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鐘錶教學設計範文(通用3篇)

認識鐘錶教學設計範文(通用3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認識鐘錶教學設計範文(通用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認識鐘錶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初步認識鐘錶的面,藉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透過交流、合作、學會認讀整時。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能力目標

  透過觀察、討論、比較等活動,培養觀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學習意識。

  情感目標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結合日常生活作息時間,培養珍惜時間的態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會看鐘面的整時。

  教學難點:

  時間的兩種書寫方法

  教學準備:

  教 具:自制課件,鐘面模型、

  學 具:每人一張沒有時針和分針的鐘面、橡皮泥、兩根牙籤。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位老朋友,他是誰呢?(課件顯示圖)懶羊羊怎麼還在呼呼大睡,懶羊羊經常遲到,羊村的小羊們決定送給懶羊羊一件禮物,你們猜會是什麼禮呢?(放音效)(鬧鐘)。

  2、鬧鐘不停地嘀嗒嘀嗒地走著,它能告訴我們什麼?

  生:它催我們早早起床。

  生:它能告訴我們時間。

  3、除了鬧鐘,有這種作用的還有什麼?

  生:手錶、檯鐘、掛鐘、公雞…

  師:老師也收集了很多的鐘表,它們漂亮嗎?你們想不想認識它們?

  揭題: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鐘錶。(出示課題)

  4、鐘錶是我們生活中的好朋友,它不僅有漂亮的外衣,身上還藏著很多的數學知識,想不想和懶羊羊一起來了解它。

  二、 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1、認識鐘面

  師:仔細觀察鐘面上有什麼?

  生討論,彙報:有12個數字

  師:都有哪些數字,這些數字在鐘面圍成一圈,最上面的數是( ),最下面的數是( ),最左邊的數是( ),最右邊的數是( )。

  師:(課件出示)我這裡有一個缺了數字的時鐘,你能把殘缺的鐘面補齊嗎?

  師:鐘面上除了有數字還有什麼?(時針和分針)

  師:兩根針長得一樣嗎?長的針叫什麼?短的針叫什麼?

  師:為了讓小朋友記住這兩根針,老師編了一句兒歌:時針長,分針短,轉來轉去真好玩。

  出示四個鐘面:找找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

  小結:剛才透過小朋友的細心觀察,我們認識了鐘面,鐘錶沒有嘴,但卻能告訴我們,什麼時候起,什麼時候睡。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那麼鐘面的時間你會看嗎?懶羊羊可不會看,我們一起當小老師教教它好嗎?

  2、認識整時

  出示4時、6時、10時、12時四個鐘面

  ⑴說一說你是怎麼看時間的?誰也能像他這樣說?

  ⑵比一比:撥出的時間有什麼相同的地方什麼不同的地方?

  ⑶兒歌:分針指12,就是整時了。

  ⑷鐘面上有幾個整時?

  師:“一天時針在鐘面上要走兩圈,所以會有兩個9時。要準確的表示時間還得用“上午、下午、晚上”這些詞語。比如說:“上午9時,我在讀書,晚上9時我在睡覺”。

  師:“現在讓我們拿出手中的鐘表自己撥出一個整時的時間,然後說一個時間自己在做什麼事?可以從早上說起。”

  生撥再彙報

  師:小朋友們,時間很寶貴,我們要養成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按時起床,按時睡覺的習慣。

  3、學習兩種計時法

  我們學會了看時間還要學會把它記下來

  ⑴電子表示法:(出示4:00的卡片)你見過這種時間嗎?在哪見過?

  生:電話顯示屏上,電腦上,電視上,電子錶上,手機上。

  師:這是整時的第一種表示法,叫電子表示法。 請你模仿這種寫法寫出剛才鐘面下的三個時間。師:說一說電子表示法表示整時有什麼特點呢?

  生:中間有“:”,後面都是00,是幾時前面就是幾。

  ⑵漢字表示法:記錄時間還有另一種方法:

  漢字表示法 介紹用漢字“時”表示的.方法

  ⑶比較這兩種寫法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⑷小明的一天:

  師:學會了看時間,寫時間,我們還要合理的安排時間,我們一起來看小明的一天是怎樣過的? 師:師:一天時針在鐘面上要走兩圈,所以會有兩個8時。,為了區分這兩個8時,我們說的時間前要記得加上早上、中午、下午、晚上這些時間詞,如第一圖,我們可以說小明上午8時在讀書,誰也能像老師這樣說?

  小結

  媽媽的話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快樂連連看

  2、說一說

  3、擺一擺:用兩根牙籤在鐘面上擺出一個整時的時間並寫下來。

  4、遊戲:人體時鐘

  5、畫一畫: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設計一個漂亮的時鐘,並寫出所畫的時間:說一說要怎麼畫?

  四、課末總結

  事情做錯了可以改,東西用了可以再買,可是時間呢?過去了就不再回來。小朋友們,一定要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

  設計說明

  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學會看整時,初步認識鐘面。教材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由於時間和時刻都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因此,根據學習內容的自身特點,根據課標精神,我在設計教學時力求體現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聯絡生活,合作交流,人人參與。具體的有以下幾個特點。

  1、 精心設計情境,促使學生主動參與。

  教學實踐表明:教師只有精心創設教學情境,誘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為學生學習作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他們才能主動探索,進而獲取知識。

  如羊村的小羊送禮物引入新課從而認識各式各樣的鐘表並瞭解它的作用。一來貼近生活,學生在生活中碰到過,學習後能為生活服務,二來透過具體事件豐富學生對時間的感性認識。

  2、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人人參與。

  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持續發展。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者是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以自己的方式來理解事物。

  如“認鐘面”這一環節中,讓大家觀察鐘面上有些什麼,人人都參與觀察、表達、交流,感性地接觸到鐘面,然後在反饋中自由地說,盡情地說,再從小朋友自己的語言中拉出所要學習的中心內容。

  3、 重視動手操作實踐。

  “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課標倡導的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動手實踐,根據學習知識的性質特點,結合大量的操作活動來學習。

  如鐘面觀察、撥時鐘;練習書寫時刻。在這些活動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做數學”,及時反饋交流,讓操作與思維聯絡起來,讓操作成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源泉。

  4、 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玩中學

  為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我把練習設計成有趣的數學遊戲。如:快樂連連看、人體時鐘、畫一畫。練習也富有彈性由易到難,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從解決問題中獲得成功感。特別是最後一題畫時鐘並用兩種方法寫出所畫時間是對整節課的總結和概括。

  認識鐘錶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91、92頁,練習十六的第1、2、3題。

  教學目標

  1、透過多媒體創設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學會認識整時。

  2、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12大格。

  3、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時間概念,培養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認識鐘面,學會認識整時。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建立時間概念,培養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大鐘面、小鐘面、鐘面頭飾。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劉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想看看嗎?(出示課件)能告訴我謎底是什麼嗎?(鐘錶)小雪人告訴我們答對了。知道鐘錶有什麼作用嗎?(學生自由回答)嗯,鐘錶的作用這麼大,想不想和它成為好朋友呀?那咱們先看看它長什麼樣吧!(出示課題)

  〔評析:抓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二、認識鐘面

  1、認識鐘面。

  a、在你們的桌上有一個漂亮的鐘面,拿起來仔細看看鐘面上有些什麼?把你的發現說給小夥伴聽聽。(學生玩學具,教師指導。)

  b、你們觀察的真仔細,現在請小朋友們放下手中的小鐘面,來看看我的超級大鐘面。誰來說說你看到了什麼?(出示鐘面)

  又短又粗的針叫時針,又細又長的針叫分針。

  還有12個數,我們數一數。

  數字的旁邊還有什麼?再來數一數有多少格?

  (課件中時針、分針、12個數、12個大格分別閃動。)

  ( 教師小結)時針、分針、12個數、12大格,它們組成了一個漂亮的鐘面。

  〔評析: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引導學生觀察,透過說鐘面這個環節,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交流討論,解決第一個知識點。〕

  三、認識整時

  1、認識。

  (放鈴聲)聽,誰家的鐘表響了?(演示晶晶家)原來是晶晶的鐘表響了。還不起床快告訴她現在幾時了?(出示放大的鐘表)你是怎麼知道是7時的?

  長長的分針指著幾?

  短短的時針指著幾?

  教師小結:分針長長指12,時針指7就7時。(學生跟著說,教師演示課件)

  2、鞏固。

  a、搶答: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8是幾時?指著4呢?

  b、真不錯,歡迎小朋友們到智慧屋來做客,看看誰最聰明,能發現這些鐘面時刻相同的地方。(出示8時、6時、1時)

  (教師小結:分針長長指12,時針指幾就幾時。)

  像這樣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我們把這樣的時刻叫做整時。

  c、能很快說出鐘面上的整時嗎?這麼自信,那好咱們來比一比看誰說的又對又快!(出示3時、4時、11時、12時)

  d、現在二人一組撥鍾練習。

  〔評析:教師注重讓學生主動去學習,自己去探究。注重提供有趣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合作學習,互相交流。如:互相說整時環節的設計。在這樣的教學設計中教師轉變了角色,成為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讓學生投入到情境中去,在興趣的激發下,在情境中觀察、思考、口說、眼看、腦想。〕

  3、認識電子鐘。

  現在你們和有著分針、時針的鐘表成為好朋友了嗎?其實還有一種表,長得很奇怪,要不要看看?(課件演示早晨,晶晶的房間)看到了嗎?這是什麼表?電子錶是幾時,你是怎麼知道的?(教師在課件上演示7:00)

  小結:小圓點後面是兩個零,前面是幾就是幾時。

  7時和7:00是一個時刻的兩種寫法,它們是一對好朋友。下面我們就來做一個找朋友的遊戲好不好?(教師和學生唱“找朋友”。頭飾上時間相同的才是好朋友,可千萬不要找錯呀。時間相同的小朋友握握手做個好朋友吧。問:“1:00,你的好朋友呢?”教師戴上1:00的頭飾,原來在這兒呢!)

  〔評析:對於電子錶的學習,教師採用了一個有趣的活動,既鞏固了新知,又放鬆了學生的身心,有利於提高學習效率。〕

  四、練習

  1、小明的一天。

  (出示幾組畫面學生說幾時)希望小朋友們也像小明一樣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回家後製定一個作息計劃貼在床頭,堅持去做。希望你們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好好學習,好嗎?

  2、動腦筋。(過一小時是幾時)

  我看小朋友們精神百倍,那咱們再來一個智力大比拼好嗎?

  〔評析:教師設計的練習部分:“小明的一天”、“智慧屋”溶練習於遊戲中,讓學生在玩樂中鞏固知識。課件中所出現上午一些生活情境,學生是有經驗的。這對他們瞭解時間觀念、更好的認識整時有很大幫助。〕

  五、總結

  歌表演《時間像小馬車》時間真的像小馬車一樣飛快的向前跑著,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讓我們都做時間的小主人,好嗎?

  〔評析:在數學課堂中,適時結合教材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滲透“惜時”觀念。〕

  總評:

  這節課的教學是一個愉快的過程,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故事情境中學得饒有興趣,學得積極主動。

  1、學生在完整的故事情境中學習。

  “認識鐘錶”一課的教學物件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抓住他們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是設計教學的前提。教師設計了色彩鮮豔的課件,採用情境教學法,用統一的一個動畫形象和一個完整的故事將教學的幾個環節有機的聯絡在一起,讓學生在課件所創設的故事情境中學習。

  2、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

  在設計時,教師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課件創設的情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如:早晨起床、中午吃飯、晚上睡覺等,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新知。由於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是要將他們日常生活的許多活動規範化,常識系統化,因此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對於他們理解數學知識是十分重要的。這些“經驗”是學生的“數學現實”;同時,正是透過“經驗”,學生經歷一個從具體到逐步抽象活動的過程。一年級學生的數學學習是以經驗為基礎的認識過程,課件中所出現上午一些生活情境,學生是有經驗的。這對他們瞭解時間觀念、更好的認識整時有很大幫助。教師的設計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

  3、設計環節,讓學生參與數學活動。

  透過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師可以更好地瞭解學生,同時,學生透過合作促進主體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意識。在教學中的說鐘面、說整時、課後的遊戲練習都是教師有意設計的合作學習的環節。

  認識鐘錶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會認,讀整時;

  2、能夠用兩種方法表示整時;

  3、引導學生認識時間,幫助孩子從小養成珍惜時間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設計:

  雖然學生剛上一年級,但他們已經在生活中積累了一定認識鐘錶的經驗,在教學整時認讀時,首先讓學生認識鐘面,分清分針和時針,透過學生的討論、交流,對比、觀察“三個鐘面(6時、8時、4時)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得出結論:當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然後透過活動,看一看、撥一撥,加強對整時的認識,與生活聯絡,出示電子表示法,透過練習使學生掌握用兩種方法來表示整時,最後出示小明一天的作息時間,滲透學生學會合理安排時間,養成遵守和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指導語:

  今天是我們一一班全體學生第一次來多媒體教室上課,你們高興嗎?老師非常高興,有這麼多的老師在後面看著我們一一班小朋友,看看誰表現的最好。

  引入課題:好了,大家坐的這麼端正,老師就送大家一個禮物,猜一猜:有位好朋友,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他會告訴我們,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睡覺。(出示課件)提問:說一說你們在哪裡見過鐘錶?

  總結:你們在這麼多地方見過鐘錶,鐘錶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大家真聰明!鐘錶能夠告訴我們什麼?(告訴我們什麼時候上課、放學、吃飯、睡覺),它的作用多大呀!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鐘錶,板書“認識鐘錶”。

  二、新授

  1、看,老師帶來了一個鐘錶,你們仔細觀察這個鐘錶,鐘面上都有什麼呢?

  板書【分針(長)、時針(短)】還有12個數字,大家來讀一下。

  2、拿出你們手中的鐘表,同桌互相指一指,那個是時針、那個是分針。

  3、那我們認識了鐘面,先把表放下,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下,麗麗每天什麼時候起床?你們認識鐘面上的時刻麼?

  總結:我們生活中通常說的7點,在教學上把7點說成7時,大家仔細觀察7時的時候,時針和分針都分別指著幾呢?說得很好,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7,這就是7時。

  4、那你們知道這個鐘錶幾時麼?分針和時針都指著幾?

  5、仔細觀察這幾個鐘面分針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總結:分針都是指向12,時針指向(6、4、8),那麼,我們就說:當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

  6、既然大家都認識了整時,老師就來考考你們,敢接受挑戰麼?

  (1時、5時、7時、8時)回答的真好,老師說時間,你們自己動手撥一撥;同桌互相說時間,動手撥一撥。

  我們剛才學習了用中文來記錄整時,那麼你們知道整時的另一種表示方法麼?出示課件“12:00”,你們知道這是幾時麼?你們在哪裡見過呢?(手機上、手錶上、車票上……)。那麼,我們來看一下7時,該怎麼用電子表示法表示呢?先寫7,接著在7的右下方寫兩個上下並排的小圓點,然後寫兩個0,他們都讀作7時、7:00

  三、練習

  我們認識了時間,就要合理的安排好時間,下面我們來看一看小明是怎樣安排時間的。

  四、總結:

  我們今天學會了什麼?收穫可真不小!那麼我們就要像小明那樣合理安排好時間,做一個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好孩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