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紅葉》教學設計

《香山紅葉》教學設計

  目標:

  知識: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蕭”字、正確書寫10歌生字。

  能力目標:引導學生品味文章對香山紅葉之美的細緻描繪。在反覆朗讀中體會作者的描寫方法。

  情感目標:體會作者對香山紅葉的讚美之情和對大自然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使學生的審美情感得到陶冶。

  重點:品味文章細膩的語言,想象文章所描繪的美麗景象。

  難點:學習作者對景物細緻觀察y7u生動妙雪的方法。

  教具:香山紅葉的圖片。

  教法:朗讀法

  流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激發尋美興趣。

  學生虎豹蒐集香山紅葉的圖片。

  師:今天,讓我們隨著作家葉君健去欣賞北京香山紅葉的美。

  二、初讀課文,初建美的'印象。

  1.讓學生讀通順、讀流利,並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多度幾遍。

  2.有些比較長的句子,要多讀一讀,斷句要合理,教師適當指導。

  3.想一想:香山紅葉在腦海裡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三、深入精讀,尋訪紅葉之美

  1.香山紅葉究竟以什麼吸引了作者?你從中哪些詞或哪些句子體會到了紅葉的與眾不同?讀一讀,品一品。

  2.找出相關語句後,即可引導學生練習上下文,邊讀邊談邊想。

  (1)先請學生讀,緊扣關鍵詞語,然後談感受。

  (2)在把感受帶到課文深入地朗讀,讀出讚美之情。

  3.再讀全文,頌紅葉之美。

  1.帶著賞美景、品美文的感受朗讀全文。

  2.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對香山紅葉的讚美。

  第二課時

  積累內化:

  1.由感情地朗讀全文,背誦文章最後一個自然段。

  2.在筆記本上摘錄文章中最能吸引你想象的句子。

  遷移練習:

  1.識字寫字

  2.讀句子,體會引號的作用(小黑板出示)。

  3.在括號裡填寫恰當的詞句,體會這些詞語運用的妙處。

  他們會發現,第一個星期天到這裡來時,山上還是();第二個星期來時,這裡卻忽然變得(),處處是“紅花”一片了。

  紅葉和青松,在這個特殊場合()出來的一種()的美,無形中創造了一個奇特的“()”。

  實踐活動:

  1.課文文字優美,配上合適的音樂嘗試配樂朗誦。

  2.課外再蒐集一些描寫紅葉的優美句段。

  板書:

  秋天一到,像盛開的紅花

  香山紅葉處處紅花一片 奇麗多姿

  紅葉青松,秋天裡的春天 世上少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