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寓言兩則》教學設計(通用10篇)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寓言兩則》教學設計(通用10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寓言兩則》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四年級語文下冊《寓言》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兩則寓言的寓意。

  2、學會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後悔勸告等詞語的意思。

  3、認識只要就,如果就這兩種句式。

  4、能用自己的話將這兩則寓言講出來,並背誦其中的一則。

  【教學重點】

  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

  【教學難點

  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亡羊補牢。

  教學設計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1、同學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為什麼?

  2、過去我們學過哪些寓言?

  3、寓言有什麼特點?(用一個短小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或諷刺某種人。寓:寄託、包含的意思。言:講道理。)

  4、寓言二則的則是什麼意思?(相當於篇)

  5、今天我們學習《南轅北轍》和《亡羊補牢》兩篇寓言。我們先學習寓言。看老師寫課題:亡羊補牢指名讀,齊讀。

  二、理解題意

  1、亡羊補牢是個成語,這個成語中有不理解的字嗎?

  2、指名解疑,並說說是用什麼方法理解的。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在課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話完整地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

  4、看了課題,你想提出什麼問題?(為什麼丟羊?為什麼補羊圈?)

  5、再讀課題,從補牢這個詞你能猜出丟羊的原因嗎?

  三、初讀課文,瞭解內容

  1、你的猜想對不對呢?讓我們來讀課文。注意:讀的時候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聽,引導評議。

  3、養羊人一共丟了幾次羊,為什麼丟?

  4、小結:

  可見讀書前我們的猜測是完全正確的,讀書就要這樣邊讀邊想,讀前要想,讀中也要想。

  四、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課文哪幾個小節講丟羊的?

  2、自由讀1~4節,思考:養羊人丟了一隻羊,為什麼還會丟第二隻?

  3、同桌互議。

  4、集體交流:

  ⑴羊圈破了個窟窿:

  ①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讀,注意窿讀輕聲。

  ②窟窿就是──(洞)。怎樣記住這兩個字?指導學生書寫窟窿。

  ③齊讀這句話。(第三句)

  ④第三句講了丟羊的原因,那前兩句講了什麼?引讀前兩句。

  ⑤理清這小節三句話之間的聯絡,試背。

  ⑥指名背。(指導方法)

  ⑵街坊勸告,他不聽:

  ①街坊就是──(鄰居),注意坊讀輕聲。

  ②街坊是怎麼勸的?指名讀,讀出勸告的語氣。

  ③引導評議,齊讀。

  ④可養羊人呢?指名讀,評議。(讀出他的無所謂,毫不在意)

  養羊人是這樣說的,你猜他心裡會怎樣想?

  ⑤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養羊人卻漫不經心,不聽勸告。同桌分角色朗讀。

  ⑥指名讀,評議。

  ⑦老師說提示語,學生試背對話。

  5、讓我們來看看他不聽勸告的結果:

  ⑴指名讀第4節,評議。

  ⑵為什麼要讀好兩個又字?聯絡第一節,想一想。

  ⑶齊讀第4節。

  ⑷剛才我們學習的片段,如果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錶演這個片段,注意:可適當增加一些內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動可透過語言、動作來表現。

  7、二次丟羊後,養羊人又是怎麼想、怎麼做的?自由讀第5節,劃出有關句子。

  8、討論交流:

  ⑴養羊人是怎麼做的?出示投影,看圖說話。

  ⑵指名讀文中句子,評議。

  為什麼要讀好趕快?能否去掉?(改正錯誤,不能拖延)。

  ⑶養羊人為什麼會這麼做呢?引讀描寫他心理的句子。

  ⑷指導讀這句話,讀出他的後悔之情。

  ⑸將這句話換一種說法。(要是就,如果就)

  ⑹但是他轉念一想,現在修還不算晚,為什麼?

  ⑺他的想法對不對?從哪兒讀出?(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⑻從此是什麼意思?指導學生用從此造句。

  ⑼理清句與句之間的聯絡,背誦第5節。

  五、體會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這個人在修補羊圈時,原來勸告過他的街坊剛巧路過,想想街坊又會怎麼說?養羊人又會怎麼回答?

  2、同桌表演後指名上臺演,並指導評價。

  3、如果這個人再不修羊圈,會出現什麼後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見,像養羊人這樣犯了錯誤,只要(),就()。

  5、在生活中,也常常發生類似的事。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看法。同桌互議,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視,沙塵暴,環境汙染)

  這些都可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亡羊補牢。

  六、學習生字總結全文

  1、再讀課題,理解題意。(本義,引申義)

  2、所以,亡羊補牢後面往往跟著一句話──未為遲也。自己讀讀,理解它的意思。

  3、總結學習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題意──理解內容──聯絡實際,體會寓意。

  4、認讀生字:

  ⑴記憶生字字型,並講講字是怎樣記住的。

  ⑵難字指導記憶書寫:

  街:把中間的圭去掉,就是行。人們經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鋪的。

  窟窿:這是個凍字,因而洞穴的穴做偏旁。

  寓:寫時注意第11筆是橫,不是點。

  〖作業設計

  1、比一比再組詞:

  悔()叼()屈()隆()

  梅()叨()窟()窿()

  2、背誦這則寓言。

  3、聯絡學習、生活實際,談談你讀了這則寓言的感想。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南轅北轍

  教學設計

  一、齊讀《亡羊補牢》

  二、故事匯入激發興趣

  三、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字纏。

  2、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四、彙報交流,指導朗讀課文

  1、檢查讀文和認讀生字。

  2、交流課文及不理解的問題。討論南轅北轍、盤纏。

  3、練習朗讀課文,講故事。

  4、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5、根據評議,再練習朗讀。

  6、練習講述故事。注意把任務語言講明白。

  五、創設情景練習口語交際

  1、出示圖:

  面對那個人走遠的影子,他的朋友會說什麼?

  2、你想對那個楚國人說什麼?

  3、回到課始的故事:

  楚王會不會攻打趙國?為什麼?

  總結:南轅北轍的故事現實中可能沒有,但是實際上,有多少人在做著這樣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選擇錯了方向,無論怎樣努力,也是達不到目標。

  六、寫字練習

  1、抄寫生字。

  2、難點提示:

  纏右半部不要寫成釐

  3、抄寫詞語:

  寓言窟窿勸告軟硬狼群法則後悔盤纏叼走街坊

  四年級語文下冊《寓言》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

  寓言四則

  [活動目的]

  1、知識與能力:領會寓言寄寓的深刻道理,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髮散思維能力。

  2、過程與方法:採用朗讀,討論,表演等到形式,學習閱讀寓言的方法,分析故事情節,學習改寫、編寫寓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聯絡實際,從寓言中受到啟迪。

  [教材簡析]

  四則寓言有兩則是選自《伊索寓言》,另外兩則選自《韓非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諷刺批評了那些愛慕虛榮、自命不凡的人。告訴人們要謙虛,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獅子》諷刺了那些取得成績便得意忘形的人,由於忽視自己的短處,勢必要被小人物打敗。《智子疑鄰》說明持相同看法的人卻因身份不同遭到不同對待。《塞翁失馬》闡述了禍與福的對立統一關係。寓言的內容大多涉及人生的道理,因此領會寓言寄寓的深刻道理,多角度概括寓意就成為本課的教學重點。

  [課前準備]

  教師多方面查閱寓言有關資料,閱讀《伊索寓言》和中國古代寓言,並製作課件。學生查閱有關《伊索寓言》的文學常識,並運用工具書解決生字詞,結合註釋試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小學時,我們就學過一些簡單的寓言故事,它們往往借淺顯易懂的故事來說明深刻的道理。你還記得哪些?(學生講寓言)那麼,什麼是寓言呢?

  教師介紹寓言特點:寓言,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是帶有諷喻或諷刺的故事。其篇幅大多簡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擬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題多是藉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寓言在創作上常常運用誇張和擬人等到表現手法。今天,我們不僅要知寓言,還要懂寓言,寫寓言。

  二朗讀寓言,分析故事情節,探討寓意。

  1、分角色朗讀《赫爾墨斯和雕像者》,讀出人物的語氣。

  思考:

  ①“赫爾墨斯又笑著問道”的“笑”你認為是一種怎樣的笑?表現了他怎樣的心態?

  ②“赫爾墨斯看見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更尊重些。”這個想法表現了什麼?想像一下赫爾墨斯最後的表情。

  ③這則寓言蘊含著什麼道理?

  ④在現實生活中,你遇到過類似的人嗎?

  ⑤你覺得這兩個故事還適用於哪些人?

  2、朗讀《蚊子和獅子》,分小組解決下面問題。

  ①蚊子的話“你並不比我強”“我比你強得多”有道理嗎

  ②蚊子的嘆息,說明了什麼?

  ③這則寓言有什麼寓意?

  ④在現實生活中,你遇到過類似的人嗎?

  ⑤你覺得這兩個故事還適用於哪些人?

  三、改動寓言情節後讓學生討論寓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這樣改動情節後寓意有沒有變化?為什麼?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像者的店裡。他看見宙斯的雕像,問道:“值多少錢?”雕像者說:“一個銀元。”赫耳墨斯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雕像者說:“還要貴一點。”赫耳墨斯聽後,默不作聲,悄然離去。

  蚊子和獅子

  蚊子徑直朝獅子飛過去,趁獅子沒有準備,張嘴就咬,而且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也沒抓到蚊子。蚊子戰勝了獅子,就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了。

  學生分小組討論,教師巡迴指導。

  分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聽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價格後,為什麼一言不發,悄然離去了?他心裡這時是怎麼想的?顯然,改動後的文章讓人無法知道一個銀元是多還是少,赫耳墨斯離去時是否高興?原文中諷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變了。改動後的《蚊子和獅子》去掉了蚊子向獅子宣戰和取勝後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網上被蜘蛛吃掉這兩個情節,那麼原文中諷刺蚊子的驕傲之意便不存在了。

  所以寓言的寓意,是從故事情節中得來的,如果改動情節,那寓意相應也有變化。並且作者依據現實生活想像創造的,閱讀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節;而創作寓言,更不能忽視對情節的具體想像。

  四、拓展想像,自編寓言

  自編寓言故事,注意考慮情節是否合理、具體,情節與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種生活道理。

  參考題目:①續編寓言情節練習。

  教師投影出示兩個續編題目:

  a、赫耳墨斯聽到自己的雕像作為添頭“白送”之後,他的心情如何?他說了些什麼?

  b、蚊子戰勝獅子,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了,以後還會發生什麼故事?

  ②編寫寓言:嘴和眼的對話樹和斧子

  四年級語文下冊《寓言》教學設計 篇3

  一、引入新課

  1、用部首查字法查寓:

  ⑴認讀字音。

  ⑵積累新詞寓言、寓意。

  ⑶藉助拼音認讀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

  寓言:用假託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常帶有諷刺或勸誡的性質。幫學生理解詞義時,可以簡化為:寓言是藉故事來說明道理的一種文章。

  寓意:寄託或隱含的意思。

  2、本課的兩則寓言,講的是什麼故事?這兩個故事各說明什麼道理?帶著問題讀課文。

  二、自讀感悟

  1、自讀課文。

  2、感悟上面提示的問題。

  3、選擇一則細讀體會。

  三、小組合作討論

  1、同選一則寓言的一組,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

  2、學當老師,給另一組的同學講你學的寓言。

  3、小組代表綜合同學意見,整理講稿。

  四、大組互講、互學寓言,體會寓意

  1、看圖講述寓言故事。

  2、讀課文中帶諷刺性的詞句。

  3、體會寓意:

  ⑴聯絡課文談體會。

  ⑵聯絡周圍實際談體會。

  五、朗讀比賽,大膽質疑

  1、兩組比賽朗讀。

  2、質疑。

  六、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導學過程:

  預習提綱

  1、查詢關於寓言的資料。

  2、初讀課文,藉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1、同學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

  2、過去我們學過哪些寓言?

  3、寓言有什麼特點?(用一個短小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或諷刺某種人。寓:寄託、包含的意思。言:講道理。)

  4、“寓言二則”的“則”是什麼意思?(相當於“篇”)

  5、今天我們學習《南轅北轍》和《亡羊補牢》兩篇寓言。我們先學習第一則寓言。看老師寫課題:《亡羊補牢》。指名讀,齊讀。

  二、熟字新解,理解課題。

  1、板書“亡、牢”:

  你能說說你知道的關於亡和牢的詞嗎?透過這些詞,你知道它們通常表示什麼意思?

  2、板書“羊、補”:

  在亡羊補牢中,“亡、牢”又是什麼意思呢?認真讀書,一定會找到答案的。

  三、交流體會,明瞭寓意

  (課件:出現一個羊圈,上面有一個窟窿)話外音:現在,一個養羊人的羊圈上出現了一個窟窿,夜裡,狼從窟窿裡叼走了一隻羊(板書:少了一隻羊)養羊人是怎麼做的?

  1、請同學們自己閱讀這個故事,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

  2、分節朗讀課文,檢查自學情況。

  3、學生質疑,根據學生的問題,討論解疑。

  ⑴“街坊”(提示:指名一個學生回?你家住在哪裡?“誰家和他住在同一條街上(或小區)?”“街坊”就是什麼?

  ⑵“後悔”出示課文中的原句。理解:

  他後悔什麼?為什麼會後悔?

  回答後,給課件配音:如果你是街坊,會對他說些什麼?你是養羊人,聽了街坊們的勸告後,會怎麼想?(如果他像你一樣就好了,可惜這個養羊人_______)(板書:不聽勸)(課件:有個窟窿的羊圈前,養羊人與一個街坊在一起),再男女生對讀對話。

  ⑷誰知夜裡,狼又從這個窟窿裡叼走了一隻羊(課件)(板書:又少一隻羊)

  現在,你有沒有理解“後悔”的意思呢?(板書:後悔)

  “不該不接受”早知道,當初就________,“不該不”,兩個“不”說明他真的很後悔。

  羊連丟了兩隻,你是養羊人,心裡也會__________,試試看,將養羊人心裡的話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引讀)轉念一想,__________。於是,他是怎麼做的?__________。結果怎樣?__________。

  結合理解“從此”:“此”表示“此時、此地”,“從此”就是從“__________”開始。他怎麼補的?補得怎麼樣?(課件:羊圈修補得結結實實的)

  (板書:堵上窟窿;羊再也沒有丟失)再朗讀這段話,注意突出這些詞。

  ⑸結合板書理解“亡羊補牢”。

  5、齊讀課文。

  6、(課件:養羊人站在修補好的羊圈旁,羊在羊圈中快活地吃著草)看到羊圈被修得結結實實的,羊兒一隻也沒有少,養羊人此時會想些什麼?

  四、回顧全文,揭示寓意

  1、齊讀全文。

  2、(課件:再次出現剛上課時出現的那些物件)剛剛上課的時候,老師給大家看了這些畫面,它們上面出現了窟窿,該怎麼辦?

  如果,這些窟窿就像是我們同學身上的缺點,又該怎麼辦呢?

  五、指導書寫,識記生字。

  (一)識字

  1、把你認識的生字卡找出來,貼到黑板上,並讀給大家聽一聽。

  2、一起給生字擴詞,看誰想出來的多。

  3、在小組內以遊戲形式讀一讀,考一考。

  (二)寫字

  1、觀察。仔細觀察字形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出你認為難寫的地方,提醒大家來注意。

  2、指導,就小朋友們提出的難點,老師進行指導,其他字學生對照田字格自己寫。

  3、評價,自評,互評相結合。

  六、總結

  《亡羊補牢》這個寓言故事,情節簡單。它使我們明白了,做錯了事或出了問題,及時改正或補救,還不晚。所以人們常說:“亡羊補牢,為未晚也!”

  第二課時

  一、遊戲匯入。

  吸引學生,請一名學生向相反方向取一物品,學生們會立即發現老所指方向有誤,追問為什麼取不到,由此引出本文,在古時候也有這樣的一個人,他要去的地方在南方,偏要往北走,現在我們就一起看看他,出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一)初讀課文

  1、自讀。輕聲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利用工具書掌握它。

  2、正音,指名讀,注意聽準字音。

  3、互檢,同桌互相讀,檢查字音。

  (二)識字

  1、把你認識的生字卡找出來,貼到黑板上,並讀給大家聽一聽。

  2、一起給生字擴詞,看誰想出來的多。

  3、在小組內以遊戲形式讀一讀,考一考。

  (三)寫字

  1、觀察。仔細觀察字形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出你認為難寫的地方,提醒大家來注意。

  2、指導,就小朋友們提出的難點,老師進行指導,其他字學生對照田字格自己寫。

  3、評價,自評,互評相結合。

  三、自由閱讀,個人質疑。

  1、可質疑詞句意以及個人想了解的問題。

  2、個別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閱讀。

  3、學生說問題,教師歸納問題。

  詞義:盤纏?硬要

  問題:“南轅北轍”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南轅北轍》中那個坐車人是怎麼想的?他的朋友又是怎麼想的?誰想法對?為什麼?

  四、討論解疑

  1、隨機閱讀,結合課文,聯絡實際理解詞義。

  盤纏(路費)硬要(一定要)

  2、通讀課文,進一步認知課文。(讀中思考問題)

  3、學習小組組織討論。

  ⑴組長負責組織組員。

  ⑵針對問題討論,組長歸納小組意見。

  ⑶選代表作答。(可以把這個機會讓給膽小的同學,讓他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五、小組彙報、講讀課文

  1、組員彙報形式(自由選):讀文作答、口頭說答、自由表演

  2、評點講析

  ⑴動畫演示故事梗概。(結合演示評析學生作答內容,加深對課文的瞭解。)

  ⑵自由閱讀、分角色閱讀,理解問題。

  A角色:坐車人

  B角色:朋友

  ⑶結合課件動畫、生活實際,認知“坐車人”和“朋友”誰對誰錯。

  課件片段說明(動畫展示)北▲

  結果:離楚國越來越遠

  南?(楚國)

  3、引申闡發道理

  ⑴總結故事內容,複述故事。

  ⑵講說道理,理解“南轅北轍”詞義。

  本來要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走,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

  ⑶結合實際、課件演示深刻理解故事。

  告訴我們做事要明確方向,如果方向錯了,無論條件多好,也不能到達目的。

  六、興趣表演、加深理解

  1、自由閱讀,指名複述。

  2、小組結合,導演故事。

  3、總結小評,啟發教育。

  做事要明確方向不能背道而馳,要聽取別人善意的意見。

  四年級語文下冊《寓言》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1.交流自己的讀書體會,在交流中豐富自己的知識。

  2.總結讀寓言故事的方法。

  3.讓學生真切感受到讀書的快樂,激發學生繼續閱讀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交流中體會到讀書的快樂,激發學生繼續閱讀的興趣。

  三、教學準備:

  1.師:①佈置黑板

  ②相關的資料和作業紙

  2.生:①仔細閱讀《伊索寓言》②認真做好讀書筆記。

  四、教學過程:

  近期,學校開展了“書香校園”活動,我們班也建立了圖書角,同學們利用課餘時間閱讀了大量的課外書籍。我們的讀書目標是:與經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與名著為伴,塑造美好心靈。今天我把同學們分成兩隊:紅隊和藍隊。向老師們介紹一下自己,好嗎?(紅隊:我們是紅隊,我們的讀書口號是——沐浴書香,快樂成長。藍隊:我們是藍隊,我們的讀書口號是——感受文字之美,盡享讀書之樂。)那麼在今天這節讀書指導課上,讓我們來比一比,看哪一隊的閱讀能力最強,最終能獲得勝利,對自己有信心嗎?(有)

  一、談話匯入

  一見如故說起寓言,同學們一定不陌生吧。

  寓言是用假託的故事來說明一個道理或教訓。[小黑板]提示:寓言是一種帶有勸諭性的小故事。最近,我們讀了《伊索寓言》。

  1.透過閱讀和結合自己蒐集的資料,誰能向我們簡要地介紹伊索和《伊索寓言》。

  (伊索,古希臘寓言作家。傳說是奴隸,後憑藉聰明才智獲得自由。善講寓言諷刺權貴,終遭殺害。所編寓言經後人加工,以詩或散文的形式發表,成為現在流傳《狼和小羊》、《狐狸吃葡萄》等故事寓意深刻,常被引用。有各種文字譯本,對歐洲文學中的寓言創作影響很大。)

  2.小結、過渡。

  關於《伊索寓言》,喜劇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一段對白值得向大家一讀:“你連伊索寓言都沒有讀熟,可見你是多麼無知和懶惰。”確實,《伊索寓言》是一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也是世界上讀者量最多的一本書。《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每一篇都閃爍著智慧的火花,寄託著教訓和哲理,有對富人貪婪自私的揭露;有對惡人殘忍本性的鞭撻;有對勞動創造財富的肯定……還有許多寓言,教人如何處世,如何做人,怎樣識別是非好壞,怎樣變得聰明、智慧。《伊索寓言》是古希臘人民留給世界的一筆精神遺產。所以,我們有必要去閱讀,甚至一讀再讀。

  今天我們就再來讀讀《伊索寓言》。

  二、一睹為快自己發現

  1、《伊索寓言》一共十卷,翻開目錄,讀讀題目,說說你發現了什麼?(故事中的人物大都是動物或與動物打交道,出現的頻率最多的如:狼、獅子、狗……牧人、漁夫……)板書:[人物形象:狐狸、獅子、狗……]

  2、你讀過哪些寓言故事?請你讀一讀講一講其中的一個故事,好嗎?

  集體交流、展示

  3、在沒有讀過的這些故事中,哪個故事題目最吸引你?讀讀題目,猜猜故事情節,看看與你想的是否一樣?

  4、議一議,說說這些故事的結構特點。板書:[結構特點:先講故事,再點明寓意]

  三、邊讀邊聊汲取營養

  1、說說人物

  (1)在這些(讀過或聽過的)故事中,你喜歡或討厭哪些人物?為什麼?

  (2)說說《蟬和狐狸》中的蟬。(善於觀察,機警、聰明的人)老師也有一個很喜歡的寓言故事《蟬和狐狸》,聽過這個故事的同學請舉手。有誰願意為我們講講這個故事?說說你喜歡誰?為什麼?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具體表現:仔細觀察,察覺有詐,摘樹葉試探

  用一句話概括:一個聰明的人,總能從別人的災難中吸取教訓。老師這兒也有兩句話說明這個意思:

  推薦出示:(1)英國哲學家羅索說:“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是教育極為重要的一部分。”(2)善於吸取教訓會使一個人迅速成長起來。

  2、明白寓意

  透過閱讀這些寓言故事,誰能試著說說寓言最大的寫作手法是什麼?(比喻、擬人,以物喻人,以此喻彼。)

  以《蟬和狐狸》為例,在讀過的故事中或生活中有沒有類似這樣的人或事呢?板書:[寫作手法:比喻、擬人]交流心得:例故事中:《亡羊補牢》中的牧羊人;《裝病的獅子》中的狐狸……

  生活中:手機上接到中獎的簡訊不加理睬……

  3、小結:透過交流,我們知道書中的很多故事,反映的生活經驗豐富多彩。這些經驗源於生活,反映生活,指導生活,這就是《伊索寓言》的生命力所在。

  4、最近所讀的《伊索寓言》故事中,還有哪些故事和故事人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交流讀書感受。

  四、拓展延伸激發興趣

  《伊索寓言》寓言還有許多值得向大家推薦的地方,比如老師認為:

  1、故事中人物的語言幽默誇張,生動、形象地再現人物的性格特徵。(如《蟬和狐狸》中的狐狸,它的語言再現了它的狡猾、愛說奉承話的特點。)

  2、不同的故事中相同的人物形象有著不同的性格。(如《狼和小羊》中的小羊是弱小的,《小羊和狼》中的小羊是智慧的。……那麼你認為有哪些值得向同學們推薦的地方呢?把你的想法告訴大家!

  五、後續活動深化效果

  所以,《伊索寓言》是一本非常耐讀的好書!再讀寓言,選擇完成相應的課堂練習:

  1、選擇喜歡的故事表演給同學欣賞。

  2、續編故事:有一天,《蟬和狐狸》中的蟬遇見了《烏鴉和狐狸》中的烏鴉……

  3、確定故事的角色,創編一個新的寓言故事。

  六、意猶未盡特別推薦

  有人說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裡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東西。也有人說寓言是一座獨特的橋樑,透過它,可以從複雜走向簡單,又可以從單純走向豐富,在這座橋樑上來回走幾遍,我們既看見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現象,又發現了生活的內在意義。寓言很美,美在簡潔,美在內涵,美在語句。

  四年級語文下冊《寓言》教學設計 篇5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1課時

  【教學要點】透過朗讀、複述把握課文情節,設疑探討文章主旨。

  一、匯入

  什麼叫寓言?……

  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以散文或者韻詩的形式,講述帶有勸諭或諷刺意味的故事。結構大多短小,主人公多為動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題多是懲惡揚善,多充滿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於民間傳說。

  你們看過哪些寓言?……

  西方文學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臘的《伊索寓言》等。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已經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莊子》、《韓非子》等著作中。

  二、白兔和月亮

  (一)學生示範朗讀

  一個讀前三段,另一個讀後兩段。其他同學劃出你認為優美的語句,加以體會。

  (二)問題探討

  1、這則寓言的主題詞是什麼?用文中一個詞概括。——得失之患。

  2、概括情節發展中的兩處轉折。

  板書:

  心曠神怡

  轉折①諸神賞賜

  緊張不安、心痛如割

  轉折②請求撤銷

  留下啟迪

  3、白兔從她前後不同的情感體驗中悟出一個什麼道理?白兔為什麼要請求諸神之王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課後練習題)——白兔從悟出了一個道理:擁有巨大的財富並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無窮的得失之患,令她緊張不安,失去了生活的樂趣,所以她請求諸神之王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放棄對月亮的所有權。

  4、寓言提到人類,含什麼意味?

  諷刺。白兔的慧心未泯,悟到擁有月亮並非好事,所以放棄了所有權。人類慧心已泯,總以為擁有就是幸福,是無論如何也不肯放棄既得利益的。可見,這話對人類有諷刺意味。

  5、有人認為,這則寓言的寓意是“與其擁有,不如沒有”,難道一無所有、赤貧如洗才能自在嗎?你怎麼看?總結出寓意。

  寓言講的是白兔擁有月亮,而不是一把青草什麼的,可見不是泛指擁有,只是指白兔之於月亮那樣的擁有。那是諸神之王的慷慨賜予,其實白兔根本不配擁有月亮,所以不能泰然處之。這就是說,不配擁有而擁有,就會產生得失之患,擁有顯赫的權勢或財富,擁有者是緊張不安的。如果某種擁有,帶來的是得失之患,使人緊張不安,那還不如沒有。

  寓言沒有鼓吹一無所有的意思,而是說: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板書寓意)

  6、白兔得到了月亮之後,必然會產生得失之患嗎?

  (三)寓言的深層涵義

  這篇寓言旨在說明,對於事務的審美態度和功利態度是不同的,甚至是互相排斥的,我們要能夠發現和欣賞物件的美,就不可抱一種佔有的態度。

  對於美的本質,歷來有不同的解釋。有一個佔上風的認識,便是認為美的欣賞和利益計算是不相容的。德國哲學家康德最早提出,美感是無厲害關係的快感。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人遇事總是計算利益,貪圖佔有,生活在焦慮之中,有些人則比較超脫,心胸寬廣,能夠真正享受生命的樂趣。所以,審美和功利不僅是看事物的兩種不同的眼光,而且也是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同學們,你們覺得選擇哪一種人生態度更好?審美呢,還是功利?……

  寓言更深層的涵義是提倡一種審美的人生態度。(板書)

  板書:

  心曠神怡

  轉折①諸神賞賜

  緊張不安、心痛如割

  轉折②請求撤銷

  留下啟迪

  寓意: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

  深層涵義:提倡一種審美的人生態度。這篇寓言旨在說明,對於事務的審美態度和功利態度是不同的,甚至是互相排斥的,我們要能夠發現和欣賞物件的美,就不可抱一種佔有的態度。

  三、落難的王子

  (一)自讀課文

  1、找出王子的人生感悟,概括寓言的寓意。

  “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著,而且都受得了。”

  寓意: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2、寓意是否可以概括為“只有遭遇厄運才能堅強起來”?

  說“才能”意味著只有遭遇厄運才能戰勝脆弱,別無他法了,這個規律不能成立。寓言的內容不是說,為了堅強起來,必須尋找厄運,而是說,厄運落到頭上,那也不必倒下,應該頑強地挑戰命運。厄運是環視,壞事也可以變好事,厄運能夠使人堅強起來。

  3、沒有遭遇過厄運得人應該怎麼培養堅韌的意志?

  (二)合作研討寓言情節構思的巧妙

  1、這則寓言要說的意思是,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為此,作者擬定了一個王子的形象。文中是怎樣寫他的脆弱的?——第一段。

  2、寓言為什麼把落難王子的遭遇編造得如此兇險?

  落難王子的厄運,如國破家亡,淪為奴隸,變成殘廢,行乞度日等,都極為兇險。也只有經歷過這麼多苦難,王子的話才最有說服力。作者意在用落難王子之口,說出厄運使人堅強的道理。

  3、為什麼寫“我”親眼見過王子,還跟他交談過?

  寓言構思奇妙,用第一人稱,“我”是落難王子的同時代人,親眼見過王子,還有一段對話,似乎不是寓言故事,而是親身見聞,增強故事的可信度和說服力。

  4、“天哪,太可怕了”在文中反覆三遍的作用是什麼?

  “天哪,太可怕了”在文中反覆三遍,第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次是在“我”耳邊響起,重複半截,略去半截,耐人尋味。透過王子對別人的嘆息,“我”對王子的災難的嘆息,銜接上別人對“我”的災難的嘆息,揭示了這樣的嘆息的普遍性及其沒有道理。

  (三)體驗與反思:對待苦難的道理

  1、苦難是人生的題中應有之義,我們切不可懷僥倖的心理,認為苦難只會落在別人頭上,而應該對自己遭遇苦難有足夠的精神準備。——人是註定要忍受不可忍受的苦難的。

  2、一旦遭遇苦難,我們就要勇敢地面對,以有尊嚴的態度來承受。——世上沒有不可忍受的苦難。

  四、對比延伸

  1、主題上,兩則寓言都是談人生態度的,但角度不同。前則主要寫人在獲得之後的心境,後則寫人受難後的狀態。

  2、情節上,都採用了寓言的形式,但前則寓言味道比較濃些,後則更像事實。

  3、在表達方式上,兩則寓言都是以敘事為主,而前則更多的是主人公的心裡描寫,後則重在敘事。

  一則寓言寫好事變成壞事,一則寓言寫壞事變成好事。人生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好事、壞事總是經常遇到的,你們覺得應該怎樣對待好事,怎樣對待壞事?生活中如何學會面對財富和不幸?

  四年級語文下冊《寓言》教學設計 篇6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寓言的含義。

  2、正確地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

  3、感受優美的語言,學習精美的表達。

  二、教學重點

  1、理解寓言含義。

  2、理解兩篇寓言的寓意。

  三、教學難點

  1、理解寓言含義。

  2、聯絡生活實際,正確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學設計

  1、匯入

  請學生講述《塞翁失馬》這個故事,由此引出對“禍”、“福”的看法:要以平常心看待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壞事有可能變成好事,好事也有可能變成壞事。而具體應如何面對人生中的挫折呢?請看周國平的《人生寓言》。

  2、講解寓言的概念。

  寓言,是文學體裁的一種。以散文(《伊索寓言》)或韻詩(《克雷洛夫寓言》)的形式,講述帶有勸諭或諷刺意味的故事。結構大多短小,主人公多為動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同學們可參看本冊課文第30課)寓言的主題多是懲惡揚善,多充滿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於民間傳說,西方文學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臘的《伊索寓言》,中國的寓言則散見於《莊子》、《韓非子》等作品中。

  3、請一位學生朗讀《白兔和月亮》,其餘的同學思考:這篇寓言講述了什麼故事,蘊涵了什麼道理?

  4、請學生講述這篇寓言的寓意。

  這則寓言的主題詞就是“得失之患”,白兔得到的是它所不應擁有也不配擁有的月亮,不配擁有而擁有,就會生出無窮的得失之患。

  這則寓言有兩處轉折。諸神之王宣佈月亮歸屬於白兔,是一個轉折,此前,白兔是心曠神怡地賞月;此後,卻緊張不安,心痛如割。最後白兔請求諸神之王撤消決定,是又一個轉折。前一個轉折,前後構成鮮明對比;後一個轉折,給人留下了一個啟迪,寓意就是透過這樣一個反覆透露出來的。

  這則寓言的寓意是: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未得到時,白兔是心曠神怡地賞月,得到之後,白兔卻緊張不安,心痛如割。這不僅僅是看待財富的兩種不同的眼光,更是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作者提倡的是前一種,也就是審美的人生態度。

  《白兔和月亮》中,好事變壞事可以給我們以啟示,那麼遭遇壞事又會怎麼樣呢?

  5、請一位學生朗讀《落難的王子》,其餘的同學思考:這篇寓言講述了什麼故事,蘊涵了什麼道理?

  落難王子的人生感悟:“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著,而且都受得了。”

  所以,這篇課文將的是應該如何對待苦難的道理。道理有二:一是苦難是人生應有之義,我們切不可懷僥倖心理,認為苦難只會落到別人頭上,而應該對自己遭遇苦難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二是遭遇苦難,我們就要勇敢面對,以有尊嚴的態度來承受。

  這篇寓言的寓意是:厄運能使性格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6、品味語言

  《白兔和月亮》的語言很精美。例如:“慧心”、“風韻”、“閒話”、“繃”等用詞很精當,對稱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無憂無慮地嬉戲,或是心曠神怡地賞月”,“烏雲蔽月,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她便心痛如割,彷彿遭了搶劫。”

  這個部分可讓學生自己來從課文中找出好詞好句。

  7、總結。重申兩則寓言的寓意,以及人們對待禍福的正確態度。

  8、作業佈置

  (1)、朗讀課文,品味語言。

  (2)、摘抄有關厄運、苦難的名言警句。

  9、板書設計

  人生寓言

  周國平

  寓言:以散文或韻詩的形式,講述帶有勸諭或諷刺意味的故事。

  白兔和月亮落難的王子

  寓意: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厄運能使性格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無窮的得失之患。

  啟示:人們應該以正確的態度看待福禍。

  四年級語文下冊《寓言》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寓言這種文學形式,瞭解寓意。

  2.瞭解相關的文學文化常識,學習一些常用文言實詞及虛詞。

  3.能借助註釋及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

  4.掌握文言文學習的一般方法。

  教學重點:

  1.掌握文言文學習的一般方法。

  2.瞭解課文中寓言所蘊含的道理,能說出自己的理解

  教學難點:

  感受古代文學的魅力.激發學習瞭解古代文化的興趣。

  教學方法:

  在熟讀的基礎上,由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合作學習,讀懂課文大意,學習文中常用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創設情境,共同探討寓言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目標:學習《鄭人買履》,理解意思,體會深刻的寓意。

  一、檢查預習

  1.查閱課外資料,掌握文學常識

  提示:①準備以前學過的一兩則寓言並能口述出來

  ②查詢作者及寓言出處的相關資料

  2.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並解釋

  度其足()吾忘持度()遂不得履()()

  契其舟()

  二、匯入新課

  1.我國寓言故事很多,請同學選擇一兩個講給同學們聽聽。(如:掩耳盜鈴、拔苗助長等)

  2.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在短小的故事裡寓寄較深的道理,以進行勸喻或諷刺;常用比喻、象徵、誇張、擬人等手法。同學們,今天開始我們一起學習另外兩則寓言:《鄭人買履》和《刻舟求劍》,相信大家一定能明白更多的道理。

  3.介紹作家、作品:

  韓非:戰國後期哲學家,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出身韓國貴族。曾與李斯一起受學於荀子。因見韓國日益削弱,上書韓王,力主修明法制,富國強兵,韓王不聽,退而著書十萬餘言。書傳至秦國,秦王大為賞識,於是發兵攻韓,迫使韓國送韓非入秦,入秦後,因李斯等人陷害,韓非被拘入獄,後被李斯毒死於獄中。

  《鄭人買履》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韓非子》是戰國韓國貴族韓非所著,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論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

  方法指導:文言文,學習文言文要先把語句讀通順,再借助註釋理解句子意思,然後講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最後達到熟讀成誦。

  三、範讀正音

  1.老師範讀(注意字音、朗讀節奏、重音、語調)。學生找出應注意的字音和字型。

  度其足(duó)吾望持度(dù)履(lǚ)遂(suì)寧(nìng)

  2.學生散讀(兩遍,體會朗讀節奏,瞭解大意)。

  鄭人/有欲買履者。(主謂之見停頓)

  而/置之其坐。(關聯詞前後的停頓)

  何不/試之以足?

  3.老師再讀(糾正字音和朗讀節奏、重音、語調。)

  4.學生齊讀(要讀出鄭人“忘持度”的懊惱之情和回答別人時的執迷不悟的神氣,另外別人問話應表現出疑惑之情。邊讀邊注意事物的發生和發展)

  四、合作翻譯

  方法指導:文言文學習,在筆記本上抄寫原文,抄一行空三行,字間距稍微大一點,學習時,便於整理記錄。整理時間已用不同顏色的筆。

  示例:

  鄭人有欲買履者

  欲(且):想要,打算。

  履(lǚ)鞋子

  鄭國有個想買鞋子的人,

  1.圈劃重點的文言詞(履、度、坐、之、操、反、及、遂、寧、無、其、以)

  A、獨立學習,看課文註釋查工具書。

  B、合作學習,四人小組疏通文字

  C、老師巡迴釋疑。

  D、小組彙報

  E、教師講解重點、難點(師生討論)

  (1)操、持、取的意義

  (2)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3)寧信度、無自信也

  2.重點語句

  (1)鄭人有欲買履者,“定語後置”句,現在順序應為:有欲買履(的)鄭人。

  (2)寧信度,無自信也。倒裝句,實際上為:“寧信度,無信自也。”

  3.反饋交流

  (1)找出句中通假字,並加以解釋

  ①置之其坐()

  ②反歸取之()

  (2)請指出“之”在下列詞語中的意思

  ①置之市()

  ②而忘操之()

  ③何不試之以足()

  (3)翻譯句子

  ①何不試之以足

  ②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③寧信度、無自信也

  4.複述故事,準確翻譯,做到字字落實。

  5.學生整理翻譯,師巡迴檢查學生的整理方式。展示整理得好的筆記。

  五、質疑交流

  1.構建畫面

  事情的起因:欲買履,度其足

  事情的經過:至之市——已得履

  忘持度——反歸取之

  事情的結果:市罷,遂不得履

  2.結合《鄭人買履》中能反映那個買鞋的鄭人思想性格的語句,說一說你認為買鞋者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寓言是怎樣刻畫這一形象的?

  示例:《鄭人買履》中的買履者是一個十分死板,固執的又愚蠢的人,文章在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之後,用“至”、“忘”、“反”、“取”等動詞,勾畫了買履者相信量好的尺寸,不相信自己腳的愚態,當別人問他“何不試之以足”時,他“寧信度,無自信也”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作者主要透過語言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的。

  3.理解文章寓意

  (1)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理解

  示例:從鄭人相信尺碼的角度來看,其寓意在於告誡人們做人做事應從實際出發,不應固守習慣、墨守成規。

  從鄭人返家取尺碼的角度看,其寓意也可理解為遇事不可太機械,而應隨機應變,靈活機動地處理各種變化的問題。

  (2)明確寓意:說明做事迷信教條而不顧客觀實際,是不會成功的。諷刺那些做事不注意從實際出發,教條主義的人。

  六、自主小結

  透過這則寓言的學習,我知道了做人做事應從實際出發,不應固守習慣、墨守成規,而應隨機應變,靈活機動地處理各種變化的問題。同時我也瞭解了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七、反饋練習

  展開合理想象,擴寫《鄭人買履》的故事

  八、佈置作業

  1.在筆記上整理本文中出現的通假字、古今異義字和特殊句式。

  2.背誦這一則寓言。準備《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板書設計:

  鄭人買履

  《韓非子》

  事情的起因:欲買履,度其足

  事情的經過:至之市——已得履

  忘持度——反歸取之

  事情的結果:市罷,遂不得履

  四年級語文下冊《寓言》教學設計 篇8

  目標

  1.瞭解並掌握有關寓言的基本知識,瞭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2.學會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

  3.能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髮散思維能力。

  4.學習改寫、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髮散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1.學會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

  2.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

  教學過程:

  一、佈置預習導學

  1.注音

  赫拉hè宙斯zhu庇護bì粘住zhān

  釋義:

  庇護:包庇;袒護。庇:遮蔽,掩護。

  愛慕虛榮:喜歡錶面上的光彩。

  2.查閱資料與工具書,瞭解作者及寓言這一文學體裁的特點。

  3.瞭解與本文有關的一些古希臘神話人物。

  4.朗讀課文,複述故事

  二、指導學習、研討

  (一)匯入

  由人們對寓言的說法匯入:

  ①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夠從裡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東西。

  ②寓言是一個怪物,當它朝你走過來的時候,分明是一個故事,生動活潑;而當它轉身要走開的時候,卻突然變成了一個哲理,嚴肅認真。

  ③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橋樑,透過它,可以從複雜走向簡單,又可以從單純走向豐富。在這座橋樑上來回走幾遍,我們既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現象,又發現了生活的內在意義。

  ④寓言是一把鑰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這把鑰匙可以開啟心靈之門,啟發智慧,讓思維活躍。

  (二)、簡介與本文有關的知識

  指名說,教師補充並明確:

  1.寓言及其特點

  寓言,用假託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大多篇幅簡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擬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題多是藉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在創作上常常運用誇張和擬人等表現手法。

  2.簡介伊索

  伊索,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寓言家。奴隸出身,他善於講寓言故事,用這些來諷刺權貴,最後遭到殺害。他的寓言經過加工,成為《伊索寓言》,流傳於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寫形象生動,語言簡潔樸素,富有幽默的特點。

  3.與本文有關的一些古希臘神話人物

  ①宙斯是希臘神話中眾神之王。希臘神話說他居住在奧林匹斯山,以雷電為武器,維持著天地間的秩序,公牛和鷹是他的標誌。他的兄弟波士頓和哈德斯分別掌管海洋和地獄;宙斯還和許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兒女,如火神赫費斯托、正義和藝術的保護者、太陽神阿波羅,月神和狩獵之神阿爾迪美斯,旅行和商業神赫爾墨斯,美神阿芙洛神,戰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②赫拉是希臘神話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羅馬神話中稱為朱諾,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婦女的保護神。

  ③赫爾墨斯,一譯海爾梅斯,是希臘神話中眾神的使者,亡靈的接引神。羅馬神話中稱為墨丘利,掌管商業、交通、牧畜、競技、演說以及欺詐、盜竊。他行走如飛,多才多藝,傳說首創字母、數字、天文學、體育運動,發明古代的豎琴,並把種植橄欖樹的技術傳給人類。

  ④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誕生是最為奇特的:傳說她是從宙斯的頭腦里長出來的。

  四年級語文下冊《寓言》教學設計 篇9

  【指導思想】

  1、強調理解表述的準確性。

  2、反覆練習朗讀,在朗讀中加深理解。

  【教學步驟】

  一、看導語默讀課文

  二、藉助註釋、詞典,識字識詞

  審美風韻閒適窖身世泯厄運慧心皎潔正色歸屬稟告得失之患心曠神怡

  三、朗讀

  四、內容研討

  1、研討方法:提出一種似是而非的看法,透過研討,求得準確的理解。

  2、問題設計:

  有人認為,《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與其擁有,不如沒有。大家有沒有不同看法?

  透過比較“白兔和月亮”“白兔和青草”“天空和月亮”,三種構想,想想這一則寓言的寓意是什麼。

  《落難的王子》的寓意,如果概括為“只有遭遇厄運才能堅強起來”,你有沒有不同意見?

  五、語言運用

  1、獨具審美的慧心。

  2、皎潔的月色。

  3、無憂無慮的嬉戲。

  4、心曠神怡地。

  5、不愧是的行家。

  6、各具風韻。

  7、舉世無雙。

  8、一掃而光。

  9、閒適的心情。

  10、烏雲蔽月。

  11、心痛如割。

  12、險象迭生。

  13、心未泯。

  六、朗讀

  七、作業

  “研討與練習”一。

  四年級語文下冊《寓言》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文章,理清文章的思路。

  2、研讀作者關於九個故事的議論,解決疑點,讀懂這篇含蓄甚至隱晦的文章。

  3、在研讀過程當中理清思路,揣摩語言,概括要點,篩選資訊,把握文意。這樣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質疑解難,進而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

  4、理解難句含義。

  教學難點/重點:

  1、第一部分(前兩個自然段)為什麼要從兩類人、兩種關係說起?

  2、第三部分(最後一段)怎樣理解?

  教學時數:2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小時候最愛讀的寓言故事有哪些?(同學七嘴八舌)這些寓言對你有什麼啟發或你產生哪些聯想?(各抒己見)在我國現代文學的研究中,有一位出色的作家,他就是我們熟悉的錢鍾書,他讀了《伊索寓言》,借裡面的九個寓言故事聯類引申,洞燭世相,化陳腐為神奇,開生面而破餘地。今天我們就來研讀這篇文章。

  二、解題、簡介作者

  關於作者請同學們參看課後的插說內容(P44)(教師也不適當補充)

  三、學生默讀全文,思考總體結構、研討。

  四、學生朗讀1、2自然段,質疑解難。

  課文開始為什麼要從兩類人、兩種關係說起?(教師用書)

  五、學生朗讀第3自然段,質疑解難。(主要解決以下問題)

  1、“它至少給予我們三重安慰”應如何理解?

  2、“覺得有好多淺薄的見解,非加以糾正不可”是不是反語?

  六、引導學生對九個故事進行研讀、解決疑點。

  1.學生讀蝙蝠的故事,讓學生研讀後,說一說寓言的原意是什麼,作者提出了什麼新的見解(以下八個故事,研讀的步驟同此)。

  明確:原意是諷刺沒有獨立人格的人,他們附炎趨勢,仰人鼻息,毫無原則可言。

  作者議論“人比蝙蝠就聰明多了。他會把蝙蝠的方法反過來施用”,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見教師用書)

  2.學生讀螞蟻和促織的故事,研讀、討論。

  明確:原意是諷刺只圖安逸,只想不勞而獲的人。作者議論“促織餓死了,本身就做螞蟻的糧食;同樣,生前養不活自己的大作家,到了死後偏有一大批人靠他生活,譬如寫回憶懷念文字的親戚和朋友,寫研究論文的批評家和學者等。”作者指出了作家與親朋好友、批評家和學者的關係。請仔細分辨,這裡的“螞蟻”指什麼?這裡的“促織”指什麼?(“螞蟻”指寫回憶懷念的親朋好友,寫研究論文的批評家和學者。“促織”指生前養不活自己的大作家。)

  3.學生讀狗和自己的影子的故事,研讀、討論。

  明確:原意是諷刺貪婪和多疑。

  作者議論“不自知的東西,照了鏡子也沒用”。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作者用這個故事來比喻人照鏡子。這句話的含義是指坐得端、行得正的人,用不著旁人來指責;搞歪門邪道的人,就算是指責也無濟於事)

  4.學生讀天文學家的故事,研讀、討論。

  明確:“他只望著高處,不管地下”結果“失足掉在井裡”,原意是諷刺脫離群眾,脫離實際,一心想往上爬卻必然摔跤的人。

  作者議論“下去之後,決不說是不小心掉下去的”,“就是下去之後,眼睛還是向上看的。”作者對“天文學家的故事”的體會是什麼?(那些被迫下臺的人最終還是想要上去為所欲為)

  5.學生讀烏鴉的故事,研讀、討論。

  明確:“烏鴉把孔雀的長毛披在身上,插在尾巴上,到上帝前面去應選”,原意是諷刺偽裝者,它惹起眾怒,下場可悲。

  作者的議論:“這隻烏鴉借來的羽毛全給人家拔去,現了原形,惱羞成怒,提議索性大家把自己天生的毛羽也拔個乾淨,到那時候,大家光著身子,看真正的孔雀、天鵝等跟烏鴉有何分別。這個遮羞的方法至少人類是常用的。”這句話諷刺的是什麼人?(那些明明知道自己不如別人,卻偏偏要找出理由為自己邊界的人)

  6.學生讀牛跟蛙的故事,研讀、討論。

  明確:“牛有我這樣大嗎?”原意是諷刺不自量力、夜郎自大的人。

  作者的議論,“我們每一種缺陷都有補償,吝嗇說是經濟,愚蠢說是誠實,卑鄙說是靈活,無才便說是德……”作者這樣寫的意圖是什麼?(諷刺那些本不如人,卻偏偏沒有自知之明的人)

  “各得其所,當然會相安無事”是反語嗎?

  7.學生讀老婆子和母雞的故事,研讀、討論。

  明確:“老婆子貪。已不足,希望她一天下兩個蛋”,原意是諷刺貪婪,諷刺急於求成。

  作者議論,“大胖子往往是小心眼”。是什麼意思?(有錢人往往吝嗇,一毛不拔,不肯幫助別人)

  8.學生讀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研讀、討論。

  明確:原意是諷刺狐狸得不到葡萄,便說葡萄是酸的,以此自己安慰。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看到別人取得了成績,心存嫉妒,便說那成就並沒什麼了不起。

  作者議論,“訴苦經可以免得別人來分甜頭”。用意是什麼?(見教師用書)

  9.學生讀驢子跟狼的故事,研讀、討論。

  明確:“狼信以為真,專心尋刺,被驢踢傷逃去”,原意是讚揚驢的機智,諷刺惡狠的愚蠢可笑。

  作者的議論,“醫生也是屠夫的一種”。作者為什麼這樣說?(教師用書)

  六、課文第三部分(最後一段)怎樣理解?

  1、作者真的認為“《伊索寓言》是不宜作現代兒童讀物的”嗎?

  2、“盧梭認為寓言會把純樸的小孩教得複雜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作者的觀點恰恰相反,作者認為“寓言要不得,因為它把純樸的小孩教得愈簡單了,愈幼稚了,以為人事裡是非的分別、善惡的果報,也像在禽獸中間一樣公平清楚,長大了就處處碰壁上當。”這與盧梭的看法針鋒相對,你是如何理解的?

  3、作者說:“我是相信進步的人。”對這句話如何理解?

  4、為什麼在“我是相信進步的人”之後又連帶一句“雖然並不像寓言裡所說的蒼蠅,坐在車輪的軸心上,嗡嗡地叫:‘車子的前進,都是我的力量”’?

  七、在研讀九個故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討論,把握中心思想。

  佈置作業:完成練習題四,示例。

  要證明自己的觀點,就要講根據,講理由。講理由好像很難,其實並不難,其中包括運用我們熟悉的因果關係、條件關係、假設關係的複句或一群句子。仿照下面的句子,表明自己的觀點,講明自己的理由。

  盧梭認為寓言會把純樸的小孩教得複雜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我認為寓言要不得,因為它把純樸的小孩教得愈簡單了,愈幼稚了,以為人事裡是非的分別、善惡的果報,也像在禽獸中間一樣公平清楚,長大了就處處碰壁上當。

  示例:我認為寓言可以讓孩子們讀。因為寓言透過短小的故事把人類的智慧和善良教給孩子們,教得具體生動、親切感人。孩子們讀了寓言,會認識到人世間的喜悅與悲傷、成功與失敗都像寓言中講述的那樣,蘊含著有益的哲理。他們長大了就會時時處處關心別人、關心集體,熱愛勞動、熱愛生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