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水的調查》的教學設計範文

淺析《水的調查》的教學設計範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淺析《水的調查》的教學設計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主題的提出

  水是生命的源泉,生命最早出現在水中,水是文明的搖籃,著名的河流和湖泊往往孕育著人類輝煌的文明,人類的生活和生產離不開水,水是自然賦予人類最寶貴的財富之一。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盡,但實際上,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資源。人類目前利用的淡水,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這部分水儲量很少,僅佔全球淡水總儲量的0.3%,相當於全球總水量的十萬分之一。

  無數的河流湖泊為人們提供水能、航運、灌溉、礦產、水產、蓄水洩洪和各類用水的便利,也為人們提供游泳、划船、垂釣、觀光的良好去處。河流湖泊施與人類無限的恩惠,為人類作出無私的奉獻。

  但人類對保護淡水資源的認識不夠,保護措施不力,人類在利用水資源的同時,把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質排入河流湖泊,使水體受到汙染,造成水質惡化,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產生了不利影響,另外,大家的節水意識不夠,日常生活的一些用水習慣或多或少地浪費了水資源。

  二、活動目標的定位

  1、在能力目標上。能對水的汙染和水資源的浪費情況進行簡單的考察、調查和實驗,並寫成簡單的考察報告,透過做一做,算一算等活動,培養學生觀察和研究問題的能力及實驗能力,培養學生的調查能力、處理資訊和計算能力。

  2、在情感態度上。讓學生懂得防止水資源浪費和破壞是我們每一個人、每個家庭、每個學校、每個單位的責任。透過調查,激發他們對節約水資源,保護水資源不受汙染的責任感。

  3、在知識目標上。讓學生了解水資源的浪費和汙染不僅加劇了水資源的危機,也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水資源的汙染還會損害人的健康,危害動、植物的生長。

  三、活動的實施步驟

  本主題實踐活動的實施物件是三年級學生,共分為:1、活動準備階段。2、調查研究階段。3、彙報交流階段。4、宣傳展示階段。

  第一階段:活動準備

  為了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此次活動中,有效地展開調查研究,有必要讓學生了解此次主題研究的意義。首先課前佈置學生去查資料來了解“地球上的水是多還是少?”課上展開討論。有的說:“地球上的水很多,你看地球儀上,藍色的佔大部分,說明水很多。”馬上有同學提出不同的看法:“被藍色覆蓋的是海洋,是不能為人類所利用,因為我們需要的是淡水資源。”透過討論,讓學生明確地球是有很多水,但可供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卻很少,然後教師用一個蘋果來作演示,假如把一個蘋果看做全球的總水量,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有多少呢?透過對蘋果的切割,當同學們們看到人類可利用的淡水資源越來越少,大家都驚叫起來。老師告訴同學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資源只有十萬分之一,無法再分割,同學們都呆住了。怎麼辦?於是,教師就順勢提出讓同學們去進行一次水的調查,瞭解水汙染和水浪費的情況,同學們興致勃勃。前期的動員和準備工作已經全部完成。

  第二階段:調查研究

  根據教材的要求,我設計了兩份調查表,一份是“關於家鄉水汙染的調查。”另一份是“家庭用水情況調查。”調查表如下:

  關 於 家 鄉 水 汙 染 的 調 查

  調查時間: 年 月 日 調查人:

  (1)調查你家附近水源汙染情況及造成汙染的原因。

  水汙染情況原因分析。

  1、

  2、

  對如何防治水汙染,你有沒有好的建議?

  (2)家庭中用水情況調查。

  調查方式調查內容合計。

  詢問、計算媽媽一天燒飯、洗衣服的用水量約( )千克水。

  在你身邊有沒有浪費水的現象?請你結合生活實際提出幾條節水的建議。

  第三階段:彙報交流

  這是整個綜合實踐活動的必要組成部分,學生們紛紛呈現自己的勞動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片斷如下:

  ▲我家附近有一條河流,爸爸媽媽說他們小時侯這條河很清,河裡有許多魚蝦。如今,這條河在漸漸發黑發臭,河裡漂浮著許多塑膠袋和泡沫,河裡長滿水葫蘆,幾乎沒有魚類生存……

  ▲附近有家工廠把汙水直接排入河中,周圍居民的生活垃圾直接傾倒入河中,一到夏天,這條小河成了一條臭河。

  ▲媽媽把淘米後的水用來洗碗,洗菜後的水沖廁所,洗衣服後的水沖廁所,洗衣服後的水用來拖地,洗鞋子等,這樣會節約很多水。

  彙報家中一天的用水量,計算全班,全校僅淘米、洗衣服這一項一天合計約用多少千克水。

  為了讓學生對節約用水有深刻的體驗,組織學生做了一個實驗,用量筒測一測一分鐘的水龍頭的滴量,填表如下:

  時間滴量

  一分鐘

  十分鐘

  一天

  一個月

  一年

  學生在動手做實驗的過程中,學會了積極思維,集思廣益,相互合作,知道了如何改善日常用水習慣,激起了珍惜每一滴水的社會意識。

  第四階段:宣傳展示

  瞭解水資源的寶貴,如何讓每個人都參與到節約用水的活動中來,如何來進行宣傳。最後,經過老師和同學們的商議決定,首先要求每位學生做好宣傳工作,向家人、鄰居、親戚宣傳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的重要性。人人動手編寫一份《愛護水資源》的手抄報,然後在教室裡展出,透過學校的小星星電視臺向同學們宣揚節約用水的小竅門,加深愛護水資源的責任心。

  四、評價與反思

  這一次綜合實踐課,從結果上來看是相當成功的,縱觀這一次綜合實踐課的經歷,靜心反思,有了如下的一些感悟。

  ——努力凸顯學生的主體性。綜合實踐課的實質就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絡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隨著學生實踐能力的逐步提高教師不再是傳授者,而是促進者。作為促進者的關鍵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促使學生自己去感知體驗,實驗觀察、探究研討。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不再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一個充滿主動精神的主體,師生之間是合作的關係,共同投身於問題的研究過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悅。因而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興趣與選擇,鼓勵學生努力探究自己的目標,同時教師也要充分認識自己的角色,不斷的超越自我。只關注學生,而不關注教師的綜合實踐能力,不注重提高教師的素質,綜合實踐活動就可能走向膚淺。

  ——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性。評價旨在促進發展,由於綜合實踐活動的目標,內容,活動方式不同於學科課程.它的評價有其特殊性,在評價時教師必須有很好的評價意識:

  1、評價內容的全面性。包括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態度,在活動中所獲得的體驗情況,實踐的方法,技能的掌握情況。

  2、評價手段的多樣性。此次活動,我們把最終的評價交給了學生。這也體現了活動中學生全程參與的主體地位。

最近訪問