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上冊《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教學設計

四年級語文上冊《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七個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聯絡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3、體會科學家勇於探索大自然奧秘的執著精神,並能把課後的感受和同學交流。

  【教學重點難點】

  從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說的過程中領悟觀察、思考、論證的重要。

  【課時安排】

  一課時。

  【學法指導】

  自讀自悟,討論交流。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瞭解內容

  1、導語:

  師:同學們,這是一張世界地圖。我們地球分為七大洲四大洋,你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學生回答)可是,五大洲是怎麼形成的呢?現在,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了解吧!

  師:就是這樣一張普普通通的地圖,面對它,德國著名天文學家、氣象學家和地球物理學家魏格納卻有了重大的發現。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略讀課文──

  (板書課題,生讀課題。)

  2、分小組學習課文:

  ⑴ 請同學們嘗試用五分鐘時間想辦法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最難的或最喜歡的部分可以再反覆地讀一讀,看誰最會利用時間。

  ⑵ 自讀課文,邊讀邊查閱工具書,理解生字新詞,初步感知內容,並提出不懂的問題。

  ⑶ 看到同學們的認真勁兒,我想把課文讀通肯定沒問題了,接下來讓我們把課文讀懂。大家知道略讀課文前面都會有一段話提示我們怎麼讀懂課文,這段話又給了我們哪些提示呢?趕快讀一讀,劃一劃。交流。

  ⑷ 同學們互幫互助學得可認真了!剛才老師發現有同學讀第二段課文有困難,確實這一段真的很難!現在你再去讀一讀一定會感覺順暢許多!快,開始吧!

  ⑸ 理解第二自然段的重點詞語:

  魏格納性格豪放,天生好動在靜謐舒適的病裡坐臥不安,就像軟禁在牢籠中的困獸一般。“靜謐”是寧靜的意思,寧靜而舒適的病房與魏格納“豪放”“好動”的性格形成了很大的反差。魏格納很不適應病房的生活,就有了“就像軟禁在牢籠中的困獸一般”的感覺。

  ⑹ 小組內交流不懂的問題,再讀課文,思考:

  魏格納的奇妙想法是怎樣產生的?有了這個想法後,他做了些什麼?

  3、用自己的語言簡要的複述課文,並說說讀了課文之後的感受。

  二、探究課文,領悟道理

  1、指導學生觀察世界地圖,找到巴西和幾內亞灣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陸突出部分的形狀和幾內亞灣凹進去的海岸線形狀,是不是像書上說的那樣驚人的吻合。

  2、反覆讀第5自然段,瞭解魏格納的“假想”是什麼?

  3、理解“大陸漂移”的意思;並聯繫上下文,體會魏格納的這一假想是在反覆地、仔細地端詳地圖上的一塊塊陸地和一條條海岸線的形狀之後才得出來的。

  4、讀第7自然段:

  ⑴ 理解重點詞語:

  他開始在各大洲之間的'聯絡和對比中進行考察,在浩如煙海的資料中尋找大陸漂移的證據。“浩如煙海”形容文獻資料非常豐富。魏格納從那麼多的資料中尋找證據,就好像大海撈針一樣的困難但他並不是一個輕易改變自己想法的人,他在困難面前沒有退縮,終於找到了證明這個學說的證據。從“浩如煙海”這個詞語中我們可以推想出他所經歷的艱辛與挫折。

  ⑵ 引導學生理解,魏格納發現了一個什麼重要的證據,證明他的假想是正確的:

  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理解作者是如何推理的──中龍既見於巴西東部,也見於非洲西南部。中龍是爬行動物,不可能飛渡重洋。中龍當時是生活在同一塊大陸上的。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陸以前是連在一起的。

  三、總結課堂,課外延伸

  1、交流學習了課文,有什麼感受和啟示:

  圍繞“魏格納的重大發現靠的是什麼”讓學生體會到: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反覆論證,是魏格納獲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幾個因素。

  2、從魏格納身上我們能學到什麼:

  從魏格納的發現到提出大陸漂移的假說,不放棄自己的想法,努力克服困難找證據,我們體會到他是一個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反覆論證,是他獲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他的這些品質也正是我們學習的地方。

  3、學生可以繼續交流查閱到的有關大陸漂移學說的其他資料。

  【板書設計】

  8、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

  無意發現 尋找證據

  產生奇想 引起震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