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中的數學教學設計3篇

旅遊中的數學教學設計3篇

  篇一:旅遊中的數學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36、37頁中的內容。

  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指出:學生的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本課設計以課程標準為指導。為學生創設去風景區“牛姆林”旅遊這樣一個現實情景,讓學生透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所發現,有所感悟,從而獲取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與策略。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教材與學情分析:

  在學生學完“兩位數乘兩位數”這一單元之後,安排“旅遊中的數學”這一實踐與綜合應用一課,一方面能使學生鞏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知識;另一方面,加強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能增強學生用數學的意識與能力,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針對三年級學生的身心特徵,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出數學問題,讓學生在“玩”中“做數學”,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2)能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解決日常生活(旅遊)中的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運用數學符號來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

  (2)經歷觀察、思考,運算等數學練習過程,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

  (3)結合具體情境,學會從數學角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結合具體情境,再聯絡生活實際,深刻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體會數學的價值。

  (2)透過練習活動,感受數學的嚴謹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重難點、關鍵

  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自制租車方案表。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遊嗎?你們都去過那些美麗的地方?誰來告訴老師。(指名學生回答)

  2、師:同學們都知道我們永春是一座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風景秀麗的縣城。這節課老師想帶領同學們進行一次模擬旅遊,去目睹一下牛姆林的美麗風光,想去嗎?(想),好,讓我們一起去牛姆林旅遊,解決旅遊中遇到的數學問題,有信心嗎?(有)板書課題:旅遊中的數學。

  二、合作探究

  (一)活動一:租車

  1、師:那麼,我們要想去旅遊,該怎麼去呢?(乘車)讓我們一起去租車吧!請大家看,從螢幕中你發現了哪些資訊呢?(課件出示情境資訊)

  (1)共有63人去參觀。

  (2)有兩種型號的車可以租:大車限乘18人,每輛160元;小車限乘12人,每輛120元。

  2、提出問題:我們怎樣租車呢?

  (1)指名口答。

  ①可以租大車。大車坐的人多。②可以租小車,小車花的錢少。

  ③我覺得兩種車都可以租??

  3、教師總結:同學們的想法很好,我們租車時不僅考慮怎樣租車比較省錢,還要考慮讓車的座位儘量坐滿,如果不可能坐滿,空位必須儘可能少。

  4、填寫租車方案。

  5、學生觀察比較哪種方案最合理。

  師:我們的租車方案已經列舉出來,請同學們觀察哪種方案最合理呢!

  (1)請學生集體讀一讀四種租車方案。

  (2)說一說哪種方案最合理。

  出示問題:假如讓你來當我們旅遊團的團長,你準備採用方案几呢?為什麼?

  師:我們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所得的結論也可能不同。在旅遊時,一般我們應考慮怎樣租車比較省錢。要注意節儉不要浪費,從平常的小事做起,為建立節約型社會盡力,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

  師:所以我們採用方案( ),因為它最合理、最省錢。

  (二)活動二:購門票

  師:同學們用數學知識解決了我們的坐車問題,現在可以出發了。(課件播放情境)不知不覺我們就到了牛姆林。要想去參觀那些美麗的景點,我們又該解決什麼問題呢?(買門票)

  課件出示資訊:

  公告

  開放時間:上午8:00至下午7:00

  門 票:成人票價:45元

  兒童票價:20元

  師:從螢幕中你發現了哪些數學資訊呢?

  師:根據這些資訊,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呢?(主要問題有:1、全天開放多長時間?2、買票要花多少錢?)

  師:現在請同學們選擇其中的一個問題進行解決,做在本子上。

  生做題。

  師:下面我們請同學來說說你解決的是哪一個問題,怎樣解決。

  生彙報。

  師:同學們能從數學角度發現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並運用已有知識解決了問題,說明你們用數學的能力提高了。

  (三)活動三:用餐

  師:買了門票,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欣賞牛姆林那美麗的風景吧!(課件出

  示風景圖片,並播放音樂)學生欣賞。

  師:牛姆林的風景真美呀!參觀完這些景點,可能大家的肚子也餓了吧!現在該去用餐了(板書:用餐),牛姆林,不僅風景美,農家樂也非常有名,我們一起到農家樂去用餐好嗎?

  (課件出示菜譜)

  師:都有哪些好吃的呢?請看菜譜,提問:你想吃點什麼?共需要多少錢?請想一想算一算。

  師:誰願意介紹一下,你是怎樣為自己安排的?

  師:你們認為這幾位同學點的菜怎樣?有什麼好的建議嗎?(生評價,談建議)

  師:建議真不錯!你們覺的怎樣點菜比較合理呢?

  (引導得出:要注意營養,葷素搭配,主食搭配,同時應注意節儉,不要浪費。)

  師:你們談得真好!我們每個人單獨點菜,點少了比較單調,點多了又浪費了,假如我們每個小組同學剛好坐一桌,你會怎樣安排呢?(生思考後,個別彙報)

  師:胡老師不僅希望你們好好學習將來能成為一個有知識,有頭腦的有用人才,也希望你們能健康飲食,做一個健康的美食家。

  (四)活動四:購買紀念品

  師:同學們,我們玩了一天了,也吃得飽飽的了,現在我們準備回家了,那回家之前我們還得幹什麼呢?

  生:買一些紀念品回家送給爸爸媽媽。

  師:對了,讓我們一起去紀念品商店看看吧!

  三、總結評價

  1、師:今天我們去了一趟牛姆林,不僅欣賞了牛姆林美麗的風景,品嚐了可口的農家飯菜,還用我們已有的知識解決了在旅遊中遇到的數學問題,相信這次模擬旅遊一定會成為大家最 難忘的一次旅遊。你有什麼想說的嗎?能不能和大家交流一下?

  2、師:總結: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需要用數學。在旅遊中除了“坐車、買門票、用餐”這些用數學知識解決的問題外,還有住宿等;同時應注意安全,

  健康,文明,衛生等,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生活中多留心,多觀察,做生活中有心人,做生活中的智多星。

  四、實踐活動

  1、請估一估到牛姆林旅遊你至少要準備多少錢?為自己做一次旅遊費用的預算。

  2.趕快行動起來為全家制定一份科學合理的旅遊計劃吧!(下節課我們在班上交流)

  板書設計:

  旅遊中的數學租 車 買 門 票 用 餐 購 物

  篇二:《旅遊中的數學》教學設計

  教學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將數學內容分為四個領域,其中包含了“實踐活動與綜合運用”。這既是適應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也是數學教育改革的必然。開展數學實踐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等自主和諧發展,從而有利於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一、教材分析:

  《旅遊中的數學》是一節專題性的數學實踐活動課,《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在本學段中,讓學生透過實踐活動,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瞭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應用,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同時指出:“要讓學生在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物件的特徵,獲得一些體驗。”本節課設計時,我就是以這些理念為依託,根據我校將要舉行“走進大自然”為主題的春遊情境,讓學生在春遊情境中學習、理解、鞏固、應用數學知識(乘法)。讓學生去經歷數學問題從提出到解決的整個過程,經歷探討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及在眾多策略中的最最佳化。體驗到合作的重要和真正的自主學習。從而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

  二、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在模擬旅遊情境中,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旅遊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引導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初步培養學生的最佳化意識。

  (3)經歷“旅遊中的數學”的活動,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並且在解決如何“租車”的活動中,滲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引導學生要用合理搭配的理念,懂得合理選擇的重要性。

  2、過程與方法。

  (1)在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思考、比較分析、歸納總結、與人交流、合作學習的能力。

  (2)培養學生初步的合作和評價意識,使學生獲得學習數學的信心,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活動中感悟數學的價值,感受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

  讓學生學會發現並解決中的一些數學問題。

  四、教學難點:

  在解決問題時,學生能根據需要選擇比較合理的策略。

  五、教學觀念:

  本課時學生透過經歷“旅遊中的數學”的活動,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並且在解決如何“租車”的活動中,滲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

  並複習兩位數乘法。最後,在“用餐”活動中,引導學生要用合理搭配的理念,懂得合理選擇的重要性,複習應用小數的加減法。

  六、教學過程

  活動一:說一說

  1、師:同學們,在這春意盎然、萬物復甦的春天裡,清明節也快到啦,正是旅遊的好時光。你們喜歡旅遊嗎?都到過哪些地方?你是怎樣去的?

  2、讓學生說一說。

  3、師:同學們這麼喜歡出去旅遊,陳老師教的班級的40名同學將要去長隆歡樂世界旅遊。可是要計劃旅遊得考慮的數學問題還真不少,你們願意幫解決這些問題嗎?

  板書:旅遊中的數學

  師:要去長隆歡樂世界這麼遠的地方,我們不能說去就去,我們需要考慮哪些問題? (教師整理思路)預設: 租車問題、門票問題、遊玩問題,這節課我們重要來研究租車、門票、用餐、租房。 活動二:租車

  老師經過諮詢得到了一些資訊。出示租車情境圖。

  每輛120元,限乘客12人。

  每輛160元,限乘客18人。 師生40人去旅遊。

  1、師:根據獲得的資訊,你能提出什麼問題?怎樣解答?

  2、教師根據學生的提問,篩選並板書問題。

  3、學生獨立設計租車方案。

  4、4 人小組討論交流各自設計的方案。

  5、全班交流評議,引導學生列表解決問題:列表

  5、師: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設計出了這麼多的租車方案,真了不起!這麼多種方案,你願意選擇哪種方案?說說理由。哪種方案最合算呢?為什麼?

  7、小結:車上的座位儘可能坐滿,如果不能坐滿,空位必須儘可能少,而且價錢要最便宜這樣的方案最省錢。

  8、師:怎樣很快找到這些方案,儘量避免重複、遺漏或錯誤呢?(列表法)

  乘車出發,經過2小時便可以到達長隆歡樂世界,這就是大門口,現在我首先需要( 購買門票 )

  活動三: 購買門票

  成人票40元,學生票30元,團體票每人25元(20人以上可購買團體票)40人怎樣買票最合算?需要多少元?

  (1) “限乘”的含義?購買多少張團體票?

  (2) 生獨立完成

  (3) 彙報說理由,怎樣買票最合算?(團體票)

  長隆歡樂世界非常漂亮,讓我們一起先來看看宣傳片吧。(影片)遊玩了一天,估計大家肚子也餓了,現在我們需要(用餐) 活動四:用餐(合理配菜)

  1、參觀完長隆歡樂世界,大家一定會餓了,我們要到快餐廳來解決吃飯問題。(出示課件)怎麼樣,豐富吧?

  (1) 假如老師到這家快餐店,我打算配的菜是:(),你覺得合理嗎?

  (2) 交流。為什麼這樣吃?

  (3)你想怎樣吃?把你所選的食物記錄下來,填在表格中。

  (4)彙報、小結:注意營養搭配、節儉。

  活動五、租房

  晚飯後,天色已晚,大家也一定累了,我們立即需要訂酒店租房,下面是酒店房間的一些資訊。(出示資訊圖)

  (1) 你從圖上發現了那些數學資訊?

  (2) 住房需要注意些什麼?怎樣住才最合算?

  (3)學生小組獨立設計租車方案,填在表格中。

  (4)師: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設計出了這麼多的租房方案,真了不起!這麼多種方案,你願意選擇哪種方案?說說理由。 生:我喜歡第二種方案,因為這種方案花的錢最少,而且所有的房間剛好住滿了,沒有浪費。

  生:我喜歡第五種方案,因為我覺得三人間住得要舒服些。

  生:我喜歡第一種方案,因為這種方案花的錢不是很多,而且還有一個空床,可以放行李。

  師:這麼多種方案哪種方案最合算呢?

  生:還是第二種方案,它最省錢!

  總結:少空床。

  活動六、活動延伸、設計旅遊計劃

  師:同學們,在今天的旅遊學習中你有什麼感想?有什麼收穫嗎? 生:談收穫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共同解決了旅遊中許多的問題,你們真棒!其實旅遊中還有其它的問題,在現實生活中,要根據實際情境,靈活選擇最佳方案,從小要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請你設計一個合理的旅遊計劃,下節課再全班交流。

  六、板書設計:

  旅遊中的數學

  租車租房用餐

  空位少空床位少 葷素搭配 花錢少 最省錢主副食搭配

  《旅遊中的數學》練習紙

  1、租車:一共40人去旅遊,怎樣租車最省錢?

  每輛120元,限乘客12人。每輛160元,限乘客18人。

  2、購票(怎樣買票最省錢?一共需要多少元?)

  3、用餐方案

  你想吃什麼?共需多少元?請你填寫下表

  4、租房

  (1)4人間:80元,3人間66元。21名男生住宿,怎樣租房最合算?

  篇三:旅遊中的數學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下冊第36~37頁

  二、教材內容分析

  本課是一節實踐活動課,是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需要用數學。在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三、學生狀況分析

  由於本班學生都處在農村,受家庭環境、特定的生活與社會文化氛圍影響,大部分學生根本就沒有旅遊過,這就導致學生對本次實踐活動比較抽象、造成學生不同的思維以及不同的發展潛能。所以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知識的特點,力求體現數學知識的生活化,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生活的氣息和挑戰性,為學生創設良好的主動探索的氛圍和空間,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和積極的態度。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在模擬旅遊情境中,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旅遊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引導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初步培養學生的最佳化意識。

  2、過程與方法。

  (1)在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思考、比較分析、歸納總結、與人交流、合作學習的能力。

  (2)培養學生初步的合作和評價意識,使學生獲得學習數學的信心,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2)在活動中感悟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愛科學的情感。

  五、教學重點: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

  六、教學難點:感悟舉一反三的解決方法

  七、教具準備:課 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同學們,馬上快到五一了,你們打算和家長一起外出旅遊嗎?你們都去過那些地方?有什麼好風景?給同學們介紹一下,讓我們共同分享。 師: 看來同學們都很喜歡旅遊,說起旅遊大家興趣這麼濃,老師也很喜歡旅遊,祖國的山山水水神奇秀美,蘊藏著好多知識,在旅遊中,老師還發現會遇到好多數學問題呢!旅遊中到底有哪些數學問題,這節課老師就帶大家一起來探討旅遊中的數學知識。(板書:旅遊中的數學)

  二、模擬旅遊、合作探究

  師:你們現在最想去哪旅遊呀?(北京)可是要去北京這麼遠的地方,我們不能說去就去,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考慮,請大家仔細想一想,我們都需要考慮哪些問題?

  師:是啊,下面就請同學們來看怎麼樣租車去最省錢?

  多媒體播放旅遊情境圖,並說說你都知道了什麼?

  (一)探究如何租車

  1、生設計租車方案

  2、彙報租車方案

  預設可能出現的情況:

  3、引導學生選出最佳租車方案

  師: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設計出了這麼多的租車方案,真了不起!這麼多種方案,你願意選擇哪種方案?說說理由。

  師:你認為哪種方案最合算? 為什麼?

  (二)介紹選單

  同學們,解決完了租車的問題,接下來是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吃飯問題。儘管是出門在外,我們可不要虧待了自己的肚子。為此,我特地提前做了調查。同學們請看,(多媒體出示37頁快餐店圖片)這就是一家快餐店的選單。

  師:請一位同學扮演服務員向顧客介紹本店的選單,誰想試一試? 師:透過剛才兩位同學的介紹,你發現什麼?

  (三)合理點菜

  1、師:本店的第一位顧客就是老師。老師點什麼

  呢?共花多少錢?請大家都來幫我想一想,並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1)師:假如你們一家人到本店吃飯,你們想吃什麼?共花多少錢?請大家設計一個最合理的方案。

  (2)學生設計消費方案,並在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

  (3)彙報。

  (四)合理配菜

  1、師:同學們,現在本店隆重向大家推出了20元三菜一湯並贈米飯的活動,假如你是快餐店的老闆,你打算怎樣配菜?怎樣配菜才合理呢?請大家想一想,在小組內設計出一種合理的配菜方案。

  2、學生小組交流,設計方案。

  3、彙報。

  三、反思交流、感受快樂

  師:同學們,今天的旅遊活動很順利愉快,你們有什麼感想?有什麼收穫嗎?

  1.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需要數學。

  2.旅遊中除了學會計算,節約費用,還要注意安全、衛生、健康、文明等等。

  四、活動延伸、設計旅遊計劃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共同解決了旅遊中許多問題,你們真棒!其實旅遊中還有其它的問題,請你設計一個合理的旅遊計劃,下節課再全班交流。

  教學反思:

  這節課,使我認識到在課堂教學中,只要我們著眼於學生的發展,重視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透過自己已有的經驗來構建新知識,那麼,數學課堂將會變得更精彩並富有活力。

  1.聯絡生活,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在這節課中,我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學生感興趣的生活情境,豐富學生學習的資源。比如:由學生自己來充當服務員,介紹選單,讓學生髮現現實情境中的基本資訊,也就是以往課堂中所說的條件。這樣,使數學學習不再是枯燥無味、重複再現,而是讓每個學生都融入到了具體的情境中。透過學生的發現交流,讓學生體驗到應用小數大小比較的知識能正確描述生活中的現象,體現數學知識的價值所在;同時也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使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

  2.拓展空間,為每個學生提供應用實踐的`機會

  在合理點菜這個環節中,我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因此,學生爭先恐後地想為老師點菜,還說出了一些理由,比如:因為哪些有營養,還有哪些是老師喜歡吃的,還有的理由是哪些菜便宜一些等等,使學生置身於真實的問題情境之中,體會到數學是生活的需要。當學生解決了為老師點菜的問題後,再提出“當你一家來吃飯時,怎樣點菜最合理呢?”,引導學生聯絡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思考,實際上也是讓學生經歷一個由簡單到複雜的思考問題,然後合理做出決策的過程,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3.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認識到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差異,還注意到對學生的激勵性的評價,實現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比如:在課的最後,設計讓學生自己總結收穫和感受這個活動,有利於知識的梳理,也便於將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密切聯絡起來,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給學生一個評價他人和自我評價的機會,有利於學生形成自我反思的好習慣。我認為,差異不僅僅是教育的基礎,也是每一個學生健康發展的前提,只要我們能給每個學生一個展示自我和反思自我的機會,我相信每一位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會得到不同的發展。

  六、案例點評

  這節課體現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必然聯絡。這樣的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數感,比單純地做幾道計算題更具有挑戰性和趣味性。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是活躍課堂氣氛不可缺少的前提條件,和諧關係的基礎是相互信任。在課的開始,教師透過和學生的談話交流,創設與實際生活相聯絡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

  在本節課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和參與者,努力為學生創設一種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學生在這種寬鬆愉悅的氛圍中,經歷獨立思考、合理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的參與是積極的,思維是活躍的,特別是在扮演各種角色的活動中,讓每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使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有效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使每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得到不同的發展;同時,也培養學生養成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

  此外,在這節課中,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比如:在“合理點菜”這個環節中,學生經歷獨立思考、合理解決問題的過程,充分體現教師尊重學生思維的多樣性。在這個環節中,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材料和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愉悅。再比如:“合理配菜”這個活動,在學生的互相交流中,一個個合理的配菜方案產生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也達到了高潮。透過這樣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有所發現,有所體驗,增長知識和才幹。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