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菊花》《馬》教學設計

古詩《菊花》《馬》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熟讀古詩並背誦。

  2、 初步瞭解詩意。

  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

  《菊花》這首詩是唐朝元稹寫的,他是河南人。

  二、 範讀古詩

  你聽懂了什麼?

  師介紹:這是一首詠物詩,抒寫了對菊花傲霜鬥雪的勇氣的讚賞。

  三、 朗讀理解

  1、 自由讀

  2、 指名讀

  3、 全班讀

  4、 理解:

  秋叢:叢生的秋菊。

  舍:家院。

  陶:指東晉詩人陶淵明。

  籬:用竹子或數枝等編成的圍牆。

  5、 理解詩意:叢叢怒放的秋菊圍繞著家院,爭奇鬥豔;使人彷彿到了陶淵明的園中。我細細的觀賞著籬笆下遍植的菊花,不知不覺中已是日影西斜了。不是我獨獨偏愛這菊花,只因為在這百花凋謝的秋天,唯有菊花迎著早降的秋霜,傲然挺立。待到此花開過之後,這一年中便再也不能欣賞到別的鮮花了。

  6、 在熟讀基礎上背誦。

  四、出示課題

  《馬》簡介作者:李賀----字長吉,河南人。

  五、讀詩,理解

  1、師示範讀,你聽懂了什麼?

  2、學生交流。

  何當:什麼時候才能得到。

  絡腦:罩在馬首上的籠頭。這裡指鞍具。

  清秋:清爽的涼秋。

  3、老師介紹詩意:

  在月光映照下,邊塞的.沙原上彷彿覆蓋了皚皚積雪,反射著冷冷的寒光。高大巍峨的燕山峰頂,一輪殘月如同一把彎鉤,斜斜的掛在暗蘭色的夜幕上。經過了一個夏天的餵養,駿馬膘肥體壯,什麼時候,他們和能套上金飾的馬絡頭,馳聘在秋高氣爽的沙漠中,和我一起去建立赫赫的戰功呢?

  4、自由讀。指名讀。

  5、試背,找同學背。

  6、全班齊讀,背出的同學站起來背。

  六、總結:這是一首詠物詩,透過對馬的讚歎,表現了壯士的昂揚鬥志和豪放氣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