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作息時間表》教學設計(精選3篇)

小學二年級《作息時間表》教學設計(精選3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二年級《作息時間表》教學設計(精選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二年級《作息時間表》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上冊(計算經過的時間)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經歷製作作息時間表的活動,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和遵守作息時間的好習慣。

  2.過程與方法:結合生活情景,體會時刻與經過時間兩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絡,會根據鐘面說出經過的時間。學習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發展時間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學學生珍惜時間,從小養成良好的,有規律的生活習慣。

  教學重點:

  製作作息時間表,並根據表提出問題。

  教學難點:

  簡單的時間計算。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學校作息時間表,實物投影

  學生準備:

  學具鍾,紙片

  教學方法:

  探討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激趣,引入。

  1、談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起床、上課、放學、休息都有一定的時間。時間就像生命一樣,我們要愛惜它,科學合理地安排它。

  2、投影學校的作息時間表:認識這張表嗎?

  這是我們學校的作息時間表。

  3、組織觀察:你能從表上看出什麼?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集體交流:把你們看到的給全班同學說一說。

  我們可以看出來,學生上學時間是8點20,過了8點20就遲到了。

  老師引導談話,引入新課:知道作息時間表的用處嗎?

  你想自己編一張作息時間表嗎?(板書課題。)

  二、製作時間表,探究簡單的時間計算。

  1、出示白紙片,安排製作任務

  以小組為單位,可製作在學校的作息時間表,也可以製作在家裡的作息時間表。請小組成員共同商量,討論,分工合作,並用學具鍾撥一撥。

  教師巡視,參與學生的活動。

  2、體展示彙報:請每小組選代表把你們製作的作息時間表放在投影儀下,並說說你們組是怎麼做的。

  3、投影大家選出來的作息時間表,引導學生分析表裡的內容:仔細看看這張表,老師有幾個問題想考考你們,如:上午10點同學們在幹什麼?

  第二節課什麼時候下課?

  第一節課用了多少時間?……

  誰設計的最合理?

  4、鼓勵提問: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完成書上68頁的說一說。)

  三、練習鞏固

  1、投影書第69頁練一練第1題

  教師讀題,給學生思考和動手尋找答案的時間,再請學生回答。

  追問:你是怎麼知道的?

  撥鍾,時針走了2圈,就經過了2個小時。

  2、投影第2題

  請仔細看看兩個鐘面上指標有什麼不同?

  時針和分針指的地方不同。

  這中間經過了多少時間?

  1小時30分(90分鐘或1個半小時)

  引導學生說一說:昨天這段時間你正在幹什麼?

  3、投影第3題

  先組織學生看懂上面三副圖的意思,先估計一下,每幅圖發生在幾點鐘?

  再聯絡圖意認讀鐘面時間,填寫在書上。

  最後藉助學具鍾撥一撥,算出中間經過的時間。

  要求:學生完全理解題意後獨立完成。

  (教師巡視,輔導有困難的孩子)

  做完的同學在小組內訂正,相互批改,給能幹的小夥伴畫上一顆☆。

  四、拓展性學習新課標第一網

  1、估一估:你上學時,路上大約用了多少時間?

  2、實踐活動:請你在上學的時候,記錄一下你出發的時間和到校的時間,再算算路上經過的時間,在小組內交流,並比較一下自己估計的準不準確。

  五、總結。

  小學二年級《作息時間表》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能夠正確計算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歷的時間。

  2、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體驗時間的長短。

  3、培養學生良好的時間觀念和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教學重點:

  制定作息時間表和由此引發的問題探究。

  教學難點:

  正確計算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歷的時間。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同學們想一想,我們每天上午幾時開始上課?每節課多長時間?

  二、合作探究。

  1、介紹學校的作息時間

  從上午早讀課是8:00開始,讀20分鐘,休息5分鐘,一節課40分,課間休息10分,課間操是15分,眼保健操5分鐘。根據這些資訊填寫68頁的作息時間表。

  2、小組的同學合作制定作息時間表。教師巡視,參與制作過程。

  3、學生到展示製作的作息時間表,師生共同修正,並與學校的作息時間對照。對有特色的作息時間表給予表揚鼓勵。

  4、提出問題並解答。

  (1)第一節課的下課時間是什麼時候?你是怎麼想的?

  (2)從第二節課到第三節課下課,這兩個時刻之間經過了多長時間?

  (3)從上午7:40到上午放學,經過了多長時間?

  (4)讓學生根據作息時間表,在小組內提出問題並指定同學解答。教師巡視並加以引導。

  三、鞏固練習。

  1、填一填。

  (1)從9:00到11:00,經過_____時。

  (2)從10:00到10:00,經過_____分。

  2、從3:00到4:30。

  (1)經過了_____時____分。

  (2)昨天這段時間你正在幹什麼?

  3、6:30起床,25分鐘後,6:55用早餐,過了35分鐘,7:30去上學。

  4、實踐活動:說一說今天幾時從家出發上學,幾時到校?算一算路上用了多長時間?

  四、課堂小結。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

  小學二年級《作息時間表》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讓學生學會建立規範表格的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我創新、團體協作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慾,在不斷摸索中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

  透過研究性學習活動,掌握規範表格建立的方法和文字格式設定的方法。

  教學難點:

  表格的設計和文字格式的設定。

  教法闡述:

  資訊科技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在教學中必須“立足基本操作,滲透基礎知識”,從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資訊處理任務出發,引導學生由易到難完成任務,以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使學生具有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資訊的能力,從而把資訊科技作為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

  為了讓學生掌握本課的內容,我採用了情景導學法與任務驅動法,幫助學生消化本課的內容,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的求知慾,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教師的主體作用。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輔之以演示法、比賽法,並借用了藝術課的“三位一體(即欣賞、技能、情感)”教學法,以期達到教學效果的化。

  學法指導:

  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所強調的':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由知識的灌輸物件轉變為資訊加工的主體。在這節課中,我始終引導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與求知慾進行學習與操作,透過自主探索獲取知識與技能。把“自學—嘗試—創新”的思想滲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明確目標任務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發現方法、解決問題,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環境:

  多媒體電子網路教室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匯入

  首先提問同學們:你們什麼時候到校呀?為什麼你們會按時下課,按時來上資訊科技課呢?什麼時候你們回家呀?

  設計意圖:創設情景引出學校運轉是有規律的,同學們按時上下課,按時放學回家。引導同學們找出學校是怎樣有規律的運轉的。

  二、任務驅動,自主學習

  任務一:建立表格

  老師出示學校的作息時間表(電子版和列印版),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仔細觀察,看看我們學校的作息時間表有幾行幾列。老師提問同學回答,一致通過後,由同學們自己來製作12行3列的表格,老師巡視指導。

  任務二:在表格中輸入文字

  請同學們參照老師給出的學校作息時間表填寫表格。

  任務三:設定表格中的文字格式

  提問:同學們注意到沒有,老師製作表格中的文字和同學們表格中的文字位置好像不太一樣哦?同學們覺得哪一種更漂亮一些呢?

  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自主探究如何使用“單元格”對齊命令。

  設計意圖:透過老師的提示,讓同學們透過觀察找出不明顯的差異,以此來鍛鍊同學們的觀察力並且提高同學們的審美能力。

  三、綜合運用,知識拓展

  同學們既然會製作作息時間表了。那麼同學們能不能製作出你們班的課程表呢?希望同學們課下的時候證明給我看,下節課的時候展示給老師看好不好?

  四、作品展示,知識鞏固

  找出好的作品展示給同學們看。同一班的同學做出好的作品,對全班同學都是一種激勵,老師就是要以此來激發所有同學的學習熱情,認真的製作表格,向好的同學看起。

  總結:透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已經掌握了製作規範表格的方法,但同學們有沒有發現,你們製作的表格相比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展示給同學們的還不太一樣,是哪不一樣呢?這個問題留作課下討論,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利用課餘時間自己動手解決一下,看能不能達到老師的水平。

  五、設計理念

  1、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並且透過多種學習方式(如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自我創新),獲取資訊,掌握操作。

  2、情景與任務驅動的融合。在每一個任務丟擲的時候,都創設了許多適當的情景,以此讓學生在不知不覺在情景中積極主動地接受任務。

  3、分層教學的實施。怎樣照顧到學生個體差異性,使得每一位學生在教學活動都獲得個體的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