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教學設計

四年級下冊《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伽利略不迷信權威、認真求實的科學態度。

  2、瞭解課文敘述的順序,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3、學會本課8個生字,掌握“哲學家、違背、教授、宣佈、膽大妄為、固執、信奉、更改、懷疑等詞語。

  4、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瞭解課文敘述的`順序,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具準備】

  自制CAI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說說你心中崇拜的偶像。

  過渡:每個世紀,不同時代的人都會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在17世紀的歐洲,人們將偉大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奉為心中的偶像。

  二、自讀課文,誘導感悟

  1、學生自主讀書。

  2、學生談談感受。

  3、質疑。

  三、創設情境,合作探究

  1、出示比薩斜塔及其簡介。

  2、出示亞里士多德說過的那句話及課文第二自然段的內容:

  透過默讀,理解“信奉”一詞,瞭解亞里士多德當時在人們心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及人們對他的盲目崇拜。

  3、朗讀,知道學生讀出該段的語氣。瞭解伽利略敢於向權威挑戰的背景。

  4、自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5、出示課件,瞭解伽利略當時的所想和所做。體會他對待科學認真求實的態度。

  6、模擬“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現場。瞭解試驗前人們對伽利略的態度。扮演伽利略和比薩市的記者,進行現成採訪。

  7、小組探討:

  ⑴ 伽利略為什麼有信心在比薩斜塔上做公開試驗?

  ⑵ 伽利略經過反覆試驗確認亞里士多德的話有錯後為什麼還要在比薩斜塔上做公開試驗?

  ⑶ 你覺得伽利略的行為是否“膽大妄為”?

  四、觀察體驗,交流評價

  1、演示試驗。

  2、自主想象: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後人們態度和思想的變化。

  3、這項試驗說明了什麼?

  4、透過這項試驗,大家明白了什麼?

  5、你怎樣評價伽利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