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活動的教學設計

幼兒園活動的教學設計

  篇一:我愛放風箏

  活動目標:

  1、學會放風箏的基本方法,樂於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2、享受大自然的樂趣,樂於與朋友合作放風箏

  活動準備:

  1、教師確定放飛的地點,時間

  2、通知各小組幼兒帶上自己製作的風箏

  3、帶上修補的工具,如剪刀,膠水,紙,繩子等

  活動過程:

  1、確定地點要開闊和安全。

  2、與幼兒討論怎樣才能放飛風箏,確定風向風力。

  3、每小組幼兒互相協作放飛風箏、

  4、若有某小組幼兒的風箏不能起飛,組織大家討論風箏不能起飛的原因(骨架太鬆,不對稱,尾巴輕等問題)。

  5、鼓勵幼兒探索解決的辦法,並對風箏進行改進。

  6、教師對活動進行總結,並誇獎幼兒的表現。

  延伸:鑑於中班幼兒能力發展仍不完善,為了更好的達到活動目標通知家長配合活動,並鼓勵家長參與到“活動三”中來。

  篇二:我愛放風箏

  活動目標:

  1、學會放風箏的基本方法,樂於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2、享受大自然的樂趣,樂於與朋友合作放風箏

  活動準備:

  1、教師確定放飛的地點,時間

  2、通知各小組幼兒帶上自己製作的風箏

  3、帶上修補的工具,如剪刀,膠水,紙,繩子等

  活動過程:

  1、確定地點要開闊和安全。

  2、與幼兒討論怎樣才能放飛風箏,確定風向風力。

  3、每小組幼兒互相協作放飛風箏、

  4、若有某小組幼兒的風箏不能起飛,組織大家討論風箏不能起飛的原因(骨架太鬆,不對稱,尾巴輕等問題)。

  5、鼓勵幼兒探索解決的辦法,並對風箏進行改進。

  6、教師對活動進行總結,並誇獎幼兒的表現。

  延伸:

  鑑於中班幼兒能力發展仍不完善,為了更好的達到活動目標通知家長配合活動,並鼓勵家長參與到“活動三”中來。

  社會活動設計――放風箏比賽

  活動目標:

  1、使幼兒懂得要樂於幫助別人,為別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2、理解故事內容並豐富詞彙

  活動準備:

  故事:《放風箏比賽》

  活動建議:

  一、結合掛圖,教師講述故事

  二、透過提問,加深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比賽時,有哪些小動物參加比賽?(鱷魚、狐狸、鼴鼠)

  2、小白兔參加比賽了嗎?(沒有)

  3、老山羊把一等獎給了誰?(小白兔)為什麼?(因為小白兔在幫媽媽洗衣服,為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豐富幼兒詞彙:力所能及、莫名其妙

  三、引導幼兒討論:自己為媽媽或是老師、小朋友做了哪些力所能及的是事?

  四、引導幼兒進一步深入理解為別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時的快樂。

  五、教育幼兒在家多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滲透方式:

  可將此活動滲透於一日生活之中,讓幼兒幫媽媽、老師或小夥伴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附:故事

  放風箏比賽

  春天的早晨,動物們舉行放風箏比賽,老山羊當裁判。

  鱷魚放的是個超大號風箏,沒飛多久就一頭栽到地上。狐狸放了個巴掌大的小風箏,根本就沒飛起來。鼴鼠一家帶來的大蜈蚣風箏,剛飛起來就掛在了樹上------

  老山羊正在暗暗搖頭,忽然看見一個樣子普普通通的風箏。線上掛滿了衣服,卻飛得比誰的都高。原來是兔子趁著天氣好正在晾衣服呢!雖然他沒有參賽,老山羊還是把一等獎給了莫名其妙的兔子。

  篇三:放風箏

  活動名稱:放風箏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春天的美好,體驗放風箏的樂趣。

  2、培養幼兒合作遊戲能力,發展幼兒傾聽及理解能力。

  3、練習走、跑交替得協調奔跑動作,在教師的幫助下嘗試放風箏。

  活動準備:

  1、請家長配合,為幼兒帶來各式風箏若干,懸掛在活動室。

  2、事先選好平坦安全的場地。

  3、《放風箏》的散文配圖,《春之聲圓舞曲》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播放《春之聲圓舞曲》音樂,請幼兒自由欣賞已佈置好的風箏,相互交流看到的.風箏的外形是怎樣的。

  2、教師簡單介紹風箏的外形特徵:左右對稱,保持平衡。知道放風箏是我國傳統的民間活動。

  3、出示散文配圖,教師朗誦散文,請幼兒傾聽並說說自己的感受。

  4、引起幼兒放風箏的興趣,請幼兒自由結伴,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

  5、師幼一起到場地上放風箏,教師示範放風箏的方法,請幼兒嘗試自己放風箏,提醒幼兒注意奔跑時的安全。

  6、開展放風箏比賽,比一比誰的風箏飛的高。活動結束後,幼兒說說活動中的感受,體驗活動的快樂。

  7、在生活活動中,可請幼兒繼續欣賞散文《放風箏》,並可多次開展放風箏等活動.

  篇四:我愛我的班級

  目標:

  1.熱愛自己的班級,願意為班級做力所能及的事,初步樹立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

  2.能用繪畫的方式設計班徽並說出設計的含義。

  準備:

  1.平時,幼兒經常為班級服務,如:包乾區的工作、區域材料的收拾等。

  2.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徽章。

  3.各種形狀的設計底圖,如: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等。

  過程:

  1.談話:我愛XX班。

  a..圍繞“我愛XX班”,談一談為什麼愛自己的班?

  b.討論:我要為班級做點啥?

  c.鼓勵幼兒從多方面討論,如:收拾整理區域、自然角;掃地;餐前服務等等。

  2.為班級設計班徽。

  a.欣賞徽章,捉.問:這些徽章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認為哪個徽章最漂亮?為什麼?

  b.幼兒自由選擇不同的底圖來設計班徽。

  3.評選大家喜歡的班徽。

  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班徽,集體討論,共同選出一個設計方案,定為班徽。

  建議:

  1.活動後,教師佈置“我愛XX班”的專欄,將幼兒為班級做的好事畫下來,貼在欄中。

  2.教師將幼兒選出的班徽修改後,製作成正式的班徽,並封塑,發給幼兒,佩帶在身上。並製作一隻大的班徽懸掛在班級門口。

  評價:

  在介紹的過程中,能說明自己設計的班徽的含義。

  篇五:我愛我的班級

  目標:

  1.感知樂曲的歡快情緒。

  2.學習看指揮演奏,掌握××|××|×一|×一|×一|一一|節奏。

  準備:

  1.活動前可在餐前活動中欣賞、學唱此歌曲,並能隨樂曲節奏做簡單的身體動作。

  2.鈴鼓、小鈴、圓舞板等。

  3.《我愛北京天安門》圖譜一張。

  過程:

  1.律動:《我愛北京天安門》。

  2.複習歌曲:《勤快人與懶惰人》。

  3.學習打擊樂:《我愛北京天安門》。

  看圖譜拍節奏。

  討論:《我愛北京天安門》這首樂曲可以用哪些樂器來演奏?為什麼?

  師生共同確定,並記錄在圖譜上。

  如第一句用鈴鼓演奏、齊奏時,第一、二句用小鈴、圓舞板演奏等。(教師帶領幼兒做動作,啟發幼兒用鈴鼓演奏)

  看指揮(教師),小朋友空手練習。

  教師指揮分部做兩次。

  拿樂器合奏。

  4.學習當指揮。

  請1~2名幼兒看圖譜指揮演奏。

  小結。

  以後的複習活動中可增加難度,每句的末尾小結處加入大鼓,或讓大多數幼兒都有機會擔當小指揮,指揮演奏。.增加幼兒對打擊樂的興趣,提高自信心。

  評價:

  1.會正確演奏鈴鼓。

  2.能初步根據樂曲選擇使用的樂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