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去年的樹》的優秀教學設計

關於《去年的樹》的優秀教學設計

  預設目標:

  1、理解文章內容,能有感情地朗讀對話培養語感;感受童話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透過多角度的對話,體會童話中所蘊含的信守諾言、珍惜友情、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等人文精神。

  教學重點:朗讀體悟課文中的角色對話,體會童話角色的心理。

  教學難點:透過多層次的對話,體會課文的人文內涵。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師:(出示媒體畫面)在一個美麗的大森林裡,一隻漂亮的小鳥正用清脆宛轉的嗓子為一棵大樹唱歌呢。大樹呢,正搖曳著他那茂盛的枝條,入神地聽著,這是一幅多麼美妙的畫面啊!今天,圍繞著小鳥和大樹,讓我們一起來閱讀一個美麗而傷感的故事。(板書課題)讀題。

  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讀讀課文,讀的時候,要一字一句地讀,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直奔主題,讓學生儘可能快地接觸文字,防止因過多預設消耗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讀了故事後,填空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小鳥和大樹是 ,小鳥飛到南方去之前答應大樹 。

  第二年春天,鳥兒飛回來後卻發現 ,於是他 ,最後在火柴點燃的燈火前 。

  師:從同學們所說的感受中,我們體會到了小鳥和大樹之間濃濃的情誼,讓我們再回到課文中,找找課文中哪些地方最能體現這種濃濃的真情。

  (學生讀找劃,彙報)

  三、讀中感悟,體會鳥的真情。

  這是一篇以對話為主的童話,而這些對話也正是最能體現小鳥和大樹友情的,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演演、體驗體驗他們的心情。

  (透過個別讀、對讀、組內演讀、師生互讀互議等方法來感悟角色、體驗心情。)

  1、指導朗讀第一次對話。

  同桌互相扮演角色讀一讀指名錶演讀評議師生對讀師和全體生對讀。

  (把握第一次對話依依惜別、難捨難分及小鳥保證時的堅決與肯定。)

  師:第二年,小鳥終於回來了,但小鳥卻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

  (出示:春天又來了。原野上、森林裡的雪都融化了。鳥兒又回到這裡,找她的好朋友樹來了。可是,樹不見了,只剩下樹根留在那裡。)

  讀出驚訝的語氣。

  2、指導朗讀三次對話。

  樹不見了,小鳥到處尋找。

  (出示三次對話。自己找夥伴讀一讀。)指名讀師生評議想象小鳥尋找過程中的心情再讀

  (小鳥尋找大樹時的三次說話應是一次比一次更焦急。而樹根、大門、小姑娘的語言因為身份不同,朗讀時應有所區別,樹根是同情、傷感的,大門對這樣的事情見得多了,語氣比較平淡,小姑娘的聲音應是稚嫩的。)

  3、(出示:春天又來了)

  原來小鳥發現樹不見了心情是那樣的焦急,那麼這句話還可以怎麼讀?(讀出焦急的語氣)

  【透過多種形式的讀,深入童話中的角色,體會角色的情感世界,在不知覺中把學生帶入文字的情境。】

  四、拓展想象,體會樹的真情。

  1、從剛才同學的朗讀表演中,我們更多的感受到的是小鳥對大樹的關心,小鳥為了實現自己的諾言,飛越千山萬水,找尋著大樹,但大樹這時已永遠無法看到小鳥了。那麼大樹在他被伐木人無情地砍倒之前是否也在思念著大樹呢?老師經過找尋,終於找到了大樹的日記,其中有一天的日記他是這樣寫的(出示):

  今天我感到很傷心。因為我眼睜睜看著兩個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被斧子砍倒,拖出了森林。我真不明白,人類為什麼要這樣對待我們呢?總有一天,我也會像我的朋友一樣被拖出去,但我捨不得這片土地,更捨不得遠在他鄉的小鳥朋友。人類啊!乞求你們能手下留情,讓我能有再次見到小鳥朋友的那一天。小鳥要是看不到我,會有多麼傷心啊!求求你們了!哪怕只讓我最後再看他一眼,聽他唱一句我喜歡的歌,我也心滿意足了。教師配樂朗讀。

  【這一拓展性文字的引入,源於課文,又深於課文,為深度挖掘主人公的內心世界作了鋪墊,使文字中蘊含的人文精神滲透到學生的心靈中。教師參與文字的建構,也是為學生的建構鋪石引路。】

  師:但是,大樹的這個心願最後還是被人類鋒利的斧子無情地擊碎了。在生命的最後關頭,大樹最想對誰說話呢?(也許是小鳥、也許是人類、也許是大地母親)請同學們為大樹寫下最後的遺言。

  展開想象,寫一寫大樹的遺言,寫完後交流。

  2、原來在這半年的時間裡,發生過這樣感人的事,大樹在被砍倒之前,是如此的傷心。那麼,這句話還可以怎樣讀。(讀出傷感的語氣)

  【課文外顯的是小鳥對大樹的友情,而友情的另一端大樹的情感卻因為描寫角度的不同留下了空白,這恰巧為學生建構文字留下了空間。讓學生以故事主人公的身份參與文字的建構,不僅利於學生對課文中主人公情感的深度體驗,更有助於全面把握課文的思想內涵。因為友情的建立是需要雙方共同付出的。】

  五、昇華情感,體會朋友間的真情。

  如此寬容、無私的大樹,如此深情、真誠的小鳥,這一對真摯的朋友,最後終於見面了,雖然大樹已成為了燈火,但小鳥還是為他唱起了去年唱過的歌。(出示最後三小節)有感情地讀一讀。

  當小鳥兩次深情地看著燈火時,他心裡分別在想些什麼呢?

  (引導學生想象說話)

  【想象小鳥的心理活動,有利於對課文主題的昇華。】

  師:同學們,小鳥飛走了,帶著淡淡的傷感飛走了,但他給大樹留下了歌聲,留下了友情,留下了人世間最寶貴的誠信。讀完這個感人的故事,你肯定比第一次讀這個故事又加深了體會。用一兩句話寫下自己最深的感受。

  【回到對文字的整本把握,在充分朗讀、體驗的基礎上,提煉自己的感受,允許學生有多元的理解。】

  [教學思考]

  一堂課的呈現體現了一個老師一個階段的教學思考。同樣一堂課,一百個老師可能有一百種上法,同樣一篇文章,一百個老師可能有一百種解讀。下面,我先談談我對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話《去年的樹》的感受。

  作為一個讀者,首先讀完後的第一個感覺是淡淡的憂傷,這種憂傷的由來,可能是因為結局的不完美,可能是因為小鳥和大樹略帶悲壯色彩的友情感動了我。所以第一次讀文章,我認為這是一篇純粹讚頌友情的文章。但讀著讀著,我又覺得這篇文章是作者特意寫給人類的,是要控訴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但後來又覺得這個故事似乎主要為了突出小鳥信守誠諾的品質。

  所以我努力體會編者之所以把這篇文章編進教材的意圖,這個故事主要價值取向應該是珍惜友情和信守誠諾,但我個人認為從任何角度理解都是可以的.,並不一定要有確切的答案,或許作者在寫這個故事時也並沒有考慮那麼多。而另外一個感受是這個童話樸實的語言與深刻的內涵形成的對比,以及帶有荒誕色彩的童話寫作手法。

  從一個學習者的角度考慮,我想我應該學些什麼,我會怎麼來學,我該怎麼來學。如果單純學語言,這篇文章的語言是如此的質樸,沒有華麗的詞藻,可能引不起學習興趣,如果要挖掘人文內涵,這個事例可能讓學生覺得與自己的實際生活距離太遠,即使能體會到一些內涵,也不一定能觸碰到學生的心靈。

  最後,我才考慮,這篇文章究竟該怎麼來教?

  在經歷了幾次試教的痛苦之後,我最終確定了執教方案。

  今天這堂課的主要意圖是,力圖透過讀說想寫的有機融合,挖掘文章的人文內涵,努力體現語文課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一、讀中感悟,體會小鳥的真情。

  這篇文章中的對話較多,比較適宜學生表演朗讀,我力求透過多種形式的讀,創設情境,引領學生深入童話中的角色,體會角色的情感世界,把學生真正帶入文字的情境中。並在這一過程中,用春天又來了。原野上、森林裡的雪都融化了。鳥兒又回到這裡,找她的好朋友樹來了。可是,樹不見了,只剩下樹根留在那裡。這句話把這些零散的語言朗讀串成一條情感的鏈,讓學生在反覆地朗讀中一步一步的深化情感。

  二、拓展想象,體會大樹的真情。

  課文外顯的是小鳥對大樹的友情,這一般透過朗讀可以體會得到。而友情的另一端大樹的情感卻因為描寫角度的不同留下了空白,這恰巧為學生建構文字留下了空間。讓老師和學生以故事主人公的身份參與文字的建構,從大樹的角度來表達,我覺得並不是可有可無,而是非常有必要。因為這不僅利於學生對課文中主人公情感的深度體驗,更有助於全面把握課文的思想內涵。這一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學生對文字的理解也並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

  三、讀想寫有機結合,昇華課文的主題。

  語文教學,永遠離不開聽說讀寫,永遠是在想一想、讀一讀,讀一讀、想一想,想一想、寫一寫這樣的過程中螺旋上升的。整堂課中,讀、想、寫並不是人為割裂的,讀為想打下了基礎,而想象寫話又能促進更好地讀,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課文人文內涵的理解將一步一步加深。對課文結尾這部分的處理,特別是兩個看字的想象說話與朗讀,也想體現這一點。在充分朗讀、想象的基礎上,學生最後才能有自己多元的感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