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汪倫的教學設計(精選3篇)

贈汪倫的教學設計(精選3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贈汪倫的教學設計(精選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贈汪倫教學設計1

  教學過程:

  一、介紹詩人,複習匯入

  師:李白是唐代著名詩人,出生在四川,他一生喜歡遊覽祖國的名山大川,寫下了無數風格浪漫的詩歌,享有詩仙的美稱。他寫的詩歌,我們已經學過很多了,誰能背一背?

  生1:有感情地背誦《床前明月光》

  師:背得不錯,這首詩表達了李白怎樣的情感?

  生2:表達了李白流浪他鄉,孤獨、思念家鄉的情感。

  師:講得真好,誰還會背?

  生3:激情背誦《望廬山瀑布》。

  師:好極了,我彷彿看到了瀑布飛流直下的壯觀景象。(還有很多學生舉手)看來同學們還挺喜歡李白的,那就讓我們今天再去拜訪他吧,看看他又會給我們出什麼新詩呢?

  二、自主合作,交流詩意

  1、自由讀詩,畫出節奏。

  2、藉助註釋理解詩句的意思,並在小組內交流。

  3、彙報學習情況。

  師:剛才大家都學得非常認真,我還聽到有同學朗誦得有聲

  有色,誰願意到臺上讀給大家聽,並劃出節奏。

  生A:大方地走上講臺邊讀邊畫節奏。(剛讀完大家就拍起了手掌)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生B:我覺得還可以這樣來畫節奏。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師:能把自己的意見表述出來,你真有個性,能讀給大家聽嗎?

  (該生根據自己畫的節奏,大聲朗讀,尤其讀出“送/我/情”與“送我情”的不同之處。)

  師:棒極了,能說說你為什麼要這樣讀嗎?

  生B:我這樣讀是強調汪倫送我的情意很深,非同一般。

  師:有道理,對詩歌理解還不錯。還有人願意讀給大家聽嗎?(爭先恐後,都想讀)看來同學們都想讀,那就一起來讀吧。

  (兩種不同節奏都讀出來,透過朗讀體會到兩種讀法都是可以的。)

  師:你們讀得真好,可我不知道意思,誰願意幫助我?(顯出著急的神情。很多孩子已高高舉起手,並大聲說:“老師,我幫你。”)那好,你來當我的老師到臺上去講吧!

  生王:“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的意思是李白乘船即將要走的時候,忽然聽到岸上有人在邊用腳踏拍子邊唱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意思是桃花潭的水很深很深也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意。

  師:非常感謝你,我基本上理解詩歌的意思了,可還有一個疑問:你剛才說汪倫送給李白的情意,可題目卻又是李白送汪倫,這到底是怎麼會事?

  生張:一時答不上來,回到座位上。(臺下已經有不少同學舉手了。)

  師:今天,我可走運了,有這麼多同學想幫我。(指名回答。)

  生李:因為汪倫與李白的情意很深,為了表示感謝,李白作了這首詩送給汪倫。

  師:哦!原來如此。同學們,剛才兩位同學講的你們聽懂了嗎?

  全班:懂了。

  師:詩歌中哪些詩句表達了李白與汪倫的深厚感情,誰找出來讀一讀?

  生餘: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生肖:我認為感情表達不夠,體現不出深千尺。

  師:深千尺是什麼意思?那你認為應該怎樣讀,能教大家讀一讀嗎?

  生肖:深千尺的`意思是說李白和汪倫的感情很深很深。應該用讚美友情的語氣來讀,而且“深千尺”、“不及”和“送我情”要重讀,請大家給我一起讀。(教大家讀一遍)

  師:誰再來讀讀。

  生黃:拉長語調範讀。

  師:讀得真棒。我已經感受到了李白和汪倫之間的深厚情意。李白和汪倫之間還有這樣一個動人的傳說:汪倫十分敬仰李白,想邀請他來做客,於是寫信告訴李白:“我這裡有十里桃花,萬家酒店。”李白本來就喜歡遊山玩水和喝酒,一聽說有十里桃花,萬家酒店,就急忙趕去。一看才知道,“十里桃花”指的是方圓十里的桃花潭,“萬家酒店”指的是一戶姓萬的人家開的酒店。李白難免有些失望,但是汪倫的盛情款待使他深為感動,尤其是臨走時,汪倫趕來為他送行,還邊趕路邊唱歌,李白萬分激動,揮筆寫下了《贈汪倫》,以此詩歌來表達汪倫與他結下的深情厚誼。

  贈汪倫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根據註釋自學、瞭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這首詩。

  3.根據喜好選擇一首送別詩,自學並交流彙報自學成果。

  教學重點:透過有感情地朗讀古詩,瞭解詩意、體會詩情。

  教學難點: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含義。

  教學準備:

  1.自制課件.

  2學生課前查閱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複習匯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古詩嗎?古詩是我國文學藝術寶庫中的瑰寶,大家學習背誦了很多古詩,在學校古詩背誦活動中表現得特別出色,你們願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學習成果嗎?

  出示[課件一]

  1.看誰最聰明,能讓動物巧進詩句籠

  自在(嬌鶯)恰恰啼

  一行(白鷺)上青天

  早有(蜻蜓)立上頭

  柴門聞(犬)吠

  北風吹(雁)雪紛紛

  2.世上顏色千般好,看你填哪一種最妙?

  霜葉(紅)於二月花

  萬條垂下(綠)絲絛

  兩個黃鸝鳴(翠)柳

  千里(黃)雲(白)日曛

  春來江水(綠)如(藍)

  萬(紫)千(紅)總是春

  3.李白詩句垂千古,看誰馬上吟得出?

  ①(不敢高聲語)②白髮三千丈③(舉頭望明月)

  恐驚天上人(緣愁似個長)低頭思故鄉

  ④(朝辭白帝彩雲間)⑤飛流直下三千尺

  千里江陵一日還(疑是銀河落九天)

  [設計意圖]複習背誦過的古詩,重在複習學過的李白的詩句,激發學習新詩的興趣。

  二、交流資料

  我們剛才吟誦了李白的詩句,透過以前的學習,你對李白有哪些瞭解?(學生簡介李白的生平)李白一生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今天咱們再學習一首,請大家齊讀詩題--《贈汪倫》。

  課前我們已經查閱了和課文有關的資料,誰能結合你查閱的資料談談你對汪倫的瞭解?(學生交流有關資料)

  老師也查閱了一些資料,在這本《中國名勝大辭典》中,我知道李白和汪倫能成為好朋友,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小故事,你們想聽嗎?(師講故事):

  [內容簡介]李白一生既喜歡做詩,也很喜歡喝酒和遊歷名川大山,汪倫非常仰慕他的才華,很想與他結為朋友。於是就寫了一封信託人帶給李白,上面寫道:先生,您喜歡遊覽嗎?這裡有十里桃花;您喜歡喝酒嗎?這裡有萬家酒店。李白一看,呀!這麼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裡,既不見十里桃花,也不見萬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倫解釋說: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個桃花渡口,萬家酒店是有個姓萬的人開了一家酒店,並不是一萬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被汪倫的幽默與風趣逗得哈哈大笑起來,兩人一見如故。在以後的幾天裡,汪倫每天盛情款待李白,並帶他遊遍了當地的名山勝景,他們一起飲酒作詩,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臨別時,汪倫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誠深深地感動了,即興吟詩一首--《贈汪倫》。

  [設計意圖]透過資源共享,使學生對李白與汪倫有進一步的瞭解,併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學習古詩出示[課件二]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

  1.按自學提示自學古詩:出示[課件三]

  ①正確流利地朗讀這首詩

  ②結合資料和註釋,理解詩句的意思

  ③提出不懂的問題

  2.組內交流

  [設計意圖]使學生掌握自學方法,並能藉助工具書和自己的積累,初步理解詩句的意思,透過小組交流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訓練學生自學和口語表達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3.檢查自學情況:

  ①糾正字音:指名讀詩句,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是否做到正確流利.

  ③瞭解詩意: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其他同學糾正或補充。

  ④質疑解答,重點理解深千尺、踏歌聲和最後兩句詩的意思。

  深千尺:誇張,說明桃花潭的水很深。

  踏歌:一邊用腳打節拍,一邊唱歌。(哪個同學願意到前面表演,幫助學生理解?)

  問:大家見過這樣的送別方式嗎?大家想一想,平常家裡來了客人,我們是怎樣送人的?可現在李白走了,汪倫把他送出村口、送上船,還用這種特殊的方式為他送行,從這裡你感受到了什麼?(汪倫與李白的情誼特別深)試著讀出你的感受。(練讀-指讀-齊讀)

  [設計意圖]透過踏歌一詞,體會送別方式的特別,從而感受李白和汪倫二人情誼的深厚,並透過反覆吟誦,加深理解。

  問:桃花潭水深與汪倫送我的情誼有什麼關係?(學生討論回答)

  師小結:這是用水深比喻情深(板書:水深--情深),是啊!縱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倫與李白的情誼深啊!讓我們透過讀來表達他們之間那種濃濃的深情。

  自由朗讀--指名讀--評讀--再指讀--齊讀--師生輪讀

  [設計意圖]在理解詩意之後,透過詩文的聲調和節奏,進一步體味作品的意境,達到熟讀成誦。

  4.配樂背誦出示[課件四]

  一首詩就是一幅美麗的畫,一首詩就是一曲動聽的歌。此時此刻你就是李白,此時你就站在船頭,讓我們把對好友的深情盡情表達出來吧!(生邊看圖邊自由朗讀--指讀--評讀)

  [設計意圖]為學生創設情境,使他們進一步感受古詩的韻律美、情境美和情感美。

  5.哪些同學可以背誦?(指名背誦--會背的齊背)

  四、擴充套件學習

  1.世間離別情萬種,多有詩人訴心聲。除了這首《贈汪倫》以外,還有許多感人肺腑的離別詩,請你選擇其中幾首,用你喜歡的方式來學習。

  如:《送元二使安西》、《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別董大》

  [設計意圖]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有所發現、有所收穫,從而使學生的個性有所發展。

  2.彙報學習成果(或朗讀、或背誦、或說詩意、或講故事)

  贈汪倫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讀古詩,理解字詞,讀懂詩意。

  2、體會詩中所表達的作者與朋友的深厚友誼。練習感情朗讀古詩。

  3、掌握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並學會積累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詩中作者運用誇張、比喻的方法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收集描寫送別的古詩。

  教學過程:

  一、揭題,匯入新課:

  1、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贈汪倫》,出示古詩:

  贈汪倫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你知道“贈”是什麼意思嗎?

  3、請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二、學習古詩

  1、初讀,學生自由讀古詩,思考:

  這是一首描寫什麼的詩?(送別)

  2、再讀古詩,想一想,誰送誰,誰別誰?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3、有誰知道李白是誰、汪倫是誰嗎?

  學生介紹有關背景。

  教師過渡,他們一個是大名鼎鼎的詩人,一個是普普通通的村民,他們之間是怎以聯絡起來的呢?(學生說故事)

  4、是啊,天下沒有散的筵席,再好的朋友也要分別,同學們再讀一讀詩句,看看分別時的情景怎能樣?

  5、自讀,說詩意。

  你認為哪一句還可以怎麼說?(修正詩意、注意關鍵字詞)

  6、你還有什麼不理解的?(學生質疑)

  (根據學生質疑情況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意)

  7、小結:這首詩是以歌聲來送別朋友,其實古時候還有許多詩,我們看一下,古人還會以什麼來送別朋友?

  三、帶讀古詩:

  1、出示以下三首詩,引導學生自讀理解,古人又是以什麼來送別朋友的呢?《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別董大》、《送元二使安西》。

  2、朗讀、小結:無論以什麼送別,都有可以概括為以“真心”送別。

  四、課外練習:

  收集送別詩,舉行一次吟詩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