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狀與結構》教學設計

《形狀與結構》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

  橋樑有多種不同結構,有的橋樑把多種結構合為一體。

  橋的形狀和結構與它的功能是相適應的。

  2、過程與方法

  提高觀察、比較、描述和評價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科學技術對社會進步的作用。

  感受和欣賞橋樑的形狀結構之美。

  二、教學準備

  為小組準備:吸管或竹片、粗線。

  為全班準備:木板或瓦楞紙板、繩子。

  教師自己準備:各種橋樑的圖片或影像資料。

  三、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我國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說過:“橋樑是一種自古有之,最普遍而又最特殊的.建築物。”

  二、美麗的彩虹橋-拱橋。出示圖片,觀察比較這些拱橋,它們有什麼相同和不同?各有什麼優點?(教師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1、實驗:用木棍做一個拱,然後兩個做對比,看是那一個面的受力更大。2、(橋面在拱下方的拱橋,橋面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產生的向外的推力。橋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緊,還增加了橋面的抗彎曲能力。)

  三、拉索橋1、觀察拉索橋,它們的受力部分主要是哪些?(學生說出自己的觀察結果和想法)2、以實際例子說明(可結合我們家鄉的太平橋作說明)觀察這些橋的結構是怎樣的。拉索橋究竟有什麼優點?3、實驗:模擬做一個拉索橋(這個由老師做演示實驗)在實難中學生邊觀察邊思考問題,當演示完成後回答。(1)兩人同時用力拉繩把“橋”吊起來。我們朝什麼方向用力?(2)把繩子拉平直些,再拉平直些,感覺用力有什麼變化?

  四、結合我們的生活自己來製作橋利用課餘時間進行,讓學生分組完成也要以獨立完成,再上交作品,由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評定其水平。讓學生說出自己設計和製作橋的想法和原理是什麼?自己設計的橋有什麼特點,請做得好的學生演示講解,從而進一步體會本單元的知識。

  板書設計:

  拱橋 拱的高度不同拱的兩邊推力不同 拉索橋

  教後反思:

  拉索橋的實驗材料應該提早準備好,教師可提前準備好相關的模型或圖片,請學生本堂課帶來以供研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