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勇氣教學設計及反思

花的勇氣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材解讀及設計理念】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花的勇氣》是一篇有關生命主題的略讀課文。本文細緻而又生動地描寫了作者在維也納尋花的經過以及由此產生的心理感受。構思精巧別緻,以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富情於景,情理交融,耐人尋味。語言生動、優美、流暢、值得細細咀嚼品味。針對以上特點,我力爭在“全國小語會會長崔巒老師指出:語文教學要返樸歸真,簡單實用,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的理念指導下,引導學生體會花兒在冷風冷雨中怒放的氣魄,領會作者對生命的感悟;以及透過對語言的感受,領悟,不斷吸收和積累語言,進而增強語感,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含義深刻詞句的意思,領會作者語言的精妙和對生命的感悟。

  【教學過程】

  一、揭題匯入

  1、出示“勇氣”,讓學生說說什麼時候需要勇氣。

  2、補上“花的”:

  (今天,讓我們去感受一份特殊的勇氣──花的勇氣)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

  要求:

  ⑴ 把字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⑵ 思考:

  作者在維也納經歷了一件什麼事?

  2、交流:

  作者在維也納經歷了一件什麼事?(可以就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來說,也可以藉助作者情感變化的詞來說一說)

  三、品味語言,情感共鳴

  過渡:維也納的春天猶如一位善變的魔術師,作者的情感也隨之跌宕起伏。

  1、這些情感變化的詞分別在哪些段落?並思考:作者為什麼會從“失望”“遺憾”到“驚奇”“心頭怦然一震”?

  2、交流──深入體會作者內心的感受以及作者用詞的精妙、對生命的感悟:

  重點抓好最後兩段,特別是帶點的字詞。

  “迎著吹在臉上的細密的、涼涼的雨點,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這正是前幾天那片千萬朵花兒(結合前文“白的、黃的、紫的;純潔、嬌小、鮮亮;這麼多、這麼密、這麼遼闊!”理解並積累)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兒(結合前文“白的、黃的、紫的;純潔、嬌小、鮮亮;這麼多、這麼密、這麼遼闊!”理解並積累)一下子全冒了出來,頓時改天換地,整個世界鋪滿了全新的色彩(結合前文“白的、黃的、紫的;純潔、嬌小、鮮亮;這麼多、這麼密、這麼遼闊!”理解並積累)。雖然遠處大片大片的花與濛濛細雨融在一起,低頭卻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拓展“白的小花、黃的小花、紫的小花”;“這麼多的小花、這麼密的小花、這麼遼闊的小花!”理解並積累),都傲然挺立,明亮奪目,神氣十足。”

  “我驚奇地想:它們為什麼不是在溫暖的陽光下冒出來,偏偏在冷風冷雨中拔地而起呢?小小的花居然有如此(怎樣的?)的氣魄!我的心頭怦然一震,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麼?是──勇氣!”

  3、作者的“失望、遺憾”只作為鋪墊,做“略”處理。而“精”在對花的勇氣的震撼和對美好生命的感悟。

  4、把自己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體會體會作者內心的感受。有問題的提出來,在小組內交流,並引申至課外。

  四、積累語言,拓展閱讀

  1、抄寫自己喜歡的段落、語段或詞語。

  2、推薦閱讀《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和人教版四年級第五單元的課文《觸控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

  【板書設計】

  花的勇氣

  驚奇 怦然一震

  吃驚

  失望 遺憾

  【課後反思】

  略讀課文教學的追求──“精略相輔,略中有精,教略而學不略”。

  著名特級教師王燕驊老師說:“略讀課文的教學應當是‘教’略,而學要‘豐’;應當是‘教’略,而‘學’不略。”比較好的做法是:略中有精,整體把握求“略”,重點感悟求“精”。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花的.勇氣》是一篇有關生命主題的略讀課文。本文細緻而又生動地描寫了作者在維也納尋花的經過以及由此產生的心理感受。構思精巧別緻,以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富情於景,情理交融,耐人尋味。語言生動、優美、流暢、值得細細咀嚼品味。我力求在“全國小語會會長崔巒老師指出:語文教學要返樸歸真,簡單實用,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的理念指導下,引導學生體會花兒在冷風冷雨中怒放的氣魄,領會作者對生命的感悟;以及透過對語言的感受,領悟,不斷吸收和積累語言,進而增強語感,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現在,仔細審視自己教學略讀課文《花的勇氣》的課堂,覺得有很多地方需要修正。

  1、略需更略,精要更精:

  在備課時,我的預設是1~6段略教,只作為“我”對花的生命的感悟的鋪墊,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放不開,還是牢牢地牽著學生抓住作者的情感線一步一步地學習、朗讀、交流、感悟。而在處理第7、8兩段時,沒有足夠的時間精教、精學。致使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略還不夠略,精也不夠精。如果改為:

  ⑴ 初讀課文後,說說作者在維也納經歷了一件什麼事?(可以就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來說,也可以藉助作者情感變化的詞來說一說。只需瞭解大意即可。)

  ⑵ 再讀課文,找出這些情感變化的詞分別在哪些段落?並思考:作者為什麼會從“失望”“遺憾”到“驚奇”“心頭怦然一震”?(交流中重點感悟7、8兩段,即精讀。)

  ⑶ 把自己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體會體會作者內心的感受。有問題的提出來,在小組內交流。

  ⑷ 積累:

  抄寫自己喜歡的段落、語段或詞語。

  拓展:

  ① 延伸課外──閱讀《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

  ② 搭起與精讀課文的橋樑──閱讀人教版四年級第五單元的課文《觸控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

  相信這樣的處理,略會更略,精會更精,這才是真正的略讀課文教學。

  2、充分利用導語,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

  在課前,我考慮到現在四年級的學生,對導語還不熟悉,還沒接觸文字就給予一定的定勢,不太可取,於是捨棄了導語的利用。其實,略讀課文前的導語一般都體現了略讀課文教學的思路,本文也不例外。所以,充分利用導語,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大意,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丟擲矛盾衝突:作者為什麼會從“失望”“遺憾”到“驚奇”“心頭怦然一震”?從而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師生對話也就有了一定的難度和力度。真可謂一舉多得。

  3、掌握閱讀方法,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

  要想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只有老師大膽放手,充分相信學生,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才有可能培養好。如初讀課文後,讓學生大致說說作者在維也納經歷了一件什麼事?再讀課文,找出這些情感變化的詞分別在哪些段落?思考:作者為什麼會從“失望”“遺憾”到“驚奇”“心頭怦然一震”?這些寬泛的問題就需要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接觸文字,有更大的空間去思考。這樣,在略讀課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就不會是一句空話。

  葉老曾經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如果只注重於精讀,而忽略了略讀,功夫便只做了一半。” 可見,略讀課文教學是何等的重要。

  為了“精略相輔,略中有精,教略而學不略”,吾將上下而求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