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凌日》優秀教學設計

《金星凌日》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透過模擬實驗知道星球距離的遠近不同會影響看到的現象。

  2、透過模擬實驗知道金星凌日產生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

  1、透過建構模型,讓學生感知金星凌日的完整過程。

  2、透過對比日食和金星凌日的過程圖,知道星球距離的遠近不同會影響我們看到的現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透過模擬實驗,意識到天文現象是可以被認識的

  2、透過模擬實驗,意識到模擬實驗與客觀真實是有一定差距的。

  3、透過模擬實驗,體驗科學實驗的嚴謹、客觀和樂趣,意識到設計科學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構建金星凌日的觀察模型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了日食,你還記得,當發生日食時,日月地的位置關係是怎樣的?(板貼:日月地圖形)

  2、我們可以用這樣的圖示來表示日食發生時的完整過程(張貼日食過程圖,並板書:日食)

  3、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種有著小日食之稱,但比日食更為罕見的100年只出現2次的天文現象:金星凌日!(PPT出示課題)

  二、過程

  ①認識金星凌日現象

  1.看到過金星凌日現象嗎?這是2012年6月6日,在地球上拍到的金星凌日(PPT出示金星凌日圖片),說說你看到了什麼現象?

  2.透過圖片,我們看到了只是某一時刻的金星凌日現象,想不想親眼見證一下金星凌日的完整過程?怎樣才能看到呢?

  ②構建金星凌日模型

  1.教師介紹材料。

  (“太陽”、泡沫球、地球板:在杭州處有一個小孔,方便我們觀察,底板:上面標有太陽和地球的位置,並將日地距離根據實地距離縮小到100cm)

  2.有了材料,就能開始觀察了嗎?金星放在哪裡合適?你需要什麼資訊?

  3.出示並分析星球間距離資料表

  4.師藉助模型演示觀察方法

  5.生實驗,完成記錄單

  ③交流與研討

  1.張貼學生記錄紙於黑板

  2交流: (1).透過模擬實驗,你能來說說金星凌日產生的原因是什麼?(板貼金星於黑板)

  (2).對比日食過程圖和金星過程圖,你有什麼發現?(黑色物體大小不一樣)

  3.思考:為什麼你看到的現象會不一樣?(月球、金星與地球的'距離不一樣)

  4.出示金星,月球與地球的距離資料表格,你有什麼發現嗎?黑板上星球距離需要改嗎?

  5.總結:我們發現,星球間距離的不同會影響我們看到的現象。

  三.拓展

  1.讓我們把觀察範圍擴大,看,這些都是圍繞太陽轉的八大行星,假如我們是生活在火星,此時看到的金星凌日現象會發生什麼變化?假如有水星凌日,在地球上你覺得會看到怎樣的現象?

  2.其實關於金星凌日,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去探索,比如科學家如何用金星凌日的視差來測日地距離,比如為什麼它這麼罕見100年只發生2次?有興趣的同學們可以在課後再深入的探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