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教學設計範文(精選7篇)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教學設計範文(精選7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式。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教學設計範文(精選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教學設計 篇1

  【教材分析】

  本課文選自高中語文第一冊第四單元,屬於“溝通與應用”板塊。《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打破了客觀報道的傳統,與同類題材的新聞選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講述自己以及周圍參觀者的所見所感,字裡行間灌注著自己的情感。

  【學生分析】

  1、初中已學過新聞作品,平常也經常接觸新聞,對它並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閱讀和欣賞能力;

  2、情感比較豐富,調動他們的情感體驗,融入悲情題材作品的難度不是很大;

  3、已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夠抓住看似平靜的敘述語言體會作者的強烈感情和本文的寫作意圖。

  2、過程與方法:

  ⑴ 使學生課前透過圖書館或電腦等蒐集有關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圖片等資料,並準備小組交流發言。

  ⑵ 揣摩關鍵語句,小組合作學習,探討交流。

  3、態度情感與價值觀:

  培養愛國情感。

  【重點難點】

  抓住關鍵語句體會作者的感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文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聞,題目是《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大家知道奧斯威辛是什麼地方嗎?(學生概述。)

  有一部曾獲得多項奧斯卡獎的電影叫《辛得勒的名單》,真實地再現了納粹屠殺猶太人的恐怖罪行,我們共同看其中一段(多媒體)。教師解說:成批的戰俘和無辜的百姓每天從世界各地運送到這裡。失去勞動力和沒有勞動力的人一下軍用火車後,立即被送到集中營裡的毒氣室成批地殺害。德國兵從屋頂倒下紫藍色的毒藥,倒完後立即把氣孔封上。不一會兒,裡面的人身上發青,血跡斑斑,直到痛苦地死去。二、三十分鐘後,抽氣機把毒氣抽掉,大門打開了。屍體被運往焚屍爐燒焚。

  電影是以直觀的形式反映奧斯維辛集中營最惡的,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新聞《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則是透過記述自己和其他參觀者在訪問奧斯威辛的主觀感受來解釋奧得最惡的,今天就讓我們隨著美國著名記者羅森塔爾一起走進奧斯威辛紀念館,透過訪問死難者死受折磨的場所,喚起人們對災難的記憶。

  二、文字解讀與感情融合

  課前已經佈置了同學蒐集相關資料,下面就分別請小組代表,根據羅森塔爾參觀順序,到前面來向全班出示最讓小組震撼的一張圖片,並闡述理由。同時對於閱讀中的疑問,也可以提出來,我們共同探討。

  學生依次臺前出示幻燈圖片,並闡述理由,之後,請一名同學做解說員,朗讀課文。

  三、交流質疑,深入思考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這篇新聞是美國記者羅森塔爾二戰後訪問奧斯維辛集中營博物館之後採寫的。發表之後,各大報紙爭相轉載,並獲得了美國普利策新聞獎,成了新聞史上的佳作。

  在老師自己閱讀時有一個失誤,沒有發現這是一篇新聞稿。有同學注意到這一點嗎?

  生:有,開頭的“波蘭布熱金卡電”。

  師:如果我把電訊的開頭拿掉,你還會覺得它是新聞稿嗎?它與過去閱讀的一般的新聞稿有何區別?

  或問:為什麼這篇並沒有寫下什麼新聞的報道會獲得美國普利策新聞獎,成為新聞史上的佳作呢?

  預設:

  1、景物描寫:

  納粹的集中營令人恐怖,作者為什麼在開頭偏偏要描述布熱津卡“太陽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楊樹長勢喜人,在門前不遠的草地上,還有兒童在嬉笑、打鬧”這樣祥和的景象?作者又為什麼說這種景象“最令人毛骨驚然”?

  反語,與歷史不相稱。控訴。

  2、標題吸引人:

  《奧》文,一方面,奧斯維辛太出名,人們已經瞭解了很多東西,的確沒有新聞可以報道了;另一方面,每個參觀者都看到同樣的東西,也都有同樣的感受,那就是震驚,甚至窒息。看到遺留的東西,就有這樣的感覺,如果看到真實的場景,又會有怎樣的感覺呢?

  這樣,雖然話語貌似平靜,卻表現出對納粹罪惡的深刻揭露。 “沒有什麼新聞”,其實是講,這裡的臭名昭著的納粹行徑,早已世人皆知,言外之意是這裡從來沒有什麼值得張揚的好事;但是,“沒有什麼新聞”,“我”還是要寫,要繼續對納粹的歷史罪行再次予以揭露,以讓世人永遠不忘!

  3、寫作手法:

  作者報道集中營,為什麼用更多的筆墨寫參觀者的表現?與直接寫展覽本身相比,這樣寫所特有的表現力在哪裡?

  此文與我們平時看到的新聞報道的不同之處就在於記者在文章中的參與程度不同。記者對於所報道的事件有三種參與情況:一種是記者作為旁觀者身份出現,只是純客觀記敘,不摻雜記者自己的情感和判斷,只是用事實本身說話;另一種是記者作為旁觀者出現,但在敘述事實的同時表達自己的看法或者滲透自己的感情;還有一種記者作為事件的參與者,文章直接描寫他的所見所感。我們平時讀報紙所看到的訊息,大都是第一種或第二種情況,主要還是一種純客觀敘述為主的寫法;而本文不同,把自己參觀集中營的感受當成了主要內容來寫,是一種純主觀性的報道,作者無一句正面控訴,卻強烈的表達出自己的憤懣,字字句句敲打著讀者的心,更能感染讀者。

  寫參觀者的表現是側面描寫,它對寫奧斯威辛的狀況有襯托作用。毫無疑問,奧斯威辛集中營,在許多經歷了那段歷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詞了。無需具體介紹集中營中那些粘滿無辜者鮮血的刑具怎樣令人望而戰慄,單是參觀者所不由自主地顯現出的表情、舉止以及驚歎,就足以使讀者的精神震撼了!

  4、文章雖是訊息,卻運用了一些典型細節,找出並說明好處。

  作用:為讀者勾勒出一個個場景,一幅幅畫面,使新聞具有準確的客觀性和清晰的可視性,令人回味無窮。

  四、談收穫和感受

  著重引導學生從內容情感和寫法兩方面談談自己學了這則新聞的收穫,進一步把握課文,並訓練學生概括總結的能力。

  牢記歷史匯入播放影片:焚燒屍體。

  【教學總結】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突破新聞純客觀報道的原則,著眼於感人的細節,以冷峻的視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奧斯維辛集中營紀念館。它召喚起人們關於災難的記憶、關於生命的思考、關於人性的自省。它讓我們牢記歷史教訓,珍愛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裡,下課!

  【板書設計】

  奧斯威辛沒有什麼新聞

  毒氣室、焚屍爐、盒子、照片。

  茫然、渾身發抖、驚懼萬分、感到窒息。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透過學習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學會篩選資訊,抓重點、抓關鍵。

  3、瞭解側面表現和借景抒情手法的運用,認識“印象式報道”的特點。

  重點:

  1、透過學習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瞭解側面表現和借景抒情手法的運用,認識“印象式報道”的特點。

  難點:透過學習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課時:

  1課時

  課型:

  教讀課

  教學方法:

  教讀法、談話法

  第一課時

  一、匯入

  新聞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透過看報、聽廣播、看電視獲取資訊,瞭解社會。怎麼才能快速、準確地獲取資訊呢?下面,我先來檢測一下同學們。請開啟課本第49頁,用30秒的時間瀏覽這則新聞,回答以下問題:1、奧斯維辛在哪裡?布熱金卡在哪裡?2、人們訪問了哪些地方?

  二、講習課文

  (一)環節一:

  答案:1、奧斯維辛是波蘭南方的一個城市,距華沙120英里,地處被稱為摩拉維安門的山口的東頭,周圍是一片沼澤地。布熱金卡在奧斯維辛城外幾英里的地方。

  這是新聞的背景材料,可在3——5段裡尋找。(插入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背景資料)在奧斯維辛城附近,建有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最大的集中營,奧斯維辛集中營被稱為二戰期間納粹德國最大的“殺人工廠”。它建於1940年4月,存在的3年半時間內,曾囚禁過24個國家的民眾和戰俘,共有約400萬人在此被殺害。1945年,德軍為消滅罪證,炸燬了它,現在人們參觀的是經修復後建成的博物館。

  2、人們依次參觀了毒氣室、焚屍爐、牢房、試驗室、紀念牆、絞刑室。這可以在7——15段裡尋找。這部分敘述人們訪問奧斯維辛博物館的過程。

  抓取資訊一般看標題和導語部分,進一步在主體裡尋找。這是從新聞結構上著眼。重要的資訊是新聞事實,閱讀新聞時還要分清新聞事實和背景材料,而新聞材料除了上述兩類外,還包括作者的主觀評價,因此重要資訊多在陳述部分,要分清陳述和評價。這是從新聞材料著眼。這是獲取資訊的一般方法,對大部分新聞適用。但是,並不是所有新聞的主觀評價都與事實截然分離的。下面,請同學們劃出表達作者評價的語句。

  (二)環節二:

  (以學生劃出的語句引導學生認識這篇新聞的特點)這篇新聞最大的特點是寫作者的主觀感受。這些感受包括所見所聞所感,而且並沒有透過直抒胸臆的方式抒情,但卻讓人感受到情感波瀾的暗湧。請同學們找出最讓你印象深刻的句子,仔細體會,說說句子的內涵。

  (歸納學生看法,引導他們品句)

  1、“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布熱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這裡居然陽光明媚溫暖,一行行白楊樹婆娑起舞,在大門附近的草地上,還有幾個兒童在追逐遊戲。”

  如此美好、和平的景象,作者為什麼覺得可怕?如果這種景象出現在維也納的多瑙河旁,只會錦上添花。可怕的不是景象本身,而是布熱金卡出現了這種景象,布熱金卡的歷史與此太不相配了,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個“不該”。灰暗的天空、沉悶的色調才是與它最相配的景象。兩種不相配的東西疊合在一起,作者因此感到“可怕”。無一句控訴,卻強烈表達出自己的憤懣,同時在開頭給讀者造成情感上的震撼和心理上莫名的壓抑。

  2、“對另外一些人來說,這樣一個事實使他們終生難忘:在德國人撤退時炸燬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屍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

  一邊是戕害生命的毒氣室和焚屍爐,一邊是生機勃勃的生命,兩種反差極大的事物擺在一起。表達了作者對納粹的諷刺:納粹的殘暴終歸阻止不了生命的程序。同時也表達了作者的控訴:生命的綻放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事情,對生命的戕害是最惡劣的罪行。

  3、第十三段:被囚禁的人們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

  木然:被困難、苦難折磨而產生麻木的表情。(插入資料:奧斯維辛集中營的一扇高牆上寫著:“來到這裡只有勞動,不能有任何別的設想。不想勞動者可以自己觸動電網。”集中營的頭頭在囚犯到來的當天就對他們說明白:“……集中營進得來,出不去,除非從焚屍爐的煙囪裡爬出去。”)“木然”及對姑娘的描寫揭露了法西斯對美好的摧殘以及作者的憤恨之情,暗示人們應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總結以上片段的寫作手法)作者沒有直抒胸臆,而是透過一些饒有意味的場景曲折表達感情,使文章意味深長,這就是借景抒情的手法。這種手法的運用或許能為同學們的寫作提供一些啟發。

  4、(請劃出描寫參觀者的相關語句)“參觀者默默地邁著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他們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來”“他們表情茫然”“他們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渾身發抖”“一個參觀者驚懼萬分,張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來”“他們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參觀者慶幸他沒有開啟門進去”“另一位參觀者進來了,她跪了下來,在自己胸前畫十字。”“參觀者們用懇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後對解說員說:‘夠了。’”

  7——15段,作者跟隨著參觀者的腳步,透過外顯反應表現參觀者的內心感受。(讓學生針對相關描寫暢所欲言,想象參觀者的心理活動)

  (重點講解議論句“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作禱告的地方。”)作禱告,或者為了求得上帝的諒解,或者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殺人著喪失了人性,雙手沾滿了無辜者的鮮血,他們是不可能向上帝懺悔自己的罪行的,無辜的人們無計可逃,他們也沒有辦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總結以上片段的寫作手法)透過參觀者的動作、神態,側面表現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恐怖和納粹的殘暴。

  (三)環節三:(歸納寫作特點)

  寫作特點:

  1、文字簡練、樸實。(一般新聞的特點)

  2、視角獨特。從“平靜”中找到新聞。在平淡的事實中,作者感受到平靜之下的風暴,那就是每一個參觀者心中的感情波瀾。他們都受到了震撼,從而更加熱愛和平自由。這是善與惡的對立。因此,作者沒有直接描寫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景象,而是轉而關注人的感受。這一類新聞有別於純客觀報道人和事的新聞,被稱為“印象性報道”。

  3、多用否定句:使文章具有統一的風格。標題就是一個否定句,在文中出現了兩次。第一次出現在背景材料後(即6段),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上文說“奧斯維辛的慘狀被人們講過很多次了”,所以沒有什麼新聞,但作者仍感到非寫不可,表現了記者的良心,交代了寫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第二次出現在結尾,呼應前文,突出主題。

  (四)環節四:討論

  這篇新聞的語言富於表現力。思考:最後一段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是對納粹罪惡的憤怒譴責,還是對和平自由的希望?還是兩者兼有?(學生之間互相討論,選代表發言)

  (五)總結

  作者透過借景抒情和側面表現的手法傳達了參觀者們的內心感情,表達了對納粹暴行的憤怒和對自由和平的嚮往。

  (六)佈置作業:

  1、找一則訊息,用一句話概括主要內容,寫一句話新聞。註明新聞的來源。

  2、完成課後練習四的第二小題。

  板書

  新聞事實

  新聞材料背景材料

  作者的主觀評價

  片段2借景抒情

  7——15段動作神態描寫側面表現恐怖殘暴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使學生理解新聞寫作中記者的感情蘊含其中的寫法。

  2、使學生記住歷史慘痛的教訓,珍惜和平,抵制暴力與罪惡。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分析新聞中的記者的感情傾向

  2、品味作品中的細節描寫。

  【教學方法】

  1、直觀教學法。展示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圖片,讓學生有更直觀的感受。

  2、討論交流法,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匯入

  開啟地獄之門,和作者一起到有“人間地獄”之稱的奧斯維辛作一次地獄之旅。

  二、幻燈片展示一

  遊覽過程:

  毒氣室和焚屍室——怒放的雛菊——死囚牢——女牢房——試驗室——紀念長廊——微笑的女孩——絞刑架

  1、看到“雛菊花在怒放”,你想到了什麼?

  一邊是戕害生命的毒氣室和焚屍爐,一邊是生機勃勃的生命,兩種反差極大的事物擺在一起,運用了對比手法。表達了作者對納粹的諷刺:納粹的殘暴終歸阻止不了生命的程序。同時也表達了作者的控訴:生命的綻放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事情,對生命的戕害是最惡劣的罪行。

  2、面對照片中注視著你的眼睛,面對女孩的微笑,你的感受和理解是怎樣的?

  揭露了法西斯對美好的摧殘以及作者的憤恨之情。

  三、關鍵句理解

  1、“陽光明媚溫暖,一行行白楊樹婆娑起舞,在大門附近的草地上,還有兒童在追逐遊戲。”在文中幾次出現,各有什麼含義和作用?

  1)強烈反差,奠定基調;

  2)首尾呼應,寄託提醒。

  2、為什麼作者多次說“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

  1)設定懸念,引導讀者;

  2)承上啟下,巧妙過渡;

  3)突出主題,迴環照應。

  3、是作者親自參觀這些地方嗎?如果不是,記者的眼光又是落在什麼上面的?

  眾多的參觀者(遊客)參觀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殘酷遺蹟,從而產生感受、反應;記者(羅森塔爾)觀察他們的感受和反應。

  開始時——“默默地邁著步子”、想象成了現實——“步履不由得慢了下來”

  看見毒氣室時——“特別恐怖,使他終生難忘”

  看到成堆的頭髮和嬰兒的鞋子、死囚牢房時——“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渾身發抖”

  看到狹小的女牢房時——“驚懼萬分,張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來”

  看見試驗室時——慶幸“沒有開啟門進去”,否則會“羞紅了臉的”

  參觀紀念長廊時——沉思

  參觀執行絞刑的地下室時——“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參觀結束時——“參觀者用懇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後對解說員說:‘夠了’。”

  四、幻燈片展示二

  直觀感受參觀者的表情

  五、技巧探究

  1、這篇新聞與一般注重時效性和客觀性的新聞有什麼不同?

  不同點一般報道《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

  時效性最新發生的事件時效性不強

  報道內容客觀事件個人感受

  情感傾向客觀個人情感濃厚

  2、這篇報道獲得了美國普利策新聞獎,成為新聞史上的佳作,現在請大家以評審委員會的身份給它寫一則頒獎詞

  奧斯威辛作為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的“殺人工廠”而為人們熟悉,各國記者紛紛報道它的殘酷、血腥。羅森塔爾本著記者的良知獨闢蹊徑,突破了“客觀報道”的.框框,著眼細節,以冷峻的視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博物館,在恐怖與快樂、戰爭與和平、歷史與現實的反差中,它召喚起人們對於災難的記憶、關於生命的思考、關於人性的自省。他的發表,充分地表現了一名新聞記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為新聞史不朽的名篇。因此,我代表普利策新聞獎評審組把本屆普利策新聞獎中的最佳訊息獎頒發給《奧斯威辛沒有什麼新聞》的作者羅森塔爾。

  六、拓展討論:

  幻燈片:在地獄之門的思想者(羅丹)

  1、一個走在人類文明前列的的德意志民族為什麼會犯下滔天罪行?怎樣看待人類文明與罪惡的關係?

  2、莫泰利的詩

  七、結語

  希望我們能夠終結罪惡,開啟幸福和平的天堂之門。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新聞寫作中記者的感情蘊含其中的寫法。

  2、學會分析新聞中的記者的感情傾向。

  3、品味作品中的細節描寫。

  4、牢記歷史教訓,樹立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奮鬥的雄心壯志。

  【教學重難點】

  1、學會分析新聞中的記者的感情傾向。

  2、讓學生能記住歷史慘痛的教訓,珍惜和平,抵制暴力與罪惡。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啟發式。

  【教具】

  幻燈片、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一、匯入激趣

  普利策新聞獎評審組頒獎詞

  二、奧斯維辛集中營介紹

  資料圖片ppt、展示:

  奧斯維辛集中營,壁壘森嚴,四周電網密佈,內設哨所看臺、絞刑架、毒氣殺人浴室和焚屍爐,由第一集中營和奧斯維辛集中營組成,用於消滅歐洲的猶太人,是希特勒種族滅絕政策的執行地,是第三帝國——納粹德國最大的滅絕營。約有400萬人,其中絕大部分是猶太人在此經受嚴刑拷打,慘遭殺戮。奧斯維辛是納粹德國犯下滔天大罪的歷史見證。

  奧斯維辛是波蘭南部一個只有4萬多居民的小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法蘭斯在這裡設立了它最大的集中營,這個小鎮因此聞名於世。當年納粹奧斯維辛集中營管理局控制的地區面積40平方千米,包括3個集中營:奧斯維辛主營、布熱金卡營、莫諾維策營。莫諾維策營又包括40個小集中營,分佈在波蘭南部整個西里西亞地區。1940年到1944年,奧斯維辛集中營成為希特勒的殺人中心,大約有400萬人在這裡慘遭殺害。許多人是在苦役中死去,其餘的則被有計劃地殘殺。

  三、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1.瀏覽課文按新聞的導語、背景、主體、結語幾方面概括一下這篇新聞的內容。

  一、導語:

  二、背景:

  三、主體

  四、結語:

  2、讓我們隨著參觀者的步伐走進集中營

  (1)、看了影片和課文以後,你們對奧斯維辛集中營有什麼印象?

  明確:

  (2)、作者又沒有直接寫集中營是如何殘害“犯人”的?你是如何體會到它的可怕的呢?

  明確:

  (3)、在文中第三部分7-15段找出參觀者表情變化的句子,討論這些變化說明了什麼?

  四、獨立思考,深入分析

  1、這篇新聞與我們常見的新聞在敘事和感情流露方面有什麼不同之處?

  常見新聞作品:

  本文不同之處:

  2、文章開頭寫“這裡居然陽光明媚溫暖,一行行白楊樹婆娑起舞……”結尾又寫道“這裡陽光明媚,綠樹成蔭……”,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結構上:

  內容上:

  寫法上:

  3、“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在文中出現了幾次,各有什麼作用?

  第一次:承上啟下。

  第二次:呼應前文,突出了文章主題。

  4、這篇新聞的主題是什麼?

  五、合作探究

  1、文章說“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作者為什麼還要寫這篇新聞呢?請從文章中找出答案,並組合自己的體會談談原因。

  明確:

  2、《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為什麼成為新聞史佳作?

  六、拓展延伸

  七、課堂小結

  歷史大潮滾滾向前,歲月可以沖淡一切,但有些東西卻是永遠無法忘記的,也是不能忘記的。雖然二戰早已經過去,但“奧斯維辛”仍舊在默默地提醒著人們:忘卻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我們要以史為鑑,共同維護世界的和平。我們要團結一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天下興亡,我的責任!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瞭解這篇新聞結構,品味作品中的細節描寫,理解記者的感情傾向。

  2、過程與方法:老師引導學生思考,品味細節。

  3、情感態度價值觀:深切地感受到了納粹對人的慘絕人寰的摧殘和迫害,熱愛和平

  【教學重點難點】

  新聞結構和細節描寫

  【教學方法】

  誦讀——鑑賞——分析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先給大家看一段影片《辛得勒的名單》的影片。好,同學們,看完了電影片段,有什麼感受呢(剛才同學們都紛紛表示“恐怖”、“可怕”、“陰森”和“殘忍”),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世界上有一個地方,它跟影片裡一樣陰森、恐怖和殘忍,這就是著名的波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建立的最大的集中營,是二戰期間最大的“殺人工廠”,有400萬人在這裡遭到了殺害。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羅森塔爾的著名新聞《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

  二、講授新課

  (一)同學們先快速朗誦一下這篇新聞,並找出這篇新聞的導語、背景、主體和結語。

  (二)分段

  好,同學們已經快速瀏覽了這篇文章,同學們找出了這篇新聞的導語、背景、主體和結語嗎?有沒有同學主動請纓的啊?好這位同學。這位同學說的非常好。

  1、導語(1-3):布熱金卡陽光明媚但曾是人間地獄.

  2、背景(4-6):引入奧斯維辛背景材料介紹奧斯維辛可怕的歷史。

  3、主體(7-15):隨參觀者腳步而行。

  4、結語(16):再次強調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

  好,現在已經找出了新聞的四個部分,現在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這篇新聞,我們先看文章的標題

  (三)新聞標題

  我們先看新聞標題(板書),標題“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它是一個充滿懸念的否定句。我們知道,新聞內容的首要特點是“新鮮”,要求報道最新發生的事;而標題竟然劈頭就說“沒有什麼新聞”,看上去非常獨特,從受眾心理講,其實,這是欲擒故縱之,很吊讀者胃口(板書)。此外,標題還突出了文章主題(板書),意思是說,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鮮東西了,因為每一個參觀者都看到同樣的東西,也都有同樣的感受,那就是震驚,甚至窒息,卻表現出對納粹罪惡的深刻揭露。

  (四)新聞導語

  接下來再看導語(板書),1-3自然段是本篇導語。導語一開始的議論就有震撼人心的效果。“陽光明媚”,綠樹成陰,孩子們高興地嬉戲,這是一幅多麼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卻說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場噩夢”。

  同學們思考一下,這是為什麼呢?難道作者不喜歡這一切?

  這位同學說的很對,的確,這裡作者用的是反語,因為景象固然美好,卻與布熱金卡的歷史不相配。布熱金卡曾經是一個暗無天日的人間地獄,這裡應該“永遠沒有陽光、百花永遠凋謝”,灰暗的天空,沉悶的色調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兩種不相配的東西疊合在一起,讓讀者感到一種莫名的壓抑(板書)。

  (四)新聞背景

  4-5自然段是新聞背景(板書),介紹集中營的方位、居民、環境、歷史等概況。作者援引具體資料與個人回憶錄要點等確鑿事實證明這裡曾經是“殺人工廠”(板書),有400萬人死在了這裡。

  奧斯維辛為什麼沒有新聞?奧斯維辛有什麼?為什麼要寫下這一篇沒有什麼新聞的新聞?在背景部分作者交待了自己的寫作動機。同學們能找出是哪一句嗎?

  對,這位同學找對了,在第6段的最後一句作者交待了作者的寫作動機(板書)“如果不說些什麼或寫些什麼就離開,那就對不起在這裡遇難的人們。”強調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難書,出於記者職業的神聖使命感,出於對遇難者在天之靈的告慰,他不能不向世人報道他所見到的一切。這就再次拉近了記者與受眾的心理距離。

  (五)新聞主體

  接下來,我們來看7-15是新聞的主體部分(板書),一篇好的新聞,是需要非常生動的細節描寫,這篇文章的細節描寫非常的成功。我們來一起看看這篇文章主體部分的細節描寫。

  1、參觀者表情的細節描寫:在主體部分,作者隨著參觀者的腳步,把讀者帶進了集中營,從毒氣室、焚屍爐、女監房、試驗室、紀念牆一直寫到絞刑室。作者並沒有詳細描寫這些地方多麼的陰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終盯在參觀者身上,透過參觀者的行動、神態傳達他們內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讀者:①一開始參觀者心情是沉重的,所以他們都是“默默地邁著步子”;他們清楚這裡每一個地方都很恐怖,但是不知道會碰到什麼可怕的景象,所以總是先“很快地望上一眼”。②後來,當想像中的場景和眼前的事物聯絡在一起的時候,他們感到震驚,所以“步履不由得慢了下來”。③再後來,看到成堆的頭髮和嬰兒的鞋子,“他們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渾身發抖”;看到關押女犯人的盒子,有的參觀者竟然“張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來”;④最後,而到了執行絞刑的地下室,參觀者都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有一個參觀者甚至跪下來了。我們無從知道那些房間、那些盒子的具體情況,但是,透過參觀者的表情反應,我們卻能想見當年的殘酷景象,這些細節都給讀者以立體的視覺形象和強烈的情感震撼。

  2、有對歷史遺蹟、遺物的細節特徵的描畫,如“在德國人撤退時炸燬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屍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一邊是戕害生命的毒氣室和焚屍爐,一邊是生機勃勃的生命,兩種反差極大的事物擺在一起,這樣的景象的確讓人難忘。也許是諷刺,任納粹刑罰多麼殘暴,終歸阻止不了生命的程序;也許是控訴,生命的綻放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事情,對生命的戕害是最惡劣的罪行。也許,這個細節象徵著正義是邪惡鎮壓不了的,自由與光明之花必將燦爛地開放。

  3、再如“這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姑娘,長得豐滿,可愛,皮膚細白,金髮碧眼。她在溫和地微笑著,似乎是為著一個美好而又隱秘的夢想而微笑”,這是對歷史遺照中人物表情的浮雕似的特寫,其後作者用追問——“當時,她在想什麼呢?現在……又在想什麼呢?”——來“放大”“加深”這一細節印象,啟發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這樣被蹂躪、踐踏和毀滅的!活著的人,要永遠牢記法西斯的罪惡,警惕法西斯幽靈的復活。

  4、除此之外,作者還有一些很精闢的議論值得琢磨。比如作者說“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作禱告的地方”。做禱告,或者是為了求得上帝的諒解,或者是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奧斯維辛,做禱告的地方是沒有的,因為劊子手喪失了人性,雙手沾滿了無辜者的鮮血,他們是不可能向上帝禱告懺悔自己的罪行的;而無辜的人們成為劊子手刀俎上的肉,無計可逃,他們也沒有辦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六)結語

  最後我們看結語(板書)。“在奧斯維辛,沒有新鮮東西可供報道”一句再次點題,呼應第6自然段首句,這不僅使全文結構收尾圓合,而且激發讀者舊事重拾,溫故知新。“這裡陽光明媚,綠樹成陰,在集中營大門附近,孩子們在追逐遊戲”呼應首段,反覆展現今天布熱金卡的安謐、秀麗的風景,這是用樂景寄託對遇難者的哀悼,同時提醒人們“前事不忘,後世之師”,要百倍珍惜今天的自由與幸福。

  (七)總結

  1、小結:透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在奧斯維辛,納粹的暴行使400萬人的生命被罪惡地奪去。這樣的悲劇屬於整個人類,我們應共同面對這樣的恥辱、這樣的罪惡。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活著的我們,更要銘記歷史,珍惜生命,愛好和平。

  2、作業:《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是一篇獲過美國“普利策”新聞獎的優秀新聞作品,被譽為“美國新聞寫作中不朽的名篇”,今天作業就是幾人合作,試寫一段頒獎詞。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教學設計 篇6

  一、創設情境:

  1、學生展示合作完成的對奧斯維辛集中營的介紹,包括震撼人心的圖片,配上《辛德勒名單》音樂,讓學生入境。

  2、假如你是一名記者,來到這個曾經的集中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這一切,你會選擇什麼角度來報道奧斯維辛,或者你會將鏡頭對準什麼呢?

  二、研讀文字:

  1、標題設疑

  本文的標題《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

  疑問:為什麼說沒有新聞?

  既然沒有新聞,為什麼還要寫?

  作者寫了些什麼?

  帶著這些疑問走進文字。

  2、解決第三問:“作者寫了什麼?”

  鏡頭一:參觀者的反應和神態

  鏡頭二:奧斯維辛周圍的自然景物

  鏡頭三:廢墟上的雛菊花

  鏡頭四:年輕姑娘的微笑

  3、總結

  寫法:正如焦點訪談所說的“新聞就是用事實說話”,但有一類新聞,會把人類永恆不變的情感因素摻雜其間,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就是這類新聞的典範之作。

  角度:將鏡頭對準參觀者的反應和奧斯維辛集中營四周的景物,體現了作者的情感。表現了一位新聞工作者的良知和道德責任感。

  4、回到開頭的問題“奧斯維辛到底有沒有新聞?”

  一樣的景點,一樣的遊客的震驚憤怒,這裡陽光明媚,的確沒什麼新聞。那作者為什麼要寫呢?用文中的話來說,“非寫不可的使命感”齊讀6段。“這種不安的心情是什麼?”擔心人們遺忘歷史。

  三、拓展延伸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是羅森塔爾1958年寫的,那我們今天讀這篇新聞還有什麼現實意義呢?

  羅森塔爾希望人們不要忘記歷史,希望這類慘劇永遠不要發生,可是這半個世紀來,人類又有過多少戰爭,種族之間經過多少野蠻的屠殺,人類怎樣才能杜絕這一悲劇重演呢?

  四、以《集中營生還者的一封信》結尾。

  希望同學們在培養學習能力的同時,永遠不要忘了培養健全的天性和悲天憫人的情懷,做一個大寫的人!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教學設計 篇7

  教材地位:

  此文被安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第四單元,該單元系新聞和報告文學單元。此文與《別了,“不列顛尼亞”》可組合在一起,使高一學生感受悟新聞追蹤時代的特有價值,瞭解新聞中記者的感情滲透其中,以揭示新聞事件的意義的寫法。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使學生理解新聞寫作中記者的感情蘊含其中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蒐集奧斯微辛的相關資料;學會分析新聞中的記者的感受情傾向。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使學生領會作者在平靜的敘述中所蘊含著的對納粹的強烈憤怒;使學生能記住歷史慘痛的教訓,珍惜和平,抵制暴力與罪惡。

  設計思想:

  實現新課標下三維教學目標;提升學生思考的層次。

  教學重點:

  羅森塔爾透過參觀者的行動、神態來傳達他們的內心的感受,表達自己的鮮明感情;品味新聞中富有意蘊的句子的含義。

  教學設想:

  讓學生自主尋找納粹罪惡的史料,充分利用學生的課程資源生成新的課程資源;讓學生透過合作、交流的方式來理解記者在新聞事件中的作用。

  教學物件:

  重點中學高一學生。

  學生分析:

  這些高一的學生他們有自己收集資料並分析的能力;能夠也願意表自己的感受與思想,能與同學們合作交流;關心時代發展,洋溢著青年學子的朝氣。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準備:

  ①使學生課前透過圖書館或電腦等蒐集有關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圖片等資料,並準備小組交流發言。

  ②對“新聞的客觀性”課前自己思考,積累感受。

  教學過程:

  一.交流對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認識,自然營造對納粹憤怒氛圍。

  1.先讓同學們分組交流自己蒐集的有關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資料,談談看法。之後,請兩組代表到講臺上向全班出示最讓小組震撼的一張圖片,並闡述理由。

  2.讓小組派代表來簡要闡述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罪惡。

  3.讓學生一起默讀課文,來感悟該新聞寫到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罪惡。(此時氣氛沉靜而嚴肅)

  二.引導學生透過此文獨特的新聞視角認知其控訴價值(整體感悟新聞內容)

  1.引導學生探索該新聞的視角

  ①新聞與一般的文章的顯著差別點是什麼?

  師生間會明確為及時敏銳地捕捉新的事件並加以客觀地傳達。

  ②本新聞有沒有寫道有關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新的事件呢?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學生探究而知,本新聞並沒有寫道有關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新的事件。此可從題目“奧斯維辛沒有新聞”及文中“今天,在奧斯維辛,並沒有可供報道的新聞”,“在奧斯維辛,沒有新鮮東西可供報道”等可以看出。

  ③那麼本新聞的主要事件是什麼?

  參觀者沿毒氣室——焚屍室——女監房——試驗室——紀念牆——絞刑室參觀

  ④作為一名敏感記者,為什麼要寫一些不能稱為新聞事件的事情呢?他的題目《奧斯維辛沒有新聞》是否違背了新聞當敏銳地反映最新事件的原則呢?讓我們每個人都靜靜地想一想。

  注意:此問題不要讓學生回答,而是在靜默中沉思。

  三.對新聞中記者所蘊含的感情的感悟

  1.我們會發現,作為一名新聞記者,羅森塔爾的眼光敏銳地追尋著參觀者的行動與神態。

  我們一起來讀從P50頁“今天,在奧斯維辛,並沒有可供報道的新聞”起至結束,哪些是客觀的描述,哪些又寫出了參觀者內心的感受呢?(各舉一例)

  2.請一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請同學對該生的朗讀作簡要點評,既加深對新聞傳達出的感情的感受,又利於學生間互動交流。

  3.師生一起探究新聞中對參觀者行為、神態的客觀性描述,及反映他們內心感受的句子或詞語。

  參觀者行為、神態的客觀性描述,如“還有一些參觀者注視著毒氣室和焚屍爐,開頭,他們表情茫然,因為他們不曉得這是幹什麼使用的。”而“恐懼萬分”等詞直接顯示了參觀者內心的恐懼。

  4.“這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姑娘,長得豐滿,可愛,皮膚細白,金髮碧眼。她在溫和地微笑著,似乎是為著一個美好而又隱秘的夢想而微笑。當時,她在想什麼呢?現在她在這堵奧斯維辛集中營遇難者紀念牆上,又在想什麼呢?”同學們,你們說這位可愛的姑娘會在想些什麼呢?

  (老師表情較為嚴肅,特意留下一點時間空白)這個問題我們想留在課外,讓我們用筆來表達,就算是表達對一個像鮮花一樣生命的姑娘的追念吧。

  5.為什麼對於參觀者來說,“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作禱告的地方”?“參觀者用懇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後對解說員說:‘夠了’。”為什麼要用“懇求”一詞呢?

  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感受用語言或動作表達出來。

  6.新聞報道中,記者對於所報道的事件有三種參與的情況:一種是記者作為旁觀者身份出現,只是純客觀記敘,不摻雜自己的感情和判斷,只是由事實本身說話:一種是記者作為旁觀者出現,但會在敘述事實的同時表達自己的看法或者滲透自己的感情;還有一種,記者作為事件物參與者,文章直接描寫他的所聞所感。

  請比較《奧斯維辛沒有新聞》與《別了,“不列顛亞”》在此的不同。

  7.作為新聞,我們分明能看到記者的感情也蘊含其中,除了在參觀者的行為、神態及他們無法抑制的內心中,我們還可以從哪些地方看出記者的情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