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退位減法教學設計

連續退位減法教學設計

  (1)知識目標:

  結合具體問題情境讓學生經歷三位數連續退位減法的計算過程,初步掌握計算方法。

  (2)能力目標:

  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意識。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體驗解決實際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評價意識。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掌握連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匯入新課

  1、談話激情:同學們,你聽說過西雙版納嗎?那你一定聽說過金庸武俠片中的大理國。它指的就是現在的雲南------一個非常美麗、神奇地方,想不想跟老師一起欣賞美麗的雲南風光。(課件出示雲南的自然風光圖片,結合圖片介紹雲南的主要旅遊景點。)

  同學們,你覺得雲南美嗎?下面就讓小導遊聰聰帶我們一起走進雲南,去領略沿途的風光。

  2、準備鋪墊:

  出示題目:聰聰準備了兩輛大客車,這兩輛車共有82個座位,車上已經坐了64人,還有多少個空位?

  學生獨立筆算,說計算過程。

  (二)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

  1. 收集資訊、提出問題

  師:交通工具準備好了,再讓我們看看路線圖吧。

  出示小導遊聰聰安排的路線圖:仔細觀察,從圖上你獲得了哪些資訊?(從昆明到麗江有517千米;從昆明到大理有348千米;我們從昆明出發,已經到大理了。)

  師: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從大理到麗江多少千米?)

  師: 要求大理到麗江還有多遠?怎樣列式?

  指名口答,板書算式:517-348=

  2.嘗試估算、多法並舉

  提問:你能估算出這道題的結果嗎?

  學生嘗試估算。

  (學生可能提出三種估算方法:A、500-350=150(千米)B、520-350=170(千米)C、500-300=200(千米))

  師:這三種方法,哪一種估算結果最接近準確數呢?想不想動筆算一算?

  3.合作交流、探究演算法。

  師:請同學們獨立試算,遇到不明白的問題與同伴討論或寫在黑板的`疑難卡上,比一比,看誰的問題多?解決的辦法多?

  師參與指導

  4、總結昇華 比較演算法

  師:同學們,你都遇到了那些問題?怎樣解決的?學會了嗎?誰願意把計算的過程講給大家聽?(生邊板演、邊講解)

  總結:透過剛才的學習,你發現這道題目與前面的題目有什麼不同嗎?(對,我們今天學習的是兩次連續退位減法,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都要向前一位退1當10再減。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 連續退位減法。(板書課題)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連續退位減法》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連續退位減法》教學設計比較演算法:和筆算的結果比一比,那一種估算的結果最接近準確數?在估算的時候,要力求簡潔,還要儘量接近準確數。

  5、看書質疑,確認結論

  師:同學們已經掌握連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請大家獨立看書。

  生看課本,鞏固理解。

  (三) 精心設練 樂中用新

  1.幫動物找家。

  師:在與聰聰的旅遊中我們學到了知識,現在又遇到了新的問題:這些都是雲南特有的珍惜動物,它們在野外迷路了,你願意幫它們找到家嗎?(螢幕出示)

  594-129=325-187=932-654=

  852-265= 459-68=

  391138278 365 587

  學生小組分工,每人做一道,並回答。

  師:同學們真有愛心,我們這一課所學的退位減法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個位不夠減,十位就退1給個位,這個1到個位就變成10,十位不夠減,百位就退1 給十位,這個1到十位也變成10。給別人一點,對別人來說就是莫大的幫助。

  2 、闖關卡。

  師:不知不覺,我們已經到達麗江的玉龍雪山了,但聰聰說要想爬山必須過了這四個關卡。你有信心嗎?

  第一關:656 -198=

  第二關:343 -157=

  第三關:754 -196=

  第四關:826 -637=

  生逐題做,講評答案。

  欣賞美麗的玉龍雪山風景。

  3. 解決問題。

  師:聽說麗江動物園也是非常有名,想不想去看看。

  出示題目:麗江動物園最有名的要數猴山、大象館和孔雀園。這三個景點在同一條路上。從猴山到大象館有252米,從孔雀園到大象館有176米,你能算出從猴山到孔雀園有多遠嗎?

  生獨立做,講評。

  (四)評價體驗 情感延伸

  師:同學們,時間過得可真快呀!我們的雲南之旅就要結束了,這節課你都學到了哪些知識?還有什麼問題?你表現得怎麼樣?老師或小夥伴在這節課中的表現怎樣?

  (學生盡情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

  總結:這節課,大家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學會了與人合作,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展示了你對大自然、對同伴的愛心和克服困難的勇氣,最後祝願大家在人與自然的和諧中健康成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