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的小星星》教學設計方案

《閃爍的小星星》教學設計方案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主題是《情趣交融,快樂學習》,我的說課內容分成以下四個部分。一、把握課程,說教材;二、激發興趣,說教法;三、體驗樂趣,說學法;四、培養興趣,說程式。

  一、把握課程,說教材

  《閃爍的小星星》是教科社小學音樂一年級上冊第六主題單元《神奇的天空》中的一首歌曲,這首歌曲旋律平穩、起伏較小、音調活潑、富有童趣。本課是一節以唱歌為主的音樂綜合課,我給本課時的教學預設了三個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演唱歌曲《閃爍的小星星》,在歌唱及表演中表達對星空的喜愛之情。

  (2)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同時讓學生感受夜晚優美寧靜的意境。

  (3)讓學生初步感受不同節奏的音樂表現不同的情緒。

  其中:讓學生學會演唱歌曲,在歌唱及表演中表達對星空的喜愛之情。是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二、激發興趣,說教法

  大家都知道: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賴於興趣。低年級音樂教學應該特別注重興趣的激發。因此,在教學這一課時,為了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創設情境法

  2、視聽教學法

  3、拓展延伸法。力求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愉悅的心情,積極主動參與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

  三、體驗樂趣,說學法

  課標指出:“一年級學生無論在生理還是在心理上,都不同程度帶有幼兒好奇、好玩、好模仿等特點”針對這一特點,我教學本課時注重教給學生以下幾種學習的方法:想象法、模仿表現法等。引導學生玩中學,學中玩,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感知音樂,表現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

  四、培養興趣,說程式(這一部分是我說課的主體部分)

  我將透過以下四個環節來進行教學: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學唱歌曲、激情導趣;變換形式、提升興趣;變奏欣賞、延伸興趣。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首先給學生創 設星空的情境,在教室內佈置許多大小不一的小星星,在教師身上也貼上小星星,並在移動黑板上拉上一條閃爍的彩燈,每個彩燈都貼上小星星,當彩燈通電時彷彿 天空中無數的小星星眨著眼睛。這時,把照明燈光一關,整個教師猶如美麗的星空,讓學生感受到夜晚優美寧靜的意境。②其次,在星空的情境中進行課前律動,讓 學生在“星光恰恰恰”的音樂中按節奏搖搖頭,動動手,扭扭小屁股,進行課前激趣。律動完讓學生說說,美麗的星空中都住著誰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 學唱歌曲,激情導趣

  學唱歌曲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我設想讓學生在星空的情境中體驗藝術學習的快樂和滿足,獲得身心的愉悅。結合歌曲的特點及學生的具體學情,我將從以下幾個步驟進行教學。

  (1) 讓學生感受歌曲。《閃爍的小星星》是一首學生較為熟悉的歌曲。如何在學生已有的基礎上,再次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呢。我採用了角色扮演,誘發興趣的做法。教師 當月亮姐姐,學生當小星星,讓學生閉上眼睛,在《閃爍的小星星》的背景音樂中想像,我們坐著月亮船到“星星王國”,彷彿看見什麼?聽見什麼?讓小朋友們感 受星空的神奇,為學習歌曲做鋪墊。

  (2)詞曲結合教學。第二段歌曲的學習是學唱歌曲的教學重點。由於一年級學生識字量少,理解能力較差,易出現:“記調容易,記詞難”的現象,根據這一學情,在本環節的教學中我採用了詞曲結合教學。①我先運用道具——太陽和烏鴉,邊演唱邊形象地演示,(教師示範,邊唱邊演示)②接著我引導學生理解歌詞,順勢讓學生按節奏朗讀這一句歌詞 ③記 住歌詞後,我帶唱,生模唱旋律,我藉助柯爾文手勢幫助學生感知旋律音高,(師示範)讓學生進一步把旋律唱準。在學生會唱的基礎上再加上律動表演④最後讓學 生都試著表演太陽和烏鴉的動作。用同樣的方法教學後兩句歌曲。這樣透過視、聽、說、唱、演,學生就能輕鬆地理解記憶歌詞,還初步學會演唱歌曲。

  3、豐富形式,提升興趣

  一年級學齡兒童堅持性和自持力都較薄弱,採用單一的演唱形式他們很快就會覺得枯燥無味,降低學習的興趣。

  據 此,在本環節教學中我變換多種演唱形式不斷提升他們唱歌的興趣,主要有師生接龍演唱、加入打擊樂器伴奏唱、表演唱。在表演唱之前,為了讓學生入情入境地演 唱,我是這樣引導學生的:小朋友小星星是住在寧靜的夜空,你們演唱的時候要輕的,可不能吵到他們哦;(指導他們用輕柔的聲音演唱)其次再說,小星星是住在 高高的天上,我們演唱歌曲的位置也應該像小星星一樣,掛得高高的,抬抬你們的小眉毛,帶上微笑,(指導他們注意演唱的位置)。最後,教師問到“可愛的小星 星們你們愛自己的家嗎,星空就是你們的.家,帶上你們這種喜愛之情,我們再來演唱歌曲。”(引導學生在歌唱中表現出對星空的喜愛之情。)

  透過採用靈活多變的演唱形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能使他們在科學的學習方法中,避免學習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從中獲取最佳的學習效果。

  4、變奏欣賞,延伸興趣

  音樂感知力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基礎能力,離開了這些基礎能力,學習音樂很可能就是一句空話。我從一年級開始就著手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力。在完成本課時教學任務以後,我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選 取以《閃爍的小星星》為主題音調的《小星星變奏曲》中的三段不同節奏的音樂,我先讓學生注意聽這三段音樂,說說音樂有什麼變化?(放音樂)只要學生用心 聽,就一定會有感受,但在交流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不同的說法,如:有的學生會說“我發現有的音樂快,有的音樂慢。”還有學生說“我發現速度變了”等 等,這時老師應給予鼓勵肯定,及時對錯的說法進行引導,告訴他們“音樂的速度不變,而是音樂節奏變了。”

  接著,我藉助多媒體課件,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將視聽有機地結合,讓學生再次感受音樂節奏的變化。小星星是位神氣的魔術師,他能跟著音樂改變自己的動作,請你們注意看,認真聽,讓他們瞭解不同節奏的音樂表現不同的情緒。

  最後,聽樂曲表演:讓學生也來噹噹小魔術師,跟著音樂變化肢體的動作。

  (設計意圖:以上這一環節,我把音樂節奏變化和小星星的動作變化結合起來,把抽象的音樂知識結合具體可感的畫面,有效地降低了教學難度。)

  在本課結束時,再讓學生完整地將《閃爍的小星星》這首歌曲邊唱邊表演作為禮物送給星空中的小星星,讓他們在自己歡樂的歌聲中乘著月亮船迴歸課堂。

  綜上所述,對於低年級學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整堂課的設計以興趣貫穿始終,在一系列的活動中不知不覺將他們引入藝術的殿堂,感受藝術的美,得到藝術的薰陶,體會藝術學習的愉悅性。這也是藝術教學最樸實、本真的目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