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級上冊生態系統課堂教學設計

7年級上冊生態系統課堂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線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7年級上冊生態系統課堂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7年級上冊生態系統課堂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明確生態系統的組成並能不同的生態系統。

  2、描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3、解釋某些有害物質會透過食物鏈不斷積累。

  4、闡明生態系統的自然調節能力是有限的。

  5、加深科學調查和資料收集一般過程的認識,進一步提高科學調查和資料收集的能力。

  6、增強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情感。

  二、重點、難點

  1、 生態系統的組成;食物鏈和食物網。

  2、 提高科學調查和資料收集的能力。

  3、 增強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情感。

  三、課前準備

  教師:

  1、分組。

  2、安排學生活動。

  學生:

  1、以小組為單位對一個地域(如學校、池塘、一片樹林、一塊農田)內的生物及影響這些生物生存的因素進行調查。

  2、收集超過調節能力而使生態系統受到破壞的例項。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

>>

學生活動

>>

教師活動

>>

生態系統的組成

>>

1、學生對自己調查所得的資進行交流並分析,找出生態系統的組成,並討論它們之間的關係:生物與環境之間是什麼關係。2、分組討論動物、植物、細菌和非生物,尋找四者之間的關係從而得出生態系統的概念。

>>

教師引導:下面大家分析一下自己調查所得資料,看看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

教師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並且幫助他們尋找其中的關係得出生態系統的概念。

>>

食物鏈和食物網

>>

1、 查閱教材P29觀察與思考討論:圖中的生物及其之間的關係,總結出食物鏈和食物網的概念。

>>

2、 討論:觀察與思考中的蛇大量減少,哪些生物的數量可能發生變化?發生怎樣的變化?

>>

3、 把最近一段時間所吃的食物,透過一系列箭頭連線成食物網,觀察自己在食物網中的位置。

>>

4、 學生進行資料分析,透過分析瞭解食物鏈中各個環節之間的關係,同時瞭解營養物質和能量在食物鏈中的流動。

>>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觀察和討論,引導學生認識圖中的各種生物並說出它們之間的關係。

>>

引導學生討論:觀察與思考中的蛇大量減少,哪些生物的數量可能發生變化?發生怎樣的變化?

>>

引導學生認識自己在食物網中的位置

>>

教師播放課件,引導學生分析淡水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並且討論:
a、如果這些積累了很多有毒物質的魚被人吃了,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b、為什麼在食物鏈中營養級別越高的生物,體內的有毒物質越多?

>>

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

學生交流超過調節能力而使生態系統受到破壞的例項,分析例項中生態系統遭受破壞的原因,討論在生產生活中怎樣來保護生態平衡。

>>

教師引導學生交流、分析、討論。

>>

環保教育

>>

學生觀看課件,討論分析環保意義。

>>

  六、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課前讓你們觀察一定的地域如學校(一片樹林,一塊農田,學校的草坪,一個湖泊)內的生物及影響它生存的因素。下面同學們交流一下好麼?

  生:好。

  生1:我觀察的是一片樹林,土壤、陽光、樹、草、水、鳥。

  生2:我觀察的是一塊農田,有作物、人、雜草、鳥、蟲、土壤、陽光、水、肥料。

  生3:我觀察的是學校的草坪,有草、雜草、鳥、蟲、土壤、陽光。

  生4:我觀察的是一個池塘,有水、水草、光、溫度、魚蝦、蛇。

  …………

  師:同學們交流的很好,據交流情況你們說一片樹林、一塊農田、學校的草坪、一個池塘等有什麼成分?

  生1:生物與非生物。

  生2:生物與環境。

  …………

  (小組討論,相互補充)

  師:(總結校正)生物與環境的關係如何?

  好,如一片草原,為了防止鳥吃草籽,用網子罩起來,過一段時間,草的葉子幾乎被蟲子吃光了,而天然的卻生長良好,為什麼?

  生:分組討論。

  生1:吃草籽的蟲無天敵,導致吃草籽的蟲增多,從而草減少。

  生2:吃草籽的蟲失去鳥的控制,猖獗起來,草減少。

  師:同學們分析的很好,有分析的例子可看出生物與環境的關係如何?

  生1:不可分割。

  生2:相互依存。

  師:生物與環境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整體是什麼?

  生:生態系統。

  師:誰能定義一下生態系統?

  生:在一定的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就是生態系統。

  師:生態系統有什麼成分?

  生1:生物與非生物。

  生2:生物與環境。

  師:生態系統有生物與非生物兩大部分。

  師:生物部分又有什麼成分?

  生:動物、植物。

  師:很好,除此之外,生態系統中還有我們肉眼看不見的細菌,以及真菌。

  下面,我們來觀察一幅圖片教材28頁圖17

  生:(觀察、討論、分析)

  師:哪位同學能總結一下動物、植物、細菌和真菌在生態系統中分別扮演什麼角色?

  生1:在生態系統中,綠色植物透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並且貯存在體內,所以它扮演的是生產者;

  生2:動物自己不能製造有機物,只能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所以扮演的是消費者。

  生3:細菌和真菌能使動物體和植物體分解,它扮演的是分解者。

  師:在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作用如何?

  生1:全世界有數不盡的植物,植物的形態各異,植物的顏色也數不勝數,別看植物有時候很不起眼,可是他們的作用卻極其重要,沒有植物,地球上就沒有充足的氧氣,人們也聞不到那花兒的芳香。雖然有時候動物們要把植物吃掉,可是不要緊,植物的根深紮在地下,過後還會長出綠綠的青草的。話又說回來,如果沒有植物,那些靠吃植物生長的動物不早就餓死了。

  生2:動物家族龐大,動物的食物可豐富了,有數不盡的青草,有吃不完的肉,你們看,動物的生活多麼的自由自在。

  生3:雖然細菌與有的真菌小到人們用肉眼看不清,但是它們在自然界的作用可不小喲,自然界中每天都有很多垃圾,比如:如果沒有它們,動物的屍體,腐爛的植物將永遠不會消失,只有它們慢慢地分解它們,才會使它們變成營養豐富的養料,為植物提供營養,使植物健康地生長;

  師:大家分析的很好,那麼環境的作用如何?

  生:儘管細菌的作用很重要,但是如果沒有環境,動物能夠呼吸到新鮮的氧氣嗎?植物能夠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和養料嗎?所以,只有在環境的懷抱中,動物、植物和細菌才能共同生活。由此可見,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

  師:透過前面的許多例子,我們瞭解到,構成生態系統的各種生物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另外,構成生態系統的成分還有非生物部分,如陽光、空氣、水等。到此為止,我們已經瞭解了生態系統的組成。

  好,下面誰能總結一下這一節課所學的知識?

  生1:我們學習生態系統的概念與生態系統的組成。

  師:下面我們進入挑戰階段(練習)出示題目。

  生:爭先恐後的挑戰對方。

  師:下面請大家仔細觀教材29頁觀察與思考中的插圖並思考。

  1、 圖中有什麼?

  2、 它們之間的關係如何?

  3、 你能用箭頭表示它們之間的關係麼?

  生:(仔細觀察插圖,相互討論。)

  生1:圖中有生產者、消費者。

  生2:它們之間的關係是吃與被吃的關係。

  師:我們知道,動物都是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所以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以及消費者之間的關係總是吃與被吃的關係。例如,草被兔吃,兔被狐吃,狐被狼吃,等等。大家還能想出其他的例子來嗎?

  生:(討論)

  師:很好,現在我們就把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用箭頭連線起來,注意箭頭要指向捕食者,如草兔狐狼,這就叫做一條食物鏈。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連線書中29頁這幅圖。

  生:(連圖)

  生1:能(在黑板上表示它們之間的正確關係)

  生2:一種生物在吃時可能被吃。

  生3:哪一位同學表示的生物之間的關係我不同意,我的是…………

  …………

  師:(總結、討論結果),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這種是吃與被吃的關係,是食物鏈。

  你連線的食物鏈有幾條?它們互不相關麼?

  生:8條!

  師:大家發現什麼問題了嗎?

  生:老師,這麼多條食物鏈在一起彼此交錯,形成了一張網。

  師:這名同學觀察得很仔細,在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它們彼此交錯連線,就形成了食物網。

  師:觀察與思考中的蛇大量減少,哪些生物的數量可能發生變化?發生怎樣的變化?

  生1:青蛙、蜘蛛、鳥、鼠、貓頭鷹。

  生2:青蛙、蜘蛛、鳥、鼠增多、貓頭鷹減少…………

  同學們,你們想想,青蛙、蜘蛛、鳥、鼠增多、貓頭鷹減少…………的數量會無限制地增加或減少嗎?

  生:(討論)不會,當青蛙、蜘蛛、鳥、鼠的數量增加時,食物就會缺乏,由於食物缺乏,青蛙、蜘蛛、鳥、鼠的數量減少,草因蛙、蜘蛛、鳥、鼠的的數量減少又繁茂起來,如此迴圈下去,它們的數量就不會無限制地增長。

  師: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怎樣的特點?

  生:(討論)說明生態系統具有穩定性。

  師:也說明了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

  師:同樣是一片草原,人們過度放牧牛羊,草原會有什麼變化呢?

  生:(討論)草原會被破壞,再也長不出草來,最後變成一片沙漠。

  師:這個例子又說明了什麼問題呢?

  生:(討論)這說明草原如果被過度利用,就會超出它的自我調節範圍,就會有負面影響。

  師:非常好!這個例子也說明了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到底什麼樣的生態系統不容易遭到破壞呢?

  生:(討論)那些生物種類多、數量多,自然條件好的生態系統不容易遭到破壞。

  一、生態系統的概念

  師:(展示水族箱),大家仔細觀察這個水族箱,你們都發現了什麼?

  生:水族箱中有小魚、水草、假山、水,它們共同組成了一個整體。

  師:非常正確。就像這個水族箱一樣,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一片樹林,一塊農田,一個湖泊,等等,都可以看做一個個生態系統,除此之外,你們還知道哪些生態系統?

  生:(討論)校園生態系統,花園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

  二、生態系統的組成

  師:很好。但是大家想過沒有,生態系統到底是由什麼構成的?

  生:(討論)生態系統是由動物、植物和周圍的環境構成的。

  師:很好,除此之外,生態系統中還有我們肉眼看不見的細菌,以及真菌。下面,我們來觀察兩幅圖片(書中23頁)。

  生:(觀察、討論、分析)

  師:哪位同學能總結一下動物、植物、細菌和真菌在生態系統中分別扮演什麼角色?

  生:在生態系統中,綠色植物透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並且貯存在體內,所以它扮演的是生產者;動物自己不能製造有機物,只能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所以扮演的是消費者;細菌和真菌能使動物體和植物體分解,它扮演的是分解者。

  師:非常好。下面我們分別扮演一下動物、植物、細菌、真菌這幾個角色,注意,要發現它們之間的關係。

  生:分配角色並且討論發言;扮演成動物的同學說:我們動物家族龐大,我們的食物可豐富了,有數不盡的青草,有吃不完的肉,你們看,我們的生活多麼的自由自在;扮演成植物的同學說:全世界有數不盡的植物,我們的形態各異,我們的顏色也數不勝數,別看我們有時候很不起眼,可是我們的作用卻極其重要,沒有我們,地球上就沒有充足的氧氣,人們也聞不到那花兒的芳香。雖然有時候動物們要把我們吃掉,可是不要緊,我們的根深紮在地下,過後還會長出綠綠的青草的'。

  話又說回來,如果沒有我們,那些靠吃植物生長的動物不早就餓死了;扮演成細菌和真菌的同學說:雖然我們小到人們用肉眼看不清,但是我們在自然界的作用可不小喲,自然界中每天都有很多垃圾,比如:動物的屍體,腐爛的植物,如果沒有我們,它們將永遠不會消失,只有我們慢慢地分解它們,才會使它們變成營養豐富的養料,為植物提供營養,使它們健康地生長;扮演成環境的同學說:儘管細菌的作用很重要,但是如果沒有我們,動物能夠呼吸到新鮮的氧氣嗎?植物能夠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和養料嗎?所以,只有在我們的懷抱中,動物、植物和細菌才能共同生活。由此可見,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

  師:大家都表演得非常好。透過大家所說的,我們瞭解到,構成生態系統的各種生物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另外,構成生態系統的成分還有非生物部分,如陽光、空氣、水等。到此為止,我們已經瞭解了生態系統的組成,請大家做書中27頁的練習1。

  生:(做練習)

  三、食物鏈和食物網

  師:我們知道,動物都是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所以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以及消費者之間的關係總是吃與被吃的關係。例如,草被兔吃,兔被狐吃,狐被狼吃,等等。大家還能想出其他的例子來嗎?

  生:(討論)

  師:很好,現在我們就把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用箭頭連線起來,注意箭頭要指向捕食者,如草兔狐狼,這就叫做一條食物鏈。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連線書中25頁這幅圖。

  生:(連圖)

  師:大家發現什麼問題了嗎?

  生:老師,這麼多條食物鏈在一起彼此交錯,形成了一張網。

  師:這名同學觀察得很仔細,在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它們彼此交錯連線,就形成了食物網。

  師:下面請同學們把你們近日所吃的食物名稱都寫下來,然後寫出每種食物分別來自哪種動物或植物。對於動物,請接著寫出它們的食物,別忘了把自己的名字寫上,然後用箭頭把它們連線起來,你們能發現些什麼問題呢?

  生:(做練習)我們發現自己處在食物網的最高位置。

  師:非常正確。人類是食物網中的最高階層,應當屬於消費者。

  師:在食物鏈和食物網中,一種生物數量的變化往往會引起其他生物數量也發生變化,如農田裡大量捕蛇,可導致鼠的數量增加,從而危害農田;人們大量捕捉青蛙,導致害蟲數量增加,從而危害農田,透過這些事例,同學們發現什麼道理了呢?

  生:(討論)我們人類應當保護食物鏈中的有益動植物,適當控制有害動植物,否則就會給人類帶來危害。

  師:非常正確。人類應當保護地球上的每一個物種,否則生態系統就會失去平衡,我們的地球也會失去平衡。

  四、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調節能力

  師:在一片草原上,當雨量充沛、氣候適宜時,草木生長得十分繁茂,由於有了充足的食物,兔的數量急劇增加,同學們,你們想想,兔的數量會無限制地增加嗎?

  生:(討論)不會,當兔的數量增加時,食物就會缺乏,由於食物缺乏,兔的數量減少,草因兔的數量減少又繁茂起來,如此迴圈下去,兔的數量就不會無限制地增長。

  師: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怎樣的特點?

  生:(討論)說明生態系統具有穩定性。

  師:也說明了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

  師:同樣是一片草原,人們過度放牧牛羊,草原會有什麼變化呢?

  生:(討論)草原會被破壞,再也長不出草來,最後變成一片沙漠。

  師:這個例子又說明了什麼問題呢?

  生:(討論)這說明草原如果被過度利用,就會超出它的自我調節範圍,就會有負面影響。

  師:非常好!這個例子也說明了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到底什麼樣的生態系統不容易遭到破壞呢?

  生:(討論)那些生物種類多、數量多,自然條件好的生態系統不容易遭到破壞。

  五、環保教育

  師:要使我們周圍的生存環境變好,我們每個人必須愛護生物,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師:下面我們來看一幅圖片(書中26頁的資料分析)透過分析,你們發現什麼問題了嗎?

  生:(分析、討論)在食物鏈中,有毒物質會隨著營養級的升高而不斷積累。最終危害到人類的安全。

  師:很好。那麼這些有毒物質是從哪裡來的呢?

  生:工廠排放的廢水,廢電池隨手扔入水中,生活汙水排入水中……

  師:這說明了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破壞,最終威脅人類自身,所以為了我們的生存,為了地球的生存,讓我們珍惜環境吧

  7年級上冊生態系統課堂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生態系統的概念。

  2、理解生態系統的組成以及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等概念。

  3、透過對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之間的相互關係的分析,理解各種組成成分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能力目標:

  透過指導學生歸納出生態系統的概念,培養學生分析綜合的思維能力;透過指導學生歸納主要生態型別的分佈和特點,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及對比判斷的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認同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認同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教材及重難點分析

  在人教版教材中,生態系統這一部分與北師大版的有很大不同(08年前本地使用北師大版教材,這部分被安排在八年級下冊),這樣安排有它的好處,能讓學生宏觀地瞭解自然界中的各種生物與其生活的環境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再帶著這樣的認識去學習後繼的生物學知識。

  1、生態系統的概念和下面要學習的生態系統的組成是本節課學習的重點,對於剛剛進入中學的七年級學生來說這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不易理解、掌握。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這一概念,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分析一個具體生態系統中各類生物的相互關係,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然後總結生態系統的概念。對於生態系統的概念,特別要強調生態系統中生物之間的相互關係。生態系統是生物與環境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環境包括所有生態因素,即生物因素與非生物因素。教學中要強調生物因素以及生物之間的相互關係,但對於生態系統中的無機環境所包含的非生物因素及其作用也不能忽略。

  2、生態系統中各種組成成分的作用是本節中的另一個重點內容,重點在於說明生產者——綠色植物透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為其他各種生物的生存提供物質和能量;消費者則直接或間接地以綠色植物為食;分解者分解動植物的屍體,促進物質的迴圈和能量的流動。

  學習者特徵及教學策略分析

  我校是一所規模較小的農村初中,學生都生於農村,長在農村。孩子們從小學自然課裡學到的生物知識比較零碎,不成系統,在知識儲備方面有所欠缺。但在大自然這個大課堂裡農村學生卻有著城裡學生無法比擬的優勢。

  考慮到本地學生實際,本課時就只學習“生態系統的組成”及“食物鏈和食物網”這兩個知識點,利用自編的、引用“遠教資源”的題目及時鞏固。把“食物鏈和食物網的功能”及“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放到一下課時。

  教學方法

  討論、交流、多媒體課件的演示

  教學過程設計

  本課是在學生初步掌握生物的特徵,知道生物生存需要依賴並適應一定的環境,環境為生物的生存提供哪些條件的基礎上呈現出來的,本節課的一個教學重點是要讓學生把生物及其生活環境緊密聯絡在一起,而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生態系統。

  以下教學過程只體現第一課時的內容。

  第一課時:

  1、情境引入。由一小資料“‘迷你’生態系統日益受寵”引入,分析密封小透明球內小蝦能長時間存活的原因,引出“生態系統”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提出本節課的學習課題。

  2、透過分析課本P23“資料分析”中的兩幅圖所含資訊,學生討論3個小問題了解生態系統的組成,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生實際給予引導,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合理表達自己的見解,透過同學間的競爭合作共同學習;播放三段錄影片段,歸納總結出生態系統的組成及各部分的特點、功能,從而完成本課時的重點之一。

  再利用分析課本P24圖Ⅰ-7 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之間的關係,藉助成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引出食物鏈這一重要的知識點,這在裡“遠教資源”中的一個flash動畫把生物間的吃與被吃的關係清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對食物鏈有一個直觀、感性的認識,為進一步掌握食物鏈的正確寫法,認識食物鏈的功能奠定堅實的基礎。接著讓學生討論完成P25“觀察與思考”中的兩個問題,讓學生連線後用投影展示,分析其中某些生物的數量發生大的變化時其它生物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從而讓學生認識到生態系統中的生物並不是獨立存在,它們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3、教師再利用與書上相近似的草原生態系統掛圖或直接用書上P25的圖進行講解,之後指導學生用箭頭將圖中的生物用箭頭連線起來。例:草→鼠→貓頭鷹,草→兔→狐,草→食草昆蟲→青蛙→蛇→貓頭鷹等等。歸納書寫食物鏈的要點及注意事項。在生態系統中,食物鏈之間往往相互關聯形成網狀聯絡,稱之為食物網。每種生物就是這網上的一個“網結”,這個網也可以被稱之為本節教材中提到的“生命之網”。

  4、透過課堂練習反饋學生的掌握情況,鞏固所學內容。

  ①以下可作為生產者的是( )

  A.種植水稻的農民

  B.人工養殖的魚

  C.田中的水稻

  D.能使樹樁腐爛的真菌

  分析:生物學上生產者指的是能製造有機物的生物。

  ②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下列哪一項屬於一個生態系統()

  A.黃河中的水

  B.黃河中的所有的生物

  C.黃河中的魚

  D.整條黃河

  分析:生態系統應同時包含“生物”與“環境”兩部分。

  ③從“狼吃羊,羊吃草”

  以看出,狼體內的有機物最終來源於()。

  A、狼B、羊C、草D、光

  分析:食物鏈中,消費者的有機物的最終來源是生產者。(一般是植物)

  ④下列能完整構成食物鏈的是( )

  A、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B、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C、狐狸吃兔子,兔子吃草

  D、貓頭鷹捕食田鼠,狐狸也吃田鼠

  分析:食物鏈應開始於生產者(一般是植物)

  ⑤據報載,幾乎每年都有至少一種鳥類或哺乳動物從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動物瀕危和滅絕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災害

  B、天敵過多

  C、動物病害

  D、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分析:野生動植物瀕危和滅絕的原因很多,但人類的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通常是最大的。研究表明:隨著人類活動能力加大,動植物滅絕速度在加快。

  教學反思

  本課“生態系統”是生態系統這一部分知識的基礎,多給學生討論、交流的機會是很有必要的,但教師要精心準備一些問題引導學生討論,否則學生的討論就容易流於形式或偏離本課的重點;對教材內容涉及的例項應根據當地實際取捨或補充,由於學生家庭在生產生活中會碰到一些問題,所以利用學生身邊的例項,學生樂於接受。

  若能解開學生心中的疑團,更能讓學生體驗“學以致用”的快感;採用“討論、交流”的教學方式耗時較多,課堂容量有限,而且對教師駕馭課堂能力的要求也較高,所以應合理使用,課堂上並非討論得越多越好,否則就容易“課上熱熱鬧鬧,課後空空蕩蕩”;多媒體課件製作方面,則應考慮其“輔助”作用,不用過多不是必須的聲音、動畫,以免分散學生注意力,演示過程中頁面的轉換要合理,留給學生較充分的思考、討論時間。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