課時給學校和教師安排相應的地方課程及相關活動使用。

  三、教材的特色1、見物見人,以物及人兒童是在與他們所遭遇到的各種事物相互作用中成長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他們生活中出現的事物越來越多,如各種工業品、農產品、交通工具等等。教材要引導他們懂得這些事物的“事理”、“物理”,如我們不同的交通工具各有什麼樣的特點等等,以期使兒童獲得一定的生活常識,適應他們所面對的社會生活。另一方面,還應該看到的是:這些事物都是由人創造、製作、運作的,在它們的背後都蘊藏著“人”,蘊藏著人的智慧與勞作、人的需要與情感等。作為一門“品德與社會”的綜合課的教材,應努力挖掘出“物後之人”,要讓兒童能夠在見物的同時見到人,感受到其中的“人心”、“人理”(做人的道理)。在《怎樣到達目的地》一課中,選擇了正在參與青藏鐵路建設的者的形象,以及詹天佑的事蹟。這樣做的目的在於突顯本教材的人文意蘊和它的道德價值。力圖在“物”與“人”的內在聯絡中,達到品德課與社會課的綜合,以實現兒童完整人格培養的課程任務。2、在生活事實中辨析價值教材向兒童展示了在他們生活中所存在的一系列事實,如家鄉的變化,交通的發展,各種工業用品的出現等。教材在引導兒童瞭解這些事實的同時,著力於揭示它們對我們的生活可能產生的意義和價值。它們是有利於和社會的生存與發展,還是會有其不利的方面?要使兒童透過具體事實的價值分析逐步把握的道理是:並不是已經存在的事實都是全然合理、全然向善的,或是天然合理的、天然向善的。要讓他們逐步學會對各種各樣的現存事實作出正確的價值辨析和正確的價值選擇。如在《怎樣到達目的地》一課中隨汽車發展而來的空氣汙染等等。這種價值辨析、價值選擇的意識、思維方式和能力 是一個現代人所具備的,也是本課程所完成的目標之一。這樣做,也使我們能把事實的教育與價值教育結合在一起。3、當代生活與歷史的連結努力使兒童所遭遇到的現代生活與本民族的歷史與文化相連結。如在講《我們的民風民俗》一課,我們作了比較精心的設計,注意到對兒童產生較感染的各種無形文化,凸顯出它們的文化意義與內涵。注意到會對兒童產生較深、感染的各種無形文化,突顯出它們的文化意義與內涵。當然,本教材所給予的歷史文化知識只能是“點”狀的,而不是系統的、全面的。

  四、教學建議

  1、改變陳舊的觀念,樹立新觀念

  (1)轉變教材觀。教學是對教材的再創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根據新課程的教學要求,要運用好教材。要做到“刪減、替換、補充”。,教材是為學生提供的案例.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學主題。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題為基礎,引導學生去學習,去探究。

  (2)轉變教學觀。新的課程改革,把關注人作為課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第一.要變“目中無人”為有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更新觀念,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要關注每一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的形成。第二,變“重結論輕過程”為重視學生學的過程。新課程強調過程,強調學生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教師的教學過程,要指導學生怎樣學,透過什麼方法學;不要把現成的結論強加給學生,要讓學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來看待世界,允許學生有自己的看法。

  2、遵循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理念

  (1)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

  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的核心是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每一個兒童的成長,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體現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社會的能力,使學生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

  (2)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

  品德與社會課程教育意義在於對兒童生活的引導,用經過生活錘鍊的,有意義的教育內容教育兒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選取、引用的教育內容和形式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引導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

  3、要追求教育的基礎性和有效性

  兒童期是品德與社會發展的啟蒙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兒童發展的現實和可能出發,要採用他們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引導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為他們今後人格和諧發展與完善奠定基礎。

  4、改革教學方式

  教師要注意遵循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基本教學理念,採取以客觀社會為基礎與學生為主體的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廣泛採用活動型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自主活動中自我體驗感悟,探究發現訓練技能、養成習慣。5、 重視學生學業評價

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3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以四年級兒童不斷擴大的社會生活為主線,以關注每一個兒童的成長為前提,以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為目的,以體現育人為本的現代價值取向為理念。

  本冊教材主要有四個方面的特色:

  1、主題板塊相對獨立,“同心圓”交叉遞進的方式建構教材體系。

  2、採用跨學科、融會綜合的教材編寫模式。

  3、在內容上遵循三原則:以課程標準為依據適當拓展;以生活原型為依據使內容生活化,標準化;內容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4、教材內容呈現上採取小切口、層層深入的方式,給學生親切自然的感受。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是小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特制定本期教學計劃:

  三、教學目標

  (一)本教材引導學生透過與自己生活密切聯絡的社會環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係的互動作用,獲得對現代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能力;

  感悟和體驗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發展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逐步養成社會主義合格公民所必須的道德觀、價值觀及良好的行為習慣。具體說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會合作,體會合作的好處;初步形成正確的友誼觀;學會交流和溝通的技巧,分享快樂,分擔憂愁。

  2、初步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提高承受困難和挫折的意志與能力;培養毅力和耐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瞭解家鄉的基礎上萌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提高學生獲取篩選有用資訊的能力。

  4、感受家鄉及家鄉人各方面的發展進步,瞭解家鄉發展中的一些問題,樹立家鄉小主人意識,萌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二)基本理念:

  1、關心每一個兒童的成長,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

  2、兒童的生活是課程的基礎,教育的內容和形式要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

  3、教育的基礎性和有效性是課程的追求,必須採取兒童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他們解決現實生活的問題。

  四、教學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範的價值觀。

  3、重視創設學習情境,靈活選用教學形式,以人為本,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

  4、充實教學內容,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5、拓展教學空間,積極開發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種課程資源,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方式的需要。

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4

  一、指導思想:

  品德與社會是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主線,將品德、行為規範和法制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等有機融合,引導學生透過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因素,加深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並在此基礎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二、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任教四(1)、四(2)、四(3)、四(4)四個班品德與社會。四年級學生雖然掌握的基礎知識比較牢固,但有些綜合應用、實踐性較強的知識知道的比較少,同學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所以要求大部分學生能積極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四年級是小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

  三、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建立自覺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識,做一個文明有教養的人;知道殘疾人的困難,感受殘疾人身殘志不殘的可貴品質,從而能尊重殘疾人,積極主動幫助他們;引導學生逐步養成主動關愛處境困難或者不幸人的行為;引導學生明白參加集體活動、熱心為集體服務是熱愛集體的表現,做到主動為集體做好好事,感受到只有集體中的每個成員發揮各自作用,集體才能得到不斷髮展和進步。

  2、瞭解一些生態環境問題的產生和發展;感知這些環境問題帶來的危害,學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瞭解家鄉的巨大變化;知道獨特的民風民俗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瞭解家鄉風俗來歷的基礎上,觀察生活中存在的迷信現象,樹立移風易俗的觀念,增強社會責任感。

  3、知道交通工具的作用,真切感受它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的方便;選擇中知道幾種常用的交通工具的特點,學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交通工具順利到達目的地;瞭解從古到今我國交通運輸設施和交通運輸方式的巨大變化,感受交通運輸業的迅速發展,激發學生對祖國及家鄉的熱愛;學會編制小報;認識通訊的迅猛發展。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養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友愛寬容、公平公正、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指導學生參與社會生活,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能夠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夠與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2、嘗試合理地、有創意地探究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習對生活中的道德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初步瞭解個人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初步理解個體與群體的互動關係。瞭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和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3、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

  教學難點:在瞭解家鄉風俗來歷的基礎上,觀察生活中存在的迷信現象,樹立移風易俗的觀念,增強社會責任感。

  五、教學措施

  1、改變陳舊的觀念,樹立新觀念。

  (1)轉變教材觀。教學是對教材的再創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根據新課程的教學要求,要運用好教材。要做到“刪減、替換、補充”。教材是為學生提供的案例,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學主題。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題為基礎,引導學生去學習,去探究。

  (2)轉變教學觀。新的課程改革,把關注人作為課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第一.要變“目中無人”為有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更新觀念,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要關注每一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的形成。第二,變“重結論輕過程”為重視學生學的過程。新課程強調過程,強調學生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教師的教學過程,要指導學生怎樣學,透過什麼方法學;不要把現成的結論強加給學生,要讓學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來看待世界,允許學生有自己的看法。

  2、遵循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理念

  (1)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的核心是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每一個兒童的成長,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體現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社會的能力,使學生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

  (2)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品德與社會課程教育意義在於對兒童生活的引導,用經過生活錘鍊的,有意義的教育內容教育兒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選取、引用的教育內容和形式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引導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

  3、要追求教育的基礎性和有效性兒童期是品德與社會發展的啟蒙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兒童發展的現實和可能出發,要採用他們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引導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為他們今後人格和諧發展與完善奠定基礎。

  4、改革教學方式教師要注意遵循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基本教學理念,採取以客觀社會為基礎與學生為主體的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廣泛採用活動型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自主活動中自我體驗感悟,探究發現訓練技能,養成習慣。

  5、重視學生學業評價品德與社會課評價目的是獲得反饋資訊,幫助教師改進教學,促進兒童發展,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而不是對學生品德與社會性發展水平做終結性的評定,更不是利用評價結果對兒童進行比較與分等。因此,要從每個學生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強調以鼓勵為主的發展性評價。

  六、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時間

  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

  備註

  1

  2.6-2.12

  社群的公共設施

  2

  已完成

  2

  2.13-2.19

  和睦相處

  2

  3

  2.20-2.26

  精彩的社群生活

  2

  4

  2.27-3.4

  精彩的社群生活

  2

  5

  3.5-3.11

  城鄉鉅變

  2

  6

  3.12-3.18

  騰飛的翅膀

  2

  7

  3.19-3.25

  交通連四方

  2

  8

  3.26-4.1

  服務在身邊

  2

  9

  4.2-4.8

  56個民族是一家

  2

  清明節

  10

  4.9-4.15

  56個民族是一家

  五大少數民族自治區

  1

  1

  11

  4.16-4.22

  五大少數民族自治區

  少數民族之鄉---雲南

  1

  1

  12

  4.23-4.29

  少數民族之鄉---雲南

  世界之窗

  1

  1

  13

  4.30-5.6

  世界之窗

  節日大關

  1

  1

  勞動節

  14

  5.7-5.13

  節日大關

  多彩服飾

  1

  1

  15

  5.14-5.20

  多彩服飾

  總複習

  1

  1

  16

  5.21-5.27

  總複習

  1

  17

  5.28-6.3

  總複習

  1

  兒童節

  18

  6.4-6.10

  總複習

  1

  19

  6.11-6.17

  總複習

  1

  20

  6.18-6.24

  總複習

  1

  端午節

  21

  6.25-7.1

  期末考試

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5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教材以四年級兒童不斷擴大的社會生活為主線,以關注每一個兒童的成長為前提,以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為標,以體現與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為理念;引導學生透過與自己生活密切聯絡的社會環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係的互動作用,獲得對現代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能力;在感悟和體驗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發展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逐步養成社會主義合格公民所必須具備的道德觀、價值觀及相應的良好行為習慣。

  二、教學內容

  本教材共有四個單元,分別為:《做守規則的人》、《做樂觀向上的人》、《做自尊自愛的人》、《做聰明的購物者》。

  三、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度目標:

  (1)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養成懂規則、守規則的態度,幫助學生了解簡單國際交往中的規則。知道遵守國際交往規則的重要性。

  (2) 具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學習克服困難的合適做法。聯絡生活實際,明白麵對困難前進和退縮的不同結果,樹立“困難面前不低頭”的信心。

  (3) 能夠從失敗中積累經驗,吸取教訓,鍛鍊意志,不怕摔跤。

  2、行為與能力目標:

  (1) 讓學生知道注意分清是非有利於自己的健康成長,不注意分清是非,就可能犯錯誤,就會做有損自己名譽的事。

  (2) 知道一些懂得維護自己名譽的人物的事蹟。

  3、知識與技能目標:

  體會家長掙錢的辛苦,體會家庭責任感。培養學生家庭理財能力,做父母的小幫手。引領學生在活動中積極感受生活、體驗生活、勇於實踐,增強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形成正確、合理的消費觀念。透過觀察活動,瞭解、認識商品的各項資訊,懂得它們的重要性。初步具備合理購物的生活能力。培養學生的認真細緻的觀察意識以及分析、比較的綜合能力;使學生學會與人溝通和交流,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四、教學措施

  1、改變陳舊的觀念,樹立新觀念

  (1)轉變教材觀。教學是對教材的再創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根據新課程的教學要求,要運用好教材。要做到“刪減、替換、補充”。教材是為學生提供的案例.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學主題。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題為基礎,引導學生去學習,去探究。

  (2)轉變教學觀。新的課程改革,把關注人作為課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2、遵循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理念

  (1)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

  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的核心是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每一個兒童的成長,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體現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社會的能力,使學生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

  (2)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

  品德與社會課程教育意義在於對兒童生活的引導,用經過生活錘鍊的,有意義的教育內容教育兒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選取、引用的教育內容和形式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引導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

  3、要追求教育的基礎性和有效性

  兒童期是品德與社會發展的啟蒙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兒童發展的現實和可能出發,要採用他們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引導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為他們今後人格和諧發展與完善奠定基礎。

  4、改革教學方式

  教師要注意遵循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基本教學理念,採取以客觀社會為基礎與學生為主體的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廣泛採用活動型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自主活動中自我體驗感悟,探究發現訓練技能,養成習慣。

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6

  一、教材分析

  四年級下冊教材共三個單元,第一單元“引以為榮的家鄉”,第二單元“縮短時空的通訊”,第三單元“四通八達的交通”。

  四年級下冊教材向學生展示了從家鄉歷史、文化古蹟、歷史名人、風俗到通訊、交通等多個方面的社會生活事實,教材在引導學生了解社會、探究社會的過程中,努力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際意識和社會意識,學習解決人際問題和社會問題的技能。四下教材的顯著特點是讓學生在探究和認識社會事實的過程中進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認識社會事實作為教材編寫的“明線”,道德教育作為教材編寫的“暗線”。如第一單元《引以為榮的家鄉》,以家鄉的歷史、文化古蹟、家鄉的歷史名人、風俗作為基本事實,把讚美家鄉和保護家鄉文化遺產教育與激發學生愛家鄉的情感蘊含其中。第二單元以通訊方式、通訊的歷史演變、未來通訊的發展作為基本事實,將文明通訊,尊重他人勞動,愛護通訊設施等好習慣的培養蘊含在其中。這樣的編寫方式,使學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蘊含在社會事實之中,使品德教育的“無痕性”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二、目的要求:

  1.注意引導學生透過探究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

  2.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出發,引導學生對間接生活的認識和了解。

  3.注意了相關知識的整合,較好地體現了綜合課程的特點。

  4.將引導學生獲取資訊與指導學生探究問題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認識能力和社會研究能力。

  5.透過活動的設計和教材中的留白來引導學生動腦、動手和參與實踐。

  三、重難點

  1、瞭解家鄉的歷史和歷史文明古蹟、家鄉的歷史人物及家鄉的風俗

  2、瞭解通訊的種類和它的發展過程,懂得尊重郵遞員的勞動,知道愛護通訊設施,遵守通訊規範。

  3、瞭解常用的交通工具及祖國交通事業的發展狀況,懂得尊重乘務員的勞動,做文明乘客,知道愛護交通設施。

  四、學生素質分析:

  本班學生學習自覺性較差,學生的思想行為各不相同,部分學生比較自私,團結協作精神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比較差,有些學生作業拖拉,字寫得比較差。上課時,不愛動腦、動筆,需要不斷督促。

  五、教學措施

  1、明確課程性質,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2、品德教育要回歸生活,突出課程的經驗性。

  3、追求教學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礎。

  4、建立新的教學觀,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5、實現評價改革,促進學生髮展。

  6、加強課程管理,保證教學質量。

  六、教學進度

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7

  一、班級情況分析:

  四年級是小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但孩子們的行為、習慣當中還有許多不良的成分(嫉妒、上課不發言、不愛動腦等)需要教師做進一步的引導,使他們沿著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進。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1 、教育性。品德與社會課擔負著道德人格培養的任務。在本冊教材中,主要進行以下方面內容的教育:以多種形式促進這兩個我的對話,引導兒童逐步完成兩個“自我”的分化;向兒童呈現他們生活中的各種關係,讓他們從這種關係中去理解和體驗,引導兒童逐步建構起共生型的人格;通過歷史與文化的啟蒙,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的教育,引發學生對祖國的認同感、歸屬感等等。

  2 、綜合性。本冊教材幾乎涵蓋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社會等多方面的內容。所有這些內容都是透過“個人——人與人——人與社會”這條主線來串聯的,使之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線索。

  3 、參與性。為了使學生能真正體味到教材所要表達的思想、觀點,就需要為學生提供自己親自參與、親身體驗的機會,本冊教材中設計了大量的問題、案例,讓學生參與,讓學生彷彿置身於真實的社會場景中,透過學生與家庭、學生與學校、學生與社會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以及對這些事例的認識與實踐來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 、直觀性。本冊教材呈現的是一頁頁文字與畫面有機融合的版面,力圖透過各種精選的圖畫、照片、示意圖、地圖和表格等,來最大程度地闡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圖。例如第四單元《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根據四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文字的基礎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圖,這些插圖,已不再僅僅是一些圖畫,還有示意圖和大量的照片,透過這些插圖,不僅增加了歷史審美感和歷史直觀性。也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本單元的內容。從而達到品德與社會課程所要達到的教學目的。

  教學要求:

  總要求: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

  1 、珍愛生命,熱愛生活,養成自尊自主、樂觀向上、熱愛科學、熱愛勞動、勤儉節約的態度。

  2 、在生活中養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友愛寬容、公平公正、熱愛集體、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

  3 、體會家庭親情,感受父母對自己的疼愛和他們的養育之恩,熱愛家庭、尊重父母長輩,以恰當的方式孝敬長輩。

  (二)能力

  1 、能夠初步認識自我,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護自救的本領。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行為習慣。

  2 、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能夠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夠與他人平等地交流與合作,學習民主參與集體生活。

  (三)知識

  1 、瞭解通訊的發展,知道現代通訊的種類和形式,學會合理選擇通訊;體會廣播、電視、報紙、網路等現代傳媒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 、瞭解誠信的內涵,懂得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從小懂得要做一個講誠信、講道德的人。

  3 、瞭解學校、班級民主生活的表現形式和一般程式,初步明白民主生活的意義,樹立現代民主意識。

  4 、瞭解我國是有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感受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萌發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三、教學措施:

  1 、對話教學策略:教學中,要藉助教師的引領,開展學生與文字以及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元、多維式對話。教師特別要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提出問題,大膽質疑,掀起對話波瀾。對話能否順利推進並取得實效,關鍵取決於教師的反饋資訊是否及時、得當且具有較高質量。反饋既要有針對性,又要注重激勵性;既要洋溢著活力,又要對師生互動有所推進,並新增進新的意義。教師的反饋越精彩,就越能對學生起引領作用。

  2、活動化教學策略:教學時,不要引導學生進入文字機械地去學習、掌握有關科學知識、生活技能、道德觀點和社會常識,而是要充分弘揚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尊重和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重在引導他們全員、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參與、親歷活動。這裡所說的“活動”,包括外化顯形的具體操作型活動和內涵隱形的心智型活動。 “全員參與”,就是讓全班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不讓一個學生被排斥或遊離於活動之外;“全程參與”,是指學生的參與不能是一陣子,而是要在系列主題活動的銜接和滾動中自始至終地去參與;“全身心”,是指學生不僅要用身體去經歷,而且要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多感官”,就是要發揮多種感官的功能,讓學生用耳朵聽聽、用眼睛看看、用手摸摸、用鼻子聞聞、用腦子想想,以強化對外部世界的感受。

  3、體驗性教學策略:在傳統教材中,編者對教與學所追索的意義都進行了預設。這種預設的意義或結論,具有唯一性和不可變更性。要求學生無一例外地去認同、去掌握,由此導致教學步入硬性灌輸和“齊步走”、 “一鍋煮”的誤區。四年級《品德與社會》具有開放性,主要是引導學生去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去感受、體驗個人與他人、個人與自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我(即發展的“我”與現實的“我”)的關係,從而建構和生成課程的意義。

  4、開放性教學策略:教材不是不可變更的靜態文字,而是包含了多元性和差異性的教學素材,為教師創造性地開發、利用本地區、本校以及家庭和學生本人的資源,提供了範例和空間。教師要想借助教材成功地引領教學,就要從傳統的傳授教材的角色轉變為教材使用中的決策者和創造者。教師應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聯絡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重組,使教學呈現出動態的、富有彈性的流程。

  周次

  教學內容和課時安排

  1

  第一單元通訊與生活1通訊連萬家

  2

  2從烽火臺到網際網路

  3

  3小視窗大世界

  4

  4從看電視說起

  5

  第二單元讓誠信永相伴1請你相信我

  7

  2誠信是金

  8

  3社會呼喚誠信

  9

  機動

  10

  第三單元我們的民主生活1班隊幹部大家選

  11

  2集體事情大家定

  12

  3做一個積極的參與者

  13

  4社會生活中的民主

  14

  第四單元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1吃穿住話古今

  15

  2火焰中的文化:陶瓷青銅

  16

  3漢字和數的故事

  17

  4我們的驕傲:先人國寶國粹

  18

  機動

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8

  一、班級情況分析:

  四年級是小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

  二、目的要求:

  1、引導學生建立自覺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識,做一個文明有教養的人;知道殘疾人的困難,感受殘疾人身殘志不殘的可貴品質,從而能尊重殘疾人,積極主動幫助他們;引導學生逐步養成主動關愛處境困難或者不幸人的行為;引導學生明白參加集體活動、熱心為集體服務是熱愛集體的表現,做到主動為集體做好好事,感受到只有集體中的每個成員發揮各自作用,集體才能得到不斷髮展和進步。

  2、瞭解農業的相關知識,知道是勞動者創造了農業文明和農業現代化程序的輝煌業績,體驗簡單的農業勞動,形成尊重勞動者的正確態度。

  3、知道交通工具的作用,真切感受它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的方便;選擇中知道幾種常用的交通工具的特點,學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交通工具順利到達目的地;瞭解從古到今我國交通運輸設施和交通運輸方式的巨大變化,感受交通運輸業的迅速發展,激發學生對祖國及家鄉的熱愛;學會編制小報;認識通訊的迅猛發展。

  三、重點難點:

  重點:

  1、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養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友愛寬容、公平公正、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指導學生參與社會生活,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能夠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夠與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2、嘗試合理地、有創意地探究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習對生活中的道德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初步瞭解個人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初步理解個體與群體的互動關係。瞭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和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3、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

  難點:學生的眼光拓展到現代農業生產,使他們原有的生活經驗得到昇華,提高相應的生活能力,形成正確的生活態度。

  四、教學進度安排:

  第1、2周:課題人們在土地上耕耘

  第3、4周:課題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5、6周:課題農業是人類文明的搖籃

  第7、8周:課題通訊技術與我們的生活

  第9周:課題路在腳下延伸

  第10、11周:課題多姿多彩的傳媒世界

  第12、13周:課題生活中的交通與安全

  第14、15周:課題為了防止火災的發生

  第16、17周:課題地震災害中的英雄少年

  第18周:走進健康文明的生活

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9

  一、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是小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由於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參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共有四個單元,分別為:《在集體生活中》、《學習更上一層樓》、《我的家鄉》、《家鄉的變化》。教材以四年級兒童不斷擴大的社會生活為主線,以關注每一個兒童的成長為前提,以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為目標,以體現與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為理念;引導學生透過與自己生活密切聯絡的社會環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係的互動作用,獲得對現代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能力;在感悟和體驗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發展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逐步養成社會主義合格公民所必須具備的道德觀、價值觀及相應的良好行為習慣。

  三、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度目標:

  (1)培養學生在集體活動中樂於合作,待人誠實守信的品質;初步形成規則意識、民主意識。

  (2)使學生知道學習是自己的責任,要敢於面對學習中的困難和挫折;引導學生體驗學習給自己帶來的樂趣,感受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使學生初步形成積極向上,樂觀好學的學習態度。

  (3)知道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形成熱愛家鄉的情感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瞭解家鄉的名人並向他們學習。

  (4)感受家鄉及家鄉人各方面的發展與進步,萌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在瞭解家鄉生態環境問題的基礎上,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2、行為與能力目標:

  (1)幫助學生建立與人交往有誠信,能合作,民主地參與集體生活的行為習慣。

  (2)初步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地完成自己學習任務的良好習慣;初步培養學生喜歡閱讀課外書籍的行為習慣;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的毅力和耐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培養學生愛惜名勝古蹟,不亂丟亂刻畫的習慣。

  (4)養成保護水資源,愛護身邊環境的良好習慣。

  3、知識與技能目標:

  (1)幫助學生在集體生活中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學會與他人平等的交流與合作,能嘗試合理的解決集體生活中的問題。

  (2)學習給自己制定不同時期的目標,樹立自信心;學會一些簡單的讀書方法。

  (3)能正確辨認地圖上的簡單圖例、方向,瞭解家鄉的民風、民俗、文化、物產等;瞭解家鄉湖泊眾多的自然環境及水資源分佈情況;瞭解家鄉的名勝古蹟及特產。

  (4)知道部分舊生活用品的用途;瞭解家鄉生態環境的汙染情況;知道有關環保知識。

  四、教學重難點:

  1、幫助學生學會適應集體的要求與規範,樹立合作、誠信意識,學會尊重他人,能夠合理處理意見不一致的問題。

  2、提高學習興趣,樹立自信心,努力完成學習任務,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領域。

  3、自然環境和經濟特點;會識圖,在圖上找家鄉的位置,瞭解家鄉的地理、人文、歷史文化、名勝古蹟等等,熱愛家鄉,節約水資源。

  4、瞭解自然環境,經濟特點及其與人們的生活關係。

  五、教學措施:

  1、改變陳舊的觀念,樹立新觀念

  (1)轉變教材觀。教學是對教材的再創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根據新課程的教學要求,要運用好教材。要做到“刪減、替換、補充”。教材是為學生提供的案例。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學主題。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題為基礎,引導學生去學習,去探究。

  (2)轉變教學觀。新的課程改革,把關注人作為課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第一。要變“目中無人”為有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更新觀念,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要關注每一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的形成。第二,變“重結論輕過程”為重視學生學的過程。新課程強調過程,強調學生探究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教師的教學過程,要指導學生怎樣學,透過什麼方法學;不要把現成的結論強加給學生,要讓學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來看待世界,允許學生有自己的看法。

  2、遵循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理念

  (1)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

  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的核心是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每一個兒童的成長,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體現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社會的能力,使學生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

  (2)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

  品德與社會課程教育意義在於對兒童生活的引導,用經過生活錘鍊的、有意義的教育內容教育兒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選取、引用的教育內容和形式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引導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

  3、要追求教育的基礎性和有效性

  兒童時期是品德與社會發展的啟蒙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兒童發展的現實和可能出發,要採用他們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引導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為他們今後人格和諧發展與完善奠定基礎。

  4、改革教學方式

  教師要注意遵循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基本教學理念,採取以客觀社會為基礎與學生為主體的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廣泛採用活動型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自主活動中自我體驗感悟,探究發現訓練技能,養成習慣。

  5、重視學生學業評價

  品德與社會課評價目的是獲得反饋資訊,幫助教師改進教學,促進兒童發展,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而不是對學生品德與社會性發展水平做終結性的評定,更不是利用評價結果對兒童進行比較與劃分等級。因此,要從每個學生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強調以鼓勵為主的發展性評價。

  六、學困生幫扶措施:

  正如烏申斯基所說:“教師的人格對於年輕的心靈來講,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於發展的陽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業中的一切。”學生透過老師的行為來判斷老師的人格,一旦他認可了老師的人格,他就會接納之,從而完善自己的人格。只要我們用一種合理的、民主的鼓勵和寬容的態度來對待學生,以學生的個性發展為目標,用發展的目光看待學生,用滿腔熱情和期望去塑造學生的性格,相信有耕耘就會有收穫!

  1、課堂內外尊重個體。

  愛是教育的前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而這種愛又必須是真誠的。開啟孩子心裡的那扇門,當我們與學困生建立一種友好、平等的關係時,他們就會主動向我們吐露心跡,敞開心扉地與我們交朋友,這樣他們就會親其師而信其師,喜歡聽教師的課,對老師的批評教育也樂於接受。馬克思曾說:愛需要用愛來交換,心靈需要用心靈來塑造。我們不能把學生培養成一模一樣的人,也不應該這樣要求學生。因而,尊重學生,還表現在尊重學生的個性,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有創造力又具個性特徵的人。

  2、點燃自信、磨礪性格。

  自信是成功的保證,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戰勝自我很重要,要讓他們明白老師心中永遠有他們的位置,老師永遠都在關注他們。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善於發現自己的閃光點,讓他們在黑暗中看到希望,在困境中重拾信念。

  教師要創造、利用各種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鍛鍊的機會,使一些觀念在實踐活動中形成穩定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也就是形成性格。在勞動實踐活動中,體驗困難,讓他們親身經受一下艱難的磨練及痛苦的洗禮。

  3、欣賞、鼓勵、張揚優點。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人性深處,無不渴望被讚賞。”激勵永遠是教育的態度。給學生一些鼓勵,可以喚起後進生的上進心,張揚他們的優點,從而感受到成功感。針對學生髮展傾向方面的特點,積極鼓勵引導,獎勵學生髮展中的優勢傾向,發展和張揚學生的個性,使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個性特長,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和長處,都能保持強烈的自信心和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

  總之,學困生的轉化教育是一個長期、反覆的教育過程。教師一定要有滿腔熱情,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因勢利導,使學困生保持不斷前進的勢頭。在教育過程中讓我們永遠記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尊重學困生,就要讓他們在接受教育和參與學習的活動中享受平等的待遇。

  七、學科實踐活動安排:

  1、開展一次學會合作的活動。(具體實施於體育運動會)

  2、開展一次“讀書”交流會。(由語文讀書活動實施)

  3、收集關於家鄉發展變化的材料,召開一次“我愛我的家鄉”的主題班會。(由班主任在班會課上進行)

  八、教學進度及課時安排:

  品德課每週是兩課時,本期全部時間不足十九周,除去中秋節、國慶節、元旦節放假及運動會等一些時間外,上課的時間最多不足十七週,即只會少於34課時,估計在16周左右。

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10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主要由四個單元組成:第一單元為《我們天天在進步》、第二單元為《我們生活在資訊時代》、第三單元為《我們出行真方便》、第四單元為《工農業與我們的生活》。其編排特點如下:

  (一)從多方面展示社會生活,在引導學生了解、探究社會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際意識和社會意識,學習解決人際問題和社會問題的技能。

  四年級下冊教材的顯著特點是讓學生在探究和認識社會事實的過程中進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認識社會事實作為教材編寫的“明線”,道德教育作為教材編寫的“暗線”。第四單元以通訊方式、通訊的歷史演變、未來通訊的發展作為基本事實,將文明通訊,從小關心國家大事,合理看電視等好習慣的培養蘊含在其中。這樣的編寫方式,使學生的品德教育的很自然地蘊含在社會事實之中,有利於實現品德教育的無痕性。

  (二)注意引導學生透過探究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來認識社會和了解社會。

  品德與社會課程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奠定基礎。

  四年級下冊教材透過引導學生探究生產與生活的關係,來幫助學生認識社會和了解社會中工農業生產的基本過程,工農業生產之間的密切聯絡,生產的發展和生產工具的不斷改進,生產行業的不斷變遷;透過探究交通與生活的關係知道社會交通方式的多種多樣,交通的變遷、交通與人們日常生活、社會經濟發展、文化交流的密切聯絡,交通發展引發出的新問題;透過探究通訊與生活的關係引導學生了解現代通訊的種類,古代人們的通訊方式,透過大眾傳媒獲取資訊和傳播資訊等方面的社會常識。這樣的編寫方式,使學生對社會基本事實的認識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引導他們看待社會現象的時候,能探究和思考社會生活中,各類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其本質。

  (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出發,引導學生對間接生活的認識和了解。

  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於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因此四下教材在編寫時,注意了將社會事實方面的內容與兒童的生活聯絡起來,讓他們能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如第四單元,讓學生了解工農業生產過程,對學生來說比較困難和陌生,教材從“吃穿用哪裡來”切入,讓學生透過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和一日三餐的飲食,首先把握工業產品,農業產品的基本概念,然後透過“到農村去看看”和“到工廠去看看”兩個主題活動,讓學生認識農業生產和工業生產方面的基本過程。

  (四)注意了相關知識的整合,較好地體現了綜合課程的特點

  “品德與社會”是一門打破學科界線的“綜合課程”。四下教材在處理各知識領域之間的關係及知識與生活之間的關係上,將跨學科的知識有機地融為一體,在本冊教材中,涉及了地理學、歷史學、社會學、經濟學、工農業生產常識、交通、通訊等方面的知識,教材將這些知識綜合在一起,強調認知與情感綜合,較好地體現了綜合課程的特點。

  (五)將引導學生獲取資訊與指導學生探究問題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認識能力和研究能力

  二、學生分析

  四年級是小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投入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

  三、教學目的要求和任務

  1、學會正確對待挫折,瞭解自信的含義。

  2、體驗通訊工具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與樂趣。知道在資訊社會中,必須遵守網路文明道德,學會利用各種資訊工具,分享人類共同的資訊資源。

  3、瞭解交通發展狀況,感受交通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養成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學會看懂常見的交通標誌,學做文明人。

  4、透過研究工業生產、農業生產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係,產生對從事工業、農業生產的勞動者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5、懂得為人要誠實正直,處事公正,能說真話。

  6、懂得做事要有責任心,對師長和集體交給的工作能認真負責地去完成。

  四、教學措施

  小學思想品德課是一門教育性、情感性很強的課程,“激情、明理、導行”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的三要素,而激情則是重要因素。因此,思想品德課更要摒棄空洞說教,注重情感教學,引導學生以積極的情感體驗參與教學的各個環節,在愉悅的情緒狀態中學習、掌握、深化道德認識,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與行為習慣。

  1、以趣激情,匯入新課。依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善於發現和利用教材中能激發學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課導得巧妙、新穎、有趣,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使學生的學習情緒不斷高漲。以趣激情的導課方法多種多樣、因文而異、因人而異。

  2、知中生情,學文明理。學文明理是思想品德課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這個階段主要透過學習課文,分析歸納,讓學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認識,而情感是在認識客觀事物中產生的,“知之深,愛之切”,因而教師要善於在學生學文明理過程中,在學生形成道德認知前後,因勢利導地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

  (1)渲染課堂氣氛,產生情感共鳴。小學生善於直觀體驗,側重形象思維、易受感動。我要力求將課文中的道德知識點與學生情感上的激發點結合起來,利用現代媒體手段,把靜態的文字、抽象的術語、乾巴的數字變成形象生動的語言或畫面。讓學生在具體認知中受到感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激起敬慕道德榜樣行為的情感。

  (2)要動情用理,辨析導行。教師既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識水平,又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積極鼓勵學生暴露思想,大膽發表意見,允許學生有不同見解。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動情用理導行,讓學生心服口服,入耳入腦。

  五、教學進度:

  第一、二週: 第一課

  第三、四周: 第二課

  第五、六週: 第三課

  第七週: 第四課

  第八週: 第五課

  第九周: 第六課

  第十週: 第七課

  第十一週: 第八課

  第十二週: 第九課

  第十三、四周: 第十課

  第十五、六週: 第十一課

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11

  學情分析

  本年級共有42名學生,男生23人,女生19人。孩子們的年齡大多在十歲左右,思維非常活躍,好奇心較強,見識較廣,對綜合性、活動性較強的品德與社會課頗有興趣。透過多年的學習與生活,他們已經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和生活常識,也瞭解了一些社會現象,但實際操作與現實表現還有待加強。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五個單元,各單元的主題與教學要點如下:

  第一單元的主題是誠信是金,透過對本單元的學習,讓學生明白誠實是自尊自愛的表現,誠信是事業成功的法寶,是現代社會正常執行的基本保障,努力做一個講信用的人。

  第二單元的主題是伸出我們的手,透過對本單元的學習,激發學生的愛心,使他們願意伸出自己的手,獻出自己的愛。

  第三單元的主題是我的綠色日記,透過對本單元的學習,引導學生對家鄉的水、空氣、動植物等環境問題的原因和危害進行考察和探究,使學生初步樹立環保的意識和責任感,激發他們對美好綠色家園的熱愛與嚮往之情。

  第四單元的主題是交通連著千萬家,透過對本單元的學習,瞭解交通發展的狀況,感受社會的飛速進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自覺遵守交通法規。

  第五單元的主題是祖國真大,透過對本單元的學習,讓學生知道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有許多名山名川和名勝古蹟的國家,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新課程教學目標,合理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精心設計課堂上的趣味較濃的活動,讓學生在輕鬆的氣氛中學習,在愉快的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得到教育。

  2、善於充分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

  3、多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特別是要給予來自外地農村的孩子更多鍛鍊的機會,讓學生增長見識,陶冶情操,並提高實際操作能力。

  4、充分利用各種媒體,擴充學習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進度

  周次

  教學內容

  第1周

  誠實,不需要理由

  第2周

  拍手拉鉤不要變

  第3周

  誠信就在身邊

  第4周

  同在藍天下

  第5周

  生活因愛更美麗

  第6周

  我們的愛心行動

  第7周

  流過家鄉的小河

  第8周

  我們時刻在呼吸

  第9周

  大自然中的朋友

  第10周

  呵護綠色家園

  第11周

  馬路修到家門口

  第12周

  交通海陸空

  第13周

  平安走天下

  第14周

  在世界的東方

  第15周

  我們的大中國

  第16周

  壯麗的河山

  第17周

  海峽兩岸盼統一

  第18周

  複習考核

  第19周

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12

  一、班級情況分析

  四年級是小同學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時擴大,進一步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區域性同學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

  二、目的與要求

  1、引導同學建立自覺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識,做一個文明有教養的人;知道殘疾人的困難,感受殘疾人身殘志不殘的可貴品質,從而能尊重殘疾人,積極主動協助他們;引導同學逐步養成主動關愛處境困難或者倒黴人的行為;引導同學明白參與集體活動、熱心為集體服務是熱愛集體的表示,做到主動為集體做好好事,感受到只有集體中的每個成員發揮各自作用,集體才幹得到不時發展和進步。

  2、瞭解一些生態環境問題的發生和發展;感知這些環境問題帶來的危害,學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瞭解家鄉的巨大變化;知道獨特的民風民俗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區域性,在瞭解家鄉風俗來歷的基礎上,觀察生活中存在的迷信現象,樹立移風易俗的觀念,增強社會責任感。

  3、知道交通工具的作用,真切感受它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的方便;選擇中知道幾種常用的交通工具的特點,學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交通工具順利到達目的地;瞭解從古到今我國交通運輸設施和交通運輸方式的巨大變化,感受交通運輸業的迅速發展,激發同學對祖國和家鄉的熱愛;學會編制小報;認識通訊的迅猛發展。

  三、重點難點

  重點:

  1、引導同學在生活中養成文明禮貌、老實守信、友愛寬容、公平公正、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指導同學參與社會生活,能夠清楚地表達自身的感受和見解,能夠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夠與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2、嘗試合理地、有創意地探究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習對生活中的道德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初步瞭解個人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初步理解個體與群體的互動關係。瞭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和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3、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

  難點:

  在瞭解家鄉風俗來歷的基礎上,觀察生活中存在的迷信現象,樹立移風易俗的觀念,增強社會責任感。

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13

  第一單元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由

  1、我的家鄉在哪裡

  2、家鄉的美景家鄉的人

  3、濃濃的鄉土情組成。

  二、教學目標:

  1、本單元在使學生具有家鄉的自覺意識和歸屬感,同時,使學生知道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人人都有自己的家鄉。

  2、正確辨認地圖上的簡單圖例、方向、比例尺,並能學會運用地圖,瞭解家鄉,初步形成地理的觀點和思考方式。

  3、瞭解為家鄉做出貢獻的人,喚起學生對家鄉的自豪感和責任感。

  三、教學建議:

  1、本單元是對小學低年級家鄉內容的拓展和延伸,旨在讓學生通過了解家鄉的自然環境、風景名勝、風俗文化、地域特色、歷史變遷等方面,多角度的感受家鄉的自然風光及人文景觀的豐富性。

  2、本單元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注意培養學生調查瞭解事物的基本方法。

  四、課時分配:

  共有3課每課兩課時共計6課時

  第二單元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生產與生活由

  1、吃穿用哪裡來

  2、從電視機的變化說起

  3、生活中的各行各業組成。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了解工農業生產過程和生產活動,形成“生產”概念,從而建立生產與生活之間的關係。

  2、觀察日常生活使用的某件農產品,探究農業生產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係,並體驗農民為此付出的勞動與智慧。

  3、瞭解生產的發展與人們需求變化的相互關係,並知道人們改進勞動工具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和減輕勞動的強度。

  三、教學建議:

  1、本單元將農業和工業方面整合為一個單元,目的事使學生立足與自己的現實生活,能真實地、客觀地、綜合地瞭解社會生活本身。

  2、由於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不斷地提高,大家對生活中各種物品越來越要求多樣化和便利化。

  3、本單元體現了課程改革的總體目標,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四、課時分配:

  共有3課每課兩課時共計6課時

  第三單元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交通與生活由

  1、多種多樣的運輸方式

  2、交通與我們的生活

  3、從古到今話交通

  4、交通問題帶來的思考組成。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各種交通運輸方式及其特點,感受交通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知道古今交通的發展情況,以及交通的不斷髮展給人們帶來的種種變化。

  3、關注交通發展帶來的問題,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三、教學建議:

  本單元在讓學生認識交通的同時,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因此,讓學生了解車站、碼頭、機場有哪些是為旅客服務的機構,乘車、乘機時要履行那些基本程式。

  隨著交通的發展,也帶來了許多問題,如汽車噪音、尾氣帶來的汙染,以及發展交通帶來對耕地的佔用和城市交通的堵塞、能源的消耗等問題。

  四、課時分配:

  共有4課每課兩課時共計8課時

  第四單元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通訊與生活由

  1、通訊連萬家

  2、從烽火臺到網際網路

  3、小視窗大世界

  4、從看電視說起組成。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現代通訊的種類,感受通訊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初步瞭解通訊發展的情況。

  3、學習利用傳媒,安全、有效地獲取資訊。

  三、教學建議:

  1、本單元將課程標準中通訊與傳媒兩個要點的教育內容融合在一起。一二課內容主要側重於通訊,三四兩課內容側重於大眾傳媒。由於通訊和大眾傳媒與當代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因而本單元在編寫時注意內容與兒童生活的貼近,力求讓同學認識到通訊、傳媒與人們之間的關係。

  2、半單元注重將社會常識方面的內容與學生的品德教育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特別注意針對當前大眾傳媒對少年兒童產生較大的影響的現實情況來組織教學內容。

  四、課時分配:

  共有4課每課兩課時共計8課時

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14

  一、 學生現狀分析:

  四年級學生雖然掌握的基礎知識比較牢固,但有些綜合應用、實踐性較強的知識知道的比較少,同學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在過去的教學中只知道在課堂中學品社,沒有讓學生真正走向生活、走向社會,感受大千世界的豐富多彩,這是我們教學中存在的弊端,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必須克服。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三個單元緊緊圍繞學生的生活實際展示活動,第一主題單元《我能為你做什麼》從學生身邊最為熟悉的人和事為切入口,瞭解在我們周圍還有許多人需要我們幫助,我們應該為他們伸出友誼之手。第二主題單元《我的家鄉在變化》透過設計一系例活動,讓學生了解家鄉,熱愛家鄉。懂得怎樣保護家鄉的一草一木。第三主題單元《我與外界的聯絡》。學生隨著年齡的長大與外界的接觸面越來越廣,如何正確讓學生處理媒介的利用,瞭解我國的媒體發展變化日新月異。這樣的編排目的是:一是在學生生活經驗、知識水平的基礎上的自己的交往面越來越廣

  三、教學建議

  (一)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課程的總目標是本課程的宗旨和價值導向。分目標的四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結合的統一體。在教學過程中應全面地把握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技能學習,忽略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偏重追求結果,忽視過程與方法等傾向,全面地、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

  (二)教師的角色和任務

  在本課程中,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兒童活動的指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地培養兒童的品德和習慣,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引發兒童探索的慾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

  (三)教學活動指導的注意點

  教師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應注意把握兒童的實際情況,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教案,幫助兒童展開活動。活動教案和活動指導應具有計劃性和靈活性。

  兒童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教學活動要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兒童獲得彼此聯絡的、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

  教學活動應源於兒童的生活又高於生活,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的生活。教師要善於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本課程的教科書主要不是作為知識的載體來供教師講授的,它是教師引發兒童活動的工具,是兒童開展活動時可利用的資源。教師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絡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資訊、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四、教學措施:

  1. 全面把握課程目標,幫助學生全面提高。

  2. 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形成符合社會規範的價值觀。

  3.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習興趣。

  4. 充實教學內容,聯絡豐富生活。

  五:教學進度(略)

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15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四(5)班全體學生都比較遵守課堂紀律。四年級是小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四個單元,13篇課文,29個課時。第一單元“這是我們的社群”包括《社群的公共設施》《和睦相處》《精彩的社群生活》;第二單元“我看家鄉的新變化”包括《城鄉鉅變》《騰飛的翅膀》《交通連四方》《服務在身邊》;第三單元“好大一個家”包括《56個民族是一家》《五大少數民族自治區》《少數民族之鄉——雲南》;第四單元“共同生活的世界”包括《世界之窗》《節日大觀》《多彩服飾》。本冊教材由學生身邊出發,讓學生了解社群,瞭解城鄉變化,瞭解民族和世界。

  三、教學目標

  1、能關心社群,以熱情寬容的態度對待他人;樂於為社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認真進行實踐調查,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從而感受社群大家庭的溫暖。

  2、感受家鄉發生的巨大變化,熱愛家鄉,熱愛祖國;體驗社會對個人生活的關懷,初步形成熱愛勞動尊重勞動人民的良好品質,樂意奉獻社會奉獻家鄉。

  3、樂意瞭解少數民族,能接受欣賞少數民族,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願為增進民族團結而努力。

  4、樂意走近關心瞭解世界。積極感受理解不同人種的不同文化傳統,養成尊重欣賞不同人種的不同文化和傳統的態度。樂意與別人分享快樂,珍視和熱愛生活。

  四、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學會正確處理社群鄰里之間的矛盾。

  2、瞭解各行業的勞動情況,初步形成熱愛勞動、尊重勞動人民的良好品質。

  3、知道家鄉交通的發展變化,以及給人們的生活所帶來的影響。

  4、知道世界環境日、世界水日等現代節日的社會公德意義。

  (二)、教學難點

  1、知道家鄉行業的發展給家鄉帶來的變化。

  2、體驗交通條件的改善對人們生活所產生的影響。

  3、尊重、欣賞不同人種的不同文化。

  五、教學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認真備課上課,充分發揮現代化教育技術在品德教學中的作用。

  2、加強課堂教學研究,最佳化課堂教學過程,調動學生的主體作用,形成小組合作學習的良好氛圍。

  3、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

  4、創設學習情境,靈活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

  5、充實教學內容,從教科書擴充套件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6、拓展教學空間,不侷限於學校和課堂,創設條件儘可能向社會延伸。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7、注重學生與家長的交流,取得家長的支援,使學生的實踐活動順利開展。

  8、社會帶給學生的一些負面影響,使學生對某些道德觀念有了模糊甚至是錯誤的認識,需結合社會實際,學生的理解能力,讓學生聯絡生活,學會自我辨析、自我教育,同時,在教學中還要滲透基本的法律知識,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9、採用多種評價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六、培優補差措施

  培優:讓那些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品德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小

  公民在老師的指引下,成為同學的榜樣,將來為祖國服務,多作貢獻。

  補差:對學後進生放低要求,作好多輔導,多談心,多幫助他們。特別加強個別輔導,發現進步及時給予表揚。

  七、教學進度安排表

  周次

  日期

  內容

  課時安排

  備註

  1

  2、22---2、26

  始業教育

  2

  3、1---3、7

  1、社群的公共設施

  2

  3

  3、8---3、14

  2、和睦相處

  2

  4

  3、15---3、21

  3、精彩的社群生活

  2

  5

  3、22---3、28

  1、城鄉鉅變

  2

  6

  3、29---4、4

  2、騰飛的翅膀

  2

  7

  4、5---4、11

  3、交通連四方

  清明節放假

  1

  8

  4、12---4、18

  3、交通連四方

  1

  9

  4、19---4、25

  4、服務在身邊

  期中考試

  1

  10

  4、26---5、2

  4、服務在身邊

  五、一 放假

  1

  11

  5、3---5、9

  1、56個民族是一家

  2

  12

  5、10---5、16

  2、五大少數民族自治區

  2

  13

  5、17---5、23

  3、少數民族之鄉——雲南

  2

  14

  5、24---5、30

  1、世界之窗

  2

  15

  5、31---6、6

  2、節日大觀

  2

  16

  6、7---6、13

  3、多彩服飾

  2

  17

  6、14---6、20

  期末複習

  18

  6、21---6、27

  期末考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