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族元素》教學設計範文

《碳族元素》教學設計範文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掌握碳族元素原子結構特點;能推斷出碳族元素單質及化合物性質的變化規律;加深對典型碳族元素單質及其化合物的化學性質的理解。

  能力培養:比較碳族元素與鹵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性質的.相似性和遞變性以及對碳及其化合物化學性質討論,培養學生抽象概括形成規律性認識的能力。透過實驗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使學生掌握非金屬元素單質及其化合物性質的學習方法。

  科學思想:透過對弱酸的酸式鹽化學性質的討論,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科學品質:組織討論,激發學生求知慾,體驗學習樂趣。

  科學方法:觀察、實驗和科學抽象。

  重點難點

  重點:碳族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碳及其化合物的化學性質。

  難點:碳酸的酸式鹽與強酸和強鹼的反應。

  教學過程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提問

  有人提出:現代化學是以碳和矽為首的化學,你知道哪些有關碳矽及其化合物的知識?(見附1)

  舉例。

  板書

  提問

  講解

  板書

  第一節碳族元素

  一、碳族元素

  1.結構特點

  畫出C、Si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和電子式,比較它們的相似與不同。

  對學生的回答給予正確的評價,重複正確答案後板書。

  相似點:最外層4e。

  不同點:核電荷數、電子層數、原子半徑。

  一學生到黑板上板演,其餘在草稿紙上寫。

  比較C、Si原子結構的異同。

  板書

  投影

  組織討論

  2.性質變化規律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1~2頁,總結規律,填寫下表:

  (見附2)

  從物質結構角度分析金剛石比晶體矽的熔點高的原因?

  閱讀課文,總結規律,填表。

  討論後回答:

  都為原子晶體,但碳原子半徑比矽的小,碳原子間鍵長比矽的短,鍵能比矽的大,所以熔點高。

  講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