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家王朝的覆滅》最新教學設計

《蔣家王朝的覆滅》最新教學設計

  1.匯入的過程

  在解放戰爭之初,蔣*石曾狂妄的叫囂:只用三到六個月,就可以消滅*產黨。(擷取電影片段、動畫或圖片)可是三年不到,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攻佔了國*黨的老巢南京,總統府上空,蔣*石的青天白日旗轟然落地,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動畫),這一切都標誌著統治中國達22之久的國*黨政權垮臺了。蔣家王朝是怎樣在人民解放戰爭的迅猛打擊下土崩瓦解的,學習了這一課,你將會有所瞭解。

  2.新科知識內容的學習指導和探究過程

  一、挺進大別山——揭開進攻序幕

  解放戰爭第一年敵人處於進攻狀態,我方則處於防禦狀態,戰場在解放區,我方的物力、財力消耗很大。經過一年作戰,共產黨和國*黨的力量對比發生了很大變化,(電腦顯示總兵力、機動兵力、士氣、後方對比)形勢的發展對我方更為有利,因此中央軍委根據戰局的變化,及時作出了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的決策。(電腦顯示戰爭形勢圖)我軍戰略反攻的目標應該確定在什麼地方呢?(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簡要評價學生回答並分析:(結合地圖)其一,從敵兵力*署上來看,蔣*石的軍隊集中在陝甘寧、山東搞“重點進攻”,中間力量薄弱;其二,從大別山所處位置來看,佔據了大別山就可東威懾南京,西逼武漢,南扼長江,控制中原;其三,這裡曾是老革命根據地,有良好的群眾基礎,人民解放軍已在這裡立足生根。

  (電腦顯示千里躍進大別山的情況)劉鄧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在山東西南強渡黃河,揭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發動魯西南戰役,千里躍進到達大別山根據地,像一把利劍插入了國*黨統治的心臟地區。為了配合劉鄧大軍的進攻,陳賡、謝富治率晉冀魯豫解放軍太嶽兵團在山西南部強渡黃河,開闢豫陝鄂解放區;陳毅、粟裕指揮華東野戰軍以八個縱隊向魯西南挺進,進一步發展了豫皖蘇解放區。三路大軍在江、淮、河、漢之間巧布“品”字陣勢,互為犄角,開展了大規模的進攻。與此同時,其它戰場的人民解放軍也進入反攻。

  在反攻作戰中,人民解放軍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董存瑞就是其中一個。(學生小學學過,講述董存瑞的故事,激發對英雄的敬愛之情。)

  人民解放軍經過一年的戰略進攻,敵我雙方的軍事力量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電腦顯示力量對比:兵力、士氣、後方)情況表明,敵我雙方戰略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

  毛澤東和黨中央果斷地抓住這個戰機,從1948年9月到1949年2月,先後組織了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與國*黨軍隊展開了戰略大決戰。

  二、三大戰役——主力大決戰

  1.“關門打狗”決戰東北

  (學生看電腦顯示《三大戰役示意圖》)為什麼要首戰東北?(學生討論)教師簡要分析;遼瀋戰役什麼時間發動,由誰指揮?仔細觀察地圖,看錦州位於東北的什麼位置?東北解放軍迅速攻佔錦州,為何要先攻佔錦州?為什麼我們把這個戰術叫做“關門打狗”? 遼瀋戰役的勝利結束有什麼重要意義?以多媒體演示或講故事的形式由“遼瀋戰役組”的學生來自主解答這些問題。

  2.大軍合力戰淮海

  (電腦顯示“中國共產黨淮海戰役總前委領導成員”合影)淮海戰役由哪些人指揮?對於淮海戰役的戰況,先給學生五分鐘閱讀教材,並找出徐州、碾莊、雙堆集、陳官莊等地名,讓“淮海戰役組”的學生來講述戰況。斯大林聽到淮海戰役勝利的訊息後連連說:奇蹟!奇蹟!60萬打敗80萬,這真是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蹟!

  (看“支前民工小車隊”等圖)人民群眾以“傾家蕩產支援前線”作為口號,功不可沒;淮海戰役的勝利有什麼歷史意義呢?

  3.兵臨城下 直取平津

  解放軍採用了“甕中捉鱉”戰術,將敵人分割包圍在張家口、北平、天津等幾個孤立的據點,引導學生看地圖,找到人民解放軍殲滅國*黨的地區。在此基礎上,讓“平津戰役組”的學生介紹戰役進行經過,突出“先打兩頭,後取中間”的特點。為什麼北平的.解放要採取和平方式?使學生加深對“北平和平解放”的理解。

  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是人民解放戰爭中最激動人心的戰略大決戰,國*黨軍隊150多萬人,在短短的四個月裡,灰飛煙滅。國*黨主要力量基本被摧毀,為中國革命在全國勝利奠定了基礎。

  蔣*石走投無路,於1949年元旦發出求和的宣告。蔣*石是否真正想結束戰爭、實現和平呢?這實際上是蔣*石的緩兵之計。和平陰謀被揭穿後,4月21日,毛澤東、朱德向人民解放軍下達了進軍的命令。(學生朗讀命令)

  三、百萬雄師過大江——蔣家王朝覆滅

  (指導學生看《渡江戰役示意圖》)訊號彈劃破天空,紅旗招展,千帆相競,鼓角相聞,人民解放軍從江蘇江陰到江西湖口500多公里的戰線上,分三路渡江作戰。

  國*黨苦心經營三個多月的千里江防頃刻土崩瓦解。南京政府的大員如鳥獸散,倉皇逃往臺灣。4月23日,人民解放軍進入南京。南京解放,宣告了統治中國22年之久的國*黨反動政府的覆滅。(引導學生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圖或電影片段)毛澤東寫下了著名的詩篇《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學生齊誦毛主席詩)。

  回顧三大戰役的戰略戰術,指導學生分析:人民解放戰爭迅速取勝的原因是什麼?(學生思考回答)師歸納:首先解放戰爭的勝利是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正確領導的結果。其次,是人民解放軍的英勇作戰;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原因呢?陳毅曾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這句話應該怎麼理解呢?(學生思考回答)所以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援,是解放戰爭迅速取勝的可靠保證。敗居臺灣的蔣*石痛定思痛,認為他在大陸的失敗主要在於沒有解決農民問題,那麼共產黨又是如何贏得廣大農民支援的?這不能不歸功於土地改革。

  四、土地改革——取勝可靠保證

  引導學生回憶抗戰期間黨的土地政策是什麼?為什麼要變減租減息為實現耕者有其田?分析兩個土地政策的異同。(指導學生看“農民參軍支前圖”)從這些圖中,你看到了什麼?結合劉*奇同志的話你又想到些什麼?(學生看圖閱讀回答)。

  3.歸納總結的過程

  解放戰爭勝利了,全國解放了,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迎來的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依依不捨的告別了西柏坡,走上了去北京的道路……(電影《平津戰役》片段:毛澤東、周恩來、朱德、任*時關於進京趕考的話題)毛主席曾說,奪取全國的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後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但是中國共產黨對於如何建立新中國,是充滿了信心的,正如毛主席說,我們會考出好成績的。這是我們以後要學習的內容。

  4.課後學生活動的提示

  親自制作圖表,填入人民解放軍同國*党進行戰略大決戰的戰役名稱、時間、主要作戰地區及戰役成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