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線段的教學設計

認識線段的教學設計

  認識線段的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教材第5頁,練習一的7~10題線段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觀察、感知線段,體驗線段的特徵:直的和可度量,初步認識線段,會判斷線段;

  2.透過實踐活動,使學生會用刻度尺量線段的長度,會按要求的長度畫線段

  3.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識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用直觀、描述方式認識線段的特徵。

  教具:課件、直尺或三角板、各種直的,彎的實物。

  學具:直尺、各種直的,彎的實物。

  教學過程:

  一.認識線段,度量線段。

  1.觀察,總結線段特徵

  (1)請小朋友把你們帶來的東西拿出來,看一看,摸一摸,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觀察、彙報)哪些東西是直的?把它們放在一起

  (2)請小朋友再看一看、摸一摸在這些直的東西中,除了直以外,你還有什麼發現?(都有兩頭,可以摸得到)

  (3)如果我們把盒子邊的一頭看作一點,另一頭看作一點,從一點到另一點直直的,就是線段,桌子上的什麼東西可以看成線段?(注意講“邊”)請觀察你周圍還有那些物體上有線段?學生說一說、評一評。其實在我們教室中的'黑板邊、桌子邊、書邊等等都可以看成是線段。

  (4)剛才我們從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線段,那關於線段,你還有什麼問題嗎?(學生提問,質疑)

  (5)誰會把線段從它們身上搬下來?試一試,學生動手在紙上畫

  展示學生的作品,你覺得誰畫的是線段?為什麼?

  小結:大家說得不錯!象這樣直直的,有兩個端點的平面圖形就是線段。

  (6)出示(不同位置的線段):瞧,這些都是線段。這是線段的端點,它表示不能再繼續延長。

  2.練習鞏固

  (1) 數一數,下面的圖形中各有幾條線段?

  學生打手勢表示,並說說你是怎麼想的?(3號為什麼只有2條線段?4號有3條線段,怎麼看?)

  3.度量線段長度

  (1)我們已經認識了線段,並且也會判斷了,那麼線段可以量出長度嗎?

  (2)線段有兩個端點,長度固定,所以線段的長度可以量出來。

  (3)說說量線段的方法?請你用量物體長度的方法量出書上的線段的長度。

  (4)訂正答案。

  二.畫線段.

  1.嘗試畫線段

  (1)現在請你畫一條長為3釐米的線段,你能畫嗎?試一試。(書上有畫的方法,可以讓學生自己發現)

  (2)展示,訂正畫的結果。(怎樣判斷畫的對嗎?○1是不是線段?○2線段是不是3釐米長)

  2.示範講解:因為線段的長是3釐米,所以只要把尺子放平,鉛筆緊挨尺子有刻度的一邊,從尺的“0”刻度開始畫起,畫到3釐米的地方,最後在兩邊點上端點。

  3.再次畫線段:你能用這種方法畫一條7釐米的線段嗎?巡視指導。

  三.鞏固反饋。

  1.基礎練習:

  (1)練習一的7題(說明理由)

  (2)練習一的8題

  (3)練習一的10題:

  估一估,哪一條線段長?怎麼驗證?(用尺子量)分析為什麼會出現不同的認識呢?同樣長的線段我們會覺得豎著放的比較長,那是視覺的誤差,小朋友在生活中要注意這個問題。要得到正確的答案,還是得量一量,比一比。

  2.全班在作業本上畫:

  (1)畫出長5釐米的線段;

  (2)畫出比5釐米短3釐米的線段;

  (3)畫出比5釐米長4釐米的線段;

  四.擴充套件練習:在每兩個點間畫線段。(試一試)

  思考:3個點能畫幾條線段?

  4個點能畫幾條線段?

  5個點能畫幾條線段?

  五.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關於線段你瞭解了什麼?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